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技术哲学视野下的技术创新机制

2017-12-01韩忠楠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45期
关键词:技术创新机制

韩忠楠

【摘要】科学技术创新,是保持经济活力的重要基础,如何构建积极有效的技术创新技术在当前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研究意义。在传统学术研究中,主要从经济视角或者管理视角进行分析技术创新机制的构建研究工作,从技术哲学视角分析技术创新机制具有创新性的意义。

【关键词】技术哲学视野 技术创新 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5-0017-02

在企业自身竞争力持续提升中,技术创新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也成为国家竞争力提升的重中之重。纵观全球知名企业的兴起与衰落,无一不与技术创新工作的推进与否有着紧密的关联关系。二战之后,美国、德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的兴起,均与重视技术创新工作紧密相关。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也日益重视技术创新机制的构建,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发展成绩。然而,部分企业仍未能够客观、辩证地认识技术创新而难以提升企业的业绩。同时,当前大比例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使得其发展后劲不足。因而,基于哲学视角的技术创新机制研究对企业、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技术创新的本质

技术创新不仅仅属于经济学层面的定义,更可理解为技术哲学学科的定义。本文主要是从技术哲学学科层面分析探讨技术创新的概念,主要指“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在创新环境条件下借助于特定的介质从而使创新客体形态转变,从而实现市场价值的特定实践活动。通常包含新设想的产生、研发、商业化开发以及扩散等一系列活动”。

技术学科层面的技术创新内涵,能够作为相对完整的活动表达。作为特殊实践活动的技术创新,通常包含如下多方面特性:

(一)创造性

创造性是技术创新最为本质性的特性,在技术创新开展的不同环节中,包括创新设想、技术创新研发、研发成果推广以及相应的市场营销等活动,都可以理解为具有较强的创造性。

在民族进步、国家经济发展中,技术创新都发挥着灵魂性的作用。因而,在经济等各项活动中,应该持续更新创新主体的观念,塑造更为科学、合理的竞争意识与市场观念。

(二)系统性

当前社会所推动的技术创新活动,不但与企业内部的产品研发、生产、营销等事宜息息相关,还与企业外部所处的经济环境以及社会条件等紧密相关。因而,技术创新活动可理解为复杂程度较高的系统性的项目工程,这必然对企业的内外部工作协作配合程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有内外部各个部门在企业经营目标的要求下紧密协作,才能够高效地推动技术创新活动有效开展,这也代表着技术创新活动具有较高的系统性。

(三)收益性

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最为重要的目标在于获取相应的经济收益。从微观层面而言,企业在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时能够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开拓企业市场份额,提升收益利润。从宏观层面分析,社會推动技术创新活动能够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优化社会经济结构。

(四)风险性

风险性主要是指技术创新活动开展中所具有的不确定性。通常而言,技术创新活动属于由不同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相对较高所形成的非线性系统,这也代表着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所具有的不确定性较为明显。

企业在推动技术创新活动时,可能会面临着包括资金不足、技术困难、外界环境变化、设计方案变更等不同问题,这也导致技术创新活动面临着极高的风险。

二、常见的技术创新机制模式

(一)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动力机制下的技术创新,主要是指需要在特定动力的推动下开展各项技术创新活动,以持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通常而言,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包括主动力、被动力以及环境动力等。主动力包括技术创新主体追求经济效益、渴望企业发展;被动力主要包括外界市场竞争、原材料缺失等因素所推动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环境动力主要包括创新主体为了满足外界自然、社会以及技术环境要求而开展的技术创新活动。

(二)技术创新的政策机制

技术创新所涉及的政策机制主要包括科技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以及教育政策等。

(三)技术创新的资源配置机制

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是技术创新活动得以有效开展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通常包括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人才流等多方面的资源。资源配置机制与创新主体内部、社会筹集以及政府资助等息息相关。

(四)技术创新的风险投资机制

在技术创新活动开展中呈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致使其属于高风险的事业。在技术创新中重视风险投资机制构建体现出如下几方面的关键价值。首先,积极构建技术创新风险投资机制,能够弥补企业经营中所面临的资金缺口。其次,风险投资机制构建更能推动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第三,能够引导闲散的资金向风险投资转化,从而提升闲置资金利用率。

