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失眠伴焦虑老年患者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效果观察

2017-12-01张先庚梁小利韩国静

护理学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心理质量护理

张先庚 ,梁小利 ,韩国静 ,吴 萍 ,林 琴

(1.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2.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协同创新中心,四川 成都 610500;3.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1137)

【心理卫生】

失眠伴焦虑老年患者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效果观察

张先庚1,2,梁小利1,韩国静3,吴 萍3,林 琴3

(1.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2.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协同创新中心,四川 成都 610500;3.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1137)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对老年失眠伴焦虑症状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失眠伴焦虑症状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干预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16周时,2组睡眠质量总分及4个因子分、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老年失眠伴焦虑症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心理护理,中西医结合;老年;失眠;焦虑症状

失眠是一种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是睡眠质量或数量不能达到正常需求的一种主观体验,通常以入睡困难及睡眠维持困难为特征。研究表明,失眠患者常会伴有抑郁、焦虑、紧张、易激惹等负性情绪,而这类情绪又导致或加重失眠,两者相互作用,且显著相关[1]。老年失眠患者由于衰老导致健康状况下降,严重影响其心理与生理健康水平,具有更高的焦虑、抑郁发生率,因此失眠伴焦虑症状的问题在老年人群中较多见,严重影响到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针对这种现状,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对老年失眠伴焦虑症状患者进行干预研究,评价其改善睡眠质量的效果,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

2015年6—12月,在成都市温江区西蜀康馨苑老年公寓中心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老人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60 岁~<95 岁;(2)符合失眠的中医[2]与西医诊断标准[3];(3)病程1个月以上;(4)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总分≥7 分;(5)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The 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 总分≥14分;(6)无严重器质性病变,如肿瘤、血液病、脏器衰竭、精神疾病患者等;(7)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该老年公寓属于养老院,老人是在此长期养老。

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 (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组)、对照组(常规心理护理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患病史、生活方式、经济状况、健康状况及睡眠基本情况、血压值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参与研究至结束,均无失访、脱落。

2 研究方法

2.1 干预方法

2.1.1 对照组 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干预。团体干预:集体讲座与讨论、发放指导资料,主要内容包括失眠相关知识健康教育、人际沟通等,1次/2周,共8次;个体干预:常规心理护理,包括与老人聊天谈心,解疑答惑,讲解睡眠相关知识,指导其保持良好的心态等。2次/周,共16周。

2.1.2 观察组 给予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干预。在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遵循“辨证施护”的原则,通过查阅相关文献[4-5],结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2版《中医内科学》对不寐的分型[6],对研究对象进行辨证分型:肝火扰心证、痰热扰心证、心脾两虚证、心肾不交证、心胆气虚证。根据不同证型辨证实施中西医结合特色心理护理方案,包括:(1)西医选用埃利斯的合理情绪法,采取一对一个体干预,主要是通过倾听和与老人交流的方式进行;(2)中医情志护理技术主要为放松疗法,即五行音乐法和三线放松法[7-8],移情易性法,如读书赋诗会、才艺展示会,采用团体干预和个体干预相结合的形式,确定“证型—音乐”的搭配方法,干预过程中记录老人每天的睡眠时间、觉醒次数、睡后感受等,以有利于对失眠老人心理状态和睡眠情况的及时把握和评估,更好地对老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以上个体干预2次/周,每周二、周五14:30开始进行,如老人时间有冲突则另行协调和安排,共干预16周。指导老人将放松法(五行音乐和“三线放松功法”)形成常规,于每天晚上睡前进行1次,每次约15 min,每周一、周四20:00进行电话督促。

2.2 评价指标

2.2.1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有7个因子,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总分越高提示睡眠质量越差,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9-11]。

2.2.2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共包含14个项目,采用5 级评分法(0~4 分):总分>29 分为严重焦虑,>21 分有明显焦虑,>14分为焦虑,≥7分可能有焦虑,<7分无焦虑[12-13]。

2.3 资料收集 一般资料调查表于干预前收集,干预开始前对所有参研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其掌握该研究的具体方案、测量工具及资料收集方法,以提高所收集资料的质量,增强资料的可信度及科学性。干预前入组时、干预16周末,对研究对象进行2个量表的测评。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进行分析处理。采用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S)描述,偏态分布则用(M,QR)进行描述;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用成组t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但方差不齐选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选用χ2检验。

