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博物馆:活态传承的大学校
2017-12-05王军
王军
非遗博物馆的诞生与发展,标志着我国“非遗”正在从申报立项保护,向依托文化空间进行整体性保护和活态传承方向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其中,蕴藏着中华民族精神基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推动。一个个承载着民族技艺的非遗项目,正纷纷从“纸上名录”走向自己的“新家”——非遗博物馆。
从2012年《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出台,到2017年《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印发……数年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研究、传承、传播重要措施之一的非遗博物馆,建设得风生水起。
伴随着国家和地方非遗保护传承系列政策的落地实施,以及《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出台,民间资本建设非遗博物馆的热情亦被调动起来。
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全国各地相继建成开放了3000余座(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展示馆),并且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持续增加。
我国非遗博物馆除具备传统博物馆的属性外,还应保护传承非遗传统文化,利用专业优势开展征集、展览、研究非遗藏品,并兼顾扶持非遗传承人群体等重要功能。
非遗博物馆融入非遗传承人绝活展示、现场教授和非遗爱好者现场体验等内容,成为了集“展、游、赏、娱、学”于一体的非遗文化产业综合体验空间。与传统博物馆相比,非遗博物馆改变了“静态”展现的服务模式,正催生一种“动态”为主、动静互补的全新样式,为非遗活态传承与发展营造了良好传播空间。
与此同时,各地充分盘活非遗博物馆平台优势,积极帮助非遗传承人整理技艺资料,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专项保护经费,为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开展收徒传艺培训,解决代表性传承人经费困难和后顾之忧。
在国家对非遗保护和文博事业日益重视的背景下,“博物馆+非遗”模式下保护性生产和版权转化成为新亮点。利用非遗元素与非遗技艺精髓,融合博物馆文创衍生品的优秀设计,一大批具有文化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的文创产品孕育而生,有力地推动了文博事业、非遗保护及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效统一。
非遗博物馆的诞生与发展,标志着我国“非遗”正在从申报立项保护,向依托文化空間进行整体性保护和活态传承方向转变,为引导和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化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座非遗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在与现实的交融、与历史的勾连中,传承着民族的历史记忆、文化记忆、生活记忆,滋养着中国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作者系四川省乐山市文广新局副调研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