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有效指导

2017-11-30王艳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44期
关键词:有效指导学习活动小组合作

王艳

【摘要】幼儿时期的教育非常重要,教师的教育方法、幼儿园的环境都会影响幼儿的成长,因此教师要注重这些对幼儿的影响因素,积极营造良好的幼儿园学习环境,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小组合作学习对幼儿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是幼儿在小组内或者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而进行的分工互助性学习,让幼儿在这个过程中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发展和培养。本文主要探讨了幼儿园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有效指导。

【关键词】幼儿园 小组合作 学习活动 有效指导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美术学科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立项号GS[2017]GHB1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4-0011-01

前言

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特殊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不具备很强的认知能力,与教师的配合也不够完美,教师在开展幼儿园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应该充分结合幼儿的发展特点,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比如教师可以从幼儿园环境、人口、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为幼儿营造积极探索的小组合作活动。但是在实际的幼儿园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并没有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幼儿在实际的合作学习活动中无法感知合作的魅力,更无法深刻的理解知识,认识到自己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导致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受到阻碍。

一、幼儿园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幼儿园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开展的基础形式是合作学习小组,教师让幼儿在小组内互动交流,促进相互的学习,最终实现班上幼儿的共同进步,这与传统的幼儿教学相比更具有价值和意义,让幼儿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1.1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在幼儿的社会性基本素质中,幼儿的合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幼儿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这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幼教老师要积极引导幼儿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幼儿的探究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促进他们合作学习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幼儿园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让幼儿可以更加独立的思考和學习,与同伴一起健康成长,每个幼儿都会得到重视,让他们的自信、自尊等社会性基本素质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1.2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幼儿的主体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没有教师的束缚,整体的学习环境非常轻松,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加独立,有什么想法都能够勇敢地提出来,这是对传统幼儿教学的一种颠覆,促进幼儿独立性的养成。另外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幼儿之间相互交流沟通,形成不一样的思想,幼儿之间的思维发生强烈的碰撞,促进他们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养成。

1.3促进幼儿自身知识经验体系的建构

小组合作学习与个体学习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所有幼儿园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自身知识经验体系的构建。因为幼儿在与小组成员的互动和交流环节中也受到一定的启发,逐渐打开自己的思维,大家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激发幼儿自身的知识潜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幼儿园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有效指导

在幼儿时期,孩子们的交往能力比较弱,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认识也不够全面,因此教师应该进行正确的指导,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更好的体验。

2.1成立合作小组,引导幼儿体验合作活动

在幼儿园开展合作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合作小组的建立,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从幼儿的兴趣、学习水平、性格特征等综合考虑,让幼儿在小组内更加熟悉,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然后教师要让每个小组推选一位组长,为之后的小组活动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教师要结合每个小组的特征,引导幼儿体验合作活动,充分展示出合作学习活动的价值和意义。

2.2创设游戏情境,引导幼儿获得愉快的合作体验

幼儿阶段的孩子对游戏有很强烈的兴趣,为幼儿创设游戏情境可以很好的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比如在“两人三足”的合作游戏活动中,幼儿之间需要默契的配合,保持步伐一致才能很顺利的完成游戏活动。在这个合作游戏活动中,幼儿除了注意自己的前进速度外,还要考虑同伴的实际情况,在这个过程中领悟合作的重要性,并在合作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因此教师要积极为幼儿创设合作性的游戏活动,让幼儿获得愉快的合作体验[1]。

2.3引发探究性学习,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和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

探究性学习是幼儿合作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重视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引发幼儿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幼儿养成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比如在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教师就要把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在小组内喂养植物,小组内的成员分工合作,有的准备种子,有的提供栽培器皿,有的提供土壤等,并在这个过程中观察探究,掌握一些植物的生长现象,最常见的就是豆类植物的生长,从播种到结果,幼儿都能够直观的观察,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同一个小组内的幼儿有不同的问题,比如有的幼儿会问为什么向阳的那部分植物长得更茂盛?还有的会问是不是每一颗豆类种子都能发芽等。幼教老师要针对性的解决幼儿的问题,让幼儿感受到老师的重视,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

结语

在幼儿发展阶段,良好的伙伴是非常重要的,幼儿之间可以相互交流沟通,让他们感受到友谊的重要性,消除他们内心的孤独,这是老师和家长替代不了的。在幼儿园构建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幼儿展示自我和发展自我的机会,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提升,为幼儿之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海燕.幼儿园合作学习活动的有效指导[J].西南大学.2015年03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效指导学习活动小组合作
基于学习需求的学习活动设计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