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佛教造像衣纹造型特征
2017-12-04丁杰
□ 丁杰
论佛教造像衣纹造型特征
□ 丁杰
佛像,泛指佛教崇拜的各种神像。它属于宗教艺术,同时也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佛教自东汉时期传入中国,佛像造像艺术不断发展、兴盛,成为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穿着上佛教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如佛穿“大衣”,菩萨穿“裙子”等。在造像中充分反映了其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时期在其所在的历史背景下所反映的衣物纹理都有所变化,本文将针对佛造像的衣纹造型做初步研究,并浅析其造型特征。
一、佛教造像的演变
佛教在大约公元前6世纪产生于印度,被视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世界上尤其是对于东亚、中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具有广泛的影响。佛教文化和艺术随着佛教不断传播与世界各地的文化艺术相融合发展。
佛教大约在东汉时期(1世纪)传入中国并逐渐兴盛起来,早期佛造像深受犍陀罗的影响鼻梁挺直双目深陷极具欧洲人的特征。
十六国
十六国是我国北方匈奴、鲜卑、氐、羯、羌等五个少数民族建立的16个国家。为巩固其统治而提倡佛教,加之丝绸之路使这些地区“近水楼台先得月”所以较之南方更为昌盛。从十六国时期开始出现铜造像,风格大体一致,皆结跏趺端坐,佛坐呈方形,双手结禅定印呈捂肚状,高肉髻、双眼呈杏仁状、通肩式大衣,衣纹为U形或V形。异域特征与汉化趋势并存可以说是梵华融合的艺术模式(图1)。
南北朝
北朝,是这一时期佛造像艺术发展的重心所在,开窟造像是当时造像活动的主要形式,同时石造像和金铜造像也十分流行。460年,北魏开凿了云冈最早最大的石窟“昙耀五窟”。其中佛像躯体壮硕,粗犷而硬朗,衣纹一般采取直平阶梯式刀法,显示出北方游牧民族的体势魄力。
南朝,艺术开始全面的向汉化转变,它以深厚的文化底蕴率先对西来的佛像进行了加工和改造,创造出了具有鲜明中华民族特色的佛像模式—“秀骨清像”,表现为面相恬静、褒衣博带、秀骨清像、潇洒飘逸,呈现出新的时代风貌(图2)。
隋唐
隋代,造像风格特征表现一致,体现出明显的过渡期特点。造像面相方圆,广额丰颐,脖颈粗长,比例失准,姿势比较呆板。
唐代,是我国造像艺术的黄金时期,风格不再趋于外来艺术模式和手法,而是向着高度理想化、典型化的新模式发展。佛像体态优美、形象端庄、手法细腻、面相圆润,衣纹圆转自如,流畅优美。是盛唐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综合写照。
五代两宋
五代后周世宗在955年下诏淘汰佛教,毁坏寺院,搜集佛像以铸铜钱,使佛教艺术大受打击,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两宋时期,佛教艺术开始复苏,并出现了新的面貌,开创了写实艺术的鼎盛时代。造像面相圆润,宽额丰腰,眼泡鼓起。衣褶宽大密集,体现了浓郁的世俗化社会审美情趣。
元代
元代藏传佛教流行一时,尼泊尔工匠阿尼哥深受忽必烈的器重,凡大寺庙建塔、造像及重要画塑等工事大多交给他完成。他和他的弟子们将尼泊尔艺术风格与中国佛教艺术风格结合起来,形成了新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西天梵像”。此时期佛像特点为面部倒置的梯形,五官紧凑,身体壮实,装饰繁缛,衣纹质感强烈(图3)。
明清
明清时期,佛像艺术在内容和形式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造像题材的模式化和世俗化、造像风格的程式化和世俗化。随着汉式佛像的融入,藏传佛像容纳了各地佛像的造型,一尊佛像融入了诸多地区的特征,很难一概而论。
二、青州造像的重要意义
青州佛像主要指1996年10月在山东青州龙兴寺遗址发现的一批石雕造像,总数达600余尊,出土后便引起轰动,当年就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青州出土佛像时跨北魏至北宋500余年,其中以东魏和北齐两个时代的佛像最多,这些造像在风格上不同于同一时期国内任何一个地区,唯以青州及周边地区独有,显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异域化风貌。其独特之处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佛像的头饰皆为螺发,特别是东魏佛像出现的螺发早于当时中原任何其他地区,是非常独有的艺术特征;二是佛像的衣纹。主要有三种样式,即密集式衣纹、平行分布的U字形衣纹和无衣纹(湿衣法),其中第一种衣纹主要流行于东魏,而后两种衣纹主要流行于北齐,样式新颖独特,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审美情趣(图4);三是造像形式。多为单体圆雕造像,集中流行于北齐时期。
