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制度因素视角下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角色转换问题及对策
2017-12-01周炜昱刘长平
周炜昱 刘长平
(淮阴工学院 a.商学院,b.管理工程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非制度因素视角下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角色转换问题及对策
周炜昱a刘长平b
(淮阴工学院 a.商学院,b.管理工程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农村转移人口角色的顺利转换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城镇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农村转移人口角色转换问题,从非制度因素视角总结并分析影响角色转换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农村转移人口角色转换的对策和建议,可为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非制度因素;市民化;角色转换;问题
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城镇人口由1978年的1.72亿人增加到2016年的7.93亿人,城镇化水平相应地由17.92%提高到57.35%。这一过程中,政府主导下的制度性因素对于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角色转换问题起到的是“引”“助”“推”的作用,但是农村转移人口要真正实现市民化的角色转换,必须突破认识、政策、制度、素质四方面障碍[1],其中,非制度性因素对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角色转换的影响也值得关注。
1 相关研究文献回顾
已有众多学者对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仅对有关非制度性因素和农村转移人口相关的文献进行归纳分析。(1)对市民化内涵解读。狭义的市民化是指农民、外来移民等获得作为城市居民享有诸如居留权、选举权、受教育权、社会福利保障权等权利的过程;广义的市民化还涵盖市民意识普及、居民成为城市权利主体的过程(陈映芳,2003)[2]。刘源超(2012)指出[3],市民化包括了与城市文明接轨的意识特征、行为方式的文化特征和在非农产业就业的职业特征。(2)对市民化影响因素分析。宋明(2008)强调[4],失地农民市民化不单指失地农民身份转变和居住地点的转变,还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心理这四个层面的适应过程。王晓君(2007)[5]从成人教育学的角度探讨如何在成人教育诸多方面进行改革和建设。(3)对市民化意愿的研究。合理的市民化政策是必须的,但需在尊重转移人口意愿的前提下,这将是决定人口市民化成效的关键所在[6]。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土地被强征、农民被上楼等违背农民意愿的做法,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司林波、孟卫东,2011)[7]。(4)农村居民城镇化路径选择研究。杨传开(2016)认为[8],农民进城意愿与现实选择有差距,应重视就地城镇化的发展,还应从促进农民和农村发展角度着手,提升农民进城定居能力。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针对农村转移人口角色转换问题的一般性研究较多,而对农村转移人口文化冲突状况、生活方式演进等涉及角色转移微观层面的非制度性因素研究较少,未给予足够关注。因此,有进一步探究的必要性。
2 农村转移人口角色转换问题的非制度因素分析
农村转移人口有效的角色转换是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制度性”因素影响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角色转换问题的有效性主要依靠国家机器加以影响、调控,但也需要借助“非制度性”因素,以此产生并获得持久影响力。因此,“非制度性”因素极大地影响着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角色转换的效果。这种影响既有来自农村转移人口角色转换的外部因素,也来源于农村转移人口自身的个体因素,如图1所示。
图1 农村转移人口角色转换问题的非制度性因素
2.1 外部因素
影响农村转移人口角色转换问题通常来自于社会文化冲突、社会排斥的存在、区位环境不适应等方面,它们在农村转移人口角色转换时发挥着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1)社会文化冲突。农村文化具有明显的同质特征,表现在农村转移人口身上体现为人情味浓、节俭、安分守己等特点;城镇文化则具有异质性,体现为人情味较淡、崇尚消费、竞争激烈等特点[9]。农村转移人口作为市民化进程中角色转换时的矛盾统一体,在农村和城镇两种文化共同作用、影响下,角色转换时存在较为强烈的文化冲突。因此,不能协调处理好农村人口角色转换时的文化问题,很可能会导致角色转换的中断与失败。
(2)社会排斥。城镇社会对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转变时会产生排斥和干扰,会阻碍农村转移人口角色转换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农村转移人口的歧视和偏见。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二元制户籍制度,城镇化则打破了这种户籍制度,使得原有城镇居民认为他们会侵害自己的既有利益、争夺城市公共资源等。另外,城镇人口与农村转移人口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本地居民对外来人员保持着一定的“社会距离”[10]。这种歧视和偏见阻碍了农村转移人口进行角色转换时的心理融入。另一方面是对农村转移人口的社会保障不足。在城市管理中制定的各项权益、福利政策等对于农村转移人口来说“门槛”较高,社会资源等对于农村转移人口的惠及度不够,使经济社会发展红利无法公平、公正地惠及到农村转移人口上,加大了农村转移人口角色转换的成本。
(3)区位环境适应度。根据社会网络理论,促进一个社会群体实现社会融合的关键是借社会网络助其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11]。对农村转移人口来说,城镇化的不同实现路径下的社会网络的构建及复杂性各不相同,适应与接受这个社会网络的难度也不同。农村转移人口在面对包括地域空间、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变化时,常倾向于选择与原生活状态具有相似的社会环境与文化氛围的区位。因此,区位环境的适应度会影响他们在角色转换时的决心。
2.2 个体因素
影响农村转移人口角色转换问题的个体因素通常是由其自身原因所带来的问题,如生活方式、意识形态、职业技能、迁移经历、家庭经济状况及特征、自身素质及身体条件等。
