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历框架”的制度功能及其运行体系
2017-12-02吴南中夏海鹰
吴南中++夏海鹰
作者简介:吴南中,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大数据应用研究院副教授;夏海鹰,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400715)
*本文系2016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以学分银行为沟通载体的重庆终身学习体系建构研究”(2016YBJY058)、2017年度重庆开放大学建设研究重点项目“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学分银行建设研究”(CKX004)、2017年度重庆市教委教改项目“远教与职教一体化资历框架建设与应用研究”(173210)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资历框架是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基础性支持制度,其价值是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有效沟通和衔接。我国至今还没有建立起全国性的资历框架,不仅阻碍了学习者参与终身学习的积极性,也为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障碍。资历框架从起源和世界发展来看,其制度建设具有导向功能、质量功能、衔接功能、资本功能和规范功能。其运行机制设计要实现政府主体、行业主导、多组织参与的责任机制落实和全过程参与,设计步骤清晰、权责明确、科学合理的运行体系,同时发挥监督机制的作用。
关键词:资历框架;制度功能;运行体系;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核心是建立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衔接和沟通的“终身学习立交桥”,也就是国际上通用的“资历框架”建设。据不完的统计,为推进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全球共有160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资历框架”,并在全球一体化的挑战下形成了对接的协议,促进了人才的有序流动。2010年,我国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了“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经过7年的研究和实践,在开放大学、部分区域、部分行业形成了以“学分银行”或者是“学分银行项目”为载体的中国特色“资历框架”范例。但国家资历框架并没有按照应有的进展形成,遇到了许多瓶颈性的问题。基于学分银行的资历框架在具体实施中将资历框架直接对接转换标准,对专业能级的指导和运行的输出关注过低,课程尤其是应用技术类课程随社会变化标准转变速度过快,导致标准建设远远跟不上发展建设,课程之间无法兑换。其中重要的问题是资历框架的制度功效并没有得到明确,运行体系设计并不能支撑基于资历框架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过程运行以及质量保证机制的形成。因此,探讨资历框架究竟有何种功效?资历框架又如何建设?又应该形成资历框架的有效输出,以解决教学问题?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心。
一、国内外资历框架建设的进展与问题扫描
(一)学位制度下的“资历”概念形成与发展
欧洲对资历的定义是“一种学位、文凭或者是其他由相关权威部门颁发的某种证明文件,可以证明持有者拥有某些特定的学习成果(Learning Outcome)”[1],能适应相应的工作,国内有学者称之为“工作为本”[2]。资历框架是现代教育的产物,但资历的思想渊源已久。在世界教育史上,最古老的“资历”是学位,起源于中世纪大学对教师职业的入门资格的规定。“学士学位意指学徒或帮工,他们没有获得执教资格,只能帮助老师上一部分课”[3],要成为教师,必须依次取得执教权(授课许可证)和就职礼[4],逐渐发展为我们所熟知的硕士和博士学位。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在城市管理、宗教管理等各个领域,不断提升了相应的求职能力需求,以文凭和身份所代表的资历正式在教育的各个领域蔓延。在法兰西,路易七世时期皇家主教3%是硕士,到路易九世这个数字变成了41%;而图宾根大学的资料显示,1627名毕业生,有1097进入教会任教(中世纪大学和教会合一),314名学生进入行政管理体系,33名学生成为内科医生。[5]可以说,在学位诞生之初,就与资历建立了不可分割的联系。随着学位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在现代大学中出现了新的变化,也就是教育史学家所说的“重学轻术”现象。以德国柏林大学为首的现代大学将“寂寞、自由、科学、修养”当作价值核心,“追求纯粹的知识,探讨真正的真理”成为大学的核心功能,学位的评价标准转向知识,学位与资历出现了隔阂。但随着工业革命的进一步进展,培养“世俗人才”的大学建立了一系列与职业资格相挂钩的学位制度,成为一种象征自身具有的知识、技能层次和方向的身份象征,各类专业文凭与职业资格再次紧密联系,成为市场评价人才的主要标识,“资历”的概念基本形成。
·教育管理·资历框架的制度功能及其运行体系
(二)资历框架内涵及其外延
