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密码
2017-12-04古文狂
古文狂
变革聚会
在拉里·奥布莱恩(NBA第三任总裁)忙着为参议员约翰.F.肯尼迪拉选票竞选总统之时,在明尼阿波利斯——位于NBA版图最西边的一座城市——一场NBA比赛也进行到了最后关头。1950年11月22日,韦恩堡活塞客场挑战卫冕冠军明尼阿波利斯湖人。
但是,现场涌进明尼阿波利斯礼堂的7021名球迷已所剩无几,而且他们在整齐划一地喝倒彩——愤怒缘自对手卑劣的战略。为限制乔治·麦肯,活塞主教练默里·门登霍尔想出了一个馊主意,他给控卫拉尔夫·约翰逊发出的指令只有一个:停球。
在比赛大部分时间里,每当活塞持球进攻,他们只是将球漫无目的地从球场一边传到另一边。球迷、湖人队员甚至是裁判,都乞求他们能认真进攻。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湖人队员只能故意犯规夺回球权。然而,当时的NBA规则规定:对于非投篮犯规,受侵犯球员要罚球一次。就这样,湖人成功地把比赛变成了一场罚球游戏。最终,天分不足的活塞以19比18击败了湖人,这是联盟史上的单场最低分。
对教练来说,此情此景仿佛标志着一场战术革命应运而生。而对当初正处草创期的职业篮球而言,却令其陷入到最大的生存危机中。
时任湖人主教练约翰·昆德拉曾预言:“这样的比赛会扼杀职业篮球。”
1954年春的一天,雪城东部伊斯特伍德体育中心。在一家保龄球馆的咖啡厅里,坐着三个为拯救NBA而绞尽脑汁的人。半个多世纪后,他们的名字已经被历史遗忘:丹尼·比亚索恩,他是这家保龄球馆和锡拉丘兹民族队的老板,而且是这座城市体育文化的风云人物。在他的旁边,坐着埃米尔·巴博尼,民族队的首席球探;还有球队总经理利奥·费里斯,他曾在1949年的NBA合并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时距离NBA成立已有八年时间,但费里斯帮助创建的联盟正危机四伏,有在1950年代沦为历史废墟的危险——观众人数直线下降,球队规模也从最初的18支锐减到九支。随着比赛节奏拖沓不前,NBA也变得声名狼藉。
这三人无法忍受他们喜欢的篮球比赛如此蒙尘,所以要想办法改变现状。
不仅如此,民族队是当时联盟进攻速度最快的球队之一,但他们的进攻模式在大环境下陷入困境。所以他们不但要拯救NBA,更是为自救。
最终,在一张餐巾纸的背面,NBA史上最重要的公式诞生了。
这个公式并不复杂,也不需要高深的数学算法。事实上,他们连计算器都没用上。这三人通过分析前一季的得分数据,推断出一场具有观赏性的比赛通常需要各队至少出手60次,分解到比赛48分钟,2880秒,最终的结论是什么?每次进攻时限为24秒。
金科玉律
1954年8月10日,一群NBA老板和球队高管,包括“红衣主教”奥尔巴赫、克莱尔·比、埃迪·戈特利布、费里斯和比亚索恩,正聚集在雪城西部一处狭小、破旧的高中球馆里,紧张等待着联盟的答复。
比亚索恩并非毫无准备。他最初组织了两支高中篮球队,按24秒规则打了场篮球赛,后来又把比赛地点改到了他的母校——布罗杰特职业高中。西恩·基斯特曾是《雪城标准邮报》的记者,他曾大胆预言:“我一直认为他的提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参加比赛的不乏当地大学球星和民族队球员,包括多尔夫·谢伊斯和比利·加博尔,而民族队主教练艾尔·塞尔维则担任比赛裁判。
比赛开始时场面极其混乱,仅仅是头脑中不停闪现投篮时限的概念,就足够引起球员的恐慌,他们经常在控球后几秒内就匆促出手。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球员们逐渐找到了比赛节奏。
不过有一次,谢伊斯拿球后,感觉难于处理。眼看24秒进攻时限快到,他本能地把球砸向篮板。球经过反弹后,落到队友加博尔的手里,于是他们又获得了额外的进攻时间。但问题来了:这算是一次投篮吗?
