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九龙山言欢

2017-12-01符昆光

湛江文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宝林红树林水鸟

※ 符昆光

与九龙山言欢

※ 符昆光

两次去九龙山看候鸟,都遇上雨,看来九龙山的雨与我有缘。

久居都市的人,无不厌倦都市的喧嚣与浮躁。孩子刚放假,我便携家带眷前往九龙山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九龙山国家湿地公园1270.8公顷,内拥有200公顷原始红树林,是珍稀濒危候鸟天然的栖息地和繁衍地。

第一次去的时候其中有诗人老彭同行,没想到老彭被九龙山国家湿地公园迷住了。一行人离开九龙山后,不到三个月,他又独自折回,直奔九龙山,一住就两个多月了,在那里搞田野调查,并撰写了大量的调查文章,着实让我意外。

经数月的考察,他认为九龙山出身于昆仑山。他说:“九龙山出自昆仑的山脉气象,十万大山一脉由广西邕江以南的大容山、化州、高州逶迤而来,到廉江、遂溪后隐象南行,临大陆尽头方现身少许,在九龙山一带呈回龙缠绕态势。”我不是风水学家,也不是地理学家,对于他的论证正确与否,不敢妄论,但对他的务实求真精神,我是敬佩有嘉的。

这次我们到九龙山,老彭俨然是九龙山的主人,给我一家人安排得妥妥当当。

感谢湛堰河,它给我创作的灵感,为了让我的孩子体味我的体会,游湛堰河是必不可少的。不巧的是第4号台风“塔拉斯”正在南海兴风作浪,坐船游览湛堰河大扺是不可能了。从台风网得知,台风将在四百公里外的三亚登陆,早上的天空虽然乌云密布,因不是低云,天空还是明亮的。地上风很小,树枝岿然不动,天上的行云如翻江倒海。

刚用完早餐,宽敞的斋堂一下子就黑了下来,一阵急促的箭雨从天而降。还是没有风,滂沱大雨越下越欢。夏雨一般来得急,走得快,但今早这场雨就是赖着不走,都下了两个小时,它的精力还是那么旺盛,似乎非要把坚实的大地砸出大洞不可。我们都坐不住了,走出斋堂,在走廊里往外看,这雨箭啊,就像射在每个人的心头上。

老彭也耐不住了,乘这个躲雨的空档给孩子们普及常识。斋堂门口挂着两个物件,一个是用铁铸成的大件,形状像云纹,叫“云板”,实际上是一口生铁铸的钟,钟声一响,僧众就知道要用膳了。寺院的用膳不叫吃饭,早餐和午餐叫“过堂”,晚餐叫“药石”。另一个用木头雕成的大头鱼,叫“梆子”,鱼头向门,表示信众可入内用膳,否则不能入内。

雨终于停了,但天空的云依然如一座座大山在快速移动,似乎是大兵团补充粮草弹药,准备下一场更大的战役。这种天气肯定不是观鸟的节点,鸟类比人类更有预知的能力,在大风雨来临之前,已经找好藏身之地。果然,天空、红树林都看不到鸟的身影,连鸟的声音都没有。湛堰河没有海鸟,景致就大打折扣。再说这气候,游艇只能藏在避风港里。但是老彭还是决意趁雨的间隙,带我们到观鸟台观鸟。

一路上,老彭不停地告诉孩子们他所发现的奥秘。他说:“这里的鸟不全是候鸟,有的是林鸟,有的是水鸟。林鸟一般是留鸟,水鸟则是以候鸟居多。候鸟细分为夏候鸟、冬候鸟、旅鸟和漂鸟。林鸟身体的颜色大都是黑色、或灰褐色的,而水鸟则是乳白色或米白色的。林鸟和水鸟的鸣叫也是不同的,林鸟声音细碎温婉,声色单调,水鸟的鸣唱则嘹亮、简洁而透明,刚劲有力。”

在观鸟台,大片的红树林尽收眼底。但红树林的上空除了云,空荡荡的不见一只飞鸟。红树林里的少许鸟儿,只见头颈不见身子,稀稀拉拉可以数出来。没办法验证老彭的见识,孩子们大所失望,老彭所说的林鸟和水鸟都去哪了?苍郁的红树林,如绿色石头,严严实实,对风雨,对海潮,它们是用沉默来应对强大的入侵者,难道海鸟也是用沉默来战胜来犯之敌?依经验,雨一时半刻不会到的。但受“塔拉斯”的影响,大海肯定有巨浪,船是不敢出门了,因为湛堰河的河口就是辽阔的南海。

老彭看出孩子们的心思,他说,雨水这么大,咱们去附近的仙女池看瀑布吧。

车停在月岭的一号码头,我们徒步沿石阶穿越将军岭的峡谷,远远就听到瀑布的轰鸣声。走近看,瀑布虽然没有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但是这条水龙很秀气,其飒爽英姿也足以震撼人心。

站在瀑布身边的火山遗址柱状石前,能清楚看到宝林禅寺黄色的琉璃瓦,应该说这个颜色在绿色的世界里,足够抢眼。寺院的两边有河水,都是从寺的后山俯冲而下。右边是明河,左边是暗河,暗河穿过石壁形成瀑布。此时我想起柳公的《小石潭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有点可惜的是,这里的水是浑黄的,并不清洌,因此不像小石潭一样,“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正当大家从不同角度拍摄瀑布的神采之时,大雨又哗哗地来了。我们慌忙跑到一棵老树底下躲雨。这棵老树靠在石壁上,是大叶子,树冠状如伞。这么大的雨,几个人挤在一块,居然没有被淋湿。大约半个钟后,雨小了,看云色和天色,一场大雨还会跟着,我们必须赶快离开。老彭带我的家人抄近路回宝林禅寺,而我必须从原路返回一号码头,从那儿把车开回宝林禅寺。