“资历框架”指的是一系列按照知识、技能、能力的递进形式或不同层级就业与岗位需求,形成的一个连续的被认可的资历阶梯。“资历框架”实现不再以学历或者文凭评价学习者,而是以社会认可的知识、技能、能力的层级评价学习者。在“资历框架”的制度体系下,通过相应的评价(如学术委员会评审),达到了某种层级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要求的,即为获得“资历框架”中所对应的证书的依据,如学历、职业资格证书、文凭和学位等。达到相应资历的学习者可以以此申请相应的资历,参与下一个资历的学习,争取与资历挂钩的报酬与身份。比如达到了中职层级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可以不参加中职教育,进入高职阶段的学习。资历框架打破了普通教育、继续教育、职业培训等各类教育形式之间的隔阂,认可人们通过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获取学习成果,认可在职场、工作场、生活场的学习和工作业绩,通过质量保证机制,实现学习成果的相互认可和多维转换,能为全社会提供支持个人发展的学习阶梯,受到教育者的关注。
(三)资历框架建设的世界格局
受益于欧洲经济一体化在欧洲各国的经济与文化交流环境需要,欧盟较早开始推动统一标准的资历框架建设工作。1999年,欧盟29国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签订了“博洛尼亚宣言”,随后制定了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资历框架以及各类资历的能级标准[6],首次实现了资历的比较和兼容性的评价,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开放。欧盟资历框架的早期与现代资历框架的内涵不同,关注点在于学历教育,目的不在于构建相互沟通的学习体系。2000前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部分发达国家行业与职业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终身学习需求亟待一种新的教育体制来支撑,这个体系的核心是职后教育与职前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资历的效用一致化。英国的资历框架(除蘇格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用而生,其目标是建立一个世界级的教育和培训体系。2001年,英国正式设立高等教育资历框架,并于2008年推出修订版,基于层级、标准和成效,将各类教育融合,全面实现了对各类高等教育资格的能级鉴别,成为资历框架建设的典范。其他较为有影响力的资历框架有澳大利亚、东盟10国、南非15国、英联邦32国家、中国香港等160余国家和地区,个性化、灵活、开放、弹性、对过往资历认可等所塑造的终身学习阶梯成为资历框架的标签。endprint
(四)我国资历框架建设的已有经验
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经济的转型升级,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和取向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学习者利用学校体系以外资源学习并取得积极成效,国家也需要借助一种制度体系,为行业、城市、教育系统对资历的认可与终身学习体系的搭建实现沟通,资历框架建设成为研究者所思考的问题。中国的资历框架的探索是从学分认证、积累与转换开始的,最早起源于2004年。教育部在《关于在职业学校逐步推动学分制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在职业学院系统中建立学分积累与转化信息系统。后来逐渐提出学分银行的概念,核心依据是《中国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以及《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等文件。决策者希望通过学分银行试点,建立横向贯通和纵向联系的终身学习成果认证载体,实现中国的终身学习立交桥建设。[7]在这样的政策基础上,开始了我国的资历框架探讨。发布资历框架并应用的主要群体有以电大系统(开放大学系统)、区域城市以及行业和职业,分别所对应的案例是国家开放大学的“学分银行”资历框架、上海终身学习学分银行的资历框架以及教育部2011年实施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这些案例的实施为建立全国性的资历框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也存在大量无法突破的问题,比如以认证标准建设为目标的学分认证体系,需要面对行业的快速迭代所导致的实施困难,容易陷入周而复始的认证标准建设之中,并给需要认证课程的学习者带来体验不佳等现实状况。因此,上海终身学习学分银行建立以来,基于学习者主动认证的学习成果还停留在三位数以内,与数以千万计的终身学习者形成视觉上的强烈对比。学分银行的核心是质量控制系统,是对已有课程是否可以按照标准置换为学分的依据,而标准建立的主体是开放大学或者是电大,就容易造成单方面认定的问题,不能解决资历框架所需要的沟通各级各类教育的基本功能,变成了一种形式上的“自娱自乐”。
二、资历框架的制度功能
发根于中世纪大学的“资历”是整体的,获得博士(教师就职礼)是资历获取的标识,资历的目标是获得教师职位。现有的资历体系是随社会经济发展和分工细化的产物,资历框架在于给予人一种身份的认可和职业的门槛,同时也对教育机构形成正确的导向意识,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实现有效衔接,并为各级资历转化为资本上的保障,争取其经济报酬和社会地位奠定了基础。