负责制定规则的联盟官员开始研讨这一问题。“判定的基本原则,应该是球员是否投篮。”谢伊斯的儿子丹尼回忆说。“他们认为如果允许球员把球砸到篮板上,就会经常有人这么做,甚至把它当成一种牟利的策略。”
“正如你想像的那样,任何基本规则的改变都绝非易事。”丹尼补充道,但“人们迅速以极高的热情接受了新规则,因为它从根本上提升了比赛观赏性。”而在接下来的赛季中,每处NBA球馆都设立了一个计时钟。
24秒进攻时限规则自诞生起,就风靡篮球世界。1985年,NCAA开始引进45秒进攻时限,不到十年后又减少到35秒,然后是30秒。2000年,FIBA也将进攻时间从30秒缩减为24秒。
今天的NBA,推出的新规大多旨在禁止故意犯规、重新定义投篮犯规——但进攻时限是为数不多的金科玉律,不容改动。
在今天的数据大时代,精密的算法被认为要比人类智能更可靠,进攻时限规则从最初书写在一张餐巾纸背面,到在高中篮球馆里模拟演练,再到正式出台,它支配了球员们的生活,支撑起了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体育产业。
蒙尘勋爵
1954年NBA总决赛,民族队最终以3比4不敌湖人,麦肯的统治力仿佛是为慢吞吞的比赛量身定做。湖人决定了比赛的节奏,而民族队处处受制。但快进到下赛季,民族队发现他们处在一个完全不同的位置上。
在1955年总决赛G7第二节开始时,民族队已落后韦恩堡活塞17分之多。但和以往不同的是,活塞不能再拖延比赛了。民族队主教练塞尔维果断地用比利·肯维尔和迪克·法利换下两名先发保罗·西摩尔和乔治·金,他们上场后立即发挥作用,到半场时已将活塞的领先优势缩减到六分。到比赛仅剩12秒时,双方战平。随后,活塞把罚球较差的乔治·金送上罚球线。2罚1中,民族队以92比91险胜,赢得了队史上第一座也是惟一一座总冠军奖杯。
如果民族队不能打出类似今天的快节奏比赛,这一切就不可能发生,这充分说明24秒进攻时限发挥的作用有多大。
然而,费里斯却无缘分享他一手缔造的胜利果实。1954年12月,尽管民族排在分区第一,球队收入也在上升,但球队董事会还是投票通过了他的辞职请求。
多年来,岁月磨损了费里斯的贡献。在回忆进攻时限这段光辉历史时,连NBA官方百科全书都没有提到他。比亚索恩去世后,因为发明24秒进攻时限的伟大公式入驻奈·史密斯篮球名人堂,但据费里斯的家人所述,他始终没有得到认可。
2014年夏的一个晚上,在位于马萨诸塞州布鲁克莱恩的家中,克里斯蒂安·菲格罗亚在睡梦中被一阵阵呼唤声惊醒。
“他说的是‘利奥·费里斯,利奥·费里斯,利奥·费里斯。”菲格罗亚惊魂未定。
菲格罗亚是费里斯的大侄子,一直为费里斯的女儿杰米的死悲伤不已——她死于亨廷顿病(一种临床表现复杂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二十年前,费里斯也死于同一病症。随着儿子对篮球日渐发烧,也重燃了他重寻家族荣耀的欲望。“它真的把我唤醒了。”菲格罗亚说。“我恢复了激情。过去几周,我一直和儿子打篮球,而那晚午夜惊魂似乎在提醒我,‘天啊,你还没对儿子还原历史真相。这令我重新振作,努力去分享家族荣耀,这几乎就是一部经典的电影。”
篮球成为了联结这对父子情感的纽带,小克里斯蒂安甚至不知道他的先人在篮球史上有多重要。忘掉奈·史密斯篮球名人堂吧,你甚至不能在雪城名人堂里找到利奥·费里斯的相关记载。
菲格罗亚开始不知疲倦地搜集旧报纸,并编辑了一个维基页面,证明费里斯对NBA和民族队有多重要。其中的内容包括《雪城标准邮报》记者杰克·安德鲁斯所写到的相关掌故,他曾亲眼目睹费里斯在那张餐巾纸的背面胡乱写下那个重要的公式。他的另一段摘录则引用了民族队公关部主管鲍勃·塞克斯顿的话,他记起在一次球队聚会上,费里斯极力向大家推荐24秒进攻规则。
“利奥天生对数字有敏锐的触觉。”菲格罗亚解释道。“他和丹尼目标一致,但制定那个公式的人肯定是利奥,这一直是他生前坚持的说法。不过,一旦利奥辞世,丹尼就被说成是24秒规则惟一的发明者。没有人去争论这个话题,大家都对他的成就给予赞许。在得到那么多荣誉后,丹尼更不愿去解释什么了。”
多年来,菲格罗亚一直向雪城名人堂组委会申诉,希望追认费里斯的成就。最终他达成心愿,利奥·费里斯将在今年10月16日被追授为雪城名人堂成员。
另一位当事人巴博尼,有位二战战友霍华德·霍布森,先后担任俄勒冈大学和耶鲁大学的篮球教练。他曾潜心研究13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写就了一篇题为《科学篮球》的博士论文,事实上他是进攻时限理论的首倡者。巴博尼和霍布森在军队里曾按此规则组织士兵打了多场篮球赛,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战后,巴博尼一直密切关注这位老战友的篮球执教生涯。1954年3月,《雪城标准邮报》曾用一个通栏大标题报道霍布森的进攻时限提议被NCAA否决,巴博尼肯定读过这则新闻。民族队名宿·西摩尔曾多次提到过巴博尼,但从未说过他是24秒进攻时限规则的发明人。
