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衣剂成膜助剂的研究进展
2017-12-01,,,,,,,
, , , , , , ,
(1.湖南农业大学/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植物保护学院, 长沙 410128;2.湖南省生物农药与制剂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长沙 410128)
水稻种衣剂成膜助剂的研究进展
齐麟1,2,王昱翔1,2,王宁1,2,段一鸣1,2,张盈1,2,肖璐璐1,2,王娅1,2,李晓刚1,2
(1.湖南农业大学/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植物保护学院, 长沙 410128;2.湖南省生物农药与制剂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长沙 410128)
种子包衣已成为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重要手段。包衣后水稻长期存在于水环境中,种衣剂需具有吸水、耐水性高和持效期长的特性,故成膜剂成为种衣剂关键技术。本文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种衣剂发展概况以及水稻种衣剂成膜剂的材料、合成方法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种衣剂; 成膜剂; 制备方法; 作用机理
每年由于生物和非生物的因素造成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的大量损失(图1)。展望植保领域的未来变化趋势,不仅要关注植保产品,更要关注综合防治方案(图2)。传统农药由于含有大量有毒的有机溶剂和粉状剂,能对人体以及环境造成重大危害。种衣剂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农药制剂,应用于作物和其他植物的种子处理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1-3]。目前,种衣剂已经在各类作物上得到广泛应用,主要用于旱地作物;黏度高、成膜性好、牢度较高的亲水性高分子材料是应用良好的旱地作物种衣剂成膜剂材料,但这类高分子材料耐水性差,并不适合水稻种衣剂[4]。水田作物种衣剂应用的成膜剂对耐水性的要求更高。活性成分和非活性成分共同组成水稻种衣剂的主要成分;杀虫剂、杀菌剂等活性成分种类组成及含量直接反映种衣剂的功效,在种衣剂中直接发挥作用。水稻种衣剂中最主要的非活性成分是成膜剂,成膜剂的成膜性是种衣剂的关键属性,这种特性使其区别于种子处理剂,是影响包衣质量的重要因素[5]。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种衣剂研究进展及水稻用成膜剂的研究进展,对环境友好型种衣剂的制备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 国内外种衣剂发展简介
19世纪60年代Blessing提出用面糊给棉花种子包衣,标志着最初国外种衣剂技术的面世。随后在20世纪30年代,种子包衣的概念被首次提出,英国Germains种子公司首次研制出旱田作物种子包衣的药剂[6]。1950年,Burgesser[7]发现,包衣药剂中的一些粘着成分会导致作物种子发芽势降低,并首次提出薄膜种衣剂技术;随后Millier 和 Bensin也提出此项技术。70—80 年代,美、德等西方发达国家大力发展种衣剂技术,并开始将之应用于农业生产上。与此同时,1983 年美国 FMC 公司成功研制出呋喃丹种衣剂,推动了薄膜种衣技术的快速发展,并随之在阿根廷、巴西、中国等地推广应用[8]。此后,种衣剂技术得 到快速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如冬小麦[9]、玉米[10]、大豆[11]、水稻[12]、甜菜等多种农业作物,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据统计,目前种衣剂分别占欧洲和美国植保产品销售额的15% 和20%[13];新烟碱类杀虫剂在种子处理上的应用更为广泛,全球有约 60%的新烟碱类杀虫剂用于种子处理[14],在英国高达 91%[15]。
图1 植保领域未来的变化趋势
表1 成膜剂分类及主要优缺点
成膜剂分类内 容优 点缺 点 天然产物成膜剂氨基酸、纤维素、壳聚糖、动植物油脂、动物血液环保、安全和良好生物相容性,极强吸湿性、透气性和渗透性水溶性较差,粘度偏大差,酸容易分解,易析出晶体 复配成膜剂天然产物与天然产物、天然产物与人工合成、人工合成与人工合成易制备,价格低廉,对种子安全水溶性和成膜性较差 合成高分子成膜剂具有两种以上的单体进行聚合稳定性、成膜性、粘结性优良;高的均匀度和低的脱落率制备工艺较难
