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微课在二外日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7-12-01李芬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45期
关键词:传统课堂微课

李芬

【摘要】随着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且“互联网+”强势进入教育领域,教师应如何充分利用它来提高学习效率显得尤为重要。传统教学课堂存在的问题已日渐清晰,教师与学生都必须突破固有的模式,主动接受技术与教育的结合。

【关键词】微课 二外日语 传统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5-0135-01

一、引言

“微课”,英语叫做Microlecture。它以视频为载体,时间非常短,集中一个知识点或一个问题进行讲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微课已为教育带来新的面貌。它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形态,受到广泛传播。因为它的明确的针对性和目的性,非常受到欢迎。本文将结合自己将微课引入教学中的实际经验谈谈微课在二外日语教学中的应用。

二、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1.“重教材轻学生”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丧失

在传统的课堂当中,教师都是依据手上的教材来讲,就我校使用的二外日语教材《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一书而言,书上的語法写得非常详细,教师很容易陷入“教教科书”的境地。在授课时,教师主要依托于教科书,设法将每一个知识点纳入自己的教学中,不自觉中,教学过程就变成了对教科书的照本宣科。因此,对于学生真正掌握了多少,教师很难把握。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教得辛苦,学生也学得辛苦。

2.教师难以顾及到所有学生的学习效果

我校外语系的班级每班都至少有40名学生,教师在授课时由于受到时间、教学进度等因素的影响,难以等待每一位学生都完全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有的学生能够很快理解老师所讲,而有的学生则要仔细琢磨才能理解。虽然在学习新的知识点前,教师都会对前面的知识点进行复习,但是总还是有部分学生没有彻底掌握应掌握的知识。当不懂的知识点越积越多时,学生容易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也容易对自己失去自信。

三、微课在二外日语教学中的实践

当教师把经过精心设计的微课发给学生,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时,我们发现微课带来了以下的变化:

1.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外语专业学生必须掌握两门以上外语的要求,许多高等院校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了第二外语课程。我校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的第二外语也是日语。作为第二外语课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微课把学习内容转化成有趣的方式,让学生们享受学习,在轻松愉悦的过程中完成一次学习。通过在教学中制作演示类的微课,向学生展示日本的风土人情、人文地理等,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做好了课前铺垫和课后复习

将微课引入教学中以后,只要时间许可,学生随时随地的就能学习。由于二外日语课学时少,加之学生平时的课业较为繁重,只有极少数同学会做到课前预习,但是在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时,打好基础非常重要。因此,授课教师制作一个10-15分钟左右的微课视频,课前发给学生观看,利用微课使学生在课前就做好预习,对本课的新知识点做一个课前铺垫的学习,课堂上则可留出更多时间进行听、说等实用技巧的训练,从而大大提高了日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此外,学生可以随时开始、停止和重放每一个教学视频。帮助学生实现课后及时复习,巩固新学知识,弥补知识漏洞。特别是对于日语语法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每个学生在学习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等,课后可通过反复观看微课进行补充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3.引导了学生培养学习的思维

作为一名大学老师,并不是要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要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教会学生如何思考,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微课以视频的形式,集中对一个问题和知识点进行讲解。它向学生展示对一个知识点的接受过程或是推理过程,引导学生去思考。当同一学科的知识点按照合理的脉络以微课的形式接连呈现给学生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对该学科的知识不断加深、巩固直至形成学习思维,从而也建立了知识体系。

结语:

当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教育也在信息时代下发生着重大变革。微课的应运而生带来了课堂的新时代。它打破了传统课堂的许多弊端,以一种新的形态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新的契机,使教与学的两者一起成长,走向更高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郭燕燕.二外日语教学特点以及教学方法的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5).

[2]仲倩.高职高专院校二外日语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视界,2013.

[3]刘辉、王纪芹.《基于慕课形式下的高职日语教学改革 》课题 初探[J].社科纵横, 2015( 12 ) .

[4]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 中国教育网络 ,2013(10).

猜你喜欢

传统课堂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解读我校“五字高效课堂”模式
翻转课堂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EduSoho的微课平台搭建与应用
高中政治微课设计探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