(1)生活方式差异。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加速了农村社会、经济、精神生活方面的变革,促进了传统生活方式的变迁。随着我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农村与城镇二者之间的差异也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农村与城镇生活方式内容的差异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到,现代的农村生活方式已逐渐趋同于城镇。农村转移人口在市民化过程中,从传统农村生活方式下进行角色转换的困难程度要大于现代农村生活方式。因此,生活方式差异会极大地影响到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的角色转换。
(2)自身素质。对农村转移人口来说,自身素质影响因素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身体状况素质因素,受性别、年龄、身体健康程度的影响较大;另一方面是知识文化、职业技能素质因素。知识文化、职业技能掌握不足,是农村转移人口普遍的短板。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以及技能技术的更新换代,对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也成为农村转移人口融入城镇、转换角色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3)迁移经历。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迁移方式既有从乡村到城镇的单向流动方式,也有农村人口返乡回流、再到城镇的巡回方式。在进城定居意愿上,曾经外出务工的农村人口会表现得更加强烈。有数据显示,有迁移经历的农村人口比没有迁移经历的农民进城定居的可能性高出58.6%[8]。因此,具有城镇迁移经历,成为影响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角色转换的推动力量。
(4)自我意愿。影响农村转移人口角色转换的自我意愿因素主要有家庭人口结构、经济水平、城乡联系程度等。①家庭人口结构。该因素主要涉及家庭老人及儿童数量。农村家庭老人数量增加会降低家庭市民化意愿,而儿童数量增多则会增强农村家庭市民化意愿。这是因为,年龄较大的农村人口留恋土地意愿强烈,生活习惯不易改变;而当前农村人口对子女受教育问题日益重视,城镇优质的教育资源会吸引农村家庭,通过定居在城镇完成市民化过程。②城乡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农民进城定居的可能性越高[12]。有数据显示,家庭经济状况高于当地平均经济水平的农民,其定居城镇的可能性分别是家庭状况一般和较差的1.96倍和3.04倍[8]。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过程中要发生迁移成本的额外支出,而且生活成本通常也要比在农村高。因此,当家庭经济水平不足以承担这一成本时,农村人口也不会贸然选择定居城镇。③外出务工人员比例与农村家庭和城镇密切联系程度呈正相关,农村家庭外出务工成员越多,在城镇获取资源可能性也越大,获取的城镇信息也越多;通过外出成员的接触进而影响到家庭其他成员,从而有助于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
3 促进农村转移人口角色转换的对策
非制度因素对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角色转换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妥善协调处理好影响角色转换的非制度因素,有利于国家政策的执行、城镇化的推进,也有利于保持社会安定。根据上述分析,本文从两方面提出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角色转换的建议。
3.1 营造包容性的社会文化氛围,努力缓解社会排斥、环境不适应等外部因素
农村转移人口的乡土文化与城镇原有文化之间既有冲突又有一致性,二者保有的文化都各具特殊性及多元化特征。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角色转换的可持续性,需要营造包容性的社会文化氛围,努力缓解引起社会排斥及转移人口不适应的因素,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1)社会文化整合建设的过程。农村转移人口的乡土文化和城镇原有文化的交融,必然要经历一个从解体到重构的过程,社会文化整合建设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并按照步骤进行。①改变文化环境。通过文化宣传,营造文化变革的舆论氛围,向农村转移人口及城镇传递文化变革的信息和决心。②全面推行新文化。结合城镇化建设,在短时间内全面铺开新的文化内容,以新文化塑造农村转移到城镇的居民。③持续强化新文化。文化变革是一个长期过程,新文化的建立要持续强化,在执行中要不断清除旧文化中的不良成分,反复纠正出现的偏差,直至新文化的普遍适用。
(2)社会文化整合建设的策略和方式。一方面,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将乡土文化融入到城镇文化中;同时,通过对乡土文化的保留与传承,发展多元文化,使优秀乡土文化也扎根、发展于城镇文化中。另一方面,通过摈弃乡土文化和原有城镇文化中不合适宜的内容,重塑新型城镇文化。这样,双管齐下,通过文化同化和文化转化两种方式来打造包容性的社会文化氛围。
总之,社会文化的整合与建设既是一个文化变迁的过程,也是文化再造和文化创新的过程。建立乡土文化与城镇文化包容性的社会文化氛围,是解决农村转移人口在市民化过程中角色转换问题的需要,也是调和社会冲突、缓解农村转移人口对环境不适的需要。
3.2 以内驱为动力,充分调动农村转移人口角色转换的积极因素
相对于农村分散型的经济、生活圈,城市发挥着各种资源集聚化的优势效应,具有较为完善的公共管理以及教育、医疗、就业、文化服务体系。农村转移人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实现市民化过程中角色转换的内在动力。在制度性的政策支持下,有序、平稳地推进城镇化建设,需要充分调动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角色转换的积极因素。
(1)多方面促进农村转移人口社会化水平,平稳进行角色转换。农村转移人口在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着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法律意识、道德规范、科学文化、职业素质等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不协调、不适应的方面,因此,提高农村转移人口社会化水平,有助于其角色转换的平稳过渡。①引导农村转移人口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的文明、健康发展。提高社会服务覆盖范围,努力引导农村转移人口向具有城镇生活节奏、消费方式丰富、社会交往理性开放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发展转变。②增强农村转移人口法律意识和道德规范。多渠道、多方式地开展普法宣传和道德宣讲,增强农村转移人口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规范,增强他们用法律和道德“武器”进行合法权益维护的思想意识,有助于促进其角色转换。③提高农村转移人口科学文化和职业素质。农村转移人口要主动获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应的知识和技能,为自身开拓更多的发展空间。方法有二:一是通过针对性的职业教育培训内容,充实自身的实际需求;二是参与到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中,以获得行业或领域的知识技术认证,增强竞争力。