我国种衣剂的研究起步较晚,在初期阶段表现为农业上逐渐出现农药浸种、拌种等技术;此时种衣剂使用量和普及率均处于较低水平,主要作用是防治地下害虫,维持种子正常的萌发生长。1983年,北京农业大学李金玉教授成功地研制出国内第一个种衣剂制品,随后针对我国的地理环境及病虫害情况开发了一系列种衣剂产品,包衣率从75% 提高到96% 以上[16-17]。1992—1998年7年间,新型的甜菜丸化种衣剂、以高聚物杀菌剂及抗生素等组成的蔬菜种衣剂、玉米等薄膜种衣剂和烟草丸化剂相继被研制出来[18-21]。种衣剂技术的深入发展并在不同的作物上得到推广应用,对防治病虫害、改善作物品质以及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巴斯夫、先正达和拜耳等一些国外企业均在我国大力发展市场和建立研发中心,拜耳公司于2011 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种子处理应用中心”。我国政府也与联合国合作成立了“联合国南通农药剂型开发中心”,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农药,促进了我国种衣剂的快速发展。
2 水稻种衣剂成膜助剂的研究
成膜剂作为水稻种衣剂中最重要的非活性成分,其良好的成膜性能使种衣剂均匀的覆盖在种子表面且不影响种子的生长发育。目前,成膜剂正逐步由单一型的化合物向复合型高聚物发展,国际上已经对成膜剂、种衣剂的配方和制造实行专利保护,只有瑞士、日本、美国、德国和中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了成熟的种衣剂成膜技术。而一些发达国家如德国、美国研制的成膜剂用于种子包衣,更是达到了和传统农药同样的药效。综合各类文献材料,己报道的成膜物(表1)主要有:藻蛋白酸钠、聚苯乙烯、果胶、壳聚糖、甲基纤维素、胶漆、聚乙酸乙烯醋、淀粉、聚乙烯醇、轻甲基淀粉、聚偏二氯乙烯(PVDC)、阿拉伯胶、梭甲基纤维素钠(CMC)、聚乙烯乙二醇、环氧乙烷等多种多糖及其衍生物和高分子合成聚合物[22-30]。
熊远福等[31]将适合种衣剂成膜剂的材料分成 4 类,包括淀粉及其衍生物类、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类、合成高聚物类以及其他类。应用最早的是淀粉及其衍生物类,主要用于丸化型种衣剂,因其活性成分易溶解流失已逐步被淘汰[32]。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类成膜性较好、粘度中等,具有一定的乳化、稳定作用,在提高旱地作物的保水抗旱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主要应用于丸化型种衣剂[33-34]及薄膜种衣剂[35]。合成高聚物类是成为现阶段常用的成膜材料,其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粘度和牢度,已在丸化型种衣剂和薄膜种衣剂上得到广泛的应用[36]。美国Arch公司研制出了一种可被水和紫外光缓慢降解的复合膜材料,可用其作为农药、肥料的缓释材料及种子包衣用成膜剂[37]。
图2 水稻种子萌发示意图
表2 水稻种衣剂用成膜剂分类
分 类 内 容 特 点 单一成膜剂纤维素、壳聚糖、聚乙烯醇(PVA)、多糖等天然高分子类粘度中等、成膜性能好、具有较好的乳化和稳定作用合成高聚物类成膜剂聚醋酸酯、聚丙烯酰胺等粘度更高、成膜性能较好、包衣均匀物理共混互补改性类成膜剂将两种或多种不同性能单体进行物理共混牢度较高、稳定性、成膜性、粘结性优良
水稻种衣剂由于其特殊的存在环境,对耐水性和药效持久性要求显著高于旱地种衣剂,因此对成膜剂助剂的要求也更高。用于水稻种衣剂的成膜剂不仅需要较好的成膜和缓释功能,而且需要有较好的透水、透气性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水稻种子萌发时(如图3),可以满足其所需要的氧气和水分。目前作为水稻种衣剂的成膜物质包括以下三类:单一成膜剂、合成高聚物类成膜剂以及物理共混互补改性类成膜剂(表2)。
2.1 种衣剂成膜剂的制备方法
2.1.1 物理共混
通过共混的方法可以提高高分子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加工性能,降低成本,扩大使用范围[38]。共混不仅在实现聚合物改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生产高性能新材料的重要途径之一。按生产方法可分为机械共混物、化学共混物、胶乳共混物和溶液共混物[38]。其中以机械共混物为主,即将不同聚合物溶体通过辊筒、强力混合器或挤出机进行混合得到的共混物。共混物性能通常是由各组分的相界面性质、形态和性质等共同决定。现有的单一膜材料大多有较强的疏水性,疏水性也使膜容易遭受污染并增加水透过膜的阻力,降低了其分离性能。此时,对膜进行改性就显得尤为重要。物理共混是目前最常用的膜改性方法。相对于其它方法,共混改性与成膜同步进行,工艺更加简单,覆盖范围更广,不会破坏膜结构[39]。近年来,通过共混来制备亲水性分离膜的方法渐渐成为科研中的重点关注方向,改方法将传统聚合物膜材料和由含有亲水链和疏水链的两亲性共聚物进行共混来制备亲水性分离膜。其中疏水链和亲水链共同提高膜的成膜性能,使其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更高的亲水性、更强的抗污染能力。物理共混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混合”,即简单机械混合,它是在共混过程中,直接将2种聚合物进行混合,包括乳液共混法、溶液共混法、干粉共混发和熔体共混法。
