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灵之窗(外一篇)

2017-12-05王洪镭

海燕 2017年3期
关键词:灶神墨迹水墨画

□王洪镭

心灵之窗(外一篇)

□王洪镭

三叔常常讲起:和他同住一个病房的老兵也是个重伤者,那场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被一个弹片击去了半面额头。稍微熟悉后,两个人就谈论着自己的连队,唠起自己的家乡……。每当三叔烦躁时,那老兵总是关切地安慰他,常常地给三叔讲窗外的风景。

窗外是一个公园,有一个美丽的湖。鸭子和天鹅在水中,年轻的情侣手挽手漫步在堤坝上。岸边开着色彩艳丽的花。高大的老树,城市天际线的美景……当老兵详细地讲述这一切,三叔就会闭上眼睛想象这如画的风光,脑海就徜徉着美妙的世界,心中就充满了温馨的憧憬。三叔的心情也如温暖的春风拂过,裹着绷带的眼睛忽然就觉得明亮了起来。心灵的眼睛,通过老兵的描绘越发清晰。日子就那样一天天过去了。

一天早上,当护士来给他们换药,却发现老兵已经毫无生息,他已经在睡梦中平静地去了。那天中午,三叔去掉了绷带,终于再现了光明。

勉强地向窗外望去。窗面对的是一个空白的墙,就问护士,那老兵是怎么看到那些景色的,又描述窗外如此美妙的事情。护士回答说,那老兵转到医院时就确诊双目失明了,只是为了鼓励你振作起来,也是他心中有美好的向往吧。三叔看着窗外,鼻子陡然地一酸。突然就想到:“花儿不为谁开,却明艳着世界”,透过黑暗必然有明净之窗。

过去多年了,三叔也成了企业的老总,精心地赡养着老兵的双亲,近几年更是除了留够企业正常运转的资金,极力捐助慈善事业。“窗外是一个公园,有一个美丽的湖……”三叔在办公室里时常说,老兵就在窗外与他对话呢。

小年是一幅水墨画

前天接到电话,说诗社在小年时候,把“文化窗口”栏都换成迎新年的对联。小年,腊月二十三,临近大年还有七天,是各家灶神上天述职的日子,人们无非是期待多“言好事”,并请天帝降瑞赐福。想到的自然是风调雨顺、人寿年丰之类的句子。

试想,诸神都赶着去上天述职,那将是怎样一幅景象,气氛自然该是浓郁与厚重,烟雾袅袅,祥云环绕,天庭定是威严庄重,井然有序,俨然大写意的巨幅水墨画作,这幅画作的丹青能手,当然就是万能的造物主。这般豪放不羁的泼墨巨制,照亮了芸芸众生的心,温暖了世间的千门万户,灶神呵护着人间烟火。这个时候,千家万户总是要让炉火烧得旺旺的,哪怕是平日不大用的锅灶,哪怕只是烧一壶水,甚至白白地燃着,人们要让这延续千年的火种继续着,让连接往昔、当下与未来的烟火升腾,升腾。人们似乎也在感受这神灵的力量,感受幸福抑或陶醉于美好的憧憬。又来到猴年了,那就来副:羊献银毫书捷报;猴挥金棒献瑞祥。

乡村的居民们,总要在小年时候把小城镇再现成“清明上河图”模样,熙熙攘攘,尽在这小城街道铺就的宣纸上任意涂抹、渲染,浓浓的年味儿酿成的一坛千年老酒,让享受幸福的人们难以忘记。想感受远古的韵致吗?只需用想象去掉这张画纸上纷乱而浮夸的设色,就能看到天空那张洁白的纸做的底,还有世间无尽的黑与灰的点、线,以及大片的墨韵,若能做到这一点,无论多么躁动的心都会变得宁静祥和。这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心境在这简单的黑白之间往复,生活之中便有了更多的充实和快乐。于是便有了:浓墨淡彩酬壮志;实事兴邦竞风流。

行走在小年路上的人们,都在奔波着,上至显贵,下至贫民,其实每天都在描绘自己的图画,或者选择添加色彩。人生,本就是一幅水墨画作,不着墨迹是空洞的白,这种白极不真实,也无生气;着了墨迹,人生虽然不纯白了,有了活力与生气,但这墨迹却不能过多。如果是整个画面都被墨迹充斥,这画非但不美,且有呆滞与晦涩。那就写意吧,只需寥寥数笔,泼墨烟雨,枯笔山石,丈山尺树,远人无目,留得大片空白,让天地广阔,让心气长舒。小年到了,“立春”就快要到了,那些挺立在寒风中的树木,那些贮蓄了一个严冬的种子,已经做好了准备,就像期待中的人们,早已做好了描绘春意盎然的画笔,自然也可以给这画卷添点色彩!

小年,一幅纷纷扰扰的人间画图,一幅图文并茂的长卷,一幅墨色且淡且浓的水墨画。

责任编辑 王都

猜你喜欢

灶神墨迹水墨画
《日暮野旷天低树》水墨画
我不是当代毕昇,集体才是——从新见王选题赠墨迹看科学家精神
《墨迹》
门神想吃立夏饭
牡 丹 (水墨画)
“中国画”与“水墨画”——小议“水墨画”称谓在20世纪90年代的盛行
是是非非话灶神
黑龙江民国方志所刊名家墨迹选
水墨画与社会变革
西夏灶神像探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