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提高独立学院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性

2017-12-01张楚鑫陈花艳

长江丛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素质学院

张楚鑫 陈花艳 胡 玉

浅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提高独立学院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性

张楚鑫 陈花艳 胡 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综合素质影响着广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本文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价值体现入手,阐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影响,在分析独立学院教师队伍素质现状后,从教师的文化修养、职业道德、教学方式、创新能力、教学环境等方面提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提高独立学院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独立学院 教师队伍素质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食粮,经过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与洗礼,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深刻地烙印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里。我国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文件明确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文件还指出高等院校需要:“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文件对教师也有相关要求:“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文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在国家政策、中央文件的指导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价值体现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植根在每一位中国人的内心中,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法。中国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

在高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多地体现在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中,特别是对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学生精神文化的塑造、校园行为文化的规范上。大学重视人文底蕴建设,而大学的人文底蕴首先来自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当代青年大学生成人成才的精神资源。贯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培训,增加教师优秀传统文化的授课内容,不仅是对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再一次提升,更是推动加强大学生优秀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形成的重要途径。就像《大学》所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是要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当代的大学生正处于我国社会转型和改革的深水期,各种文化思潮充斥其中,教师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所以,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更需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指引。

二、独立学院教师队伍素质现状分析

独立学院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在一定时期帮助许多学子完成了大学梦,但是由于独立学院成立时间较短,独立学院培养的专职教师队伍较公办院校教师队伍更加年轻化,许多独立学院聘请公办高校退休教师任教,教师队伍的年龄构成形成了两边大、中间小的结构体系,缺少既有工作经历、有教学积累且稳定的教师中坚力量。青年教师整体教育教学水平不高、授课任务重、科研能力薄弱、创新发展受限、心理压力大,普遍存在着教师队伍流动性大等问题。

(一)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素质不能被发现

独立学院在自身培养青年专职教师的同时多雇佣校外兼职教师,兼职教师一般为其他高校退休的教授、副教授、行业专家、学者以及在读研究生,授课完毕就离校,又或者某学期突然不再兼职教学,使得独立学院授课的教师队伍人员不稳定,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不能被完全发现等。

(二)教师培训少,专业素质不能被提升

独立学院的青年教师多数是独立学院办学初期引进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大多不一定是师范系列,没有受过专业的教师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专业化学习,缺乏教学经验。又由于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学历相对公办学校存在普遍差距,授课压力大,独立学院的教师多为女性,家庭因素考虑较多,精力、时间有限,很难有机会参加各类相关专业培训和进修。使得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专业素质不能被有效提升。

(三)科研能力薄弱,创新发展受限

独立学院建校时间短,与公办学校相比,科研基础设施不完备,专业设备欠缺,缺少有经验的科研带头人指导和专业的科研团队,青年教师申请科研项目难度大,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较少,没有相关科研课题进行专业能力的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受到限制,而且独立学院对于科研项目普遍缺乏奖励机制,教师科研动力不足,只满足于日常的教书,不能与时俱进增加自身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能力不能得到全面快速地提升。

三、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独立学院教师队伍综合素质

鉴于“一带一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政府出台多份文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高等院校也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文件,深入实施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这样的社会大环境对于提高高校教师队伍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在国家支持、政策指引的前提下,以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为契机,从思想上、认识上、行为指导上,应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展开一系列的工作,提高独立学院教师队伍综合素质。

(一)教师的文化修养

教师的文化素质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基础。在高校开展各种类型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培训,可以从思想上提高教师的文化修养,从而从行为上指导教师、规范教师。可以制定规范、严格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培训体系,如每周可以固定一定时间组织教师集中学习国学、儒学等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在教学中增加国学必修课的同时注重国学礼仪教育。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教师观摩学校展览的各类书法、国画、陶艺等优秀传统美术作品,鼓励教师学习中国古典诗词作品、组织教师积极开展诗词创作,陶冶情操的同时增强文化底蕴,潜移默化地提高教师的文化修养。

(二)教师的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规定既是教书育人的行为规范,也是教师职业意识的底线。职业道德涉及教师职业的责任意识,公权力的运用,非思政人文课程基本要求及授课者主观延伸度的把控,言传身教、行为举止得体等,几乎涉及教师授课的全部过程。高校可以以学习、研究、弘扬、传播国学为己任,用国学思想来指导德行文化,使德行教育始终贯穿于大学里的每个角落。通过开展职业道德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培训,将古代优秀教育家的敬业态度、道德思想传播至每一位教师,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找到最切实的职业荣誉感,教书育人,做到“为每一位学子负责”。

(三)教师的教学方式

高校推广传统文化教育主要从三方面进行,分别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和课外实践。通过课内与课外教学实践的方式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奠基人之一儒学大师孔子在教育其弟子的过程中采用的“言传身教”教学方法,知行合一,从学堂上及生活中的一系列优秀的教育理念都可以借鉴到当今的大学教育中。密切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的理念,不仅有助于学生愉悦的生活和学习,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也能够为教师提供一个提升自身师德素质的良好平台。

(四)教师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社会发展前进的动力源泉,在高校,教师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关乎着教师自身的前途以及学校的未来发展,特别是目前构建应用型大学的方针指导下,在原有学科领域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更新知识构成、不断创新技术进步,掌握科技前沿技术,才能成为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独立学院的教师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创新思想、积极上进的态度与教师追求科研学习的方法相结合。如坚持做到《大学》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每天进步一点点。

(五)教师的教学环境

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孔子与孟子的众多典故中我们知道,环境对于塑造一位老师的道德标准极为重要。学校举办各种传统文化传承的活动,从中学习和继承发扬先贤思想和道德品质,激发教师的人文意识和理想情怀,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树立尊师重教、尊师重学的良好风气。从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中汲取智慧,进而引导我们的教师增长智慧,树立正确的三观。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大学教师更好地教书育人。

四、结语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传统文化教育贵在长期坚持和正确引导,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古今中外相结合,要积极践行国家政府关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文件,要敢于发展创新,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成才成人教育中起到应有的作用。作为普通高校教师的我们更应该熟悉民族的传统文化,研究民族的传统文化,尊重民族的传统文化,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往开来,综合创新,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准、提升自己的道德标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Z].2017.

[2]申云凤.独立学院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以陕西省独立学院为例[D].西安:西北大学,2014.

[3]黄振华.独立学院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以Z学院为例[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7.

[4]李晓波,鄢烈洲.关于独立学院教师队伍建设的分析和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5]谭茵华.浅谈独立学院传统文化建设[J].中国校外教育,2014(02).

[6]刘静.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J].经贸实践,2015(06).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本文系西安市2016年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专项)项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独立学院发展的价值研究——以西北大学现代学院为例”,项目编号:16XD05。

张楚鑫(1984-),女,西北大学现代学院,研究方向:教师科研管理。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素质学院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
教育部扩大实施“特岗计划”创新教师队伍补充机制等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数学素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