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三度”教研制度 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2017-12-05武汉市江汉区红苗幼儿园王晚红

成才 2017年11期
关键词:园本教研领域

■ 武汉市江汉区红苗幼儿园 袁 红 王晚红

构建“三度”教研制度 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 武汉市江汉区红苗幼儿园 袁 红 王晚红

园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阵地,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依托,也是幼儿园科研文化的基石。武汉市江汉区红苗幼儿园有着40年的办园历史,扎实严谨的教研风格一代代传承。幼儿园一园两址,两个大教研组,四个小教研组,17个班,现有34名一线教师,传承与创造相融已成为幼儿园教研变革的方向。几年来,幼儿园立足于实际,不断完善园本教研制度建设,积极探究有效开展园本教研的方法和策略,构建了我园特有的“三度”(温度、宽度、深度)园本教研制度,有效帮助教师走出了“教书匠”的巢窠,树立了迈向“教育专家”的职业理想和发展信念。

一、把握研究“温度”,滋养教研土壤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指一个人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长久的喜悦,幸福是满足、快乐、投入和有意义的表现。作为一线教师,教师的幸福来自哪里?相信红苗的老师们都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来自幼儿园的“26度”教研理念。

一般来说,26℃是人们在自然环境中感到比较舒适的温度,为此,幼儿园提出的“26度”教研理念,其旨意就是希望每个老师都能在一个轻松舒适的环境下,在宽松、平等的教研氛围中交流互动,激活思维和能量,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幼儿园结合新老两代人的现状,由“朗读者”“五大社团”“联帮小分队”三个平台合力温养“26度”教研土壤,成就了幼儿园教师在这片土壤上的教研幸福和专业成长的幸福。

1.“朗读者”——寻找精神共鸣,激发学思热情

日常阅读和每季度的“朗读者”分享是老师们浸润心灵的精神大餐。以书香幼儿园著称的红苗人将浓郁的读书氛围深入骨髓,在“寻找身边的幸福”为主题的朗读分享会中,青年组教师分享了《接纳不完美的自己》《窗边的小豆豆》,保育组教师分享了《梁启超传》《舒婷诗集》;年长教师组分享了《幸福就是这么简单》和自己的手稿《小确幸》等。分享会上,老师们尽情地倾诉所思、所悟,在内心世界和精神家园中寻找到了人生价值的共鸣。

2.“五大社团”——愉悦教师身心,迸发生活激情

“五大社团”是教师展示自己特长和兴趣的舞台,“婷婷书画屋”里有一群喜爱舞文弄墨的气质美女;“舞蹈工作室”有风格火辣与柔美并存的跳舞爱好者;“烘焙甜蜜屋”有一群喜爱美食的快乐“吃货”;“健康达人社”的瑜伽、羽毛球活动是教师强健身体的加油站;“生活综艺馆”为爱美妆、品香茶、话养生的老师们提供了好去处。无论是熟悉或不熟悉的老师,在这里都能很快地找到彼此之间的共同爱好,拉近相互间的距离。社团的活动开展让教师们实现了“无时不学习、无处不教研”的美好境界。

3.“联帮小分队”——采集各家所长,实现共同成长

“联帮小分队”是充分运用园本资源帮助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一个互动平台。它既延续传统“师带徒”的传帮带等方式帮助青年教师提高业务能力,又以“一师多徒”“一徒多师”的形式,让青年教师广拜师傅,博采各位师傅的专业所长;同时,师傅多带徒弟,又能反过来反思教研所短,相互取长补短。“联帮小分队”帮助师徒实现专业上的共研共学和共同成长。

在幼儿园“26度教研理念”的引导下,红苗的每一位教师都能在以上三个平台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保持住最舒心的研究状态,并友爱互助,携手共赢,初步实现了“让教师能够享有幸福的教育生活、让研究支撑幼儿在园生活的品质”的幼儿园愿景。