徐伟亮等采用物理共混法研究了脲醛树脂等6种成膜剂的制备方法及物理性能,结果表明,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AAC)、柠檬酸-乙二醇聚酯(CGP)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对种子活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0]。潘立刚等[41]采用物理共混法制备PVA-VAE共混膜,与单一成膜剂比较,其耐水性显著提高,为种衣剂成膜助剂的研发制备开辟了新方向。常晓春[42]等对悬浮种衣剂用成膜剂的应用结果表明,利用壳聚糖、黄腐酸成膜剂复配,克服单一高分子成膜剂的缺点,改善了种衣剂的性能,成膜效果更好,成膜性能更加优越,1.0% 壳聚糖和3.0% 黄腐酸复配成膜剂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两种成膜剂之间的协同效应,得到更加稳定的应用效果。
2.1.2 化学合成
目前在成膜剂制备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是乳液聚合法。张漫漫等[43]采用乳液聚合法,以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亲水性阴离子单体、St、BA为疏水性酯类单体,合成了水稻种衣剂用AMPS/St/BA 三元共聚成膜助剂。刘亮等[44]采用无皂乳液共聚法合成了种衣剂用AMPS/VAc/BA 三元共聚成膜剂。它具有较好的抗水性、溶胀性、成膜性且脱落率较低,在土壤中遇水膨胀透气而不被溶解,在种子萌发、幼苗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缓慢释放有效成分,减少了农药在环境中的扩散,从而提高了农药的药效,提高了种衣剂防治病虫害的效果。
2.2 种衣剂成膜剂成膜材料
2.2.1 壳聚糖
壳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后的产物,据报道壳聚糖具有杀虫、杀菌、调节作物生长、易于成膜等功能,在农业中应用广泛。壳聚糖用于种子处理时,种子的发芽率和抗病能力被有效提高并能促进幼苗的萌发生长,且对人畜、作物以及环境无毒害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张勇[45]分别以过氧化氢降解壳聚糖、生物制剂-酶降解壳聚糖法、浓盐酸降解甲壳素制备单糖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以及离子交换法4种不同的方法制备了水溶性低聚壳聚糖;并且利用聚乙二醇和甘油为添加剂,制得一种可降解种衣剂用成膜助剂。刘鹏飞等[46]分别采用0.5%、1%、2%、2.5% 4个不同质量分数的低聚壳聚糖作为20% 克·福种衣剂制剂成膜助剂,结果表明,该种衣剂具有较好的成膜性能,且药剂在水中的溶解淋失率通过优化助剂后可以被有效降低,在水稻种衣剂的研究开发中具有较好的前景。
2.2.2 聚乙烯醇
PVA 的成膜性、透水性和溶胀性等性能良好,使其在纤维 、薄膜 、粘合剂和制药等众多领域均具有广泛用途。但其耐水性差,使其不能单独用于水田或高湿地区。研究表明,通过对PVA 共混改性,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其应用性更能扩大其应用范围[47]。柯勇[48]采用悬浮接枝共聚的方法,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作为功能化单体,硝酸铈铵作为引发剂,对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制备了一种具有反应活性的改性聚乙烯醇纤维。
杨琛[49]以48%苯丙乳液、21%聚醋酸乙烯酯对8%聚乙烯醇进行物理共混改性,合成了一系列水稻种衣剂专用成膜剂。浸水30 d后,种衣剂中嘧菌酯的保持率高于30%,缓释性能良好,适合用作南方水稻种衣剂的成膜剂[50]。屠亮等[51]以1%海藻酸钠、0.5%膨润土、1%烷基硫酸钠,4%聚乙烯醇和10%微胶囊化枯草芽孢杆菌sl-13(v/v)制备棉花种衣剂,发现种衣剂中的微生物细菌接种(SCAS)到环境中可能会导致生存时间的减少,其发芽率增加28.74%,株高、根长、整株鲜重、整株干重等也显著上升。
