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土猪免疫程序试验及抗体监测评估

2017-12-05戴光文谢丽华唐国春梁真江精华吴颖航陈雪英莫奇初韦邦伟黄树新丘镇锋

中国畜禽种业 2017年10期
关键词:耳病黑土圆环

戴光文谢丽华*唐国春梁真江精华吴颖航陈雪英莫奇初韦邦伟黄树新丘镇锋

(1,广西梧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543002;2,广西蒙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546700;3,广西梧州市水产畜牧试验场 543002;4,广西蒙山县强新牲猪专业合作社广西蒙山金宇特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546700)

黑土猪免疫程序试验及抗体监测评估

戴光文1谢丽华1*唐国春2梁真1江精华1吴颖航1陈雪英3莫奇初1韦邦伟1黄树新4丘镇锋4

(1,广西梧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543002;2,广西蒙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546700;3,广西梧州市水产畜牧试验场 543002;4,广西蒙山县强新牲猪专业合作社广西蒙山金宇特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546700)

根据蒙山黑土猪生长发育特点、生产模式及疫病流行状况,针对性设计O型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2型等5个重要猪病免疫程序。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免疫抗体,首免后1个月5个病种免疫合格率80~90%,舍养结束前免疫合格率96.67~100%,放养末期口蹄疫和猪瘟免疫合格率分别为86.67%和83.33%。结果表明,免疫后猪群形成坚强的免疫保护屏障,可以有效阻断上述猪病的发生和流行。

黑土猪;免疫程序;抗体监测

蒙山黑土猪是一个地方性特色品牌猪种,以陆川猪与杜洛克或山猪杂交获得,具有皮毛黑、肉质嫩香、耐粗饲、抗逆性强、瘦肉率较高等特点。近年来,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2型是危害我国养猪业的主要病毒性疾病[1,2],对蒙山黑土猪的养殖生产也造成威胁。通过注射疫苗是预防上述猪病的重要途径,本试验充分考虑黑土猪发育缓慢、哺乳期和生长期长、采取舍养及放养结合生产模式等因素制定免疫程序,并对免疫效果进行评估,科学指导黑土猪疫病防控和产业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动物

地方性陆川猪母猪与杜洛克公猪或山猪杂交产生的黑土猪,来源于蒙山县强新牲猪专业合作社黑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

1.1.2 选用疫苗

中牧猪口蹄疫〇型灭活疫苗 (含缅甸98株);金宇保灵生物猪瘟耐热保护剂活疫苗 (猪瘟细胞毒);瑞普生物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 (R98株);青岛易邦猪伪狂犬病活疫苗 (Bartha-K61弱毒株);金宇优邦猪圆环病毒2型杆状病毒载体灭活疫苗 (CP08株)。

1.1.3 诊断试剂

韩国金诺口蹄疫阻断ELISA试剂盒;韩国金诺猪瘟阻断ELISA;北京天之泰LSI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 (猪蓝耳病)抗体检测ELISA试剂盒;美国IDEXX猪伪狂犬病gB抗体ELISA试剂盒;武汉科前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

1.2 方法

1.2.1 免疫程序设计

综合考虑黑土猪生长发育特点、生长期、生产模式 (舍养和放养)及当地疫病流行动态等因素设计免疫程序。即商品化黑土猪整个生长期长达10~12个月,养殖分为3个阶段:1~45日龄为哺乳期 (部分弱仔哺乳至60日龄),断奶后至6月龄左右进行舍养,舍养结束观察半个月后完全放养4~6个月 (出栏时10~12月龄)。口蹄疫病毒、猪瘟病毒可以感染整个生猪阶段的猪群,猪蓝耳病病毒、圆环病毒及伪狂犬病毒主要攻击哺乳至保育阶段猪群。因此,设计5个病种在哺乳阶段完成首免,断奶后逐步进行加强免疫,口蹄疫和猪瘟在放养前进行3免。程序安排见表1。

1.2.2 血清采集和免疫抗体监测

分别于每个病种首免后1个月、舍养结束前 (约6月龄)分别随机采集猪血清30份,检测O型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gB、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放养末期(约10月龄)再采集血清30份,检测口蹄疫和猪瘟抗体。检测步骤按照ELISA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检测结果呈阳性,代表免疫合格。