(一)导向功能
1.多元化导向。终身学习体系构建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习者参与各级各类的学习,而不是建立一个缺乏受众的教育体系,因而满足学习者的多元化需求显得尤其重要。资历框架的建设促进了各级各类教育产品和服务通过成果认定的方式进入终身学习体系,促进了多元主体进入教育体系。
2.“学”与“术”并重导向。在以洪堡大学为首的现代大学洗礼下,重“学”轻“术”的现象在高校中体现得尤其明显,造成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应用型人才的大量缺乏。国家体察到应用型人才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在本科层次推动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在高职和中职层次建立国家示范、国家骨干项目,并将职业教育定位为“战略性发展目标”;在基础教育中逐步融入职业教育的内容,在客观上促进了“学”与“术”地位的等同。而资历框架的建设直接连通了应用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的等级对照,促使人们在认识上不再局限于研究型人才的认定;在行为上更加支持并参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3.主体性导向。我国终身学习体系构建受到计划经济和人力资本理论的深刻影响,较多考虑了经济社会对教育的发展问题,忽视了人的主体性的价值。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创新”时代,创新能力成为“决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8],创新力不仅需要知识和技术的基础,更需要灵活的创新环境为支撑,“新颖性”与“适切性”是创新能力的两个决定性要素。[9]资历框架提供了一种更为自由的学习通道,使学习者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去做“适切”自身的创新,个体的主体性发挥充分,个性潜能更容易得到发挥。
(二)质量功能
1.“质量身份”的彰显。资历是评价学习者能力的一种尺度,资历框架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对学习者个人能力形成准确的评价,使之更加容易获得身份认可。“获得学位,不仅是国家给予的一种荣誉和鼓励,而且是获得者学习成绩和学术水平的客观标志。”[10]资历框架通过对人资历级别的认定,在宏观上准确把握社会的人才结构,在微观上更为简单清晰评价学习者的能力,彰显学习者的身份,促进学习者自觉提升。
2.质量建设的引导。资历框架的核心内容是对能级的清晰描述,按照现有的资历框架的一般状况,知识、技术、技能是资历框架能级描述的核心内容。这种在制度上认可的能级,用来指导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办学,并衡量自身在办学上的层次,是形成有序发展的基础。同时,要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认可,组织自身需要按照知识、技能和能力所描述的内容去把握学习的层次、保障学习的环境和把握评价的尺度,使之符合资历框架相应能级的要素,将基本质量意识印刻在办学者的意识中。
3.质量形成的门槛。资历框架的基本内容是统一的标准体系,不仅是转换标准的建设,而且体现在学分的学时要求和学习成果的“成效为本”。因此,资历框架建设下的人才培养体系实质担负了一个质量的“守门人”作用。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产品要获得市场的认可,必须让自身的质量监控方面的内容等于或者高于资历框架所描述的一般性内容,比如在学分对应的学时上,以及工作成效上。这样的过程实质性地提升了整个教育体系的质量。
(三)衔接功能
1.清晰各个层级教育学生发展水平。在高等教育领域,推行了多种衔接制度,比如美国社区大学两年的学习可以进入本科高校,中国中等職业教育与高职教育的“2+2”模式、“3+2”模式、高职与本科教育的“3+2模式”等,其实质是不同层次之间的衔接,但从国内的衔接来看,主要体现在形式上而并没有按照不同层级教育所需要达到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做明显的区别,有的课程甚至在不同层级中使用同样的教材和同样的数字化资源。资历框架建设可以按照不同层级的具体要求,将相应层级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反映到教学过程全程,实现有差别的衔接,提升人才培养效率。endprint
2.完善过往资历的认可机制。在终身学习体系,社会学习是重要的学习渠道,各类社会培训和社会工作体系实际上具备了育人功效,但这种“功效”并不能得到主流渠道的认可,即便标榜的电大开放教育,学历教育的招生也是“获得高中或者同等学力的学生”。学习者可以申请通过相应的管理机构,认定自身的过往资历,使之能参与和本身能力更加“贴适”的学习,减少无效教育。
3.提高不同类型教育转换能力。终身学习体系需要各级各类教育机构通过资源、形式和评价上的沟通,实现相互衔接。从现有的教育类型来看,各个教育体系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真正的沟通量少、质低,配合不足。资历框架通过对各级各类教育层级的鉴定为不同教育类型之间的相互转换提供了依据,处在相同层级的学习者可以被认定为不同类别晋级的基础,避免类似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不能得到社会认可的制度性问题造成的“尴尬”。
