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丘陵地区耕地质量等别评价研究
——以南充市嘉陵区为例
2017-12-01陈兰
陈 兰
(西华师范大学 管理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川中丘陵地区耕地质量等别评价研究
——以南充市嘉陵区为例
陈 兰
(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四川南充637009)
耕地作为农业生产的根本保障,其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对农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耕地质量等别评价是耕地保护的重要体现。本文以2013年耕地质量等别补充完善成果为基础,结合2014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运用GIS平台对南充市嘉陵区耕地资源质量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耕地质量等别,形成2014年南充市嘉陵区耕地质量等别评价结果,并通过结果分析提出合理的保护耕地的建议,为其他类似区域耕地质量等别评价提供参考,将土地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川中丘陵地区;耕地质量等别评价;南充市嘉陵区
0 引言
耕地资源关乎着国计民生,近年来我国耕地数量逐渐得到保护,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的保护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耕地质量的评价有助于耕地的质量监测,对耕地的保护工作提供了直接的参考依据。目前已经有很多学者针对不同区域对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进行了研究,周青青[1]对河北省迁西县耕地质量等别的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张莎莎[2]从耕地质量等别变化的驱动力入手研究了辽宁省凤城市耕地质量等别变化。范贵娟等[3],运用GIS软件对安徽省庐江县耕地增减变化及耕地质量等别变化进行了年度更新评价,并探讨了其变化趋势。牛欣然等[4]以宜昌市夷陵区为例,在GIS的支持下对耕地等级质量成果更新工作进行研究。本文以南充市嘉陵区为例对川中丘陵地区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进行实证研究,以2013年耕地质量等别补充完善工作和《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为基准,依据2014年土地变更调查,开展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并分析耕地质量等别的变化趋势,提出耕地保护的政策建议,为日常的耕地保护工作提供实用的参考依据。
1 研究区域概况
南充市嘉陵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南充市西南部、嘉陵江中游西岸,地处东经105°45′0″~106°0′0″之间,北纬30°27′30″~30°52′30″之间。北靠顺庆区,南邻武胜县,东连高坪区,西接西充县、蓬溪县,距南充市中心城区仅3 km。2013年,全区幅员面积为1 177 km2,全区总人口70.48万人。全区林地总面积达37 331.23 hm2,森林覆盖率29.23%。南充市嘉陵区人均土地面积低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土地利用结构以农林为主,开发利用不平衡。嘉陵区耕地的绝对量和相对数大,人均耕地少,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界线。全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工业化与城市化正在加速发展,耕地的需求与耕地的供给矛盾突出[5]。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思路及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南充市嘉陵区国土资源局,其中包括嘉陵区2014年度更新评价年度土地利用数据库,嘉陵区2013年土地变更调查耕地质量等别补充完善成果,嘉陵区2013—2014年通过验收的各级各类土地整治项目资料及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资料。
2.2 研究思路及方法
本文采用因素法划分评价耕地的分等单元,运用ArcGis中Erase功能将补充完善成果中的分等单元与2014年变更调查确定的耕地图斑进行叠加分析,更新完善评价工作底图;获取年度更新评价图层中各图斑的等别信息;建立2014年度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数据库。计算各分等单元指定作物的自然质量分,并根据光温生产潜力指数、气候生产潜力指数、产量比系数计算耕地自然质量等指数[6]。按照规程的相关规定,根据耕地自然质量指数的计算结果,依据省级质量等指数与国家级质量等指数的转换规则,计算分等单元的国家级质量等指数,综合分析分布状况,采用等间距法对耕地自然质量等别进行划分。根据嘉陵区地形、气候、社会经济状况、农业生产力水平等综合因素,省内划分嘉陵区属盆地丘陵低山区,其标准耕作制度为一年二熟,复种类型水田为麦-稻,旱地为小麦-玉米,基准作物为水稻,指定作物为水稻、小麦、玉米3种;在规程中规定了嘉陵区水稻、小麦及玉米光温生产力潜力指数分别为1 770,667,2 180,气候生产潜力指数分别为水稻1 770、小麦586、玉米1 905,指定作物产量比系数为水稻1.00、小麦1.78、玉米0.79。
3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确定耕地等别
3.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相关的理论基础和补充完善工作及规程等依据,嘉陵区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以2013年土地变更调查的耕地图斑作为分等单元,然后建立起耕地等别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选择主要遵循主导性、系统性、独立性、差异性、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兼顾、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原则[7]。采用德尔菲法,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打分,确定嘉陵区2013年度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分等因素及权重,具体见表1;参考宋依其的前锋区耕地质量等别评价方法,确定嘉陵区耕地“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耕地自然质量分”记分规则,具体见表2。
表1 嘉陵区耕地评价分等因素及权重表