一个人走在山谷间,听着自己清脆的脚步声,我突然感觉到九龙山的苍莽。宝林禅寺开山之前,人迹稀罕。方圆十多公里,没村没店,如果是上世纪60年代前,是没有多少人敢来这地方的。解放前的雷州半岛,原始森林密布,野生动物众多,除华南虎外,还有巨型蟒蛇、野猪、黄猄、野鸡、穿山甲等珍稀野生动物。由于大规模垦殖,热带季雨林受到毁灭性的破坏,加上人类的捕杀,许多珍稀物种消失。九龙山能保存下来,显得弥足珍贵。行走在这样的峡谷里,虽然没有了兽类的威胁,但人类肯定觉得孤独。老彭说候鸟是云朵的伴侣,实际上,候鸟也是人类的伙伴,没有飞鸟,在山里独行的人,是多么的寂寞啊。

九龙山是火山的遗址,地形复杂。山路崎岖,如果不是有石板铺设,黄色的粘土绝对寸步难行。上次我们曾经走进红树林的深处,灰褐色粘土粘在鞋底,越粘越多,越粘越厚,最后根本走不动。老彭在这块土地上走了两个多月,我相信他不仅仅是走这样的石板路,他必定是经常离开石板,走向草木更深的地方。正是因为这样,老彭看到了我们所看不到的,惊喜之余,他每每用微信的方式,及时发出图片和文字,与有缘的朋友分享。

有一种植物叫玉蕊,俗称“月下美人”,除台湾和海南有少量天然散生,中国大陆唯有九龙山才有。玉蕊晚间开花,白天闭合,用老彭的话说,只有福慧的人才可以看得到。可以说老彭对这个“月下美人”朝思暮想,他日夜守候着,希望能一睹它的芳容。从他拍摄的相片就可知道它的疯狂,2017年6月21日下午2时来一次,晚上9时来一次,连续几天的努力,也许是他的执着感动了“月下美人”,终于让老彭如愿以偿。也正因为老彭的福慧,才让我们知道世间还有一种美叫“月下美人”,也让我们大饱眼福。“月下美人”花一开,就是一长串,一串如下垂的柳条,单个花就列在“柳条”上,像在夜空上炸开的球状烟花的轨迹,灿烂至极致。

守候“月下美人”的地方,老彭带我去一次,就在山宝林禅寺右侧河滩里。河滩很深,我的孩子不敢下去,我一人沿着陡坡下去,陡坡虽然长满草,但土壤很松,如果不是身手敏捷,我肯定滑下去。河滩里布满黑色的乱石,人如果从上面摔下去,是多么的危险。而老彭60岁了,依然冲劲十足,敢于冒险。

雨又来了,我拼命沿着石板路跑到茅草搭的小亭。这一路就这么一座避雨的地方,要是再远20多米,我的样子应该是落汤鸡的形状。雨下得猛烈,整个山谷都被雨所包围,苍茫一片。风越来越大,雨席卷着,可谓气势磅礴。好久没静静地听雨了,雨声轻抚着我的心底,使我酥软。我又喜又惊,真像身处“桃花源”似的。我常常想,怎样才能让自己有一种智慧去体验生命的快乐?几十年来,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把我压在地下,我不得不屈服于现实。生活于我,似乎从没体验过快乐。

老彭是一个资深策划师,又是一个著名诗人,他童年的经历很苦难,平常不愿提起,有时会用诗歌打开自己的创口,“在灰色的怀疑和黑色的绝望中,献给大地和空气”。而老彭离开人海茫茫的大都市,愿意走在田野里,如他的诗歌。他说他也是一只候鸟,事实上我也看到他如鸟的身影,“翅膀划过红海榄白夹绿,在九龙山等着花开”。而更多的时候,为了考察九龙山的前世今生,他深入九龙山内部的沟沟壑壑,外延又涉及九龙山周边的风土人情。他与当地的村民混得稔熟,那天中午我们在一家农家小饭馆吃饭,我们共五人,吃着吃着,不大的桌子陆续围坐了有十多人,都是九龙山周边的农民,他们推杯换盏亲如兄弟,根本看不出他是一个满腹经纶的修身之士。晚上我与他谈论对九龙山的开发,他的一些想法如果能得到实施,我想绝对能点亮九龙山。

老彭是浙江人氏,一个偶然的机遇,让他爱上九龙山,并为九龙山乐此不疲。九龙山是火山的杰作,九龙山的美,应该是经过地火的阵痛之后,才历练出来。蓬勃、苍翠的植物世界,花开花落,繁育着它们的繁荣。擦亮天空的飞鸟,挑逗着湛堰河的流水。我发现植物世界和动物世界比我们人类更容易满足,反而是我们人类的欲望太强烈,产生太多的烦恼,因此出现了仇恨、杀戮。也许是老彭看破了天机,他才回归到田野,走进大自然。我看到生命的快乐。

符昆光,作家、诗人、著有散文集《北部湾那片海》、诗集《暗香》《天堂风》。作品散见于《散文世界》《散文百家》《海燕》《美文》《北方作家》《作品》《粤海散文》《黄金时代》《湛江文学》《延河》《绿风》等刊近40万字。有多篇作品被多个选本转载。其中《北部湾那片海》《暗香》《天堂风》被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

猜你喜欢

宝林红树林水鸟
小学语文低年级绘本阅读教学策略探析
藏着宝藏的红树林
江河里的水鸟
红树林为何能在海水中生长
搅水鸟的能力
走过红树林
洞庭湖监测到18.3万余只越冬水鸟创下同步调查11年来新高
水鸟
吴宝林
红树林沼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