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酿造的诗香
——论屈原辞赋中的漂泊母题
2017-12-01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 桂林 541000)
漂泊酿造的诗香
——论屈原辞赋中的漂泊母题
肖春兰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桂林541000)
漂泊感是屈赋中俯拾皆是的情感表达,尤当其仕途失意后,漂泊感是屈原诗赋中的情感主线。这种漂泊感时常伴随着孤寂与失落。它表现为美政理想落空后的孤寂,屡遭放逐故里难归的忧愁,处江湖之远仍心系庙堂的爱国情怀。而这些漂泊情感的抒发,明朗处借以与漂泊相关的词来呈现,委婉处托于象征意象来表达。从屈原对美政理想的不懈追求、遭谗言被流放仍坚守自我及竭力奋斗后梦想破灭的绝望中,我们可以见到,漂泊中寄寓的孤独与爱国情感,使得他的诗赋历久弥香,衣披后人。
屈原;辞赋;漂泊母题;美政理想;爱国情怀
“从世俗生活的意义来看,漂泊即是一种无家可归的存在状态,在风雨浮萍的漂泊者那里,家是心灵中一个温馨的记忆。在以封建宗法制度为基础的中国社会里,国是一个大家,天下之民莫非王臣。”①“父母在,不远游。”是祖先通过自身的生命体验留下的智慧结晶,警示着后人不要轻易离开生养他的家乡,不要轻易离开滋养过他的根。在家乡观念的制约下,人们过着群居的生活。不是迫不得已,不会远走他乡浪迹天涯。“漂泊是人类文学史上一个永恒的母题。在我国,最早的漂泊母题文学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屈原放逐,乃有《离骚》。”②
漂泊意识,是当人们心灵无所依附之时而产生生命的漂泊流离之感。生活的动荡变迁,人生的短暂和磨难,美政理想的蹉跎,这些都会促使漂泊意识的产生。屈原有着高贵的皇室血统,加之受到“士为知己者死”价值观的影响,终其一生不懈奋斗只为振兴楚国。奈何政治道路多风波,前途曲折,多次受到谗言被放逐。在屈原漂泊的人生旅途中,他仍未停下求索的脚步。在《离骚》中,他留下这样的诗句:“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宁可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流血牺牲,也不愿苟且偷生地过着日复一日安逸的生活,不愿意将满腔报国热情在安逸中一点点消磨。
“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苏轼《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从屈原的诗赋中来看,让屈原痛苦的,不仅是君王昏庸而且还有奸佞当政,屈原在现实中同时遭受到昏君和佞臣两者的排斥。正是在这种令人绝望的困境中,屈原开始了漂泊的人生历程。
然而现实让屈原空有一腔报国热情,空有美政理想。他对理想的期望值愈高,现实带给他的痛苦愈深。在他遭受漂泊流放的过程中,所承受的痛苦之深便可想而知。
“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苏轼《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漂泊是穿越虚无的、没有终点的旅行,经历过无边的虚无才能知道存在的有限意义。屈原极力阻止楚国与秦国结亲。只可惜忠言逆耳,楚王不愿意听屈原的劝告,加之小人在君王旁的谗言,楚王一怒之下把屈原流放到汉北。在之后的政治生涯中,屈原与子兰意见常相左,屈原深受子兰之害。顷襄王当政时,秦国给楚国下战书,楚王主张议和,屈原坚决反对这样的行动,子兰极力反对屈原,屈原政治道路多风雨,缺乏同盟军。他仕途受挫,内心的积郁试图通过文字宣泄,借此来抒发心中的不悦。不慎言语中流露出对楚怀王的怀念之情。顷襄王受小人谗言对屈原本就持有芥蒂,屈原在诗赋中表现出对前君王的怀念更是激怒了顷襄王,把屈原流放至更为荒凉的沅湘流域。从此远离君王侧,立志为国献力的他,虽处江湖之远仍心忧庙堂,但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带着他的满腔热血漂泊异乡。
康德说:“我所敬畏者,唯有天上之星空,与心中之道德律。”康德的思想和屈原产生了灵魂共鸣。屈原坚持高尚的道德操守,不愿因为外界的排挤而轻易移志。一个有操守的诗人只会低头沉思,他绝不会向恶势力低下高贵的头颅。
“竭忠诚以事君兮,反离群而赘疣。”(《惜诵》)屈原怀着一颗忠诚之心,竭尽全力辅佐君王,却遭受小人和君王同时排挤,成为多余。屈原若抛下尊严谄媚君王,或将得以重用,获得富且贵的生活,不必受到灵与肉的双重折磨。他那份高洁,那份美政理想,那份炽热的报国之心不允许他过着奴颜婢膝的苟且生活。他昂起高贵的头颅,守住自己“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抱负。漂泊遭受冷落的他也不愿意丢下他圣洁的灵魂茫茫天际,屈原似一叶随风飘荡的孤舟,荡在飘忽不定的海面。它脆弱得似乎一个洪波袭来便会摧毁他的残舟,狂风怒卷就会丧生。虽心念故国,虽翘首遥望,可生活的洪波,政治的狂风,让这颗忠于故土、忠于君王、忠于圣洁灵魂的赤子之心,注定漂泊一生,注定离群索居。陪伴他的是潺潺流动的清水,圣洁无污的白沙。现实的世界污浊不堪,流离失所疲惫不堪的心灵经不起风雨击打,只有在他为自己建设的精神乐园才能置放不安的灵魂。
