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丹参多酚酸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脑梗死的效果评析

2017-12-01刘伟文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1期
关键词:针组酚酸全血

张 奇,刘伟文

(丹阳市云阳人民医院内科,江苏 丹阳 212300)

用丹参多酚酸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脑梗死的效果评析

张 奇,刘伟文

(丹阳市云阳人民医院内科,江苏 丹阳 212300)

目的:探讨用丹参多酚酸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丹阳市云阳人民医院在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9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丹-针组和丹参多酚酸组。为丹参多酚酸组49例患者采用丹参多酚酸进行治疗,为丹-针组49例患者联用丹参多酚酸和针刺疗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浆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治疗后,丹-针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平均为(3.10±0.03)g/L,其血浆粘度平均为(1.50±0.16)mPa,其全血低切粘度平均为(12.20±2.11)mPa,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85%;丹参多酚酸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平均为(3.45±0.46)g/L,其血浆粘度平均为(2.05±0.28)mPa,其全血低切粘度平均为(13.73±2.40)mPa,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51%。与丹参多酚酸组患者相比,丹-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治疗后其血浆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丹参多酚酸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

丹参多酚酸;针刺疗法;脑梗死

脑梗死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此病主要包括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脑血栓形成等类型[1-2]。有研究指出,用丹参多酚酸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较好。为了进一步探讨用丹参多酚酸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笔者对丹阳市云阳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脑梗死患者进行了分组对照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的纳入标准

病情符合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且经磁共振检查和头部CT检查被确诊患有脑梗死。2)发病时间在6h至72h之间。

1.2 病例的排除标准

患有混合性脑卒中或出血性脑卒中。2)患有由代谢障碍、脑寄生虫、脑外伤、脑肿瘤等原因引起的脑栓塞。3)患有内分泌系统、造血系统疾病。4)存在严重的肾、肝功能不全。

1.3 病例的临床资料

选取丹阳市云阳人民医院在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9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丹-针组和丹参多酚酸组。丹-针组49例患者的年龄在60~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01±2.45)岁,其中有男性29例,女性20例。丹参多酚酸组49例患者的年龄在61~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12±2.11)岁,其中有男性28例,女性21例。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相比,P>0.05,可进行组间对比研究。

1.4 治疗方法

为丹参多酚酸组患者采用丹参多酚酸进行治疗。丹参多酚酸(生产企业: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50248)的用法是:将200mg的丹参多酚酸溶于葡萄糖注射液中,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1次/d,连续用药30d。为丹-针组患者联用丹参多酚酸和针刺疗法进行治疗。进行针刺治疗的方法是:对患者的百会、前顶、风池、角孙、合谷、曲池、玉液、金津、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进行常规消毒。快速点刺玉液穴和金津穴,并采用快速进出针的手法对其他穴位进行针刺。针刺得气后,留针15min,1次/d,连续治疗30d。丹参多酚酸的用法与丹参多酚酸组相同。

1.5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标准

1.5.1 观察指标 1)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血浆粘度和全血低切粘度。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

1.5.2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患者的口眼歪斜、肢体麻木、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全部消失。有效:治疗后,患者的口眼歪斜、肢体麻木、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有所缓解。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未好转,甚至在加重[3]。

1.6 统计学处理

本文中的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纤维蛋白原水平、血浆粘度、全血低切粘度用(±s)表示,采用t检验,总有效率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血浆粘度和全血低切粘度

治疗后,丹-针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平均为(3.10±0.03)g/L,其血浆粘度平均为(1.50±0.16)mPa,其全血低切粘度平均为(12.20±2.11)mPa;丹参多酚酸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平均为(3.45±0.46)g/L,其血浆粘度平均为(2.05±0.28)mPa,其全血低切粘度平均为(13.73±2.40)mPa。与丹参多酚酸组患者相比,丹-针组患者治疗后其血浆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血浆粘度和全血低切粘度(±s)

表1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血浆粘度和全血低切粘度(±s)

注:*与丹-针组相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纤维蛋白原(g/L) 血浆粘度(mPa) 全血低切粘度(mPa)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丹 - 针组 49 3.95±0.35 3.10±0.03 1.85±0.26 1.50±0.16 14.01±2.08 12.20±2.11丹参多酚酸组 49 4.15±0.35 3.45±0.46* 1.95±0.35 2.05±0.28* 14.30±2.1 13.73±2.40*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

治疗后,丹-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85%,丹参多酚酸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51%。与丹参多酚酸组患者相比,丹-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

3 讨论

脑梗死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丹参多酚酸是临床上治疗脑梗死的常用药[4]。过去,临床上常单用此药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但效果不佳[5]。中医认为,脑梗死主要由“经络不通”“气血瘀滞”所致。相关的临床研究证实,对脑梗死患者的百会、前顶、风池、角孙、合谷、曲池、玉液、金津、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进行针刺治疗可起到

通脉活络、活血祛瘀的作用[6-7]。在本次研究中,笔者联用丹参多酚酸和针刺疗法对丹阳市云阳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丹参多酚酸组患者相比,丹-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治疗后其血浆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用丹参多酚酸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血浆粘度和全血低切粘度。

[1]汪志忠,黎红华,吴非,等.丹参多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白细胞介素-10的影响[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3,8(1):71-72.

[2]沈燕,黎红华,徐志鹏,等.丹参多酚对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9):25-27.

[3]刘瑞,郭英英,李婷婷,等.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5,22(6):354-356.

[4]彭方,陈森福,林悦静,等.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10):39-41.

[5]高芳.依达拉奉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3):5991-5992.

[6]廖燕玲,蒙兰青,林丽飞,等.脑心通联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对老年急性脑梗死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4(5):141-143.

[7]巩守刚,宋亮,郭建芳,等.丹参多酚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6,22(36):177,178.

R743.3

B

2095-7629-(2017)11-0053-02

猜你喜欢

针组酚酸全血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6针及10+x针穿刺活检术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
双咖酚酸在小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与组织分布
中长导管在感染科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丹参中丹酚酸A转化方法
川芎总酚酸提取工艺的优化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与12种常用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
直式采血针与蝶翼针采血针在外周静脉采血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丹参针、灯盏花素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D-二聚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