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肺保护作用

2017-12-04

关键词:搭桥术体外循环咪定

张 刚

(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麻醉科,山西 太原 030024)

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肺保护作用

张 刚

(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麻醉科,山西 太原 030024)

目的 探究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肺保护作用 。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共6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入室后在麻醉诱导前的10分钟,对照组以0.5ug(kg·h)输注1.0ug/kg的生理盐水,观察组输注等量的盐酸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患者的TNF-α、CC16和IL-10在各个时刻的变化情况。结果 相比较于T0时刻,对照组的IL-10、CC16在其他时刻均比较高,血清IL-10水平在T2和T3时刻时较高;观察组的TNF-α在T2时刻最高,IL-10在T2和T3时刻最高,CC16上升趋势明显;除T0时刻外,观察组在其他时刻的TNF-α和IL-10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应该盐酸右美托咪定可以起到很好的肺保护作用,对机体麻醉手术期间出现的一系列炎症反应可以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盐酸右美托咪定;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肺保护作用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探究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肺保护作用 ,选取了2016年3月~2017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为分析对象,入院后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入室后在麻醉诱导前的10分钟输注盐酸右美托咪定,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男38例、女22例,现根据入院编号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年龄50~69岁,平均年龄(60.2±8.5)岁。经过对比全部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麻醉方法

患者入室以后均佩戴氧气面罩,先行五导联心电图进行监测,连接脉搏与血氧饱和度进行连续监测,开放上肢静脉通路后行Allen试验,桡动脉穿刺和导管的放置均在局麻的状态下进行,然后持续监测有创动脉血压;在完成麻醉诱导后行颈内静脉穿刺和放置导管。

麻醉诱导:给予0.05~0.1 mg/kg咪达唑仑、0.5~1 ug/kg维库溴铵和1.5~2.0 mg/kg丙泊酚的药物进行静脉注射[2];通过面罩吸氧后,待肌松明显后将导管插入气管内进行机械通气,确保吸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处于35~40 mmHg之间,术中可以采用舒芬太尼-维库溴铵-丙泊酚来维持麻醉 ,具体剂量严格遵照患者的血压、心率和术中操作方式等对机体刺激的大小,来对麻醉药的用量进行有效调节,以此持续稳定循环系统[3]。

观察组按照0.5ug(kg·h)的速度静脉注入1.0ug/kg盐酸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按照同样的速度静脉输注等量的生理盐水。

1.3 血样的采集与检测指标

分别在入室后麻醉诱导前(T0)、术毕即刻(T1)、术后24h(T2)、术后48h(T2)详细的记录患者的动脉压、心率和动脉血气分析值。每个时间点均在一次性真空肝素抗凝采血管内采集外周静脉血3ml,在3000r/min的低速度下进行10分钟的离心处理,将血球去掉后利用微量枪提取1.5 mL的血浆放置在EP管内,做好标记,配平后在12000r/min的高速度下离心处理10 min,提取上清液500ul放置在冻存管内,然后保存在-80℃的环境中。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TNF-α(肿瘤坏死因子)、CC16(Clara细胞分泌蛋白)和IL-10(白细胞介素)分别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22.0分析,计量资料取平均值±标准差(±s),组间率对比取t检验,P<0.05具统计差异。

2 结 果

血清TNF-α:麻醉过程中两组患者均呈现出明显的先升后降的趋势,高峰值为T2时刻,且观察组在各个时刻的指标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血清IL-10:两组患者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观察组在T2和T3时刻时,相比较于T0时刻,差异显著,且观察组在各个时刻的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血清CC16:两组患者均呈上升缺失,与T0时刻相比,其他时刻均有所上升,T2时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NF-α、CC16和IL-10在各个时刻变化情况的比较( ±s,n=30)

表1 两组患者NF-α、CC16和IL-10在各个时刻变化情况的比较( ±s,n=30)

TNF-α(pg/mL) 观察组 316.87±17.33 291.34±16.77 376.08±19.58 289.40±7.65对照组 312.01±17.50 316.21±17.21 398.04±8.31 375.02±11.26 IL-10(pg/mL) 观察组 262.07±16.28 272.08±15.56 297.98±17.01 304.48±12.19对照组 268.56±13.78 264.31±12.00 277.01±14.79 281.38±13.03 CC16(ng/L) 观察组 1.56±1.41 1.69±1.18 1.72±1.57 1.70±1.36对照组 1.65±1.58 1.81±1.37 1.95±1.45 1.90±1.48

3 讨 论

现阶段,临床上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损伤肺的原因主要与手术操作、插管刺激、机械通气等所造成的肺部炎性反应、缺血再灌注所造成的自身免疫细胞刺激和氧化应激等有很大的关系。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其具备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能够对焦虑抑制交感神经活性起到明显的对抗作用,有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抗炎且能够缓和各种应激反应,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麻醉辅助用药。近年来通过临床研究,发现右美托咪定凭借自身的抗炎、缺血再灌注损伤减轻等可以有效保护肺,尽管目前并不明确其机制,与之相关的因素可能为缺血区域血流的改善、中性粒细胞聚集的减少以及抑制炎性因子的生成等[5]。在本次研究中,血清TNF-α:麻醉过程中两组患者均呈现出明显的先升后降的趋势,高峰值为T2时刻,且观察组在各个时刻的指标均比对照组低;两组患者的血清IL-10和血清CC16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与T0时刻相比,上升显著,且观察组的观察组在T2和T3时刻时,相比较于T0时刻,差异显著,且观察组的血清IL-10在各个时刻的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时观察组的血清CC16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应该盐酸右美托咪定可以起到很好的肺保护作用,术前针对患者出现的各种紧张情绪,可以起到良好的缓解作用,对机体麻醉手术期间出现的一系列炎症反应可以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1] 宋 跃.30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4,22(01):72-74.

[2] 刘美明.术前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在高危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价值[J].实用临床医学,2016,17(10):27-30.

[3] 王 圣,程兆云,赵子牛,权晓强,魏 宇,夏东升,李建强,胡俊龙,轩继中.冠状动脉分流器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应用[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6,24(10):1035-1038.

R541.4

B

ISSN.2095-6681.2017.25.65.02

本文编辑:李 豆

猜你喜欢

搭桥术体外循环咪定
体外循环心脏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心脏搭桥术后,该不该进行运动
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前列腺剜除术高龄患者中的应用
连续护理对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影响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灯盏乙素在抑制冠脉搭桥术后静脉桥再狭窄中的应用
《中国体外循环专业技术标准》
——体外循环质量控制的基石
心血管外科的发展需要更安全的体外循环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