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2017-12-05曹建文
——张 屹 曹建文
医院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张 屹 曹建文*
结合国家卫生计生委文件要求和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发布的应急核心能力评价指标,通过两轮德尔菲法,建立了一套适用于评价医院应对突发重大交通事故应急能力的指标体系。评价指标贯穿应急过程的3个维度,包括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应急终止,对医院应对突发重大交通事故应急能力进行了客观评价,有助于医院针对性改进并提高应急能力水平。
医院;突发重大交通事故;应急能力;评价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交通事故越来越多,一些突发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使医院应急能力面临了严峻考验[1]。本研究结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全国医疗机构卫生应急工作规范(试行)》和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制定的《上海市医疗机构卫生应急核心能力评估标准(2016版)》要求,探讨构建了一套医院应对突发重大交通事故应急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切实提高医院应急处置能力。
1 体系构建
通过文献检索,总结国内外医院应急能力评价体系指标[2-3]。结合专家咨询,在医院内部启动应急拉动演练,发现薄弱环节,提炼评价指标。
参与德尔菲法的16名专家来自市卫生计生委应急办和医政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办、三级综合性医院、市卫生监督所、申康医院发展中心、高等院校等。他们具有丰富的医政管理和应急管理经验。
第一轮专家全部完成了咨询表应答,应答率为100%。专家意见协调系数w=0.461,P<0.001,有统计学意义,但协调系数不高,提示有必要再进行一轮专家咨询。专家权威系数B=0.802 8,表明专家对咨询问题具有较高的权威性,结果可靠。通过第一轮专家咨询,构建了突发重大交通事故应急能力评价指标及三级指标评分标准。
表1医院应对突发重大交通事故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A应急准备(0.335)A1制度建设(0.201)A11建立配套的批量伤员应急制度(预案管理制度、应急值守制度、队伍管理制度、人员替代制度、物资管理制度、培训演练制度、奖惩制度)、流程(现场协调指挥工作流程、应急响应流程、伤员救治流程)和各级人员岗位职责(0.520)A12根据工作实际或演练效果评价对制度和流程进行修订与完善(0.480)A2预案建立(0.206)A21建立批量伤员救治工作预案(0.272)A22建立应急床位腾空或扩增方案(0.255)A23预案根据工作实际或演练至少每2年修订1次(0.228)A24对于新修订预案,组织应急决策人员、应急队伍成员和主要科室骨干进行培训,考核通过率达100%(0.245)A3人员管理(0.198)A31组建医院应急队伍,成员应包括应急管理人员、批量伤员救治涉及临床医技科室医生(主治医师及以上)、护理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等,每个岗位设置A、B角(0.521)A32建立本单位专家库,成员以各科主任为主(0.479)A4物资储备(0.194)A41制定应急药品和装备目录以及配置方案,医疗药品配备归口医务处,医疗耗材类、医疗设备类归口医学装备处,后勤物资类归口后勤管理处(0.344)A42所有应急装备正常运行,随调随用(0.344)A43明确仓储、管理、调配、维护、更新等要求(0.312)A5培训演练(0.201)A51每年至少进行1次全院人员应急知识培训,考核通过率达90%(0.253)A52组织重点科室、应急队伍进行针对性培训,考核通过率达100%(0.253)A53每年至少组织1次批量伤员救治演练(0.248)A54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价(0.246)B应急响应(0.353)B1组织协调(0.215)B11接报后第一时间启动领导小组和响应预案,各级人员10分钟内在急诊预检处就位(0.261)B12分组:验伤分诊组、抢救组、保障组、留观组、指导组(0.237)B13应急救治装备和药品调用机制有效运行,随调随用(0.254)B14伤员到达急诊后迅速与院前急救人员了解伤情,保证急救车辆迅速撤离(0.248)B2分类收治(0.202)B21第一时间评估病情,对伤病员进行初次验伤四色分类(0.329)B22设立特定功能分区,伤病员分区、分级进行急救处理(0.329)B23保证检查检验绿色通道有合理流程区分抢救患者和普通患者(0.342)B3信息报告(0.210)B31初次报告,要求接报即报。报告内容包括报告单位、报告人信息、信息来源、交通事故发生地点、发生时间、伤亡人数、受伤类型及严重程度、已采取措施等(0.335)B32进程报告,要求及时续报。报告内容包括伤病员(轻、中、重)人数、死亡人数、救治人数、进一步救治措施等(0.330)B33信息要素齐全,内容规范,统计口径一致。对于涉及10人及以上人员伤亡的,立即向市卫生计生委医政处、应急办报告,并及时续报(0.335)B4集中收治(0.180)B41病房做好应急床位腾空(0.345)B42对于超出医院救治能力的患者(如医院未设置该专科,需转院治疗),在落实转诊医疗机构后,书写简要病历,规范转院(0.335)B43心理医生或志愿者对伤员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0.320)B5接待协调(0.193)B51设置家属接待区,有专人接待安抚(0.244)B52设置媒体等候区,不得随意发布信息(0.253)B53安排保安做好人员疏导分流、秩序维持(0.259)B54安排志愿者向正常就医患者做好沟通解释工作(0.244)C应急终止(0.313)C1总结评估(0.351)C11对事件处置的及时性、有效性进行评估(0.335)C12对批量伤员救治预案的执行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0.330)C13对人员培训、应急物资储备和装备进行评估(0.335)C2完善改进(0.366)C21完成评估报告及改进工作计划(0.500)C22相关科室对应评估报告及改进工作计划落实改进措施(0.500)C3患者跟踪(0.282)C31应急终止后,住院重伤患者根据上级要求进行通报(0.496)C32对于长期住院患者做好沟通解释工作(0.504)
第二轮专家全部完成了咨询表应答,应答率为100%。专家意见协调系数w=0.598,P<0.001,说明专家意见在第二轮协调性较好,基本趋于一致,故不再进行第三轮专家咨询。
通过两轮专家咨询,确定了医院应对突发重大交通事故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比例分配法确定了三级指标权重系数。见表1。
2 体系应用
2016年10月27日和12月23日,应用该体系分别对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临港分院进行了一次模拟突发重大交通事故后批量伤员救治应急演练。综合评价得分:医院本部94.06分,分院92.02分,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应急制度和预案方面[4]。两家医院制度和预案建立较齐全,但分院缺少奖惩制度。部分医师虽然知晓自身职责,但对医院整体预案和制度了解度还有所欠缺,需进一步加强人员培训。
(2)现场救援方面。患者集中救治较好,但对于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有所欠缺,没有设专人负责。医院救治现场秩序还需改进,尤其是在急诊正常就医患者较多时。
3 讨论
在交通事故批量伤员应急救援中,医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交通事故伤员多表现为多发伤,受伤部位往往累及多个系统,需要多个临床科室共同诊治。因此,如何及时、有效地进行现场救治,是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患者伤残率的关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医院应急能力评价主流方向是实施应急全程管理,重视应急培训和演练。George D Haddow等认为应急管理是关于处理和避免风险的科学,包括事前准备、响应以及支持和重建这一完整的过程[5]。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护理学院卫生政策中心在2007年提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工具包(Public Health Emergency Exercise Toolkit)”,对应急演练的基本内容、环节做了详细规定,认为应急演练对应急能力的全过程评价是全面的[6]。陈虹等认为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综合评价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综合评价是不断完善和不断优化的过程[7]。王飞等认为应急管理是在应急事件发生前、中、后各个阶段的全过程管理[8]。温晓燕提出要提升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必须制定科学先进的应急预案,加强预演训练[9]。