2.2.3 聚乳酸
聚乳酸(PLA),也称作聚丙交酯,因其聚合单体的不同可以分为消旋聚乳酸(PDLLA)、左旋聚乳酸(PLLA)和右旋聚乳酸(PDLA)。优良的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是PLA 及其共聚材料的主要属性[52]。温自成[53]采用共聚改性、乳酸缩合聚合及复合改性的方法,以乳酸和 1,4-丁二酸为原料,通过乳酸缩合聚合得到双羧基聚乳酸,并与聚乙二醇的耦合反应,合成了双羧基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共聚物吸水能力更强,改善了以往聚乳酸水溶性差的特性。娄维等[54]采用竣基封端乳酸预聚物与聚乙二醇熔融缩聚合成了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共聚物的断裂伸长率达371%,降低了断裂强度但提高了断裂伸长率。
2.2.4 疏水性不饱和单体
疏水性不饱和单体较多,疏水比较强的主要有乙烯基三甲基硅烷、含氟丙烯酸酯类,大单体如硅油、全氟聚醚之类等。杜光玲[55]用多种疏水性不饱和单体为原料,采用不同的合成条件下合成了6类共聚物共计11种成膜剂,其中7种合成成膜剂物理性能较理想。关雅静[56]通过自由基聚合的方法用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聚合成水凝胶做成膜剂,在水凝胶中加入水杨酸,提高了玉米种子的抗寒性,可作为薄膜包衣玉米种子的耐冷性的有效材料。
2.2.5 其他天然产物
曾德芳等[57]以天然高分子材料(PO)作为主要原料,并添加微肥、生物抑菌剂(B.t)和微量元素等助剂制备出有较好的成膜性能以及抑菌抗菌性能的新型安全环保型水稻种衣剂;其中添加环保无污染生物抑菌剂能抑制立枯病病菌的生长,使包衣后的水稻种子产生一定的抗性,从而使其免受病菌的侵害。另外,曾德芳等[58]还利用天然多糖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小麦种衣剂;该种衣剂能显著降低成本并使小麦种子产量增加10%,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冯世龙等[59]以氨基酸为种衣剂的成膜剂,添加增稠剂、乳化剂、防冻剂等助剂,制备了20 % 福·克种衣剂制剂,其成膜性能相关指标符合农业部部颁标准,并且为植物生长提供了营养物质,促进了玉米苗期的生长发育。邓庆祥[60]采用无污染天然高分子多糖,辅以其它助剂,制备成高效环保的玉米种子包衣剂,该种子包衣剂可有效提高作物光合能力,增强幼苗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且种衣剂的室内抗菌率可达到88%以上。
2.3 成膜剂的作用机制
种衣剂主要包括活性成分和非活性成分,在进行种子包衣时,种衣剂的成膜剂可以在种子表面形成将杀虫剂、杀菌剂和肥料等活性物质成分及其他非活性成分网结在一起的的膜,这层膜具有毛细管型、膨胀型或者裂缝型孔道,因此可以在种子表层形成一个临时的微型“活性物质库”[61]。土壤中膜质种衣在种子播种后吸水膨胀,此时无活性的“活性物质库”转变为有活性的“活性物质库”,活性成分通过膜缓慢地溶解或降解到环境中[61]。由于种衣剂中的活性物质在环境中的缓慢释放,其中的活性物质得到有效利用,因此药效对种子和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60]。吸水膨胀后的种子与种衣剂中的杀虫、杀菌剂接触,病原菌及周边害虫被杀死,同时在种子周围形成一个良好的无病害的生存环境,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种衣剂不仅对地下部起作用,也对植株地上部分起作用;种子萌发后,种子及植株吸收种衣剂中的内吸性杀虫、杀菌剂后并将之传导至植株地上部位,继续发挥药效,从而达到有效防控作物苗期病虫害的目的。成膜剂的使用提高了农药利用率,由于处于土壤中受环境影响较小,具有更长的药效期;同时农药包裹于膜内,药力更加集中,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总结与展望
种衣剂不仅有利于精良播种、防治病虫害、增加药效、减少环境污染,而且在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及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旱作物种衣剂和水稻旱育种衣剂等已在英、美等十多个国家推广应用,已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作为种衣剂的关键部分,成膜剂决定着种衣剂的成膜性、稳固性、安全性、缓释性、粘度等性能。传统的水稻种衣剂成膜剂在使用过程中,易溶于水,活性成分易流失,降低了农药的利用率,造成环境污染。