(2)坚持走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道路,促进农村转移人口角色转换。在新常态的经济背景下,农村转移人口、农民市民化的经济社会情境与以往大不相同,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已经部分地改变了农民的生存状况和生活场景[13]。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不能毫不顾忌地强推改造农村政策。在此过程中要尊重农村转移人口的意愿,通过政策的倾斜与扶持、制度的设定,保证农村转移人口享有均等的公共服务;建立和完善促进农村转移人口的体制机制,既保护其合法权益,又合理分担其市民化成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以人口转移市民化为核心”的原则,才能有效地促进农村转移人口角色转换的顺利进行。
4 结语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的重大变革,牵涉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市民化过程必须要妥善处理好农村转移人口角色的转换问题。除了要完善政府主导下推动城镇化建设的各项制度性措施外,还需要明确影响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角色转换问题的非制度性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相应地采取综合性措施,从而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1]王春蕊,姜伟.限制与重构: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对策研究——基于河北省的调查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144-148.
[2]陈映芳.征地农民的市民化——上海市的调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3):88-95+124.
[3]刘源超.深入开展治庸问责 加快实现湖北工商“三最一高”目标[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2(01):55-58.
[4]宋明,钟玉英.推进失地农民市民化的社会工作方案探索[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8(06):40-43.
[5]王晓君.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及成人教育的因应举措[J].职教论坛,2007(05):27-29.
[6]Bai X, Shi P, Liu Y. Realizing China’s urban dream[J]. Nature, 2014, 509(8):158-160.
[7]司林波,孟卫东.农村社区化进程中的“被城市化”现象及对策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1(04):35-39.
[8]杨传开.中国多尺度城镇化的人口集聚与动力机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
[9]郑云辰.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角色转变研究——以山东省东平县为例[D].济南:山东农业大学,2014.
[10]叶继红.城中村社会居民的空间权利及其实现——以苏州市城湾村为例[J].江苏社会科学,2017(02):35-41.
[11]付景涛,郑香.成建制农村转移人口社会融合机制的构建与应用——社会网络理论的视角[J].湖南社会科学,2012(04):113-116.
[12]卫龙宝,胡慧洪,钱文荣,曹明华.城镇化过程中相关行为主体迁移意愿的分析——对浙江省海宁市农村居民的调查[J].中国社会科学,2003(05):39-48,206.
[13]吴业苗.农业人口转移的新常态与市民化进路[J].农业经济问题,2016(03):43-50,111.
责任编辑:李增华
StudyontheRoleTransitionofRuralPopulationandCountermeasuresfromthePerspectiveofNon-institutionalFactor
ZHOU Wei-yu, LIU Chang-ping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uaian 223001, China)
The smooth transition of the rural popul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urbanization and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Aiming at the common problems of role reversal in the immigration of rural population, analyzethe major effect factors of role reversa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on-institutional factor, then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they can be used for decision-making reference for the government in formulating policy.
Non-institutional factor; Peasant workers citizenization; Role transition; Problem
10.3969/j.issn.1674-6341.2017.06.014
F291.1
A
1674-6341(2017)06-0040-04
2017-11-03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2014SJB685)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阶段性成果(2017ZSTD018)
周炜昱(1978—),女,江苏无锡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技术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