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基于O2O模式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2017-12-02陈彦君朋娇

软件导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互联网教育

陈彦君 朋娇

摘要:目前,中国正处于现代化转型阶段,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融合成为未来教育发展趋势,这对计算机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存在的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模式单一、考评方式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在分析“O2O”教学模式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该课程的改革举措,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符合时代特征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关键词:“互联网+教育”;O2O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DOIDOI:10.11907/rjdk.171661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7)011023302

0引言

自“互联网+”的概念[1]被提出以来,其与传统行业迅速融合。“互联网+教育”使得教学.形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这无疑对计算机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均较强的课程,注重上机实验,要求熟练掌握用C语言、Java、C++等高级语言编写常用程序,懂得软件设计基本方法和程序调试基本过程。目前,该课程大多在传统课堂中开设,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等诸多问题。鉴于此,本文结合“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探索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课程中引入“O2O” 教学模式,以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帮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掌握高级语言程序编写技巧,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1《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传统纸质教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资源载体,教学内容更新速度跟不上信息更新速度,直接导致培养的人才难以符合社会需求。《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更是如此,陈旧的课程跟不上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步伐。因此,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学习不应该完全依靠教材,还应该不断拓展新的学习内容。

(2)理论与实践脱节。《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尤其是程序设计所涉及的理论较为繁琐,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常常由于过于强调理论而忽视了上机实践的重要性。社会需要的是集理论和实践于一身的实践型创新人才,若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则很难符合时代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3)教学模式过于单一。《高級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学习兴趣较难得到激发。并且,学生个体的性格、兴趣、能力存在差异,较大的学生群体集中听课,容易忽略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不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

(4)考评方式不合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在高校中的考评以笔试为主,并不能很好地检验学生的操作能力。许多学生重考试轻实践,在程序设计能力较低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凭借死记硬背取得高分,与该课程实际教学目标相悖。因此,应改革考评制度,重视学生程序设计能力提升。

2“O2O”教学模式及优势

“O2O”即Online To Offline,指线上线下一体化。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O2O”充分发挥了互联网优势,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大量实践与互联网相结合,应用十分广泛[2]。借用原有的“O2O”概念,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该模式将教学与学习移到网络上,学生可以进行线上学习,教师也可以进行线上答疑,线下的课堂面授中,教师与学生间进行教学互动,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3]。该教学模式的主要优势有:教学内容丰富、线上线下一体化、学习方式多样化、符合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

(1)教学内容丰富。“O2O”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在线学习并探索相关专业知识、浏览校内外教学资源,这有助于学生突破传统纸质教材的局限,丰富教学内容,更加符合信息时代对学习者的需求。

(2)线上线下一体化。学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将原有的灌输式学习转化为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科研式学习,学习方式得到改变。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习者改善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健全学习方法,全方位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符合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学习者可线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方式和喜欢的教学资源,依据自身特点合理安排时间进行学习,线下可与教师和同学自由交流,打破了传统大众化教学方式的局限,符合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受益面更广。

3“O2O”模式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

3.1充实数字化学习资源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学习资源单局限于教材是不够的,应该向移动数字化转型。“O2O”教学模式中,由教师引导开展课堂交流,而不是传统的教师讲授。课前,学生需要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课后,学生再利用互联网拓展知识。这种利用互联网将课前课后学习相整合的方式能够解决课本教材跟不上社会需求的问题,移动数字化的学习资源更能激发学习者的探索精神,提供丰富的内容供学生学习。

3.2培养创新型教师

“互联网+教育”时代是一个“人人为师,人人为学”的时代[4]。在这种背景下,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将碎片化的知识体系化并内化于心尤为重要,因此培养创新型教师以引导学习者的学习十分必要。互联网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没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和培训[5]。对于《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必须借助互联网思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提升。

3.3优化教学管理

利用数据分析法改进教学,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作深入思考。建立健全信息反馈机制,利用大数据技术反馈课程效果,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本身具有理论难度高、实践性强的特点,将“大数据”贯穿于线上和线下的全过程,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方案,并对自身的教学情况进行监控,及时修正教学,实施有效的教学管理。

3.4改革考核方式

目前对学生的考核一般以笔试为主,主要反映学生的学习结果,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评。对于《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其不仅需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理解,更要注重编程能力的培养,而这些能力并不能很好地通过笔试加以测验。因此,改革考评方式十分必要,可线上通过数据分析检测学生学习过程,并通过实践测评判断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线下通过课堂交流考察学生学习结果,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素养和能力。

4结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教育体系正发生着深远变化,

“互联网+教育”理念的诞生能够解决教育教学中的众多问题。计算机专业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借助“互联网+”,结合“O2O”教学模式可解决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模式单一、考评方式不合理等诸多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乔彬.20年互联网带来的改变才刚开始[N].人民日报,20140421.

[2]郎金花.O2O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路径选择[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7(3):105107.

[3]温然,赵安成.浅析互联网+时代下O2O模式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J].职业教育,2016(4):148.

[4]姜沈利,沈宁.高职充分利用“互联网+”改进教学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6(11):9496.

[5]王通讯.大数据呼啸而至:人才管理面临机遇和挑战[J].中国电力教育,2014(6):11.

责任编辑(责任编辑:孙娟)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互联网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