目前国内的很多成膜剂基本解决了成膜剂的技术要求,摆脱了对国外高额的成膜剂的依赖;但在水稻种衣剂方面,多以聚乙烯醇、壳聚糖或其共混产物为主,这些材料易溶于水,难以保持活性成份,从而影响种衣剂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有水环境应用的种衣剂对成膜剂的耐水性比旱地作物要求更高。具有优异的成膜性和缓释性,以及卓越的耐水性和环境相容性的成膜剂是获得高活性、持效期长和安全性高的水稻种衣剂的关键[62-63]。成膜剂也逐步从单一化向高分子复合化发展,但任然存在很多问题。目前我国市售种衣剂主要剂型为悬浮剂,但由于种衣剂技术的限制,往往会出现诸如分层、沉淀结块和包衣不牢固不均匀等问题。由于我国现阶段用作水稻种衣剂活性成分的药剂都比较老,病虫草害对其已产生一定的抗药性,施用后药效不显著。成膜剂粘结性能往往与成膜强度成负相关,粘结性越强成膜性能指标越差,常容易导致膜成粉状脱落。随着种衣剂技术的发展,筛选出一种高效、广谱、低残留的环境友好型农药剂型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在“农药化肥两减”的背景下,农药将朝着水基性、粒状、多功能、省力、安全和降低对环境影响的方向发展。
[1]B.I.P.Barratt,W.L. Lowther,C.M.Ferguson.Seed coating with insecticide to improve oversown white clover (TrifoliumrepensL.) establishment in tussock grassland.[J].New Zealand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1995,38(4):51-518.
[2]Taylor A G,Eckenrode C J,Straub R W.Seed coating technologies and treatments for onion:Challenges and progress[J].2001,36(2):199-205.
[3]Howe R W,Japuntich R D,Marks D R.Protective seed coating aids turf establishment.(Seeds).(Brief Article)[J].Turf Grass Trends,2002,11(6):11-12.
[4]Hirano S,Hayashi M,Okuno S.Soybean seeds surface-coated with depolymerised chitins: chitinase activity as a predictive index for the harvest of beans in field culture[J].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mp; Agriculture,2001,81(81):205-209.
[5]Ortiz R,Fernandez F.Effectivity of pregerminated rice seed coating by means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inoculant (ECOMIC)[J].Cultivos Tropicales (Cuba),1998,19(2):15-18.
[6]冯乃杰,郑殿峰,孙冬梅,等.大豆生物种衣剂:CN 2009.
[7]Burgesser F W.The use of coated seed in modern agriculture.[J].Use of Coated Seed in Modern Agriculture,1951:79-84.
[8]Pflaumbaum J,Moerl L,Kuenne H J.Application method for agrochemicals in covering substances with seed milling[P].DE:3442318,1986:05-22.
[9]Asano H.Water repellents for coating seeds[P].JP:0333182,1991:02-13.
[10]Vinogradov SV,Yurkova A P,Klimova VA.Water-soluble cellulose ethers for prosowing seed treating[J].Plast Massy,1984,(11):53-54.
[11]Struszczyk H,Kotlinski S,Koch S.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modified coating preparation for seeds[P].PL:159474,1992:12-31.
[12]Akhtar I A.Sisken H R.Cellulosic polymer-based flexible coatings for seeds[P].WO:9302148,1993:02-04.