(五)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当前技术创新活动开展的重要动力。技术创新中主要包括产权激励、责任激励以及政府激励等多种模式。其中,产权激励,通常指清晰界定技术创新主体与技术创新成果间的所有权关系;政府激励,指政府相关机构在技术创新投入必要的财政,给予相应的政策指导,提供人才保障机制等;责任激励,指明确创新主体在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时应尽的职责。

三、哲学视角下技术创新制约因素分析

(一)政治因素

在技术创新中,与政治相关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政府职能、创新意识风险制衡能力、法律体系完善程度以及民族发展水平等。

首先,当前国内政府职能职责不明确,技术创新主体自由权限不足,这成为技术创新主体难以开展技术创新的制度制约因素。其次,当前政绩考核体系不完善。技术创新活动附带着极高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部分管理干部在执政中出于政绩考核因素,不愿意承担技术创新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进一步制约了技术创新活动。endprint

此外,与技术创新活动相配套的法律体系不完善,也制约了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发展至今,国内与技术创新相关的法律体系仍不完善,难以有效地保护技术创新主体的利益。另外,技术创新竞争机制也不健全,难以提供相对公平公正的技术创新平台,再加上缺乏积极有效的技术创新评价机制以及激励机制,都影响到技术创新活动的持续发展。

(二)经济因素

首先,当前国内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了技术创新的进一步发展。进入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力得以明显提升。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生产力水平仍然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这必然会导致在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时缺乏应有的经济基础,造成技术创新经费不足等问题产生,影响了技术创新项目的正常立题。

其次,目前国内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这造成技术创新主体动力及压力不足,或者脱离市场实际需求,制约技术创新活动开展。在技术创新活动开展中,市场化程度直接影响了技术创新主体的创新行为,技术创新主体在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的环境下更容易融入到市场竞争中,从而将自身的技术创新成果转换为市场真正需求的产品,持续提升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三)文化教育因素

在技术创新机制构建中,文化教育也发挥着重要的角色,主要体现在传统文化以及现代文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教育发展水平及教育发展模式对技术创新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部分消极保守理念不利于技術创新发展。比如,长期农业社会所形成的“小富即安”发展理念,使得大多数人安于现状而不愿意冒险,更不愿意承担技术创新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与风险。

四、哲学视野下技术创新机制发展策略

(一)积极创建经济条件,为技术创新提供基础

首先,大力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持续发展,减小不同区域间的差距,从而为技术创新提供物力、人力与财力支持。作为技术创新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水平只有得以持续提高,才能够为技术创新提供更为丰富的物质条件基础。

其次,应该重视社会市场化建设,从而构建更为完善的市场竞争体系以及资源配置体系,从而为技术创新创造更为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氛围,形成科学的市场发展导向,并推动不同的技术创新主体都积极融入到市场竞争活动中,以保持技术创新压力的适度。

(二)推动法制建设发展,为技术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积极完善的法律发展环境,是技术创新机制构建的制度保障。

首先,应持续努力提升民主发展水平,从而为技术创新意识或技术创新机制构建提供法律保障基础,重点从人权、权利以及自由等三个方面进行把控。

其次,重视技术创新管理干部绩效考核机制构建,彻底解决因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政治风险担忧问题,从而为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还应该努力推动政府机构职能转变工作,放权于技术创新主体,以解决当前技术创新主体自由权限缺失等问题。

(三)加快文化教育发展,为技术创新营造教育氛围

从文化建设层面而言,首先,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精神保障。同时,还应该根据技术创新的未来发展需求,重视文化创新工作,从而消除当前社会不良文化对技术创新机制构建的制约作用。

从教育层面而言,首先,要重视教育经费的保障工作,从而为技术创新教育工作提供资金保障。其次,要持续推动技术创新教育机制建设工作,改变当前不良的教育理念,切实做好技术创新人才建设工作。

在技术哲学视角下进行分析探讨技术创新机制,有助于创新主体更为客观、辩证地认识技术创新与哲学思想间的关系,更为科学、合理地构建积极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因而,在实际技术创新活动中应该辩证地认识技术创新的本质,并且从哲学视野的角度分析技术创新机制,从而更为高效地推动技术创新活动,为社会经济活动以及企业生产赋予更有效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赵志强. 技术哲学视野下的技术创新机制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01:127-129.

[2]赵志强. 浅析技术哲学视野下的技术创新机制[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126-127.

[3]张婷婷,裘杰. 哲学视野下的技术创新研究[J]. 高教学刊,2016,06:253-254.endprint

猜你喜欢

技术创新机制
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的思考
定向培养 还需完善安置机制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