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这些药有没有副作用?

2017-12-03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康复科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徐武华

益寿宝典 2017年29期
关键词:康复科副作用神经内科

文/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康复科、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徐武华

我的这些药有没有副作用?

文/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康复科、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徐武华

在二十多年的从医生涯中,被患者问及最多的问题莫过于“医生,你给我开的这些药有没有副作用?”这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很不好回答,许多患者即使听了医生的解释依然半信半疑。

大多患者的医学常识不多,一拿起说明书就头晕;还有部分患者干脆自行减量,甚至停用;更有一些患者偏听偏信一些“无任何毒副作用”的偏方。这样做后果很严重!我就用通俗的语言来给大家讲讲药物副作用的那些事儿。

啥是药物的副作用?

所谓副作用,就是正常剂量下,偏离治疗目的的药理作用。也就是说,我明明只是想吃点止痛药来治头痛,结果头不痛了,却出现了胃痛,甚至胃出血;吃了某些降压药,血压降下来了,结果出现了咳嗽或阳痿之类的烦人事儿。

药物本质上跟人一样

尽管中国早有“是药三分毒”的谚语,但依然解不开许多患者心中的疙瘩。如果我们把一种药物视为一个人,就不难理解药物的副作用了。

1.没有一个人只有优点,没有缺点,即使是伟人。这道理放在药物身上,也同样适用。所以,奉劝患者不要苛求医生只开对你有治疗作用的药物,不开有任何副作用的药物,因为是人就有缺点,凡药都有副作用,只是多少而已。

2.好人和坏人都是相对的,比如恶棍或英雄。某一种药物可能对某些疾病的患者起到立竿见影的“神奇”功效,但对同样疾病的其他患者可能功过各半,甚至过大于功。如最常见的感冒药,市面上存在如此众多的品种,就是因为有人吃这种感冒药有效,但另一些人吃可能无效。

3.好和坏可以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人(药)身上。

药物和食物一样,既可能为我们提供营养,也会制造毒性和垃圾。因此,任何药物,无论是片剂还是针剂,无论是内服还是外用,无论是名牌产品还是无名小辈,无论昂贵还是低廉,都肯定存在治疗性“好”作用和治疗外的“坏”作用。

4.每个人的社会角色都不只一个,每一种药物的作用也都不只一种。说药物的药性,大家可能不好理解,我就以西瓜为例,来解释药物的“多效性”:我们吃西瓜的初衷是消暑解渴(即治疗作用),但吃西瓜的同时还可能带来腹胀、多尿、血糖增高和较多的热量(即副作用)。

这样做能减少副作用

首先,看病应该到正规医院找正规医生。不要轻信江湖游医和虚假广告,更不能自行抓药,自行更改、增减药物的种类和剂量。

其次,相信医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操守。绝大多数正规医院的医生是希望能治好病人的。

第三,一旦出现药物副作用,不要惊慌失措、无端猜忌。自行检查一下药物的有效期等,然后对照说明书中有关副作用的描述。如果发现自己的症状在名单之列,说明你的副作用属“意料之中”;如果不在,尽快向医生反映情况。

第四,如果副作用明显,并难以承受所造成的痛苦,建议立即停药,并尽快向医生反映;但如果副作用轻微,且在说明书罗列的名单里,建议别自作主张停药。

第五,认真听取和遵循医嘱,包括饮食、生活方式调整、服药时间、剂量等等,严格按照处方规定的要求按时、足量地使用药物。

总之,治好疾病是医患双方共同的目标。医生能做的是全面评估和权衡某一种药物对患者的可能获益和可能危害,最大限度发挥药物的治疗性价值,同时规避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而作为患者,理应摆正心态,并积极、耐心地配合医生的药物处方和非药物处方。

猜你喜欢

康复科副作用神经内科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徐长风:核苷酸类似物的副作用
康复科和护理部的区别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优质护理应用于康复科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药物副作用,到底怎么解?
ICU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
安眠药可以这样吃
QCC活动在神经内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