[13]高云英,谭成侠,胡冬松,等.种衣剂及其发展概况[J].现代农药,2012,11(3):7-10.
[14]Jeschke P,Nauen R,Schindler M,et al.Overview of the Status and Global Strategy for Neonicotinoids[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mp; Food Chemistry,2011,59(7):2 897-2 908.
[15]Goulson D.An overview of the environmental risks posed by neonicotinoid insecticides[J].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2013,50(4):977-987.
[16]王彦军.我国种衣剂应用现状及应对措施[J].种子世界,2014(4):63-64.
[17]史为斌,王新磊.试论对种衣剂的认识与展望[J].北京农业,2014(27):239-240.
[18]刘毅平.甜菜单粒种衣剂配方及包衣工艺[P].CN 1058127A 1990-07-07.
[19]李明.种子包衣剂[P].中国专利1070542 A 1992-09-10.
[20]王洪英,高峰,李大伟.抗旱型种子复合包衣剂及制备方法[P].中国专利,1108878 A 1994-12-29.
[21]胡子材,张洪熙,王广志,等.烟草丸化包衣高吸水种衣剂及其制备工艺[P].中国专利,1181181 A 1998-05-13.
[22]Sangkyun C,Hongyul S,Yongbee O,et al.Selection of coating materials and binders for pelleting onion (AlliumcepaL.) seed.[J].Journal of the Kore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2000,41(6):593-597.
[23]Dadlani M,Shenoy V V,Seshu D V.Seed coating to improve stand establishment in rice[J].Seed Science amp; Technology,1992,20(2):307-313.
[24]赵海滨,祁适雨,肖志敏,等.农作物种衣剂的研制与应用[J].作物杂志,1997(3):4-6.
[25]张红辉,石伟勇.种衣剂研究的新进展[J].种子,2002,21(2):39-40.
[26]谷登斌,李怀记.种子包衣技术及发展应用[J].种子,2000,19(1):26-28.
[27]解惠光.种子处理技术研究的紧迫课题[J].黑龙江农业科学,1996(2):23-25.
[28]王晓峰.一种崭新的种子包衣技术——电子包衣(e-dressing)[J].种子,2000,19(5):77.
[29]Estrade M,Malandain M,Grelu J.Technique for seed coating with pesticides[J].Pesticide Science,1993,37(2):211-212.
[30]Chang J W,Kim S D.Seed coating for the application of biocontrol agent Bacillus subtilis YBL-7 against phytopathogens[J].Neuropsychobiology,2008,57(3):139-145.
[31]熊远福,文祝友,江巨鳌,等.农作物种衣剂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0(2):187-192.
[32]Zahradnik K,Vozab A,Choarova M.Coating dough for seeds[P].Czech:170694,1979,12-15.
[33]Pflaumbaum J,Moerl L,Kuenne H J.Application method for agrochemicals in covering substances with seed milling[P].DE: 3442318,1986,05-22.
[34]Asano H.Water repellents for coating seeds[P].JP:0333182,1991:02-13.
[35]Struszczyk H,Kotlinski S,Koch S.Method fomanufacturing a modified coating preparation for seeds[P].PL:159474,1992:12-31.
[36]Akhtar I A.Sisken H R.Cellulosic polymer-based flexible coatings for seeds[P].WO:9302148,1993:02-04.
[37]Arch Development Corp.Water and light degradable lactic acid copolymers for waster disposal and agricultural use[P].WO:9325202,1993:12-23.
[38]赵翌帆,朱利平,徐又一,等.高分子超/微滤膜的亲水化改性:从PEG化到离子化[J].功能材料,2011,42(2):193-197.
[39]朱利平,王建宇,朱宝库,等.两亲性共聚物的分子设计与合成及其共混膜性能[J].高分子学报,2008,1(4):309-317.
[40]徐伟亮,陈幼芳,吴国庆.种子包衣剂的合成和性能研究[J].种子,1999,18(3):11-12.
[41]潘立刚,周一万,叶海洋,等.聚乙烯醇共混改性膜作为农药种衣剂成膜剂的性能研究[J].农药学学报,2005,7(2):160-164.
[42]常晓春,段俊杰.悬浮种衣剂中壳聚糖黄腐酸复配成膜剂应用效果研究[J].农学学报,2015(10):60-63.
