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视域下新媒体报道策略研究
——以《人民日报》为例
2017-12-01◎郭峰
◎郭 峰
“一带一路”视域下新媒体报道策略研究
——以《人民日报》为例
◎郭 峰
“一带一路”科学构想是我国目前政策性主流,也是各新闻媒介的报道重点。而《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作为国家官方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延伸,不仅能够继续延续人民日报的报道优势,更能够在最大限度内扩大信息的“病毒式传播”,产生强大宣传影响力。因此,本文主要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为研究重点,以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度解析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报道全过程,分析其报道特点,力求给予其他新媒体平台一定的启发,推动其它新媒体平台的建设。
“一带一路” 新媒体 报道策略
2017年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召开了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标志着“一带一路”正式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人民日报》作为官方传统媒体,身兼国家媒体舆论潮流指向标的重要作用,具有严谨可靠的报道优势,其官方微博更是粉丝数量最多的新媒体典型,不仅能够继续延续人民日报的报道优势,更能够在最大限度内扩大信息的传播,产生强大宣传影响力。因此,本文主要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为研究对象,以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度解析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报道全过程,分析其报道特点,力求鼓励其它新媒体平台立足特殊性现实,创新报道模式,从而共同为“一带一路”的政策性发展奠基坚实的基础。
一、研究过程
时效性和新鲜性是新闻的生命和灵魂,因此,各家媒体绝不会主动缺席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大事件的报道,于是就呈现出多家媒体“抢新闻”的井喷局面,从而迎来了“一带一路”的报道高峰期。鉴于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5月14日开幕,于15日闭幕的现实情况,笔者将以14日和15日为中心的前后一周时间,即5月10日至5月16日选定为本文的主要研究阶段,并查阅了在此期间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的全部微博内容。除此之外,以“一带一路”为关键词,搜索并重点研究了此间发布的全部有关“一带一路”的新闻信息,详细记录受众的转发、评论和点赞量以及相关内容,总结出以下结论。
二、研究结果
(一)报道量分析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2017年5月10日至5月16日共发布微博186条(见图一),日报道总量基本一致,大体保持在30条左右,说明《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并未因为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一特殊事件改变微博发布规律,而是秉持一般的新媒体信息发布原则,不刻意增加报道量,从而不必因为过度发布微博信息“刷屏”粉丝的公共空间,引发粉丝的反感与不满。
以“一带一路”为关键词,查阅《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此期间发布的信息内容,共搜索到有效信息45条(见图一),且日发布量差距较大,高峰期主要聚焦在5月14日的13条;并且该阶段的信息发布数量走向呈现出“爆发期—高潮期—发展期—结尾期”的阶段性量化特征,从而鲜明地体现了《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信息发布密度与事件发展和受众关注度走向密切相关的信息发布规律。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5月14日至15日)是受众能够详细了解“一带一路”的最佳时期,这一阶段受众的信息渴求度高,更加依赖《人民日报》官方媒体地位的权威性,希望通过《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快捷高效地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而《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峰会之前及之后发布的信息相当于给予受众“一带一路”信息高强度获取的预热和收尾缓冲。
图一
图二
比较《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5月10日至16日的总报道量和 “一带一路”相关信息报道量发现 (见图二),“一带一路”相关报道在微博信息中占比较高(24.2%),这也说明了《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始终遵守媒体职责与使命,报道走向与国家发展相一致,时刻将“一带一路”置于此阶段报道的核心地位,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力图在政府与受众间架起了解与沟通的桥梁。除此之外,《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作为草根性受众广泛的官方新媒体平台,并没有忽视民众在其他领域中的信息知情权和参与权,力图提供给网民全面的信息服务,也符合其以全体人民为导向的媒介宗旨。
(二)报道内容分析
作为传统纸媒在新媒体平台的延伸,《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沿袭了《人民日报》内容生产的原创力优势,重点在信息报道的深度和舆论导向的灵活度上下功夫,着力打造完整的内容生产模式。《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的“一带一路”相关微博信息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两类,即以“人民直播;大美中国;世界舞台上的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专题类型和以“聊天指南”和“预习总结”为代表的单条信息呈现类型(如图三)。其中 “世界舞台上的习近平”专题8条,“一带一路”专题5条,“大美中国”专题8条,“人民直播”专题13条,“你好明天”专题3条以及“聊天指南”6 条,“预习总结”2 条。
根据不同类型的文本内容发现:首先,其善于并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信息传播短平快的报道优势,将“人民直播”专题列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内容形式,能够让网民快速了解事件发展状态,参与事件发展的全过程。其次,根据《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每日报道分类显示,峰会前期(爆发期)的报道重点主要放置在“聊天指南”的信息文化普及阶段,峰会期间(“高潮期”)的报道重点放在“人民直播”专题的现场实时共享阶段,峰会后期(“发展期”)的报道重点则放置在“世界舞台上的习近平”专题的重点宣传阶段,报道专题的这种层次差异性符合受众事件认知的基本规律,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达到舆论宣传的目的。