运用本研究设计的突发重大交通事故评价指标体系对两家医院开展的评价贯穿于医疗应急救治全过程,相较于以往的评价指标减少了行政化内容,评价效率更高,切实提高了医院的应急处置能力。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两家医院得分都较高,究其原因:一是两次演练都属于有脚本演练,参加人员都有事先准备,演练过程比较顺利;二是2016年10月市卫生计生委应急办组织专家对两家医院的应急核心能力开展了督查,两家医院无论是制度完整性还是及时更新方面都做得比较好。
下一步计划在2017年开展无脚本演练,或在遇突发重大交通事故批量伤员救治真实案例时运用该体系再次进行综合评价,并将本体系推广到医院联合体的其他医院,进一步检验该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完善。
[1] 王 峰,费广鹤,李永怀,等. 综合性医院对交通事故应急演练的管理[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5(8):637-639.
[2] 宋 铁,代吉亚,吴发好,等. 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的疾控机构应急能力评估[J].华南预防医学,2014,40(1):1-6.
[3] 韦余东,张人杰,张新卫,等. 应用德尔菲法构建疾控机构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J].浙江预防医学,2016,28(1):32-37.
[4] 张菊红,李 萍,卢士云. 医院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研究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5,10(2):125-127.
[5] 辛衍涛.美国医院的应急管理模式[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8,24(9):588-590.
[6] The University 0f Columbia.Public Health Emergency Exercise Toolkit[J].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2007,11.
[7] 陈 虹,汪 鹏,李刚荣,等. 军队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10):726-728.
[8] 王 飞,邱海鸥,王乐民. 新医改形势下医院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评估[J].外科研究与新技术,2014,3(1):74-78.
[9] 温晓燕.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提升的策略[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6):33-35.
曹建文: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院长办公室主任
E-mail:caojw@sjtu.edu.cn
2017-02-08
修回日期:2017-03-06
责任编辑:吴小红
临床路径要做好“四个结合”
9月1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其官网上发布《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指导原则》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修订印发,突出了临床路径“四个结合”的原则,即临床路径管理与医疗质量控制和绩效考核相结合、与医疗服务费用调整相结合、与支付方式改革相结合、与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相结合。
根据《指导原则》,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临床路径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医疗机构应当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体系,包括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和临床路径实施小组,负责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医疗机构可以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临床路径文本为基本框架,遵循循证医学证据、最新诊疗指南等对其进行细化完善,形成符合地方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本地化临床路径。
近年来,国家卫生计生委大力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截至目前,临床路径累计印发数量达到1212个,涵盖30余个临床专业,基本实现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全覆盖,基本满足临床诊疗需要。
来源:健康报
AssessmentIndicatorSystemofHospitalEmergencyResponseCapabilityonMajorTrafficAccident/
ZHANGYi,CAOJianwen.//
ChineseHealthQualityManagement,2017,24(6):29-31
Combining with the document requirements of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and the assessment indicators of emergency response competence issued by the Shanghai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two rounds of Delphi method were used to establish an assessment indicator system for assessment of the hospital emergency response capability when dealing with major traffic accident.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 were settled down to the three dimensions during the whole process of emergency process, including preparedness, response, and termination. It can objective evaluate the emergency response capability of hospital on major traffic accident, and help the hospital targeted to improve emergency capability.
Hospital; Major Traffic Accident; Emergency Response Capability; Evaluation
10.13912/j.cnki.chqm.2017.24.6.10
张屹曹建文*
曹建文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上海 200233
First-author's address Affiliated Sixth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3,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