(四)资本功能
1.经济资本。经济资本以金钱为符号,以产权为制度化形式。[11]资历框架的经济资本效用体现在参与社会经济生活中,通过增加资本砝码获得。资历框架通过对各级各类教育实施等级化评定,以一种相对公正的方式塑造公平健康的经济环境,帮助不同体系的人获取更具有公正意义的报酬具有显著作用。同时,资历本身是一种获取经济报酬的符号,比如举办学校、物业公司、建筑公司需要的资质,其重要审核内容就是职业资格的人数。
2.文化资本。文化资本指的是社会各阶级和个体所拥有的知识、技术、气质以及文化背景的总和。[12]文化资本有具体文化资本、客体化文化资本和制度化文化资本,通过教育资格形式被制度化的文化资本,体现为学历和文凭证书等形式是制度化文化资本的范畴。[13]心理学相关研究表明,具有文化资本的人较之于仅仅具有知识的人,对他们的物品有更高的估价。[14]资历框架通过对过往资历认可,实现了文本资本的制度化建设,成为一种有保证的资历认证,能有效消解过往资历认定的缺乏导致的对人才能力的漠视,资历提升的阶层通道畅通能解决职业人才的提升问题。
3.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一种通过体制化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取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中[15],是生产资本、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结合起来的“介质”[16],是个人通过拥有社会结构特征的资本,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流动获取相应的资源。社会资本通过价值判断和文化输出纳入教育的分析框架,将人从单纯的经济要素提升到社会资源运作的主体,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资历框架实现了“以社会规则和规范的方式输送社会资本”[17],通过相互配合、相互协同的教育体系构建,可以促进教育机构基于社会网络的教育合作、规范和信任,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和经济的发展。
(五)规范功能
1.规范沟通。资历框架对于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核心价值是沟通。从目前看,即便国家有沟通意识,学校有沟通期待,学生有沟通需要,但整体的沟通较少。就《教育规划纲要》来看,不管是“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还是“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体现的是不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过程产生的学习成果认定、积累与互换,要求权威的第三方认证,显然不是联盟、区域行政或者是协议能解决的,需要的是资历框架对学习成果从建设到成效上的整体把握和质量保证机制。
2.规范结构。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应该是基础教育扮演基础能力培育角色,应用型人才教育与研究型人才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交互。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始终存在“升级”形态的向往,中等职业院校升格为高职高专、高职高专升格为本科,这有历史原因,也有政治因素,更深层次的原因体现在不同资历之间的规范沟通渠道不畅,阻碍了学习者的发展。安心于本层级的教育教学,实现教育结构的优化,是近期教育部相关文件所体现的精神,比如高职骨干建设就以“十年内不得晋升为本科院校”为条件,国家教育“十三五”规划也明确了教育的差异化发展。资历框架将各级各类教育的学习成果按照知识、能力和技能的要求,整合成相互联系的整体,促进教育结构的规范。
三、资历框架的运行体系设计
资历框架从制定到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资历本身的合理与科学,更需要资历建立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上,比如对责任的明确、政策的清晰,同时还需要科学的运行过程设计以及合理的监督机制。
(一)资历框架建设的责任体系
1.政府主体、行业主导、多组织参与的责任落实体系。从国外已有的资历框架建设经验来看,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公共制度创新,政府必须在建设过程中承担主体地位和领导核心。只有科学认识了资历框架的制度功效,在遵循现实国情和发展状态的基础上,自觉落实政府职责,资历框架才能成为终身学习体系构建的基石。当前,政府通过政策基础的铺垫,终身学习体系骨架建设,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从政策上明确方向、从组织上自觉担任领导职责、从经费上提供保障,促进资历框架建设迅速推进。行业掌握了人才需求层次的数据,熟悉行业内部对层次人才的素质与数量需求,是区别于学校等教育机构和政府等外在环境的相关利益者。行业自身转型升级需要得到人才的支持,基于此,行业要承担主导作用。行业可以梳理本行业相关的人才需求,利用大数据思维和技术,捕捉本行业各层次人才的能力需求,形成行业的能级标准建设意见,并深度参与学校等教育机构,形成支撑不同能级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所需要的课程建设和教学过程。学校等相关利益方需要在政府主体和行业主导下,开展相应的课程改造和建设工作,并按照资历框架建设的要求,不断在本领域中实施试点,将有关数据对行业和政府进行反馈。学习者和社会相关的组织要积极参与到资历框架建设中来,充分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影响政府和行业的资历框架建设工作,同时帮助其關注到个性发展、特殊群体等政府行业不能关注到的地方,促进制度公平。