3 结果

3.1 干预后2组老人睡眠质量得分比较 干预16周时,观察组总分(8.62±2.80)分,对照组(10.56±2.98)分,t=2.092,P=0.04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2组干预对老人总体睡眠情况的影响存在差异,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各因子分比较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4个因子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干预16周时2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因子分比较(M,QR,分)

3.2 干预后2组老人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比较

观察组(10.86±2.82)分,对照组(14.00±3.69)分,t=3.012,P=0.0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观察组在改变焦虑方面优于对照组。

4 讨论

4.1 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构建依据 以中医情志学说和现代心理学理论为基础,采用了西医心理护理中的合理情绪认知疗法以及中医情志护理中的五行音乐法和三线放松法,适时运用移情易性法,针对老人的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让老人在感觉到信任、尊重的前提下,意愿得到充分满足,摒弃不合理的信念,改变认知方式,情绪得以放松,自身的兴趣得到充分的体验,从而使老人心情舒畅,焦虑情绪得到缓解,进而改善失眠状况。

4.2 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能改善患者睡眠 从本研究结果可见,观察组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改善患者的睡眠问题主要体现在:改善睡眠的总体质量、减少入睡的时间、增加实际睡眠时间以及改善日间功能方面。究其原因,运用合理情绪法可帮助老人纠正自身存在的不合理的观念,缓解因不良认知导致的负性情绪,保持心情舒畅,进而改善睡眠质量;五行音乐法、三线放松法等能使老人充分放松,尽快进入睡眠过程,减少入睡时间,增加实际睡眠的时间,老人自觉睡眠质量得到提高;另外,夜间睡眠良好有利于白天精力和体力的恢复,从而使老人的日间功能障碍得到改善。

与对照组相比,2组在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3个因子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于在睡眠效率方面,需要考虑实际睡眠时间和卧床的总时间的相对程度,老人生理病理的改变会导致其夜间觉醒情况存在差异,睡眠与卧床时间的相对程度具有不确定性,因此睡眠效率改变不明显。睡眠障碍主要包括不易入睡、夜间如厕、呼吸不畅、咳嗽或打鼾、冷热感觉异常、噩梦频多、躯体疼痛不适等方面,老年人大脑皮质功能逐渐衰退,睡眠时间缩短,睡眠时相提前,常呈浅睡状态,易受其他因素干扰,容易觉醒[14],另外,老年人常会患有不同的慢性疾病而导致夜尿频多、呼吸不畅、疼痛不适等睡眠障碍[15-16],这些客观因素单纯依靠心理干预的方法一般无法得到解决,需要配合其他疗法来解决或缓解。在催眠药物方面,虽然长期服用催眠药物易引起耐药性等不良反应[17],但很多老人不易改变常年形成的服药习惯,且惧怕停药后反应,加之心理护理干预不同于药物疗法、物理疗法等干预,要起到显著效果往往需要长期的过程,本研究持续16周,时间尚短,因此研究对象老年人在此阶段内出现明显减少催眠药物服用剂量的可能性不大。

4.3 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老人焦虑症状 老年失眠患者常会因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感受较差等原因而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而这些负面的情绪又会导致失眠问题的加重。本研究中,2种心理护理通过对睡眠知识的宣教、与老人的心理沟通与指导,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年患者的焦虑症状[18]。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2组老人在焦虑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在改善老年人的焦虑水平优于对照组常规心理护理。

观察组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综合运用中西医心理干预方法,其中认知疗法可有效纠正错误观念、提高认知水平,明显改善焦虑症状;放松疗法可有效调整患者身心功能的紊乱症状,使其心理生理唤醒水平得以下降,有利于平复情绪、稳定心境;移情易性法可以使老人充分享受生活的乐趣,增加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转移或分散老人对健康问题的注意力,颐养心情,修养心性,调畅气机,平和阴阳,保持身心的良好状态;耳穴压豆法的运用可调理相应的脏腑气机,使气血和畅,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减轻焦虑情绪。

5 结论与本研究不足

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老年失眠伴焦虑症状患者的总体睡眠质量、减少入睡的时间、增加实际睡眠时间以及改善日间功能,以及降低焦虑水平方面,起到较好的效果,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由于样本量偏少以及干预时间较短,本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今后将深入研究,增加样本量、延长干预时间和延长远期随访时间,以更加全面地验证该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方法的有效性、可行性。

[1]王晓东.疏肝解郁手法治疗失眠症(焦虑抑郁型)的临床研究[D].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2012.