二、延伸研究“宽度”,夯实教研常态

(一)多维度多平台研究

幼儿园在教研内容与平台上不断扩展宽度,延展教师视角,使教师的研究不仅仅只关注教育教学,还关注更多的方面。目前,幼儿园开展了“家长工作大家谈”“班级管理之我见”“五大领域目标解读”“区域活动观察与指导”“电子白板巧利用”“骨干教师教育笔记分享”“园本课程计划的修订”等一系列研究,通过这些研究让教师们不断查缺补漏,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结合起来,学会用教育理论来分析、梳理教育问题。

为了进一步挖掘年轻教师潜能,发挥特色教师专长,幼儿园鼎力支持骨干教师研究。结合江汉区教育局学前教育科搭建的各类工作室的研究内容,幼儿园也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相关研究,以不断拓宽他们的教研领域,拓宽他们的视野。如:幼儿园教师、区学科带头人罗丹是首席教师“陈莉工作室”成员,注重的是全域研究;区优秀青年教师王妍是“丁扬班主任工作室”成员,注重的是班级工作的研究;青年教师万瑜思是“种子教师”高级研修班成员,注重的是专业素质的培养研究;新手教师刘雨婷是“菲比寻常工作室”成员,注重的是美术特长的发挥研究。不同的平台关注了不同主题的研究,不同层级的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所长和兴趣参与到不同层级和不同主题的教研活动之中。这样,当一个个教育教学问题在同伴共研下得到解决,当老师的教研愿望得到实现、教研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教师的幸福就会充盈其职业人生。

(二)抓牢抓实常态研究

常态研究的落实均采用了我园的“三叶草”问题解决式教研制度。传统的教研模式都是自上而下由园部统领,逐级逐月按部就班遵规守纪的“研”,而“三叶草”问题解决式教研制度转变了传统教研模式,实行的是自下至上的教研。

“三叶草”问题,意指将教师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和教研成果分成三种颜色:红色、蓝色和黄色,“红色问题叶”——来自教师日常的保教问题;“蓝色分享叶”——来自同伴解决问题的心得”;“黄色启示叶”——提炼出实践中重点注意的事项。教师们通过“问题式”教研,不断寻找真问题、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通过“问题——分享——启示”来完成遇到问题的自我分析、解决问题的共同分享及得到启示的能力提升过程。

【案例】“三叶草”问题解决式教研活动——社会领域活动《为你点赞》

“红色问题叶”:在社会领域《同题异构——为你点赞》研磨、交流、反思中,王老师提出:“我觉得自己好像将社会活动课上成了语言活动课,不知是什么原因。”李老师提出:“社会领域教育目标和其他学科目标总是容易混淆,不知道怎么区分。”刘老师说:“在执教社会领域活动时,如何做,才能紧扣目标而不向其他领域倾斜。”……

第一次教研活动主要目的是收集问题。从收集的结果看,大家的共性问题是“社会领域核心目标把握不准”。据此,幼儿园开展了第二次教研。

“蓝色分享叶”:青年教师阐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和社会领域的目标。通过对比,教师们发现语言领域和社会领域在核心取向上是一致的,都是强调增强幼儿适应社会的能力,丰富幼儿社会交往的经验,形成积极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态度和自主自信的个性品质。下面是骨干教师在教研中梳理的领域目标对比图表:

第二次的教研活动理清了社会领域的核心目标和概念,增强了教师对社会领域理论层面的认识。在老师们对领域目标和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后,幼儿园又开展了第三次教研。

“黄色启示叶”:业务园长率先示范,以《为你点赞》为例,上了一节示范课,以实战案例模式进行培训。首先,业务园长出示微信截图,以层层推进的方式拉近孩子与微信之间的距离;其次,通过故事讲述的方式告诉孩子们怎样点赞;紧接着,让孩子们回忆自己是否称赞过别人;最后,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培养其向善的品质。现场互动研讨环节,业务园长、教研组长从教材的处理、目标的确立、教学的设计等方面帮助教师梳理出开展社会领域教育活动的一些方法和注意事项,区教研员曾瑛老师则帮助参与示范课的所有教师进行了最后的提升,让大家理解和明白了社会领域活动要把握的核心点是“情感”。

