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强国“时间表”:从“三步走”到“两步走”
2017-12-05沈传亮
沈传亮
从“三步走”到“两步走”,奋斗目标从建成现代化国家变成了建成现代化强国,
并且是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表明我们对于中国的自信、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科学判断历史方位,及时调整发展思路,作出新的战略安排,是中国共产党牢牢把握执政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重要表现,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本领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
2017年7月15日,动车在广西柳南客运专线上行驶
党的十九大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明确就新时代的中国发展作出新的战略安排,提出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两步走”的重大战略思想。我们要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逻辑相统一的角度深刻理解这一新的重大战略部署。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宝贵经验
分步骤实现目标,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宝贵经验。在1954年举行的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毛泽东致开幕词时提出,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化程度的伟大国家。1964年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他又提出“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执政党因时而进、顺势而为,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实现了这个目标,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为实现这个目标,十二大报告提出:“在战略部署上要分两步走:前十年主要是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后十年要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这是党中央全面分析我国经济情况和发展趋势之后作出的重要决策。
在此基础上,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经过多年努力奋斗,到1997年,第二步的主要指标提前实现,因此在党的十五大上,党中央提出了从2000年到21世纪中叶间的新“三步走”战略,即: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经过长期努力,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党的十九大提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安排的“两步走”战略,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战略安排中,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个阶段是前一阶段的跃升,两者既紧密衔接又环环相扣,既明确任务又指明路径,体现了科学缜密的战略谋划。
从“三步走”到“两步走”,奋斗目标从建成现代化国家变成了建成现代化强国,并且是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表明我们对于中国的自信、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正如邓小平所说:“现在,我们国内条件具备,国际环境有利,再加上發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长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的。我们就是要有这个雄心壮志!”
“两步走”战略安排的现实基础和深刻意义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的主题和目标。党的十九大之所以提出新的战略安排即“两步走”,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有着雄厚的现实基础,也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走自己的路,勠力同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长期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由此,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上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新时代的方位判断,既体现了我们决胜小康的信心,又是作出“两步走”战略安排的现实基础。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出“两步走”战略安排意义重大:
一是新阶段作出新安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忽视阶段变化,作不出科学判断和战略安排,会犯历史性错误;超越阶段作出战略安排,也会犯历史性错误。
二是根据主要矛盾变化作出相应战略安排的长远考虑。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历史告诉我们,主要矛盾关系全局,主要矛盾变化了,大政方针就随之变化。抓准主要矛盾,大政方针就不会跑偏。看不到主要矛盾变化,作不出新安排,就会耽搁中华民族发展大计。新的战略安排实际上是共产党执政要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也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具有雄心壮志。
三是制定“两步走”使得我们实现目标的路线图、时间表更加清晰。新的战略安排充分考虑了目标间的衔接性,明确提出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党的十九大提出,我们必须通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等七大战略,突出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打好“攻坚战”,决胜小康,并让老百姓认可、经得起检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样,我们的目标就会压茬实现,保证目标之间的连续性。
四是新的战略安排表明中國现代化是全面现代化,不是仅仅经济现代化,而且还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人民生活,制度体系,国际地位,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这体现了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的深刻认识,也体现了我们的发展自信。
未来中国是一个
实现全面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把中国建成社会主义强国是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1957 年3 月20 日,毛泽东在南京、上海党员干部会议上提出了他心目中的强国梦实现后的国家状况:“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会繁荣发达,党会经常保持活力,人民事业会欣欣向荣,中国会变成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战略安排实现后,毛泽东同志60年前的愿望就会实现。
党的十九大对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我们要达到的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国内外发展比较,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描述。到2035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力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加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到21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大文明”将全面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全实现,中国成为世界上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共同富裕基本实现,中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作者系中央党校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