[2]茅盈盈.额顶带、额旁1带头皮针治疗肝郁气滞型失眠症的临床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

[3]田鸿芳,王 雷,周清辰,等.针灸治疗失眠症伴抑郁焦虑的临床研究评价[J].中医杂志,2016,57(22):1929-1933.DOI:10.13288/j.11-2166/r.2016.22.010.

[4]余洪敏.解郁丸联合米氮平片对焦虑性失眠(肝郁气滞、心神失养型)的疗效观察[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4.

[5]李文娟.焦虑性失眠的相关因素、中医证候学特点及疗效评价[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

[6]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2版.北京:中医内科学,2007:148-150.[7]耿元卿.八段锦和五行音乐对心理亚健康状态干预作用的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

[8]徐 虹,马晶晶.三线放松法结合呼吸松弛训练对脑血管介入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3,25(1):66-67.DOI:10.3969/j.issn.1671-0800.2013.01.036.

[9]Backhaus J,Junghanns K,Broocks A,et al.Test-retest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in Primary Insomnia[J].J Psychosom Res,2002,53(3):737-740.DOI:10.1016/S0022-3999(02)00330-6.

[10]Nierenberg A A,Adler L A,Peselow E,et al.Trazodone for Antidepressant-associated Insomnia[J].Am J Psychiatry,1994,151(7):1069-1072.DOI:10.1176/ajp.151.7.1069.

[11]路桃影,李 艳,夏 萍,等.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及效度分析[J].重庆医学,2014,43(3):260-263.DOI:10.3969/j.issn.1671-8348.2014.03.002.

[12]熊红芳,李占江,韩海英,等.惊恐障碍严重程度量表中文版的信效度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2,45(5):285-288.DOI:10.3760/cma.j.issn.1006-7884.2012.05.009.

[13]李则挚,彭代辉,黄 佳,等.国产与进口文拉法辛对抑郁症患者汉密尔顿抑郁及焦虑量表因子分影响的比较[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2,38(12):760-763.DOI:10.3969/j.issn.1002-0152.2012.12.013.

[14]王艳梅.老年护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95-96.

[15]王 晶,马莉冰,杨 晶.163例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现代护理,2005,11(7):510-511.DOI:10.3760/cma.j.issn.1674-2907.2005.07.008.

[16]刘连启,王汝展,刘贤臣,等.老年人睡眠质量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2,22(6):437-440.DOI:10.3969/j.issn.1005-9202.2002.06.005.

[17]张秀华,谢于鹏,何金彩.睡眠障碍诊疗手册:各科睡眠问题及对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6.

[18]余 萍,季 鹏.心脏康复对老年PCI术后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2016,39(12):1047-1049.DOI:10.3969/j.issn.1003-9198.2016.12.027.

[本文编辑:陈伶俐]

Effec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Sleep of Elderly Insomnia Patients with Anxiety:An Intervention Study

ZHANG Xian-geng1,2,LIANG Xiao-li1,HAN Guo-jing3,WU Ping3,LIN Qin3
(1.Sichuan Nursing Vocational College,Chengdu 610100,China;2.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Sichuan for Elderly Care and Health,Chengdu 610500,China;3.Chengd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engdu 611137,China)

Objective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sleep of the elderly suffering from insomnia with anxiety.Methods Under randomized and parallel control design,60 elderly patients with insomn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Experimental group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psychological nursing,while the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Intervention efficacy was evaluated by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and The 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 Results Ther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of PSQI total scores and HAMA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P<0.05).The score of sleep quality,time of going to sleep,sleep time and daytime dysfunction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leep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insomnia and anxiety and their quality of life.

psychological nursing,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the elderly;insomnia;anxiety

R248

A

10.16460/j.issn1008-9969.2017.08.055

2016-12-14

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SZ0058-3);四川省教育厅科技成果转化重大培育项目(15CZ0008)

张先庚(1969-),女,四川成都人,博士研究生,教授,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

猜你喜欢

心理质量护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质量”知识巩固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质量投诉超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