2 结果

5个病种首免后1个月第一次采集血清,一次免疫合格率位于83.33~90%之间,初步达到免疫要求。加强2次免疫后,第2次采血检测免疫合格率达到96.67%至100%,对猪群形成坚强保护力。放养末期第3次采血检测口蹄疫和猪瘟免疫合格率分别为86.67%和83.33%,可阻断疫情发生和流行,结果见表2。

表1 商品猪免疫程序

表2 免疫抗体监测结果 (单位:份、%)

3 分析与讨论

免疫是防疫的重要一环,免疫程序是否合理关系到防控成败,猪场制定免疫程序应坚持基本原则[3]。本试验根据病毒性猪病流行毒株特点及疫苗安全性,选择当前针对性强的主流商品化毒株即口蹄疫缅甸98株、猪瘟细胞毒、猪蓝耳病自然弱毒株R98株、猪伪狂犬病Bartha-K61株、猪圆环病毒2型杆状病毒载体CP08株作为蒙山黑土猪的免疫毒株。猪伪狂犬病出生后第2~3天可发病[4],需提前至1日龄时通过滴鼻和肌注同时增强黏膜免疫和抗体免疫来预防早期感染。猪蓝耳病和猪圆环病毒属于免疫抑制性疾病,在7~21日龄内联合免疫效果较好[5],存在PRRSV感染的情况下接种PCV2疫苗被认为是安全的[6]。猪瘟、口蹄疫于25~35日龄首免,在哺乳期后段免疫能减少了母源抗体干扰。除了猪蓝耳病和圆环病毒联合免疫之外,其他疫苗免疫间隔在10d以上,避免不同种类疫苗之间的干扰[7]。

各病种首免之后1个月分别检测合格率达到80%以上,猪群具备初步了免疫保护能力。加强2次免疫后于舍养结束前采样检测,各病种合格率达到96.67%至100%,说明抗原通过免疫记忆刺激机体迅速产生更高的免疫抗体水平,形成坚强的免疫保护屏障。放养阶段给猪群进行免疫容易造成应激反应,也不利于工作安排,因此在放养前挑选对育肥猪仍具备较大威胁性的猪瘟和口蹄疫开展3免,肉猪出栏前猪瘟、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仍达到83.33%以上,从而使猪群在整个生长阶段均得到特异性保护。放养时不再进行PR、PRRS、PCV2的3免,因为大猪此类疫病发病率相对较低,放养阶段可以通过非特异性机体免疫和生物安全措施控制。

[1]陈同煜,彭涛,王玉超.2016年猪病流行特点及2017年流行趋势展望[J].中国兽医杂志,2017,53(2):115-117.

[2]杨汉春,周磊.2016年猪病流行情况与2017年流行趋势及防控对策[J].猪业科学,2017,34(2):36-37.

[3]欧伟业,郭彦辉.猪场制定免疫程序十大原则[J].猪业科学,2015,32(4):96-97.

[4]陈叶,付新亮,粟硕.猪伪狂犬病的防控策略和净化[J].广东饲料,2014,23(6):46-48.

[5]邹昌进,刘紫薇,胡仕凤.规模猪场不同圆环病毒疫苗和蓝耳病疫苗联合免疫效果比较[J].湖南畜牧兽医,2015(6):16-19.

[6]钟文彬.蓝耳病与圆环病毒病的相互作用机制[J].今日养猪业,2015(2):42-43.

[7]徐文娇,张琦,吴家强.PRRSV、PCV2、PRV、CSFV 疫苗间的相互干扰作用[J].猪业科学,2016,33(6):70-72.

2015年梧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 “黑土猪产业化新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 (编号201501025)。

戴光文 (1967-),男,广西岑溪市人,高级畜牧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通讯作者:谢丽华 (1981-),男,广西临桂县人,硕士,高级兽医师。

猜你喜欢

耳病黑土圆环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添加木本泥炭和膨润土对侵蚀退化黑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基于Sentinel-2遥感影像的黑土区土壤有效磷反演
猪场猪蓝耳病感染状态的国内外评估
替米考星对初产母猪蓝耳病的治疗研究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寒地黑土无公害水产品健康养殖发展思路
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诊断和防治
猪蓝耳病的诊断及防治
五环填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