分等因素有效土层厚度表层土壤质地剖面构型有机质含量酸碱度(pH值)地形坡度排水条件岩石露头度灌溉保证率权重020005005011005020009005020
表2 嘉陵区“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耕地自然质量分”记分规则表
分等因素指标级别因素指标分值水稻小麦玉米有效土层厚度1≥100cm100100100260~100cm909090330~60cm6080804lt;30cm303040
表2(续)
分等因素指标级别因素指标分值水稻小麦玉米表层土壤质地1壤土1001001002粘土8080903砂土7040704砾质土504040剖面构型1通体壤、壤/砂/壤1001001002壤/粘/壤9090803壤/粘/粘8080704砂/粘/砂、壤/砂/砂7070655砂/粘/粘6060606粘/砂/粘、通体粘、粘/砂/砂5040507通体砂403040有机质含量1≥30%100100100220%~30%859090310%~20%758085406%~10%6075705lt;06%506060酸碱度(pH值)160~65100100100250~60;65~73909580340~50;73~836070704lt;40,gt;83304040地形坡度1lt;2°10010010022°~5°90959535°~8°80859048°~15°607075515°~25°3040506≥25°102030排水条件11级10010010022级90908033级85806544级607050岩石露头度11级10010010022级85859033级65708044级506070灌溉保证率11级(充分)10010010022级(基本)90909033级(一般)70808044级(无)405060
3.2 确定耕地等别
评价单元的耕地自然质量等别指数是对单元耕地自然质量优劣的反映。通过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各评价单元各指定作物的耕地自然质量等别指数。根据计算结果,采用等间距法对省级的耕地等别进行划分,自然质量等以500分作为等别间距,再按照省级耕地等别指数与国家级等别指数的转换规则,得出嘉陵区国家级等别指数,最终得出嘉陵区2014年耕地国家自然等别。具体见表3。
表3 嘉陵区耕地等别划分及其国家等别划分规则表
等别嘉陵区自然质量等别指数国家自然质量等别指数一等gt;45005600~6000二等4000~45005200~5600三等3500~40004800~5200四等3000~35004400~4800五等2500~30004000~4400六等2000~25003600~4000七等1500~20003200~3600八等1000~15002800~3200九等500~10002400~2800十等lt;5002000~2400十一等1600~2000十二等1200~1600十三等800~1200十四等400~800十五等lt;400
4 等别变化分析
嘉陵区耕地总面积为58 958.64 hm2,地类分为水田和旱地两种,其中,水田14 964.42 hm2,旱地43 994.22 hm2。
4.1 2014年分等结果
2014年嘉陵区耕地质量国家自然等别主要集中分布在8等、9等、10等地。其中8等地面积为2 775.95 hm2,所占比例最少,占嘉陵区总耕地面积的4.71%,主要分布在大通镇、世阳镇、一立镇、华兴乡;9等地面积28 152.19 hm2,占嘉陵区总耕地面积的47.75%,主要分布在龙岭镇、世阳镇、华兴乡、金凤镇;10等地面积为28 030.50 hm2,占嘉陵区耕地总面积的47.54%,主要分布在安平镇、金凤镇、移山乡、白家乡。等别面积分布情况见表4和表5。
表4 2014年嘉陵区耕地国家自然等别面积统计表
耕地国家自然等别2014年等别面积/hm2比例/%82775954719281521947751028030504754
表5 2014年嘉陵区耕地国家自然等别面积分布表
乡镇名8等9等10等合计安福镇91879998548497157668安平镇1123132912142521276556白家乡10335271135816171191大观乡21807755187250104576大通镇3561110336864815203794大同乡3424934155494105176大兴乡52045681572993135012河西乡852310376621489133778花园乡1812439980289104868华兴乡1662212048757151194261火花街道11266252101727755积善乡3114987856368106558吉安镇488710504450381160313集凤镇93805877333634101788金宝镇0003358689887123473金凤镇906117717162885281509礼乐乡58904637968332120601李渡镇390110864872891185440里坝镇0002042885781106210临江乡51999548251615152296龙岭镇994919225333510235711龙蟠镇57168678655897148399龙泉镇0001990083672103572木老乡41563639165704106250七宝寺镇030200805492575035桥龙乡000235907013093719曲水镇00041810127255169065三会镇4001678482099692844石楼乡000156226282578447世阳镇6246115060821109234178双店乡00087592105626193218双桂镇25256151881234145277太和乡00094517377783228桃园乡106884995347988108629天星乡9734654892285098072土门乡0006344747411110858
表5(续)
乡镇名8等9等10等合计文峰镇1431298133907070315西兴镇058274956236989922新场乡1027823052633130965新庙乡10133609811861989733盐溪乡0003198698313130299一立镇2732412490428613180841移山乡00025046149418174464
4.2 与2013年自然等别面积对比分析
根据2014年嘉陵区耕地国家自然等别面积统计表、2014年嘉陵区耕地国家自然等别面积分布表及表6嘉陵区耕地国家自然等别面积对比表显示,2014年嘉陵区耕地质量国家自然等别主要集中在8等、9等、10等地之间。从嘉陵区耕地国家自然等别面积对比表可以看出2014年嘉陵区耕地国家自然等别8等地的面积比例由3.95%上升到了4.71%;9等地的面积比例由44.95%上升到了47.75%;10等地的面积比例由51.10%下降到了47.54%。从变化趋势中看,嘉陵区的耕地质量整体在稳步提高。
通过与2013年的等别面积对比可看出与其等别保持一致,保证了耕地质量补充完善成果数据的连续性,同时各个等别所占比例的改变说明了通过土地整治、农田改造,使嘉陵区的耕地质量逐渐得到提高。
表6 嘉陵区耕地国家自然等别面积对比表
耕地国家自然等别2014年等别面积/hm2比例/%2013年等别面积/hm2比例/%827759547123170239592815219477526348194495102803050475429956515110
5 结论与建议
