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网红热”探究
2017-12-04罗晶月
摘 要 数字化网络与我们的生活联系日益密切,信息传递也越来越便捷。随着数字化产品的不断普及与发展,“网红”开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许多青少年以及年青人追捧以及关注的对象。网络红人遍地开花,而由网红所衍生出来的网红经济以及网红文化也因为网红的迅速走红也成为近些年来的热议话题与研究对象。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辩证法和联系与发展的观点为导向,深入探讨网红文化的特征、网红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联系 发展 网红经济
作者简介:罗晶月,山西师范大学。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7.273
网红经济作为当前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一朵奇葩,在拉动国内消费需求方面有着不可小觑的力量并且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力。网红经济的出现及其发展并非一朝一夕所形成,也并不是昙花一现,也经历了曲折而艰难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社会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是社会前进发展的风向标,对人类社会仍然产生着巨大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是认识当今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当代社会主义实践提供理论来源,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活动。一种经济的出现与发展必然伴随着推动其发展的经济主体,而这些经济主体通过自己的方式产生和形成一个经济产业链,网红经济就是通过网络名人以网络互动与交流的方式对大多数网络受众施加影响,借助网络推销自己的产品,网络受众通过网络交易平台来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产品,这种经济模式的背后往往存在着由它所衍生出的网红经济生态以及网红文化,为此,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以及联系的观点看待网红经济所带来的利与弊,做出正确而客观的判断与政策,创建健康文明的网络经济生态环境,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改变世界经济低糜的态势做出重要贡献。
一、网红经济的现状
(一)网红经济的概述
网红以社交媒体、电商、音频、网络直播等主要平台为依托,近几年,主要是以视频直播平台为主、其他三个平台为辅的发展模式。多元化发展趋势以及平台交流互动方式的增多使得各大网络媒体多元发展。这两年兴起的网络直播是网红与大众主要的交流阵地,每天活跃在直播上的人有成千上万,每天将近有6000个直播间同时在线,且呈现递增的趋势。在大众传媒兴起之前,一个人的出名方式通常是通过传统大众媒介或者专业媒体,能够被人们所记住或能在历史长河中被载入史册的往往都是达官显贵或英雄豪杰,要么就是在各自行业做出突出成绩的人。在自媒体出现之后,人类就开始广泛运用媒体的平民化、交互性快速制造声名,吸引自己的受众粉丝,形成自己的粉丝群,围绕这些网红的生产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文化产业链。
网红经济就是以网红为代表,凭借他们的品味和眼光,进行产品设计和推广,在社交媒体上广泛聚集和拉拢人气,依托庞大的粉丝群体进行定向营销,从而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的经济。网络红人文化的生成逻辑就是让一些普通人、草根都有成为名人的可能。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网络红人不一定需要具备特殊才华或卓著才能,但他们大多以时下最流行的话题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引起了网民的关注。例如,美妆,游戏等。虽然,学术界还没有对网红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我认为,网红是以数字化网络媒体为核心而发展起来在网络媒体上较有影响力的人,也可以被称为“网络明星”、“网络名人”,而网红文化,是以他们各自的走红而产生的文化产业链。
(二)网红经济的特征
1. 别具一格的个人标识
网红通过充分塑造自己的个性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辨识度,目的就是可以让自己更好与其他人相区别从而大量吸引自己的受众,培养自己的忠实受众。通过在某个领域提出具有标识性的观点,或者以个人行为来影响他人。正是网红在某一个领域的引领性作用,吸引并培养了自己的粉丝群,而网红通过自己的品味和眼光来影响粉丝,将粉丝对网红的喜爱转化为粉丝购买力。
2.强大商业吸金能力
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状态下,网红虽然不具备辐射整个社会的文化影响力,仅仅在一部分群体中具有影响力,他们通过在某一领域提出引领性的观点和具有标识性的辨别度,吸引大量志同道合的粉丝,直接依靠粉丝的数量和购买力实现商业变现。当前网红通过粉丝的数量和购买力所实现的商业变现能力不亚于当红娱乐明星,有的一年会有近千万的收入甚至更多。网红经济以个人名气为号召力为产品和品牌赢得更高的知名度和认同感,这与传统的明星经济有类似。当下的时尚博主、美妆达人和电商网红等为了拉近与粉丝的距离,常常以“朋友”、“闺蜜”相称。网红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在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亲身体会,有的为粉丝妆容打扮出谋划策,这种以分享、互动式的网红经济发展模式显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良好的社会互动性
网红大多通过爆出吸人眼球或者猎奇的话题,帮他们在短时间内制造热门话题收获超高人气。将自己的故事,或者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粉丝受众分享,得到一批受众认可。
网红与粉丝的频繁互动也是吸引粉丝群的重要方法之一,他们在与粉丝互动中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廣告宣传,并且以亲近的方式进行传播,从而充分展现他们的亲民性。而这种亲民,也更让网红们更加了解粉丝们的需求,网红根据粉丝需求来调整自己的市场定位,生产出更加适应粉丝市场需求的产品。
