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多元化模式探讨

2017-12-04孙忠贵

神州·上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大学生

孙忠贵

摘要: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一项十分严峻的问题,大学生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因此,学校必须要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从而有效缓解就业压力,与此同时,这也能够让大学生们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就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多元化培养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们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多元化模式探讨

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多元化培养模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育理念,其能够以崭新的视角来阐述教育方法,并且以创新机制为源动力,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创业积极性。因此,我们必须要不断营造创业氛围,发挥模范示范作用,并且有效采取各种有效手段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最终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在我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并且有效促进学生能力、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最终为社会输送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因此,学校必须要加强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这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要求之一。

一、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意义

21世纪以来,我国的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此同时,素质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推进,因此,学校必须要正确面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并且采取有效措施来缓解就业难问题,让学生们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培养出21世纪需要的新型人才,学校就要重视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创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加强对于学生的创业辅导,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让能其够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

总体而言,大学生创新创业技能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层面,创新意识与创造力,创新机会的利用,风险认识与决断,组织领导和管理,这四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创新创业的基本理念,因此,教师应当培训学生掌握这四个层面中的知识,并且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之中加入创新创业能力培训内容,这也是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就我国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培养工作来看,很多学校都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并且提供了很多科技创新平台为学生们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因此,这让高校学生在创新创业技能增长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然而,从总体上来看,高校学生的创业能力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虽然说有一些学生具有创新想法,但是却没有坚持下去,他们没有把自己的想法付诸于行动。除此之外,有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毕业之后却把这些成果搁置了,最终不了了之,荒废了这种创新的想法。

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多元化模式的探讨

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创新创业能力对于大学生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如果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那么他们就能够更加适应今后的社会生活,对于他们未来的人生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性作用,与此同时,拥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往往更加容易取得成功,他们的成长之路将会更加顺畅,因此,学校应当努力培养学生们的创新创业能力,不但要做好专业技能培训,而且要为学生在基础课堂之上增加一些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让大学生活的全面的发展,并且以提升综合素质为目标,进行创新创业能力教育,从某种角度上来看,这也是各大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能够更好地应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让其获得更好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工作人员就必须要深入研究高校工作,创新创业策略,立足于高校的实际状况来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与此同时,教师应当及时与学生们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和实際创新水平,从而做到因材施教,为学生们量身打造最为合适的教学策略。对于培养模式的研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教师应当不断学习国内外的创新创业发展经验,并且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把创新创业教育与传统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对现有的教学体系进行很好的补充,因此,这不仅仅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迎合,而且也是符合当今世界对于人才需要的,这样能够让培养出的学生更加适应社会和市场,把他们培育成社会所需要的顶尖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工作对于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率具有指导性意义。首先,学校必须要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的具体需求来开展工作,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式的设计,并且制定出多元化模式培养策略。其次,应当依托创新实验室等现有研究平台,打造出高效的创新创业计划,鼓励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之中,拓宽他们的专业技能,增长他们的人文知识,最终实现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针对创新创业能力的多元化培养模式,学校应当建立起一支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团队中的教师必须要具备足够的实践能力、丰富的创业经验以及丰富的人文知识理论,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为学生们提供足够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导,所开展的课堂才更加具有可信服务性。教师团队应当定期进行开会和研讨,从而为学生们建立起一套合适的创新创业培养方案,最终达到高效的创新创业能力多元化培养模式。除此之外,应当依托创新实验室等平台来组建一支高效的学生团队,对学生成员开展多元化培养方案,在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的配置方面,不但应当配备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而且应当配备年轻具有活力的教师,从而让学生掌握足够的创新创业经验,同时让学生的工作变得更加具有活力。

总而言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多元化模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模式,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要不断探索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开展策略,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之中总结工作经验,改进工作理念,从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王艳丽,唐滋贵.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养成的因素调查与分析[J/OL].美与时代(城市版),:1-3(2017-10-13).

[2]朱宏轩,王隆.基于孵化功能的设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的研究[J/OL].设计,2017,(19):82-83(2017-10-09).

[3]居来提·买买提明.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就业指导模式[J].中外企业家,2016,(36):157.

[4]陈雨英,陈钰杰.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就业指导模式探索[J].现代交际,2014,(09):197.

[5]唐根丽,王艳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03):76-79.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能力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试论高校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路径
校园环境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