此外,归纳各专题信息内容的关键词发现:首先,《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对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以及“一带一路”政策的报道持积极乐观的正面态度和信息宣传的中立态度,没有消极态度。这说明《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始终牢记其官方权威纸媒的新型载体形式的媒介属性和舆论导向的职责使命,坚持与国家政策路线相一致,从新闻媒介的视角积极主动地打好“一带一路”信息宣传攻坚战。其次,正面态度和中立态度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并没有严格的分界线。除了“大美中国”(经典、绝美、惊艳、如诗如画)和“回顾总结”(盘点)这两类文本的意识倾向显著突出之外,另外几类文本内容在关键词的选择上杂糅并包——中立性中隐含着正面性,正面性中又能抽取出中立的文化普及观念。
图三
图四
图五
(三)报道形式分析
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受众参与度高、互动性强等优势,因此,更应该发挥好其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战略构想宣传者、信息传播者、舆论引导者”[1]作用,“依托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推广”[2],全力打造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呈现的传播平台,便于更多受众参与互动,从而共同助推“一带一路”的科学构建。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的45条“一带一路”有效信息主要通过视频(秒拍、动画、采访、直播)+文字+标点、图片+文字+标点、表情符号+文字+标点+秒拍视频以及特殊符号的巧妙运用等形式加以表现。例如:“#”符号将微博信息巧妙分为 “#世界舞台上的习近平#、#一带一路#”等专题类型;使微博主题清晰可辨;心形和威武等网络流行表情符号言简意赅表达官博的编辑方针和意识倾向。5月14日发布的图文消息——“【敲黑板!九图带你读懂习近平一带一路论坛主旨演讲】”就以简短文字配9张演讲主旨图片的形式引起了微博粉丝巨大响应,获得了70000条点赞、20000条转发和4587条评论,创造了网民意见表达的神话。
(四)传播效力分析
“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而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由2016年的95.1%提升至97.8%”[3],移动设备在网络世界中的活跃总量达到7.39亿,“几乎赶上了发达国家人口总和”[4]。这一发展趋势颠覆了受众以往的信息获取方式,鼓励更多网民借助微博这一开放的空间场域来发表个人意见和看法,也促使传统媒体在信息生产发布与产业创新方面加强钻研深度,由此助推新媒体平台的变革创新。
根据《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10-16日发布的“一带一路”微博信息的网民转发、评论和点赞量(见图五)来看,其转发、评论和点赞的高峰值处在同一天(5月14日),与“一带一路”信息发布高峰日一致,并且点赞量(70000)明显高于转发量(20000)和评论量(4587),这就说明:首先,受众主要依附于微博平台的转发、评论和点赞三种方式表达意见,且三者相互补充、相互替代,共同反映出网民的评论参与度和主观意见倾向;其次,受众更倾向于用点赞来表达个人看法,这与点赞具有的一键评论和主观倾向明显性特征相关。除此之外,网民转发、评论和点赞高峰值也大体呈现出 “爆发期—高潮期—发展期—结尾期”的发展规律,从而说明受众对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信息的高度关注,也表明个人意见表达与事件发展轨迹以及微博平台信息发布三者间的正比例关系,即事件越重要,微博发布数量越多,受众意见反映的要求越为强烈。
三、对其它新媒体平台的启示
被赋予《人民日报》专属权威力和公信力的《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以新媒体平台为载体,借助传统纸媒积淀的丰富的采写经验和经营理念,更新尖端的技术设备,大力引进专门化媒介精英人才,全力打造出精彩纷呈的微博表达窗口,这是《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打好“一带一路”信息宣传战役的“武器”,也给予其它新媒体集团一定的启发。
首先,必须要回归新媒体的信息原生功能,维护新媒体的社会公信力。“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也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5]这也就是说,新闻的生命属性是信息,它的服务对象是人民,正是坚持了这一原则,《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才能收获规模庞大的粉丝信任,从而产生强大的宣传效应。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推进时期,各新媒体平台要秉持信息真实有效原则,不受市场干扰产生利益至上的“求快性传播”,而要在高质量的基础上追求高速度,不断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也就是说,在“一带一路”的相关报道中,各新媒体要坚持四项要求,即“真实性、真诚性、可理解性和适宜性”[6],只有遵守了新闻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培养出各新媒体平台天生缺乏的社会公信力和权威性,从而赢得受众的支持和信赖。
其次,加强新型专门化人才的培养,着力打造新颖的报道形式。打造一支经得起“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考量和网民推敲的专业信息报道团队,以扎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和灵活精湛的技术技能报道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信息,这是《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一带一路”信息宣传中值得其它新媒体平台学习和借鉴的闪光点;同时,其它新媒体平台还要借鉴《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灵活的新闻报道模式,融合网络流行表情符号、特殊标点符号、文字、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多样式的象征符号,充分发挥象征符的特殊意义表达,以一种接地气的方式建构起政府和网民间信息沟通的桥梁,便于更多草根性网民了解“一带一路”的建设性价值,做好宣传的本职工作。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现阶段党和政府发展的着力点,也是各新闻媒体宣传报道的主要“通风口”,各新媒体集团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为榜样,提升自身的报道价值,通过构筑坚实的 “沟通桥梁”,将“一带一路”的意义内涵更便捷地输送到社会各个领域,从而熔铸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推动“一带一路”蓝图的早日实现。
注释:
[1][2]李富根:《共商、共建、共享——构建“一带一路”媒体合作新格局》,《对外传播》2016 年第 10 期
[3]中商情报网:《2017年互联网络发展趋势预测分析:中国网民规模将达7.7亿》[EB/OL].(2017-02-15)[2017-05-28]http://www.askci.com/news/hlw/20170215/16435090587.shtml
[4]刘永钢:《民心相通 无远弗届——构建媒体融合平台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对外传播》2016年第10期
[5]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5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6]刘行芳、刘永宁:《论“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媒体变局》,《新闻爱好者》2015年第8期
(吉林大学文学院新闻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