2.各类主体参与资历框架建设的时间是资历框架从发起到监督全过程。政府、行业和相关利益方在资历框架建设中的责任不仅是发起责任,而是要有自觉意识,将资历框架建设的成效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联系起来,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去对待自身参与资历框架建设的责任,实现从发起、实施、反馈、监督全过程的参与,最终形成运作流畅的终身学习“立交桥”。endprint
(二)资历框架的运行过程
1.确定一般性能级标准。资历框架所包含的人才成长体系主要有学历教育体系和非学历教育体系,学历教育体系以文凭、学位为能级建设的依据,非学历教育体系是职业资格证书或者是相应的资历,需要对照市场对不同层级的人才需求进行知识、能力和技能的准确描述,并实施等级排序,并参考国内外资历框架建设的能级,思考我国能级标准如何与世界接轨,形成初步的能级标准,并与教育专家、行业、学习者等相关人士进行充分的对话,形成一般性的能级标准。
2.以行业为主导建立专业能级标准组织。确定了一般性的资历框架之后,需要在此基础上建立专业能级标准,行业的主导作用主要在这里发挥。首先,要选定全国性的行业组织,组成专业能级标准建设的核心。其次,由于专业能级标准需要教育的辅助实现,因而在组织建设过程中需要吸纳教育专家和学习者代表参与。同时,现代行业所覆盖的范围较广,考虑到区域发展不均衡等现实因素,需要通过大数据技术等手段,捕捉不同区域的行业发展所需人才的能力结构等数据,大数据相关人才团队可以作为辅助队伍参与专业能级标准建设组织。
3.开放专业能级标准以及支持模块。首先,行业需要通过大数据等技术辅助,提炼不同行业的能级要求。企业的用人信息蕴含了行业的能级需求,是行业必须充分利用的资源,需要通过数据捕捉进行分类整理,通过模糊数据建模,使之能按照一般资历框架需求形成相应的层级。其次,要与行业专家、相近领域行业专家、教育领域专家等进行充分的探讨,修正能级要求,并建立非学历教育领域资历的认定标准。再次,按照能级,分解成为任务模块。比如旅游专业的高职层次,可以分解为通识能力和专业能力,专业知识可以分为导游知识、导游技能和导游能力模块,再继续往下分,形成覆盖整个专业的任务结构。
4.命名课程以及组织课程标准体系建设。根据任务的难度、覆盖面和接受者的现实情况等因素,形成课程名称并组织课程标准体系的建设。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课程标准体系指的是能依托其建设课程的详细标准,包含了课程方案设计标准、内容标准、教材编制标准、课程实施与评价标准和课程质量保证标准。课程标准体系要较好地服务课程建设,需要在准确把握专业能级要求和“工作为本”理念,实现从资料框架能级转化为课程建设的“龙骨”。
5.教育组织按照标准开发课程。标准体系建成之后,按照标准体系所需要达成的目标,就可以开发相应的课程支持模块。需要指出的是,不同层级的课程建设,需要有一定的内在性的课程建设理念支撑。比如高职层次的课程建设,其所面向的是技术技能的应用,需要强调手脑并用的内容学习和真实任务的解决,清晰的语义结构和任务的合理搭配,与社会的互动都应该考虑到课程建设之中。同样,研究生的课程建设需要清晰把握研究生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按照研究生层面的需要,进行课程内容设计。同时,课程内容设计需要与评价同步,与质量保证体系的相关组织同步,实现一个有质量的课程生态,保证资历框架建设的制度效用。
6.运行制度建设。在贯彻运行过程中,要将资历框架所蕴含的导向功能、质量功能、衔接功能、资本功能和规范功能建立起相应的运行制度。首先,转换制度是实现衔接的依据,转换制度的建设是资历框架发挥作用的基本制度,是实现资历框架沟通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如何转换需要形成一个清晰的规程,并有监督评价的要素融入进来。其次,资历框架的重要内容是建立过往资历的认可制度。过往资历一般是建立在工作能力上的资历,比如在建筑行业,存在许多不能通过“五大员”考试的学习者,但具有“五大员”的能力,这部分人的认可,对于鼓励工作场所的学习,鼓励现代学徒制度的延续和促进人才多元成长通道的形成有显著意义,需要在建设过程中形成办法、规程和方式。除此之外,跨专业衔接制度、资历框架建设更新制度也是重要的制度建设内容。总之,资历框架需要在政府主体、行业主导、多机构参与中建成一系列制度,保证资历框架的合理运行。
(三)资历框架的监督机制
韩国终身学习学分银行的建设因为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导致社会认可程度较差,“韩国大部分的市民都不认可学分银行毕业的大学生,有的甚至认为学分银行毕业的大学生只相当于高中毕业生水平。”[18]监督机制的存在是规范和质量的有效保障,也是资历框架形成以公信力为基础的影响力的关键要素。
