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外交在城市世博会中的运用探究
2017-12-01王莹
王莹
摘 要:在上海举办的城市世博会为我国公共外交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平台,城市世博会有别于奥林匹克等政治性较强的国际活动,它更能促进世界不同历史文明的交流。在这个互相碰撞、摩擦的过程中,语言的恰当使用显得尤其重要。文章以我国主流媒体《东方日报》与新华社在会议期间刊出的英文报道为例分析,用系统方法从中总结出中国在此次盛会中复杂的多民族文化大融合,进一步探索我国的公共外交话语构建。
关键词:城市世博会;交流互信;精神理念
中国魔都的夏天,万众瞩目的世界博览会在这里举行。与奥林匹克运动会不同的是,这场全球盛事吸引了更多国家和世界范围组织,并使更多的国际友人得以前来一观。世界博览会受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影响较小,更多的是与经济和抽象的综合国力相联系。综上,上海世界博览会为我国提供了一个机会难得的平台可以向世界展示自己。
一、公共外交概述
“公共外交”最初由塔芙茨大学从事法律研究并在这一领域有深刻造诣的爱德蒙·克莱恩教授提出。数十年的时间过去了,世界范围内的研究人员都具体规定描述过这个词,简单地说,公共外交包括一切对外沟通方式,不排除双边、多边的政府机构代表—群众代表和群众代表—群众代表之间的多种交流方式,仅仅除去国家政府机构之间的对外交流。国内从事此专业的研究人员在此领域的多个方面都有一定联系,具体如概念定义、理论支撑、内在含义、对外延伸以及外在行为等,对西方国家(尤其是世界霸权国家)的公共外交外延方式也有一定了解。可是在对本国公共外交外延方式研究这一方面,仅能从对外延方式的简单表述上进行阐述。公共外交本质上是双方互相交流意见的行为,或者也可以说是国家权力机构的代表或者国际组织向其它国家群众表达立场、决定的行为方式。上述的这些在本质上是一种交流,而在双方交流的过程中如何恰当地选择话语对能否达成交流的目的是十分重要的。通观国内从事于中国公共外交语言系统和语言技巧的研究人员,都没有在这一领域做出深入并具有创造性的贡献。而不久之前举行的上海世界博览会无疑是我国向外界展示自身实力、内涵难得的舞台。在这个时间段里,我国具体使用了哪种语言技巧?
二、系统分析结果
国家主流媒体如新华社和《东方日报》都对城市世博会进行了英语专题的报道。上述的信息传播平台对世界博览会的开幕仪式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而这些文章都有共同的一个特点即标志性鲜明,报道刊出日期也与活动举办时间相吻合。上述信息传播平台中的文章内容都涉及到了参加活动的具体人员,并简短地介绍了活动步骤,所着笔墨较多的是异彩纷呈的烟火表演与歌舞表演。文章重点突出了此届世界博览会的主题内涵,即“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
上述两个信息传播平台侧重于宣传此次盛事的精神内涵、主旨与举办单位,围绕此精神展开了一系列活动。这种系统在现实中极其有效地涵盖了若干需要被报道、与主题关系密切的内容,而且能很好地容纳具体细节并在描述由活动主题衍生出的其他活动时宣传“绿色世博”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由此进一步效果显著地推动了世界博览会重视环境保护,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模式。这某种程度上也是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
国家主流媒体新华社与《东方日报》均在文章中提到了国家为举行上海城市世博会特意修建的不同场馆,这种体系大致有下述两种存在一定区别的报道角度。其中使用范围比较广泛的是简洁明了地直接描述被介绍对象的各类参数及其外在呈现出的建筑特点,重点阐述建筑与众不同之处所隐喻的含义和举办的一系列周边活动。而每个场馆的游客数量都不尽相同,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受该场馆所代表国家情况的影响。在文章中如何传输不同国家的文化特色、传统与创新是关键所在。此类报道具体的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美国馆,主流媒体在报道美国馆时就熟练巧妙地运用了这种方式并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另一种报道模式的实例即是《东方日报》为英国馆撰写的一篇报道,这种报道与前一种的不同之处是将重点绝对地放在场馆本身及场馆所隐喻的内涵上。具有突破性的是,这篇文章还大量援引了许多其他国家或国际上在建筑领域举重若轻的人物对这座场馆的不同评价。例如,文章中引用了澳大利亚权威报纸对该场馆游客人数、变化趋势的报道。这种系统能够很好地突出世界博览会倡导的在未来日子里人们应有的生活模式,并将这种模式与自然、环境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彰显其合理性和必要性。特别是在历史悠久、经济实力与军事实力都较强的西方国家中,这种结合更为紧密、吸人眼球并拥有更强的创新突破典范意义。
上述的两家主流媒体在刊登出来的文章中都提到了一系列以世界博览会为基础衍生出来的活动,并且投入许多笔墨介绍活动流程,从而延伸到活动背后的文化、历史、艺术及精神内涵。经有关方面从业者统计,这类报道在总数中占有较大比重且大部分都取得了较好的反响,很受受众欢迎。
