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车系维修笔记汇总 26
2017-12-05于长明
文:于长明
丰田车系维修笔记汇总 26
文:于长明
在日常的维修工作中,维修笔记对故障的分类、工作原理的清晰和车型的把握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此外,对于维修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也大有益处。在这里我们对范道刚先生所做的丰田车系故障维修笔记进行刊登,内容涉及发动机、变速器、底盘、电器和空调,车型涉及该品牌中的大部分系列。希望对广大维修人员能有所启发和参考作用,同时我们也鼓励更多品牌车型的维修人员刊登自己的故障维修笔记,以丰富技术交流的平台。
故障138
线束
故障现象:一辆2010年产丰田汉兰达运动型多功能车,车型为ASU40L,搭载1AR发动机,行驶里程13万km。用户反映该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和动力转向系统故障灯亮,低速行驶时转向比以前沉,车速表无显示。
检查分析:维修人员检测网关控制单元,发现故障码U0129——与制动系统的控制单元失去通信。通信状态显示,ABS、VSC和TRC均为与总线脱离的状态。诊断仪T-II无法与ABS/VSC/TRC系统通信。
检查熔丝发现,前排乘客侧熔丝盒中的熔丝ECU-IG(7.5 A)已经熔断。检查防抱死制动控制单元的线束,发现线束有破损的地方,断开的导线只是被铰接在一起,外面缠的胶布已经失效导致短路。
故障排除:修复线束后更换熔丝,试车故障排除。
故障139
关键词:高压线
故障现象:一辆2010年产丰田汉兰达运动型多功能车,车型为ASU40L,搭载1AR发动机,行驶里程17万km。用户反映该车行驶中有时ABS、VSC和发动机故障灯点亮,但熄火后再次起动,这些故障灯又会熄灭。
检查分析:维修人员用IT-II检测,发现故障码P0500——车速传感器故障。清除故障码后试车,故障码暂时不再出现。观察故障码出现时的冻结帧数据,当时变速器的挡位为4挡,发动机转速为1 168 r/min,负荷率为53.7%,车速为14 km/h。从挡位和负荷率数据上看,明显是车速数据有问题。
在各种路面上试车,故障一直没有出现。时间过得飞快,很快下班时间到了,可故障的查找还是一筹莫展。为了尽快找到故障原因,只好安排夜间加班。
在夜间的试车过程中,发现当使用变光时,有时故障会重现,但没有规律性。当故障灯点亮时,车速指针指到0 km/h。经过多次试验,发现故障只在车速40 km/h,变光时才出现。
检查发现该车加装了高压放电式前照灯,而且高压线恰好经过了防抱死制动系统控制单元(图113)。将高压线移开,重新布线,远离ABS控制单元,然后试车,故障不再出现。
图113 改装线路经过ABS
故障排除:对改装的高压线重新布线后,故障排除。
故障140
关键词:轮速传感器
故障现象:一辆2009年产丰田雅力士轿车,车型为ZSP91L,搭载1ZR发动机,行驶里程19万km。用户反映该车ABS系统故障灯亮。
检查分析:维修人员检测ABS控制单元,发现故障码C1406 ——左前轮速传感器电路故障。读取数据流发现,车辆行驶时,左前轮的轮速始终是0 km/h。
测量轮速传感器电阻,为10 kΩ,在正常范围内。打开点火开关,测量轮速传感器的电源电压,为12.7 V,正常,说明没有断路或短路。断开2个前轮的轮速传感器的插接器,用延长线将右前轮速传感器输出端引到左前轮速传感器的输入端,用手转动车轮,有轮速显示。用同样的方法做试验,发现左前轮仍然没有轮速显示。
将2个轮速传感器互换后再试,情况没有任何改变。但是静下心来想,这至少说明原来的左前轮速传感器是好的,因为放到右前轮后有轮速数据显示。那为什么同样的传感器放到左前轮就不行了呢?况且试验表明左前轮的信号处理也是没有问题的,就是说控制单元是正常的。显然是轮速传感器的信号轮有问题。
没有想到的是,更换左前轮的信号轮后试车,还是没有数据显示。查阅资料,该车轮速传感器的信号轮实际上就是轮毂轴承的内侧油封,它上面排列了48组NS磁极,且与轮速传感器的间隙不可调整。现在轴承的安装是正确的,轮速传感器、线束和控制单元都通过试验照明没有问题。这让人感到迷惑不解。
进一步查阅维修手册,发现该车的轮速传感器是分左右的,且不可互换。拆下轮速传感器检查,发现该车左前轮的轮速传感器用的是右前轮的(图114),原来问题出在这里。由于没有想到这一点,所以走了个大弯路。
故障排除:更换左前轮速传感器,故障排除。
图114 轮速传感器
故障141
关键词:车身控制单元
故障现象:一辆2008年产丰田雅力士轿车,车型ZSP91L,搭载4ZR发动机,行驶里程22万km。用户反映该车停放一段时间后,起动发动机没反应。更换蓄电池后,发动机运转正常,但仪表板上的ABS和EPS故障灯点亮,行驶时转向无助力。
检查分析:维修人员检测发现,无法进入ABS、EPS系统。打开点火开关后,测量ABS控制单元的+BS(12)及+BM(24)端子的电压,发现均为0 V。经过逐步排查,发现蓄电池熔丝盒中的熔丝ALT(120 A )已经熔断。测量熔丝的输出端,没有发现对搭铁短路。
更换熔丝后打开点火开关,仪表扳上的ABS、EPS故障灯熄灭,发动机正常起动。连接IT—II,进入上述2个系统,没有发现故障码。但就在这时发动机突然熄火了,且无法重新起动。检测发动机控制单元,无故障码。
检查线路,没有发现接触不良,燃油油压也正常。拆卸点火线圈试火,刚开始不跳火,但很快跳火又正常了。装回点火线圈,发动机又能起动了,但仪表板上的ABS、EPS故障灯再次点亮。检查ALT,发现又熔断了。
拆下熔丝盒总成彻底检查,测量发现A28(A)1 A端子对搭铁短路。对照电路图检查,确定该端子对应着车身控制单元的4G-1号端子(图115)。单独测量线束,没有发现对搭铁短路。将熔丝全部拔掉,4G-1对搭铁短路仍然存在,说明问题出在车身控制单元内部。与用户沟通得知,在自行更换蓄电池时,正负极曾经装反过。这就是车身控制单元损坏的原因。
图115 熔丝盒下面的插接器
故障排除:更换车身控制单元,故障排除。
故障142
关键词:三元催化器
故障现象:一辆2011年产丰田皇冠轿车,搭载5GR发动机,行驶里程11万km。用户反映该车发动机故障灯亮。
检查分析:维修人员用IT-II检测发动机控制单元,发现故障码P0420——第1列气缸的催化剂效率低于限值。该故障码的产生条件是,根据前后氧传感器的信号关系,已确定三元催化器的储氧能力不足。
正常情况下,催化器上游的氧气密度有变化时,下游的氧气密度变化应该有一定的延迟。根据故障码的冻结帧数据(图116),当时后氧传感器的信号对应前氧传感器的信号变化没有延迟,说明问题有可能出在催化器上,但这还要排除氧传感器测量误差的因素。
利用诊断仪的主动测试功能,先后将喷油量增减12.5%,观察发现前后氧传感器信号与氧气密度变化的规律吻合,这样便排除了氧传感器的因素,确定是催化剂的问题。
故障排除:更换第1列气缸的三元催化器后,再次利用诊断仪的主动测试功能做试验,可以看到催化器工作正常,故障排除。
图116 催化器故障的冻结帧数据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