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邑灰雕装饰图案特征研究

2017-12-01陈松大孙颖实

长江丛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侨乡碉楼装饰

陈松大 孙颖实

五邑灰雕装饰图案特征研究

陈松大 孙颖实

五邑灰雕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它的灰雕装饰图案受当时环境影响,有着自己独特的地域特色和表现形式,它反映了五邑侨乡人民的精神生活及价值观,是那段特定社会历史状态的综合性装饰图案的鲜活艺术完整保存,是历史印记的留存。

五邑灰雕装饰图案 建筑装饰

广东省江门市是中国著名侨乡,“五邑”是它所管辖的,新会、台山、开平、恩平和鹤山五个地区的简称。

灰雕是一种传统的建筑装饰艺术,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五邑地区乃至岭南地区。经过多年的传承,在不同的时代又被称为灰批、灰塑和雕花。灰雕处于各式窗楣、门楣图案、雕楼栏板、窗裙之上,是五邑地区古建筑最普遍使用的装饰图案手法。五邑地区的灰雕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根据形态不同可以分为平雕和立雕两大类型。平雕在门楣和外墙装饰上使用较多,制作工序相对简单。立雕在庙宇楼堂装饰壁画中应用,造型以人物、动物、花鸟为主,雕工精细、色彩艳丽。

据《开平县志》记载,清末至抗日战争前夕,大批华侨归乡建屋盖房、兴建碉楼、修桥补路,对本地开平建筑业有较大发展。灰雕工艺大量用于普通民房墙上作装饰,成为了民间建房中一项必备工序,从国外带回新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思想,被当地人民所吸取并融入本地文化,使传统的灰雕艺术具有了欧美的设计元素气息。这种独特的设计元素对于研究我国五邑地区乃至岭南地区的中欧文化信息碰撞有着较高的参考价值。

一、中式装饰图案特征

中国传统图案的精髓是讲究气韵,即一气呵成、线条流畅、神彩生动的美感。它的美常常尽在不言中或者说不言而喻,采用谐音、象征、暗喻是常用的手法,这充分反映了中国人偏爱含蓄、不喜欢直露的习惯。思想观念上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即“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哲学思想。从孔子“仁者爱人”到老庄“道法自然”,主张顺其自然、恬淡无为、回归质朴的思想境界,体现自然事物与人物主体之间情感相互渗透,物我、主客完美融合的最高艺术设计境界。

五邑碉楼图案内容采用了戏曲传奇,神话典故,宗教,伦理道德,祈福辟邪等内容,既是传统佛学思想、孔孟之道及法家等多种文化的融合,又有统治阶级专政力量与世俗思想产生的火花。装饰图案的造型题材多来源于自然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通过写实、象征等手法,运用对称、对比、比例、节奏等形式美法则来表现,其图案特征如下:

这些装饰图案的传统题材以山、水、花、鸟、鱼等为主,表达民间的祝福和愿望,如富贵如意、多子、多福、多寿,以及升官、发财、气节高雅等,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元素。碉楼大门的门楣常用彩画、灰雕做装饰,图案内容多为方胜纹、龙、凤、喜鹊、蝙蝠、狮子、宝瓶、如意、莲鱼、葫芦、钱币等表现“福”、“禄”、“寿”、“喜”等中国传统图案。也有造型几何特征和抽象特征的图案,极具现代构成形式美感。

有的碉楼在挑台下的托脚中间绘制中国装饰图案,在整个建筑的边框中心位置用浮雕手法对“喜鹊枝头叫”、“鲤鱼跃龙门”、“叱咤闹海”、“麒麟送子”“永结同心”等图案。正因为五邑侨乡人民牢牢坚守中国传统文化,为后人呈现出在五邑碉楼西式风格建筑里,却洋溢着具有中国乡村气息的端庄、大气、鲜明的民间灰雕艺术作品。

二、西式装饰图案特征

五邑碉楼的设计与建造中存在着大量的中西结合手法,也就造就了五邑碉楼外观独特的建筑魅力及鲜明的侨乡地域建筑特征。外观以中国传统建筑为主的传统碉楼,在门楣和窗楣部位都运用西方的圆拱形装饰;层与层的交接处通常有线脚出现,打破了楼身的单调乏味,增加了韵律感;卷草、涡卷、缨络等西式装饰图案纷纷汇集于楼体、柱、樑、岗塔等构件;碉楼的设计风格具有非常显著的欧美元素。

室内装饰风格特征以洛可可式为主,以卷草舒花,缠绵盘曲的弧线、形线和旋涡等装饰在民居的门楣和天棚上。壁画和灰雕是五邑传统建筑装饰工艺,虽然带有多元性与折中性的特点,却是当时侨乡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等各方面真实而又集中的体现,反映了华侨与侨乡民众面对外来文化时表现出开放、包容与自信的心态。

五邑碉楼的建装饰效果,是中国传统建筑和西式建筑的结合体,汇集了西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流派的建筑艺术,同时保留了广东传统的建筑元素和装饰纹样,尤其是祠堂、寺庙和豪宅的装饰中。灰雕形式体现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兼容并蓄,勇于吸收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图案优点、取长补短,将中西元素进行合理组合,将灰雕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以及它在整个社会中的年代特点符号都重新构成了一种新的形式,也可以说它是整个社会状态的一个综合性具象符号的留存,对现代设计具有可借鉴性。可见在时代变迁中,设计既要挖掘创新本国土传统文化的传统图案,做到古为今用,强调民族性、地域性;同时也要在新的环境中融合西方文化及西方设计元素,做到洋为中用,才能构建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备与世界潮流相接轨的中国设计体系,这显得异常重要,值得学习。

[1]朱蕙.五邑碉楼与侨村建筑的装饰艺术[J].文艺研究,2012(03).

[2]张梦.开平碉楼中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特色[J].大众文艺,2012(13).

(作者单位: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系江门市2016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立项课题,编号:JM2016C65。

陈松大(1968-),本科,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高级工艺美术师(副高);孙颖实(1979-),硕士,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讲师。

猜你喜欢

侨乡碉楼装饰
侨乡古村 夜赛龙舟
中江有碉楼精巧神奇名邓氏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研究——以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
发挥新侨乡独特优势 助力南通高质量发展
鲤鱼旗装饰坠
GHOSTS OF GUANLAN
华侨作用下的侨乡建设研究
DIY装饰沙漏
赞马关石垭口碉楼
“走基层·侨乡行”中央媒体江苏行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