除了以上三人,再没有谁有资格说“是我发明了24秒!”历史总会存在很多盲点,但有一点显而易见:一个优秀的创意往往是多人的智慧结晶,并经过多年的力争。这三人在伊斯特伍德体育中心的咖啡厅里集思广益,在几个小时里吹毛求疵地求证。从霍布森到巴博尼,再到费里斯的数学公式,直至24秒以比亚索恩的名义被NBA规则委员会反复掂量,再也不会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了。
历史一瞥
事实上,那可能是费里斯和比亚索恩惟一心有灵犀的时刻。
在丹尼·谢伊斯口中,比亚索恩是个“老派的意大利人”——他用家族企业模式经营着球队,并引以为豪。比亚索恩把1961年NBA全明星赛带到了雪城,这是他毕生最辉煌的成就之一,因为他想把雪城塑造成一个世界级大都会乃至全美中心。事实上,球队以“民族”命名,是有深意的。
费里斯呢?他是个富有创造力的重商主义者,以锐意进取闻名。1946年,在NBL和BAA合并之前,費里斯被任命为NBL布法罗野牛队总经理。在休赛期,他成为职业篮球史上第一个推行“种族一体化”的球队总经理,和两名黑人球员威廉姆·盖茨和鲍比·多尔蒂签约。而当时,厄尔·劳埃德(NBA首位黑人球员)还在西弗吉尼亚州大上大一。与此同时,在今天已成为NBA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场秀,尚处在试推行阶段,费里斯成为首位将其大力推行的总经理。不过,当时的表演还仅限于狗钻火圈这样的小把戏,并不能激发出球迷们追逐“艾灵顿公爵”(美国爵士乐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的热情。
人们逐渐意识到,进攻时限规则代表着新旧观念的融合,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创新,并使篮球比赛恢复到它应有的样子。费里斯早就意识到了这种进化趋势,比亚索恩也为此着迷。
有关费里斯离开的细节,如今已非常模糊。双方最终的摊牌充满了恶语相向,球队董事会对他的评价也变得分外挑剔。在费里斯辞职前,有传言说他想把球队搬到底特律,这一想法彻底激怒了比亚索恩。“他非常务实。”基斯特在谈及费里斯时说,“他在骨子里就是一个商人。”
在肯维尔看来,“费里斯和比亚索恩的关系,在他离队时就已变得空前紧张(1956年10月3日,肯维尔被民族队卖到了韦恩堡活塞)。”这一点很清楚:两人的个性完全不同,他们分别代表了硅谷和美国老工业区的地域精神。
即便比亚索恩一直大力推行24秒规则,但雪城始终面临从NBA版图上消失的危险。随着商业航空化的普及,打开了美国向西部发展的闸门,制造业开始西移,到1950年,旧金山的人口到达一个顶峰,NBA也有意将篮球文化向加州地区倾斜。
数年来,比亚索恩一直死死抵抗这种压力,但到了1963年,他开始厌倦这种争斗,将球队卖给了两位费城商人伊尔夫·考斯洛夫和埃克·里奇曼。比亚索恩一直深爱篮球,但他认为NBA产业的蓬勃发展,已经扭曲了比赛的纯洁性。
1992年,在比亚索恩辞世后,伊斯特伍德体育中心被拆除。
2005年,在雪城市中心的兵工厂广场上,矗立起了一座24秒进攻纪念碑,这是雪城留在NBA历史上的惟一印迹。
功绩永存
今天NBA的繁荣——2015-16赛季,30支球队共赢利59亿美元——始于1954-55赛季。感谢24秒规则的发明,比赛节奏迅速加快,球队的场均得分足足增长了14分之多。到1958年,每场NBA比赛的场均得分为106分。更重要的是,比赛上座人数提升了40%。在NBA实行24秒规则的赛季初,巴尔的摩子弹队宣告解散,但这是最后一次有NBA球队因财政问题解体。
联盟收入前所未有的膨胀,NBA的社会地位也不断提升。
2004-05赛季,德·安东尼和纳什在联盟中掀起了一股“7秒进攻”的风暴。其核心理念是:尽快出手,用高质量投篮完成进攻。太阳在常规赛中拿到62胜20负,纳什也连续两年荣膺常規赛MVP。
就像是任何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篮球注定要不断进化,比赛模式也会升级。德·安东尼和门登霍尔最大的不同是,他让比赛充满活力,并变得分外有趣。
门登霍尔当年的战术创新只是花招,旨在缩小两队的实力差距,而德·安东尼的策略不过是充分发挥天才球员的作用。两相比较,比赛面貌自然大不相同。上赛季,联盟的平均比赛节奏值为96.4,已经超过了2004-05赛季的太阳(95.9)。而总冠军勇士则达到了99.8。随着其他球队迎头赶上,这一数据迟早会作古。
2017年6月12日,总决赛G5,勇士和骑士正在场上激烈厮杀。他们打出了华丽的比赛,令人赏心悦目,此战的平均收视人数达到2500万人。在今天这个讲求“速度与空间”的联盟。他们树立了一个黄金标准。
NBA已经被公认是美国最成功的商业联盟之一,勒布朗·詹姆斯、杜兰特和库里,就像克里斯·洛克、史努比和阿隆·罗杰斯一样,成为产业链顶端最耀眼的钻石。中场休息时,全美最好的舞团“假面舞客”上场表演,全场19000个座位已坐得满满当当。在看台的某个地方,你会看到利奥·费里斯在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