在长沙岳麓山的三闾大夫祠镌刻着这样一副对联: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位于曾经流放地的二十二字对联,浓缩了屈原的漂泊经历,精炼地概括了屈原的高洁品行和悲惨的人生遭遇,流露出了对屈原怀才不遇的同情。“漂泊对诗人的肉体生命而言,是一种不能不忍受的孤独与险峻,但对世人的精神生命而言则无疑是一份意义深远的财富。”③
从热心报国到流放荒蛮,漂泊无依,屈原的踌躇满志经历了一次次沉重打击仍不愿放弃。从忧愁、迷茫、徘徊、惶恐,再到拨开乌云终见日认清现实,他在不停地思考,又在思考中有不断地成熟。怀揣着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他忍受着流放遭受的苦难,祈祷能涅槃重生。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离骚》)当美政理想落空,深深思念的楚国将要被敌国侵占,他选择追寻彭咸——以死明志。从此,他再不用担心君王昏聩不能称霸中原,他再也不用担心受到小人的诬陷失去清白,再也不用担心芳洁的香草受到污浊。抱石沉江后,他的爱随之沉入江底,他的恨,他的烦忧,他的离愁,都将沉入江底。
诗歌中流露出对故土的留恋,对人民的热爱,对爱国英烈的崇敬。然而现实是常事与愿违,屈原的满腔热情不受重用反遭流放。深处僻地,对故国日思夜想,得知故国沦陷,绝望中的诗人抱石投江。法国哲学家加缪说:“真正严肃的事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遭受漂泊和迫害,诗人选择死亡来做最后无声的抗议。
屈原不愿意向恶势力低头,始终坚持高尚的操守。对于死亡,他似乎早有心理预备。当秋天来临,枝头的枯叶似一只黄蝴蝶缓缓飘落时,他隐隐预测到死期近了;当夕阳西沉,余晖渐渐暗淡掉下地平线时,他预料到行至生命的尽头;当美政理想无法实现时,他知道,他该追随的不是楚王,而是彭咸。《惜往日》是屈原的绝命词,在生命的尽头怀念早年间受到前君王的信任,修明法度的美好生活,今昔对比,现今自己遭谗被逐,抒发了自己无端受侮的愤懑之情。
心纯庬而不泄兮,遭谗人而嫉之。
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澄其然否。
蔽晦君之聪明兮,虚惑误又以欺。
弗参验以考实兮,远迁臣而弗思。
……
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不毕辞而赴渊兮,惜壅君之不识。
走到穷途末路的屈原越发看透眼前的一切,他萌生以死抒忧的念头,以舍生取义的方式向君王昭示他的爱国情怀,向世人昭示他的高洁情操。目睹故土沦丧,楚国再无翻身之日,他卸下钟爱的香草美冠,解下宝剑环佩,勇敢地去追寻永垂不朽的灵魂。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让他饱受漂泊之苦。可贵的是漂泊之苦并没有消减他的高洁品德。从屈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漂泊的无助和孤独以及美政理想不能实现的绝望之情。漂泊在外加深了对故乡的感情,形单影只的他深深眷恋着他热爱的故土,漂泊使他受到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他借助文字抒发内心的痛苦,由此他创造的楚辞体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理想不懈追求的精神流进了炎黄子孙的血液。
注释:
① 谭桂林.论中国现代文学的漂泊母题[J].中国社会科学,1998,02:161-174.
② 谭桂林.论中国现代文学的漂泊母题[J].中国社会科学,1998,02:161-174.
③ 谭桂林.天涯诗学:漂泊诗人的寻根冲动[J].文艺争鸣,2007,04:96-101.
[1] 张向荣.《楚辞》解读[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
[2] 吴广平译注.楚辞[M].长沙:岳麓书社,2011.
[3] 李德辉.唐文人的旅寓生涯与唐代文学中的漂泊者形象——对唐代文学中的“小人物”群体及其文学的思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165-168.
[4] 鲍鹏山.屈原面向风雨的歌者[J].国学,2009,10:60-62.
[5] 谭桂林.天涯诗学:漂泊诗人的寻根冲动[J].文艺争鸣,2007,04:96-101.
肖春兰(1991-),女,湖南衡阳人,文学硕士,广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