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的“写作视域”解读与写作
2017-12-02于瑞桓
于瑞桓
摘要:当今社会,一方面是社会的发展需要人们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另一方面是真正能掌握写作的人有寥寥无几,如何能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写作存在的实际问题,重新审视写作的特点和规律,找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写作教学法,从而有的放矢地激发引导学生的写作的热情,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文本;写作视域;解读;写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4-0244-02
一、写作的概念与写作的关系
如何认识写作,是激发写作兴趣的前提,公认写作概念的经典定义一般是这样描述的:人在与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下,借助语言文字符号,以表达某种事物、思想或感情,达到把文字串成能明确说明所要表达的对象的目的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复杂精神劳动。这个定义揭示了写作是一个从“物”到“意”;由“意”到“文”的双重转化过程。这个过程的灵魂即“主题思想”,是作者思想境界、文化视野、主导了写作的过程。
如何理解作者这种对同一事物差异化的理解?我们可从著名的文学大家高尔基的话语中窥探一二。他说:“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可是它聚集在他的印象里还未形成,当他要用形象来体现时,它会在作者心中唤起一种欲望——赋予它一个形式”。这个定义其实已为我们打开了一条十分清晰可辨的写作思维轨迹,那就是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现状时,自然就会在大脑产生这样一种思维模式:事物或现象会对情感造成冲击,进而激发了我们沉积的情感,对随“物”而来的“感”又自然的会进入到第二个思维空间,就是要探索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并提出一系列与此感受有关的问题;人们还会进而再对问题,用已有的价值观念作出主观的评价,这样主题就生成了,在表达自己的感悟中,赋予一种题材形式,作品也就随之生成了。
二、写作风格与写作者的精神境界
文章的作用在于能给人提供指导与帮助,它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不能仿制、不能制成模具成批生产。正如大文豪韩愈在《昌黎先生集—南阳樊绍述墓志铭》中指出的:文章“必出于己,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例如:曹雪芹的《桃花行》系效仿唐寅,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唐寅《桃花庵歌》)“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曹雪芹《桃花行》)两首诗写作的歌韵律何其相似,而意境却大有不同。唐寅看破红尘,要及时行乐;曹雪芹却泪尽而亡。鲁迅在《论文学与艺术》中说到:“依傍和模仿,决不能产生艺术”,艺术可以继承,但不能机械地模仿。培养自己的写作风格,要搞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能引导学生细读、深读作品,使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从“知其然”向“知其所以然”过渡,解密作者“物—意—文”转化的思维奥妙,从而弄清写作者的思维线脉。
写作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活动,涉及到作者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的素养,文字表达能力实际上是一个人多种素养的综合运用与展现,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作者意思转化成文本时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性。以题菊诗为例,唐代黄巢落第后所作的《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作者笔下的菊花没有了过去那种淡雅的静态美,透出的是一股斩截、激越、豪迈、粗犷、凌厉的气势,其想象的奇特,设喻的新颖,辞采的壮伟,意境的瑰丽,可谓前无古人。李白的《感遇》:“可嘆东篱菊,茎疏叶且微。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这首自然流畅五言古诗在咏叹菊花的同时既表露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忧愤与桀骜不驯,又展现了作者难逐俗流的高洁之志和超然世外的洒脱豪放的人生境界。所以,写作活动是一种即受客观约束但又主观能动性很强的活动,这就要求作者在准确细微观察客体的同时,把个体主观精神活动有机的渗透的客观对象上,借助于恰当的文字,最终实现物—意—文的成功转化。