图6 释迦牟尼佛像北魏文成帝和平年间(460~465年) 云冈石窟第20窟
青州是古九州之一,历史上既是重要的政治和军事要地,又是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和南北文化频繁交流的重镇,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底蕴,在艺术上呈现的是一种南北碰撞、兼并融合的艺术。当时建有寺院200余所,至今遗存中龙兴的影响最大。龙兴寺出土的大批石雕佛造像提供了一批珍贵的时代和风格的鉴定标本。
综上所述,由于出土覆盖范围广,造型风格特征明显,所以浅述青州造像望得出一些对雕塑艺术富有价值的启迪。
三、佛像衣纹造型浅析
佛教起始于印度,随着古希腊的侵入,希腊文化随之传播。犍陀罗是首都也是佛教传播活动的中心,在大乘佛教影响下犍陀罗地区佛教徒在古希腊雕刻艺术的基础上率先雕刻出佛的形象。早期犍陀罗佛像与真人大小相同,典型的欧洲人形象,鼻梁挺直,双目深陷,头发卷曲呈波浪式,又称“亚波罗式”。一般着通肩式大衣或袒右肩袈裟,带有希腊神像斜披外衣的效果,称“陶格式”大衣,凸起的U字形衣纹显得大衣很厚重,大起大落,给人强烈的立体感觉。(图5)
北魏文成帝和平年间开凿成“昙曜五窟”,其中以云冈石窟第20窟的释迦牟尼佛像(图6)最有特点。该像高13.5米,高大雄伟,气势磅礴。佛像结跏趺坐,双手结禅定印,面相方正,大耳垂肩,身着袒右肩袈裟,右肩大有偏衫,大衣领口有折带纹。衣纹采用阴刻与阳刻相结合的形式,线条简朴硬直,既生动地表现了袈裟厚实的质感,又突出了躯体的起伏变化。昙曜五窟造像开创了新的风格—“云冈模式”。这时期金铜造像衣纹表现手法十分特别,先是施一层立体感较强的大衣褶,而后在大衣褶上阴线刻画细密衣纹,呈平行状分布,最后又在大衣领口的衣边上施以翻卷的曲线形衣纹(折带纹),体现了当时北方民族鲜明的审美特征。
唐代,佛像艺术迎来了黄金时期。造像丰硕肥美,风格成熟,技法高超,样式多样,展现出生机勃发的盛世气象。特别是盛唐时期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中外文化交流异常活跃,使唐代佛像艺术进入了中国佛像艺术发展的真正成熟期。总体上看,佛造像的躯体都非常壮实,肌肉饱满而富有张力,面相丰满圆润。另外,造像衣纹处理也颇具时代特点,它不是单一、死板地运用一种或几种技法,而是根据造像各部位和姿势的变化需要,阴雕阳刻相互结合,灵活运用,衣纹圆转流畅,真实自然。如一些造像垂落于身前的衣褶虽多,但布排井然有序,看上去繁而不乱,优美大方。(图7)
仔细观察,随着佛教造像逐渐成熟。工匠的工艺越来越精湛,佛像上的衣服纹饰线条趋于流畅柔和,不仅很好地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风格,更是在线条的雕刻上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美感,中国绘画重线条的表现力也影响到中国雕塑的风格,以既有表现力又有形式美的线条使得中国传统雕塑在世界雕塑中具有鲜明的东方民族风格。
无论是秀骨清像还是唐代的圆转流畅都体现了中国的思维和审美观念,把握住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风格,是优秀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启示。
线条的装饰可以说是一种造塑手段,以巧妙的修饰、细节的把握,使佛像充满了神韵。从粗大的纹饰表现厚重到细小的纹理突出细节,线条本身具备的表现与装饰两种功能愈发得以保持和强化。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及精神内涵、审美个性与气质,无不表现出民族文化艺术的传统性。
1.金申《历代佛像真伪鉴定》,紫禁城出版社,2007年。
2.黄春和《汉传佛像时代与风格》,文物出版社,2010年。
3.《诸佛菩萨圣象赞》,中国藏学出版社,2009年。
4.温玉成《中国石窟与文化艺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
5.王家鹏《金铜佛像集萃》,紫禁城出版社,2011年。
6.业露华撰文,张德宝、徐有武绘图《中国佛教图像解说》,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
7.瑞士黎世大学民族学博物馆《500佛像集:见即获益》,2011年。
Lun fojiao zaoxiang yiwen zaoxing tezheng
Ding jie
(责任编辑:郭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