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代玉杰”陆子冈

2017-12-04苏然

神州·上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鼻祖

苏然

摘要:一代玉雕宗师陆子冈所制玉雕作品,形制多仿汉,取法于宋,颇具古意,并形成空、飘、细的艺术特点。空,就是虚实相称,疏密得益,使人不觉繁琐而有空灵之感;飘,就是造作生动,线条流畅,使人不觉呆滞而有飘逸之感;细,就是琢磨工细,设计精巧,使人不觉粗犷而有巧夺天工之感。

关键词:陆子冈;玉牌;鼻祖

陆子冈的艺术人生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传奇色彩。对陆子冈的景仰,一在其人。我们知道,在明代的手工业管理非常严格,有着森严的等级划分,即使是在“巨匠制度”已遭废黜的明末仍有遗风相袭。在这种情况下,从事琢玉的工匠身份是非常卑微的,陆子冈却能够被文人雅士视为上宾,他的玉雕是皇室的专利品。不仅如此,他敢于挑战皇权,擅自在玉雕上落款,他的勇气实在令人佩服。可以说,陆子冈是为琢玉而生的天才,也是为玉艺而死的英雄。

每次回顾陆子冈的传奇人生,我都不禁唏嘘。我们当代的琢玉人当然想象不到陆子冈面对的环境压力,因为我们现在可以自由在作品上落款,玉雕大师的社会地位也是受到相当的推崇,外界的干扰已经相对很少了,我们应该珍惜这个时代环境,发自内心去贡献自己的力量,更加专注于玉雕艺术的创作,传承这门经典。

一、用玉艺征服文人雅士

陆子冈其人宁折不弯的傲骨,后人由衷钦佩。陆子冈的玉艺更是绝顶传奇。在历史上,琢玉在当时已经形成了产业规模。明代时苏州、北京和扬州为全国三大琢玉中心,苏州尤为突出,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说:“良工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据史料记载,明代苏州的玉雕高手有贺四、王小溪等人,以陆子冈最为著名,据说他虽区区工匠却“名闻朝野”,其玉雕技艺享称“吴中绝技”,所制玉器人称“子冈玉”,在当时就为达官贵人所追求,十分名贵,当时苏州还将“子冈玉”与同时代唐伯虎的仕女画相提并论。《苏州府志》载:“陆子冈,碾玉录牧,造水仙簪,玲珑奇巧,花茎细如毫发。”徐渭《咏水仙簪》:“略有风情陈妙常,绝无烟火杜兰香。昆吾峰尽终南似,愁钉苏州陆子冈。”

后人对陆子冈的艺术成就有比较一致的看法。一代玉雕宗师陆子冈所制玉雕作品,形制多仿汉,取法于宋,颇具古意,并形成空、飘、细的艺术特点。空,就是虚实相称,疏密得益,使人不觉繁琐而有空灵之感;飘,就是造作生动,线条流畅,使人不觉呆滞而有飘逸之感;细,就是琢磨工细,设计精巧,使人不觉粗犷而有巧夺天工之感。

其实,陆子冈的艺术成就除了空、飘、细三个特点之外,还有一个“雅”,由于他经常接触当时的文人雅士,并与他们谈诗论赋,共同创意玉雕作品,所以,他的玉雕文人气息浓厚,文化内涵丰富,极大地影响了后世琢玉理念。这个“雅”的特色,尤其体现在玉牌上最为典型。

二、创作玉牌的鼻祖

玉牌始于何时曾经一时难以界定,但似乎从出土的带孔、可佩的玉器中可一探其源。在中华民族浩瀚千年的文化中,玉牌以其独特之美傲然其中,但现在经过很多专家的多年的研究结果,认定玉牌是陆子冈发明与创造的。陆子冈之前,确切的说是明代之前是没有玉牌这种形制的器物。

对于陆子冈创作玉牌,后人推测具体的过程可能是这样:陆子冈在在创作玉器的过程中,偶然雕成一片状方形器物,这件器物一面雕有山水画,一面雕有与之相配的诗文,中有一孔,用于佩戴或把玩的片状器物。用来表现文人墨客的雅兴。因为有了刻款习惯,就将自己的款:“子冈”,刻于其上。但他没有给这种器物起名称。

在陆子冈的琢玉生涯里,他做出的玉牌数量很有限,因为后世仿品太多,今天我们已无法探究存世哪几块牌子是陆子冈本人做的,也可能最原始的几块玉牌早就不存在了。

三、从“子冈”到“玉牌”

陆子冈虽然创造了这样一种形制的器物,但这种新的器物没有名字。但是刻了有"子冈"款,原本是制作者款识的标记——“子冈”,倒成了这类形制器物的名称。

这种集中表现文人雅兴的器物一经出现,立刻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与追捧,当时的人们以能得到这样与一件器物为荣。于是,许多玉工开始大量制作这种器物。那时的人们见面说:将你的“子冈”拿出来欣赏欣赏,意思就是把你的玉牌拿出来欣赏欣赏。

我们现在看到的叫牌子的器物,在当时叫“子冈”。当时有牌子必有“子冈”二字款,这些牌子上面的款不是代表陆子冈本人作品的款,也不是别人有意在仿陆子冈作品假冒的子冈款,而是当时的玉工做好牌子后刻上这种器物的器名。

这一过程大约持续了200多年,从明末一直到乾隆早期,这一时期生产了大量牌子有“子冈”二字,创造了以子冈款为代表的中国牌子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逐渐淡化了子冈,最后以牌子的名称代替了“子冈”,一直用到今天。

陆子冈的玉牌对后世影响颇大,还有一个在于,他琢玉对料非常讲究,有所谓“玉色不美不治,玉质不佳不治,玉性不好不治”之说。陆子冈的玉牌选料上看,不仅贵精而崇尚适用,所用玉料都是新疆玉,造型则多变而规整,古雅之意较浓。

陆子冈没有留下他的“锟铻刀”,也没有传下他的操刀之技,“子冈玉”的雕刻技艺至今仍属绝技,难以仿效。即使在当代科技非常发达的今天,那种绝妙的技术也难以超越。其实,我们有经验的琢玉人都知道,工具和技術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的因素。一个琢玉人只有全身心投入,将手脚变成砣、刀,将眼鼻耳目变成锉、沙,把玉和自己合成一体,才能做出鬼斧神工的作品。而这个境界,如今谁又能达到呢?endprint

猜你喜欢

鼻祖
印度是咖喱的“鼻祖”吗
“针灸鼻祖”皇甫谧:开挂的励志人生
俳优:我才是说唱界的鼻祖
飞机发展史
箕形砚『鼻祖』是谁
校车“鼻祖”说
团购鼻祖Groupon坠落启示:纯团购前途黯淡 转型电商才有出路
花炮鼻祖——李畋
为何称创始人为“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