三、写作活动的过程的动态解析
1.摄取外物的窗口——观察能力。鲁迅在《致董永舒信》中指出,“如果创作,第一需观察”。在写作活动中观察能力是一种受思维影响与语言介入下的主动、自觉的感知活动,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写作者会以自己的价值观和知识点为前提感受到观察对象的刺激,但如果知识点欠缺,就不易发现生活中有价值的写作对象,就像“世界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一样”,对于价值体系不明确,知识点匮乏的人来说,是很难有世事洞明皆学问的能力。
2.情感的心理体验——感受能力。感受是建立在感觉基础上复杂的、整体的并带有主观能动性的综合心理活动。写作活动就是从获得某种感受和体验开始,心有所感,才行之于文,福楼拜在《致乔治·桑》中说:“写好,同时就是感受好、想好和说好。”也就是说,为文的第一步是感受,其次才是构思,最后是表达,有了感受才能激活表达的欲望。这也是作品无论优劣总会烙着时代文化背景的烙印的原因。例如,刘墉的《只怪失手》对人间不幸的理解,也是充满他独特的“人间性”和“人情味”。
三个山友去爬山,下山途中遇险,一个遇难,安全返回的两人一起到死者的家中报信,“那人的妻子瞬间苍白了面孔,她颓然坐下,没有多问,也没有号哭,只淡淡地说了一句话:只怪他失了手!”刘墉所讲述的故事体现他所理解的“人间性”和“人情味”,而同样的故事其他作者表达的也许是完全不同的心理感受。所以优秀的文学作品一定是思想和经历的完美综合。
3.追问缘由的想象推理——推断能力。任何事物都是个对立的统一体,都包含着多种因素。写作就是要找出事物间隐秘的关系,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认识。因此,要正确把握事物,就得用辩证方法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做不同的类别分析、综合、推断。从主客体关系上,以主观与客观,有我与无我之境来关照;从构思上,用形与神、虚与实、大与小、藏与露、全与不全、抽象与具象、有限与无限、似与不似、单纯与复杂、夸张与写实来判断。例如:新闻写作中就把事实分为有形、无形和半有形半无形。如,《未来社交媒体上广告营收将超过传统纸媒》一文,就要借助现有的有形事实,通过对现有媒体数量和广告所占份额的比例的统计,加上对未来几年媒体的变化趋势进行推理判断,才能形成的此类文章。还有些事情虽然以一种不易被人察觉无形或半有形半无形的形式存在着,但它的确又对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实实在在的影响。
4.思维的固化——立意表达能力。思维最后的确立就是立意,立意指确立一个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真实本质的思想。由于客观事物千差万别,变化多端,作者的认识就有正确与错误、深刻与肤浅的区分,这就需要作者从观察、感受体验中,分析研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确定出文章的要表达的主旨,实现既定的作文目标,写出主旨明确的文章来。如,就里根总统出席中国总理举办的晚宴一事就可有三种不同的写法:第一,里根总统今天出席了中国总理举行的晚宴,发表了情绪高昂的演说,引起热烈反响;第二,里根总统今天出席了中国总理举行的晚宴,发表了情绪高昂的演说。第三,里根总统今天出席了中国总理举行的晚宴。三种不同的说法表现的主题意思各异,第一种说法的落脚点在演讲引起热烈反响;第二种表明的是演讲情绪高昂;第三种主旨在出席了中国总理举行的晚宴。显然立意不同,文本的意义不同。
表达是主体思维的成果的“外化”,是写作主体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推断等心理过程,形成的存留于大脑之中“内隐”状态的思维成果,借助语言文字反映出来并构成文章的“外化”过程。语言文字是表达思维成果的工具。郭沫若在《郭沫若论创作》中曾说过:“文艺是言语的艺术,因此言语是必要的工具。你总要能够采择言语,驾驭言语,造铸言语,自由自在地把言语处理得来就像雕刻家手里的软泥、画家手里的颜料一样,才能够成功。”表达是写作的程序的终端,在这个程序上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对作品质量的高低起到制约作用。因此,不论前期准备再充分,语言表达的水平直接影响文本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直接关系着文本的质量与价值。
写作始于阅读,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就通俗地阐述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熟读之后再精读,读懂、读透,从写作的角度揣摩作者“物—意—文”转化的路径,是学习写作最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新玲.读写结合写作任务研究综述[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01)
[2]蔡铁权,陈丽华.整合IDEAS科学读写模式的科学教学[J].教育科学研究.2011(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