这两家主流媒体在报道中都提到了总数较少的特殊群体与世界博览会的关系,并仔细解读了这些人参加世界博览会活动时的情况。这些特殊人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群在不久之前发生的自然灾害中幸存的儿童,还有一些先天残疾的孩子,他们幸运地参加了这场国际盛事的开幕仪式。关于这些特殊群体的报道无疑突出了这场文明盛典中温和柔情的一面,显示了其将人类作为本体、核心的基本观念。上述信息交流平台也从另一个角度对这场活动作了一定阐述,即平凡的群众在与世界博览会发生交集时有什么样的心理体验。具体例子如《东方日报》采访了澳大利亚的数位普通游客,以非官方并很私人的角度表达自己对城市世博会的看法。这些平凡的游客用他们独立的思想表达了这座承载了世博园区的城市留给他们的深刻印象和迷人之处。这些细微之处留给平凡人的感动和世博园区与广大群众发生交集时产生的火花通过媒体提供的平台展现给更多的人。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与城市世博会“城市使生命更加灿烂”的精神内涵相吻合。
新華社在其刊出的文章中详细地总结归纳了这场全球盛事给其举办城市及其周边城市带来的改变与震动。城市世博会从多个角度改变着这些地区,比如举办城市如何在活动结束后继续稳定发展,或者如何借举办城市世博会的机会在日后吸引更多的国际交流会议在此召开。还有举办此次盛事后在经济发展方面发生的一系列改变,例如,上海与附近城市迎来的游客总量突增,活动的纪念物与周边产品大受欢迎,总销量不断攀升。这些文章中提到的这些事实都从侧面说明了上海世界博览会仅从文化传播这个角度来看对自身及其附近城市的深刻影响力,它不仅对经济发展或是任何一个有限制性的领域产生了影响,还对多种组织结构都有复杂多变的影响,其作用时间也复杂充满变化,或长或短,并无定数。
新华社在文章中也表达了社会部分人群对世界博览会在举行时不尽完美和其负面影响的担忧。有一些错误、不足是由于活动的策划人思虑不周导致的,例如园区发放的路标地图与实际不符。也存在一些不足,是因为参观者和周围大环境等复杂因素无法轻易控制而引起的。例如,一些参观者到达园区参观的时间与其购买门票上规定的时间并不完全符合,导致园区现场人数在一些特殊时段会过于集中,使场馆和园区所能提供的服务水平下降,达不到预期标准。一些不法商贩则趁机侵犯版权制造大批量的假冒伪劣产品并将其混入市场,或者借机出售假票。文章中指出的这些问题主要针对世界博览会在举行时发生的一些不能让人满意的失误之处,并深刻剖析其发生原因以期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使问题被合理解决。这些不完美的地方使这场国际盛事不再高高在上,变得更加贴近真实。
上海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与中国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东方日报》借此次活动的顺利举办,将其作为核心,对我国社会中的不同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第一,将世界博览会这个覆盖范围极广的活动给人类的启迪表达出来。从表面上看,城市世博会最直接的是给中国带来了一系列深远影响,它促使中国更深入、广泛地了解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并且这种影响在世界博览会结束以后还将一直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它使我国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达成更近了一步。第二,文章同时也从具有现实意义的角度出发,分析上海世界博览会对中国的影响和在举办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首先是主办城市上海承载这样的一场国际盛事从经济的角度看是否有必要,是否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举办城市世博会无疑需要主办方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其次是经过这样的一番考量,主办城市上海与伦敦、巴黎这种标准的国际化城市存在着怎样的距离,进而直接探讨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
上述两家主流媒体也借此机会描写了举办城市多年以来在各个方面取得的长足进步。阅读了这些内容,受众很容易从中进一步了解上海的发展历史。这座城市起步于一个主权不独立的滨海小镇,逐步发展,最后凭借改革的主力一跃成为中国广袤国境内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从中读者也能深刻体会上海独具特色的西方风情和博采众长的文化底蕴。
西方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教授哈波斯说:“数年之前的北京奥运会和现如今的上海世界博览会的成功举行意义深远,值得后来的国家、地区学习,从中吸取经验。它们无疑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的楷模典范。”在首都举办的奥运会更注重我国古老文明图腾的重新构建和对国家综合国力的展示,借此抬高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而城市世博会更侧重的是将不同元素综合在一起,在这些来源不同、形式不同的文化汇成的长河中凸显我国的特有形象。在这种将交换观点信息作为主体的公共外交中,语言的恰当使用无疑是十分重要并具有绝对性意义的。我国人民在这种机会难得的背景下向世界人民宣告了对人类未来生存与发展模式的预期和构想。
三、结语
通过对调查数据仔细分析,人们不难发现,世界博览会并不仅仅是一个展示的平台,更给不同文明的交流提供了机遇,使不同的精神、价值理念相互融合、相互碰撞,使我国人民与世界各族人民在沟通中消除隔阂,相互理解,建立互信。世界博览会这个对外交流的平台只是我国公共外交的一个缩影,无法代表全部中国公共外交的话语构建。无论如何,我国在这个平台上展示了一个开放平等、富有创新意识的新中国。
参考文献:
[1]臧燕陽.英语新闻词汇的文体特征[J].新闻爱好者,2011,(10):114-115.
[2]王丽.英语新闻语篇及词汇特点分析[J].新闻爱好者,2010,(08):110-111.
[3]孙丽丽.浅析《中国日报》英语纯新闻报道中导语的词汇特征[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