即建设和发展好中国当代文化
2017-12-05孙熙国
孙熙国
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文化自信,既包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也包括对我们党和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如果把文化自信仅仅归结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那就相当于说“我祖上也曾阔过”,问题是“祖上阔”并不代表我们“自己阔”,关键是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是不是也“阔”。
谈文化自信,更为关键和根本的问题在于,如何实现由“祖上阔”到“自己阔”的转变,即建设和发展好中国当代文化。
对三种文化的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把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中华文化”仅仅理解为中国传统文化,恐不妥。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一个时代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个时代的文化归根到底是由这个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状况决定的。因此,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化,不同时代的文化蕴藏着不同时代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中华民族在不同时代的独特精神标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习近平总书记讲了三种文化,即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传统社会中创造的文化,是中华文化在传统社会中的呈现形态,因此,它积淀着中华民族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在传统社会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精神标识。
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文化,是中华文化在新时期中的呈现形态,它积淀着中华民族在新时期的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在新时期的精神标识。
文化自信不是对中华民族在某一阶段所创造的优秀文化的自信,而是对中华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创造的所有优秀文化的自信,也就是对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种文化的自信。
不忘本来,开辟未来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我们强调三种文化自信,并不意味着忽视或否定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相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从历史上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于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统一的大家庭,对于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于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于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现实上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我们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面临的种种难题,对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对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都可以提供重要资源和积极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重要精神支柱,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传承和弘扬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文化自信的基础,离开了这一基础讲文化自信,就没有根基,就不牢靠。
但是,若把文化自信归结为对孔孟老庄和程朱陸王的自信,那就相当于只是和人家说“我祖上也曾阔过”,这样的文化自信充其量是一种阿Q式的自我慰藉。“古之道”不能完全驾驭“今之有”。把传统文化直接搬到今天来不能完全解决今天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要想发挥作用,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必须随着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发展和进步,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新文化,实现其创新性发展。
对中国方案的自信是根本
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不自信始于何时?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期是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是从文化上感觉不足。从文化上感觉不足之时,就是中国人文化不自信的开始。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人渐渐失去了文化上的自信,归根到底是因为这一时期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出了问题。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要解决文化自信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经济和政治自信问题。
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够讲文化自信,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有经济和政治自信,这源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经济政治的巨大成就,源自我们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建设和发展当代中国文化,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站在劳动群众的立场上来建设和发展当代文化,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
因此,讲文化自信,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自信就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自信,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是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为人类和平发展和进步事业所提供的中国方案的自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