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探究
2017-12-01师丽敏
师丽敏
(邢台市第三医院呼吸老年病科 河北 邢台 054000)
对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探究
师丽敏
(邢台市第三医院呼吸老年病科 河北 邢台 054000)
目的:探讨对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88例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将其分为C组与Z组,每组各有44例患者。对C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Z组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与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Z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0.9%)明显高于C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Z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100%)明显高于C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对于提高其治疗的效果,提升其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呼吸系统疾病;老年患者;综合性护理
呼吸系统疾病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病与多发病。由于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身体的各项机能下降,呼吸系统的抵抗力较弱,故在其住院接受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提高其治疗的效果。研究显示,在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住院接受治疗期间对其进行综合性护理不仅可提高其治疗的效果,而且可提升其对护理的满意度。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一点,本文对邢台市第三医院近期收治的88例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88例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他们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这88例患者中,有62例男性、26例女性,其年龄在52~87岁之间,平均为64.2岁。将这88例患者分为Z组与C组,每组各有44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住院接受治疗期间,我院对C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护理及生活护理等。在此基础上,对Z组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方法为:
1.2.1 进行病房环境护理 病房是患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地方,因此,保持病房环境的卫生整洁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十分重要。应将病房内的温度保持在20~22℃之间,并保持室内通风良好、阳光充沛。可通过使用加湿器来提高病房内的湿度[2]。为了防止雾霾天气对患者的呼吸道产生刺激,应避免在雾霾严重的天气开窗通风。应禁止在病房内养花,避免花粉使患者的呼吸道出现不适感。
1.2.2 进行呼吸道护理 1)帮助患者排痰:使患者自主排痰是保持其呼吸道畅通的关键。可通过轻轻叩拍患者的背部,借助外力振动使痰液从较细小的支气管进入气管内,使患者顺利排痰。还可使用超声雾化湿化气管的方法帮助患者稀释痰液、消炎平喘。2)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水分:应保证患者每日摄入的水量≥1500ml,以使其呼吸道保持湿润,快速修复其呼吸道的黏膜。3)对患者进行吸氧治疗:患者若发生呼吸不畅及呼吸困难的症状,应及时为其进行吸氧治疗。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为其选择不同浓度的氧气。患者若出现缺氧、CO2潴留及呼吸不畅的症状,可为其进行低浓度(氧气浓度为25%)吸氧。患者若出现呼吸功能障碍,应为其进行高浓度(氧气浓度>55%)吸氧。不过,进行高浓度吸氧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使患者出现氧中毒,导致其发生严重的肺损伤。另外,在为患者进行高浓度吸氧时,应根据其呼吸的形态、呼吸道黏膜与皮肤的颜色、心率的大小及神志清醒的程度判断是否继续为其吸氧[4]。
1.2.3 进行用药护理 1)控制患者输液的速度:输液的速度过快可增加患者肾脏与心脏的负担,故应严格控制好其输液的速度。2)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应提醒患者按时服药,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对于病情严重、无法直接口服药物的患者,可使用静脉滴注药物或随流质食物服用的方法帮助其服药。3)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应在充分了解患者心理的基础上,向其详细地讲解其所服药物的作用,告知其遵医嘱服药的必要性。在选用药物时,应尽量选择可减轻患者痛苦的药物剂型。4)密切观察患者服药后的反应:对于可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的药物,应在其服药后严密观察其反应,以便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1.2.4 进行心理护理 不少患者在住院后可出现焦虑、烦躁、孤独无助的心理,严重者甚至可出现拒服药物、不配合医生治疗等情况。对此,护理人员要耐心、细心地帮助患者,引导患者家属多与患者沟通,鼓励患者与同病房的病友进行沟通,以减轻其孤独感与焦虑感。应通过向患者介绍医院的实力、医生的资历等增强其对治疗的信心,减轻其心理压力。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患者,应主动与其交流,以缓解其内心的压力。对于记忆力差、爱唠叨的患者,应尽量体谅患者,多从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做到待患者如同待自己的亲人。对于情绪控制能力较差的患者,要用微笑与真诚、包容的心态打动患者。另外,在患者住院期间,应定期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帮助其了解与其病情相关的知识,告知其避免进行不利于康复的行为及日常的保健方法等。
1.3 效果评定标准[1]1)疗效判定标准:痊愈:指在接受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其身体的机能恢复正常。显效:指在接受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其身体的机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指在接受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的改善,其身体的机能有所恢复。无效:指在接受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身体机能均未发生明显的改善,其病情甚至在加重。治疗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2)护理满意度判定标准:使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并将调查结果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调查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Z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0.9%)明显高于C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n(%)]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的对比 Z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100%)明显高于C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度的对比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研究显示,在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对其进行综合性护理可显著提高其治疗的效果,提升其对护理的满意度。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对C组患者进行了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Z组患者进行了综合性护理,包括进行病房环境护理、呼吸道护理、用药护理及心理护理等。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Z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0.9%)明显高于C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Z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100%)明显高于C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可显著提高其治疗的效果,进而提升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1] 解玲.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3):225-226.
[2] 钱桂花.对住院的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4):149-150.
[3] 刘薇.奥瑞姆自护模式在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2):163-164.
R473.5
B
2095-7629-(2017)4-0180-02
师丽敏,女,1976年11月出生,河北邢台人,学历为本科,职称为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为呼吸老年系统疾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