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师干预前后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比较

2017-12-04陈淑英

关键词:性肺炎乙组甲组

陈淑英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剂科,广东 江门 529000)

药师干预前后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比较

陈淑英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剂科,广东 江门 529000)

目的 探讨和分析药师干预前后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研究选择2015年3月~2017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94例当做研究对象,遵循患者的入院顺序分甲组、乙组,每组47例。在临床路径的抗菌药物使用中甲组患者实施药师干预,而乙组患者不进行药师干预,评价甲乙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 甲组患者的抗菌药物花费、住院时间、住院总花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率都优于乙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路径中,药师干预可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以及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率,减少患者的花费,应推广使用。

获得性肺炎;抗菌药物;药师干预;效果

临床上社区获得性肺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占比是5%~12%,有22%~42%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需住院治疗,是抗菌药物使用的主要人群[1]。目前,全球范围内广泛关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产生耐药性[2]。为了探讨和分析药师干预前后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本文选择在我院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94例当做研究对象,以下为研究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择2015年3月~2017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94例当做研究对象,遵循患者的入院顺序分甲组、乙组,每组47例。甲组男25为例,女22例;年龄20~73岁,平均为(46.25±5.77)岁;乙组男24例,女23例;年龄21~72岁,平均为(46.32±5.82)岁;两组上述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在临床路径的抗菌药物使用中甲组患者实施药师干预:综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药物的说明书、本地区病原菌分布、人群细菌耐药情况、抗菌药物药动学和药效学、患者的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临床症状,药师审核、点评患者给药方案,指出不合理之处并改进。而乙组患者不进行药师干预:在者入院后根据经验进行抗感染治疗,在治疗效果不佳时进行微生物标本培养,按照跑培养结果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干预后组药师参与入径患者抗菌药物等药物选择。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临床情况(抗菌药物花费、住院时间、住院总花费)、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用法用量不合理、药物选择不合理、换药无依据、联合用药不合理)进行观察。

1.4 疗效评价标准

抗菌药物用药频率=抗菌药物消耗的总量/限定日剂量;同期住院天数=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出院患者人数;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用药频率/同期住院天数)*100.0%[3]。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

甲组患者的抗菌药物花费、住院时间、住院总花费均小于乙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总结两组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

甲组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小于乙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总结两组患者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

乙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不合理率大于甲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s)

表1 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s)

组别 n 抗菌药物花费(元) 住院时间(天) 住院总花费(元)甲组 47 1275.65±285.69 10.21±2.23 5481.51±795.51乙组 47 1986.28±489.37 14.82±3.17 7361.69±987.61 t 8.598 8.154 10.164 P<0.05

表2 总结两组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n,%)

表3 总结两组患者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 [n(%)]

3 讨 论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治疗存在较大的困难。目前,主要是通过抗菌药物进行治疗[4]。但是由于抗菌药物的使用不合理会发生不良反应以及细菌耐药性,所以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临床路径基于多学科的专业人员、医院管理者按照循证医学原则,确保疾病治疗、检查以及护理均标准,保证患者得到标准的医疗服务[5]。有研究证实:临床路径可增加医疗质量,减少医疗费用,促进合理用药[6]。而药师参与到临床路径中,充分发挥专业长处,确保疗效同时,利用药物的经济学原理,为患者提供最佳的用药方案,保证用药合理性,节约医疗资源,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同时药师参与到临床路径中,利用专业知识同临床医生沟通,综合分析患者的个体差异、药物不良反应以及药物疗效,给出个性化、合理的用药方案,确保用药安全的同时,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7]。值得注意的是:药师要精通专业知识,掌握流行病学、微生物学、治疗学等知识,担起对医师用药合理与否的监管责任,并提出合理建议,使医师认可,确保临床医师医嘱具有合理性,保障药物治疗合理。

综上所述,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路径中,药师干预可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以及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率,减少患者的花费,应推广使用。

[1] 李佳凤,王世彪,刘光华,等.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联合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回顾[J].临床儿科杂志,2014,42(5):453-455.

[2] 谢奕丹,吴晓玲,黄光鸿,等.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专项点评标准的建立与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药房,2017,28(2):262-266.

[3] 郑春晓,谭永明.痰热清联合抗菌药物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CRP、PCT的影响及疗效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5,22(6):493-495.

[4] 谢奕丹,符子艺,黄光鸿,等.临床药师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干预效果分析[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4,30(5):619-623.

[5] 杜清云,姜彩娥,谷金煜,等.药师干预前后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比较[J].中国药师,2016,19(4):706-708,709.

[6] 张金莲,李莉霞.临床药师参与1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抗菌药物调整[J].中国药师,2014,35(12):2087-2089.

[7] 张 雪.临床药师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抗菌药物应用指导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0):74-75.

R563.1

B

ISSN.2095-6681.2017.25.194.02

本文编辑:吴宏艳

猜你喜欢

性肺炎乙组甲组
喘憋性肺炎婴幼儿血清维生素A、D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强化口腔护理在预防ICU昏迷病人并发坠积性肺炎中的应用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阻止接球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