1.监督机制设计。香港资历框架通过建立学术评审为基础的质量保障机制,力图使本地区高等教育保持国际公认的水准。[19]在这样的理念下,香港建立了校内自主评审为主,校外检查为辅的监督机制,保障了资历框架的公信力。我国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分布异常庞杂,监督机制设计可以借鉴香港资历框架资历保障机制,聘请或者组建第三方评价委员会,实施对课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方面的抽查。同时,对抽查结果的申诉机制也应该纳入到监督机制范畴,实现在机制上保证运行体系的流畅和资历框架的公信力。
2.监督运行实施。监督机制最为重要的是实施。质量保证最重要的环节时自律,但自律与利益冲突时,容易导致偏离资历框架所需要的质量要求。因此,明确监督内容、监督依据、监督方式和监督途径,并实时评估监督效果,是资历框架建设的关键。从世界范围来看,各种监督机制都有近乎相同的驱动力,但也表现出了自身的特色。在中国,由于资历发放的主体在政府,政府要负责监督的运行,但政府没有相应的能力,委托第三方机构或者成立第三方机构,组织相应的专家参与工作是监督运行发挥效用的可行办法。
四、结语
資历框架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其建设过程非常艰巨,但其效用需要通过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显现。在我国,多种教育形态并存,区域差别大,资历框架的建设需要从政府到地方、到教育相关组织以及个人的参与和合作,更需要形成一种坚定的制度信念——复杂无序更是需要制度的支持和规范作用。本文分析了制度框架建设的制度功能,并设计了运行体系,以笔者所在学校的实践来观察,资历框架的建设还需要更多的突破。endprint
参考文献:
[1]Europa.Ministry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A Framework for Qualif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EB/OL].http://xueshu.
baidu.com/s?wd=paperuri:(7dc30b3f698260a6d12f183
175cb0474)&filter=sc_long_sign&sc_ks_para=q%3DA+Framework+for+Qualifications+of+the+European+Higher+Education+Area&tn=SE_baiduxueshu_c1gjeupa&ie=utf-8&sc_us=9175047981056324210.
[2]张伟远.工作为本的学习:突破终身学习立交桥瓶颈[J].开放教育研究,2016(12):58-64.
[3]崔延强,吴叶林.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制度功能及其构建[J].教育研究,2015(9):84-91.
[4][法]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64.
[5]张陈.我国当代学位制度的传统与变革[D].西南大学,2011.
[6]张伟远,傅璇卿.试析欧盟构建资历和学分跨国互认终身学习体系的运作[J].中国远程教育,2013(11):20-26.
[7]陈丽,郑勤华,谢浩,沈欣忆.国际视野下的中国资历框架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4):9-18.
[8]王素,浦小松.异质性、教育发展与国家创新能力——基于面板分位数模型的研究[J].教育研究,2015(6):117-123.
[9]罗伯特·J·斯腾博格,托德·J·卢伯特.创造力的概念:观点和范式[M].施间农,等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3-13.
[10]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11]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46.
[12]朱洵.教育全球化中的影子教育与文化资本理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8):51-55.
[13]刘生全.教育批评的教育基础刍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2):24-31.
[14]喻丰,彭凯平.知识就是金钱:文化资本的经济价值与心理效应[J].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1122.
[15]Portes A.Social Capital:Its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in Modern Cociology[J].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98(24):1-24.
[16]鄭淮.社会资本:成人教育的基本功能和价值取向[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31-35.
[17]庄洁.“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综述[J].发展论坛,2003(1):79-80.
[18]陈晶晶,陈龙根.韩国学分银行制及其对我国构建完全学分制的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10(8):88-92.
[19]严芳.香港资历框架及其质量保障机制[J].教育发展研究,2006(12):24-27.
(责任编辑赖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