[43]张漫漫,李布青,刘亮,等.AMPS/St/BA三元共聚水稻种衣剂用成膜剂的合成[J].化学与粘合,2010,32(3):8-11.
[44]刘亮,李布青,郭肖颖,等.种衣剂用AMPS/VAc/BA三元共聚成膜剂的合成[J].中国胶粘剂,2009,18(2):49-52.
[45]张勇.水溶性壳聚糖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
[46]刘鹏飞,刘西莉,张文华,等.壳聚糖作为种衣剂成膜剂应用效果研究[J].农药,2004,43(7):312-314.
[47]张幼珠,尹桂波,徐刚.聚乙烯醇/明胶共混膜的结构和性能研究[J].塑料工业,2004,32(5):34-36.
[48]柯勇.悬浮接枝共聚改性聚乙烯醇纤维的制备及应用[D].陕西科技大学,2014.
[49]杨琛.水稻种衣剂及其成膜助剂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
[50]杨琛,李晓刚,刘双清,等.10%嘧菌酯水稻悬浮种衣剂制备[J].农药,2012,51(5):347-350.
[51]Tu L,He Y,Shan C,et al.Preparation of Microencapsulated Bacillus subtilis SL-13 Seed Coating Agents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Growth of Cotton Seedlings[J].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6,2016(2):1-7.
[52]Mano J F.Structural evolution of the amorphous phase during crystallization of poly( l -lactic acid):A synchrotron wide-angle X-ray scattering study[J].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2007,353(26):2 567-2 572.
[53]温自成.聚乳酸的共聚改性及在农膜上的应用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4.
[54]娄维,袁华.熔融缩聚合成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及其性能研究[J].材料导报,2009,23(s 2):449-451.
[55]杜光玲.种衣剂合成成膜剂的优选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2.
[56]Guan Y J,Li Z,He F,et al.“On-Off” Thermoresponsive Coating Agent Containing Salicylic Acid Applied to Maize Seeds for Chilling Tolerance[J].PLOS ONE,2015,10.
[57]曾德芳,时亚飞.一种新型环保型水稻种衣剂的研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1(4):587-591.
[58]Zeng D F,Wang F,Wang Z E.Preparation and Study of a Novel,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Seed-Coating Agent for Wheat[J].Communications in Soil Science amp; Plant Analysis,2012,43(10):1490-1497.
[59]冯世龙,张发亮,刘东彦,等.氨基酸作为营养型种衣剂成膜剂的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6(10):49-51.
[60]Deng Q X,Zeng D F.Physicochemical Property Testing of a Novel Maize Seed Coating Agent and Its Antibacterial Mechanism Research[J].Ope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2015,05(2):45-52.
[61]丑靖宇,谭利,遇璐,等.10%甲霜灵悬浮种衣剂的配方及其生物活性[J].农药,2014(4):251-254.
[62]Peng Y J,Wu Z S,Lu J J.Promotion effect of P.putida Rs-198 liquid bacterial fertilizer on cotton growth under salt stress[J].Journal of Shihezi University,2014.
[63]Angelopoulou D J,Naska E J,Paplomatas E J,et al.Biological control agents (BCAs) of verticillium wilt:influence of application rates and delivery method on plant protection,triggering of host defence mechanisms and rhizosphere populations of BCAs[J].Plant Pathology,2014,63(5):1 062-1 069.
(本栏目责任编辑:周介雄)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Seed Coating Membrane Agent
QILin1,2,WANGYuxiang1,2,WANGNing1,2,DUANYiming1,2,ZHANGYing1,2,XIAOLulu1,2,WANGYa1,2,LIXiaogang1,2
2017-02-17
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专项(2016 YFD 0201200);湖南省平台开放基金(15 K 064);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 2016 B 304)。
齐 麟(1991—),女,吉林吉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药制剂与加工;E-mail:qlqlqlql7@163.com。
李晓刚(1970—),男,湖南岳阳人;教授,研究方向:农药制剂与加工;E-mail:lxgang@aliyun.com。
10.16590/j.cnki.1001-4705.2017.06.054
S 511
A
1001-4705(2017)06-0054-07
各类文献规范数据选项表
注:“√”为必备项,“0”为任选项,“*”为有则加项,“-”为不要求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