根据2014年嘉陵区耕地质量自然等别情况变化分析,发现通过土地整治、农田改造,农业结构得到调整,嘉陵区的耕地质量有所提高,相应的耕地产能得到提高,更加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耕地质量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以下建议:第一,严格管控耕地保护,保护耕地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落实和完善耕地保护制度,控制征地的规模和完善征地的程序,切实维护农民利益。针对耕地保护工作,先全面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再大力推进土地开发整理[8]。同时,加大对耕地保护的宣传工作,增强农民的土地保护意识,土地管理部门开展相关活动,并组织各村级单位及村民参与实践活动进行对土地保护知识的学习,具体落实对耕地的保护。第二,确保占补平衡,补充耕地质量。为了严守耕地红线,就必须做到补充耕地与占用耕地数量与产能双平衡[9]。严控对建设项目的审批,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不占用耕地或一定程度上减少建设活动对耕地的占用,严格监管耕地数量与质量的占补工作。第三,进一步加强耕地质量管理政策建设,为了耕地质量管理的进一步加强,各级政府应当针对各地实际情况,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耕地质量管理和体制建设,加强部门间的相互监督、监管,依法加大耕地质量管理力度,同时制定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规划[10]。进一步加强耕地质量管理的政策建设,才能更好的保证耕地质量管理的开展。
[1]周青青.迁西县耕地质量等别变化特征分析[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4.
[2]张莎莎.凤城市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6.
[3]范贵娟,何方,苏宁,等.基于GIS的县级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以庐江县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8):67-70.
[4]牛欣然,张丽琴,龚健,等.基于GIS的耕地质量等别评价——以宜昌市夷陵区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6,55(7):1687-1690,1696.
[5]南充市嘉陵区门户网[EB/OL].[2017-08-01].http:∥www.jialing.gov.cn/index.html.
[6]王丹,王海玫.江苏省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研究——以扬州市江都区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35(4):6-12.
[7]刘永金.基于GIS对县域耕地质量分等的研究——以青岛市黄岛区为例[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3.
[8]刘小帆.岳阳楼区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与分析[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5.
[9]王力.基于GIS的耕地质量等别更新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5.
[10]胡召华,杨甲华,陈涛.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湖南农业科学,2013(17):80-83.
2017-08-04
[责任编辑姚胜勋]
ResearchonEvaluationofCultivatedLandQualityGradeinHillyAreasofSichuanProvince——ACaseStudyinJialingDistrictofNanchong
CHENLan
(CollegeofManagement,ChinaWestNormalUniversity,Nanchong,Sichuan637009,China)
Cultivated land is the basic guarante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change of quantity and quality has a direct impact 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national food security,and the evalu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is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and other improvement results in 2013,combined with the land change survey data in 2014,using GIS platform,the quality of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in Jialing District of Nanchong was analyzed. Through establishing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determining the quality grade of cultivated land,the evaluation results of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in Jialing District of Nanchong in 2014 are formed,an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the author puts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for the protection of cultivated land and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other areas such as the Quality evalu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grade to put the land conservation work into effect.
hilly areas in Sichuan Province;evalu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grade;Jialing District of Nanchong
F301.21
A
1672-9021(2017)05-00017-07
陈兰(1990-),女,河南信阳人,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土地资源管理。
西华师范大学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CXCY20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