二、从唯物史观“历史具体”的深处探究网红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 网红发展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普遍联系,这些联系是无时不有的,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时间所具有的不可逆转性,从而使事物呈现出变化发展的历史性。网红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演化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同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发展水平密切相关。2005年网红刚刚开始萌芽,2016年网红彻底走近人们视野并且走上巅峰是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网红从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发展之初就开始萌芽,发展至今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在我们所处的每个时代都有所谓的风云人物,而网络红人的产生离不开互联网的发展与壮大。网红在不断的裂变当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力量。网红刚开始在网络上出现时也受到了极大的争议,任何事物都是不断的发展,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数字化电子产品的普及,慢慢的进入到大众视野中,并且受到年轻一代的追捧。endprint
(二)利益分析角度来看网红经济的内在动因和深刻根源
网红发展的模式,起初只是与一些新媒体网络平台签约合作,网红根据自身的优势在平台上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或者随感,后来由于点击率或浏览量的增加,受到一些群体的推崇,成为一部分群体里的意见领袖,随着网红自身影响力的扩大,又会推出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网红产业的发展,形成网红发展产业链。事物的发展不是无缘无故毫无联系的,网红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经济飞速发展是离不开的。网红经济的出现也必然是互联网时代到来所必然产生的一种网络发展模式。马克思认为“消费并不是完全被动的消极的东西,它对生产有巨大的反作用”,所以,没有消费的存在生产也无从谈起,因为生产以消费为前提和目的,所以,马克思认为生产和消费是矛盾的统一,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彼此相互转换。网红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网红经济的产生有其自身的逻辑,其中,自媒体迅速发展为网红经济兴起提供了前提条件。巨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通过微信、微博、视频网站等自媒体平台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转发或者分享他们所关注的内容,正因为有广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为网红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市场,从而使网红经济在自媒体发展的今天爆发了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形成了网红与粉丝直接消费与被消费、生产与被生产的网红产业链。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正确认识网红经济提供理论依据
(一)唯物辩证法是正确认识网红经济的科学理论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它不仅对前人的社会历史发展提供理论指导,而且对我们正确认识当今世界,看待当今世界,解决当今世界的新问题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认识网红经济时,我们应该正确客观的看待它,它不是独自的孤立的产生的,而是科技创新与数字信息化时代的集合产物。一方面,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网红经济的利与弊,在充分肯定网红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国内消费需求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网红经济所产生的一些弊端,目前针对网红经济的市场监管力度不够,关于网络交易的立法不足,造成一些不法商家借助网络贩卖一些不合格产品,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们认识网红经济提供了根本的理论指导和价值导向。
(二)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深化对网红经济的认识
网红经济是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也是伴随着自媒体发展所新兴起来的经济发展模式,网红经济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可以说,没有数字网络就没有网络经济的今天,网红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是网络信息技术的产物,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数字化网络科技的发展为网红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但也不是唯一的动力,而由网红经济带来的一系列的产业革命甚至阶级革命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联系与发展的题中应有之议。
总之,网红经济是时代的产物,具有自身的特性。一方面,我们在充分肯定网红经济在推动经济增长和拉动国内需求方面所发挥的巨大成效,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网红经济所存在的弊端,在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联系与发展的正确认识网红产业链的同时,对如何解决网红社会所存在的问题也同样引发思考,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決定意识” ,如何把握网红社会的监管尺度,制定统一的法律红线都是未来社会发展中需要我们面对与解决的问题。
注释: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2.
参考文献:
[1]赵华. 对“网络红人”形成原因的伦理反思.道德与文明.2007(5).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袁贵仁.对人的哲学理解.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4]杨春贵主编.马克思与时俱进100例.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5]林泰主编.唯物史观通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