之后,区优秀青年教师王妍根据本次示范课所获得的经验,对这节课又进行了多次磨砺,终于在参加武汉市幼儿园社会领域赛课活动中喜获一等奖,为这次 “三叶草”问题解决式教研制度的实践探索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三、拓展研究“深度”,物化教研成果

促进教师持续发展不是靠浅尝辄止的表面功夫,而是要靠有深度的、有实效的教研模式和制度来支撑。因此,幼儿园倡导以研究的眼光反思教学,审视教学工作。在专家的引领下,幼儿园以课题为抓手,聚焦教师及幼儿的发展,通过“抽丝剥茧”式教研制度的实施,开展了有深度、有实效的研究活动。

“抽丝剥茧式”园本教研模式以打造个性化、持续发展的项目为研究课题,运用“一带一路”名师项目制的研究方法,采用“穿针引路人”为研究路径,将幼儿园的教研从关注形式逐渐走向关注内涵的发展,从感觉研究走向专业研究。如武汉市“十二五”重点规划课题《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策略研究》,在2010年底,幼儿园举全园之力提出了“以阅读项目为支撑,建设书香校园”的特色办园思路,八年来坚持不懈将书香特色研究全面融入园本教研之中。幼儿园首先以“家园合作培养”为切入口,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幼儿阅读习惯的现状,找出问题所在,然后一层层“抽丝剥茧”开展研究,最后在市教科院专家的指导下,提炼出课题精髓并形成成果,最终实现教研的目的“化茧成蝶”——将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实际。

“抽丝剥茧”式教研的具体操作步骤为:教研组进行一剥——问诊把脉、家园共察、名师引领、陪同观摩剥出教研路径;课题组进行二剥——专题互动、小组共研、骨干分享、智囊协助,剥出家园合作培养“送教路路通”(以园所指导为主体的学习场)、“家长朋友圈”(以家长共建为主体的交往场)、“携手共读”(以家园互助为主体的研究场)的主线;班级组进行三剥——案例分析、实践演练、跟踪指导、家园合力剥出研究的方法和策略;大教研组四剥——收集整理、梳理洗涤、内涵提升、集结结果最后抽丝见茧,剥出教研成果,待实践应用化茧成蝶。在整个教研活动的策划、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幼儿园需要找到主线涉及的动态教研路径,开展跟进式教研和连锁式教研活动;同时,在活动过程中,管理层和教师需要上下联动,实行多维度、立体化的教研管理。

深度教研的核心是教研过程中的智慧生成,教师通过兴趣动机、质疑问难、教学尝试、实操验证等教研活动生成了幼儿园一串串教研成果。在“十二五”直至“十三五”课题研究的不断推进中,幼儿园的书香特色得以彰显并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七届读书节;课题成果《家庭亲子阅读指导手册》集结成册,子课题成果《红苗园一日生活组织与实施目标》完善了幼儿一日生活的指导和护理的内容;《班级人员规范化管理制度》为幼儿园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实操依据;《区域活动观察与指导的建议》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实操手册;《中班幼儿素质发展评估体系》为教师分析幼儿发展水平、反思教育教学提供了量化的数据……这些丰富的研究成果让教师在教育教学上有“料”可用,让幼儿在活动中有“味”可品。

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只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学习机会、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同样这句话也适合于教师。“三度”园本教研制度的建立,帮助教师更新了教育观念,改进了教学技能,提升了教学教研的能力,形成了幼儿园健康有持续力的研修共同体。“三度”教研,让每位教师在教研的实践体验中实现自身的专业提升,也逐步丰润了幼儿园的教研文化。

责任编辑 廖 林

猜你喜欢

园本教研领域
基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幼儿园园本课程研究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园本课程开发的迷失与回归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运用多元智能构建园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