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韵

2017-11-30杨梓涵��

读天下 2017年13期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创新发展

杨梓涵��

摘要:中国古典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它是我国舞蹈艺术的精华,在表现形式上它借鉴了戏曲舞蹈的成分,并吸收了中国武术的精华,融入了现代审美取向,成为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一个舞种。其中身韵作为中国古典舞的精髓,对它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使中国的古典舞摆脱了戏曲的束缚,成为了一门独立的舞种。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身韵特点;创新;发展

“中国古典舞”这一特指概念出现在上世纪50年代。对于“古典舞”的解释,李正一教授曾这样说:“古典舞不是古代舞,而是在古典美学和传统舞蹈中创作符合现代人的感觉,体现了新形式的舞蹈风格。它包含了在歌剧、武术和舞蹈等元素中形成民族美学,也吸收了芭蕾舞等西方舞蹈艺术的精髓,中华民族舞蹈体系的特点,是民族文化发展的产物,具有时代和民族的特点。”在中国舞蹈体系中,古典舞蹈体韵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与民间舞蹈、芭蕾和现代舞蹈系统构成中国舞蹈的框架。身体魅力一般被称为“身”和“韵”,舞蹈艺术中,显示在“身”的舞者外部形象,而“韵”体现了舞蹈的内涵,结合这两个概念,体会中国古典舞蹈艺术观念和审美气质和兴趣的精神。这是中国古典舞蹈的灵魂,是中国古典舞蹈的典型象征。只有深入研究和研究古典的身体魅力,才能更好地展示舞蹈的艺术魅力。

一、 “身韵”在中国古典舞中的价值

中国古典舞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发展,成为了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手法。而“身韵”是中国古典舞蹈发展的精髓。“身韵”的创作对中国古典舞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韵”的出现,解决了舞蹈的风格和功能性训练的矛盾,改变了戏曲与“境”。第二,“身韵”的创作更好地解决了课堂与舞台表演之间的矛盾关系。“身韵”是“身法”和“韵味”的统称,其中“身法”属于外部技法,一般表现在课堂教学中,而“韵律”则属于艺术的内在范畴,表现在舞台的实践中。“身韵”则是两者沟通的桥梁。第三,“身韵”的创立,使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更使中国古典舞出现了一些优秀的创作。

二、 “身韵”在中国古典舞中的表现风格

任何一种舞蹈都有自己的表现风格。当然,中国古典舞也有自己的风格,其中的精髓则是“身韵”。那么,“身韵”在中国古典舞的表现中又有着什么样的表现风格呢?一个成熟的舞蹈演员在舞台上展现的动作之所以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因为他将“身韵”中的“形”、“神”、“劲”、“律”的高度融合。

“身韵”表现风格之一——“形”,它体现在直观的动态、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和姿态与姿态之间的路线掌握。只要是一切可以看到的形态和过程都可以称之为“形”。它首先体现了“拧、倾、圆、曲”的线条美和;其次表现为“平圆、立圆、8字圆”的三圆运动,尤其体现在“提、沉、冲、靠、含、仰、移”的动律上;最后,“形”还体现了“由动到静”或“由静到动”这瞬间的变化流动美。

“身韵”表现风格之二——“神”。京剧大师钱宝森先生所说“形三、劲六、意八、无形者十”。在他看来,舞蹈动作中,外形只占三分,“劲”占六分,“意”(即“神”)占八分。由此可见,“神”非常重要。“神”是舞者内心所表现出来的情感,表现为“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心、意、气”,正是“神韵”的具体化。“形未动,神先领,形己比,神不比。”

“身韵”表现风格之三——“劲”,代指赋护外部动作以内在节奏和有层次有对比的力度处理。“劲”运用得当,那么,“动中之静”或“静中之动”,才能够得以表现,体现为快慢有制、有阴阳顿挫、轻重缓和。

“身韵”表现风格之四——“律”,包含动作中自身的律动和依循的规律。“律”又可以分为“正律”和“反律”。“正律”主要体现为“顺”,让人有一种“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之感;“反律”主要体现为“不规则顺”,让人有一种“出其不意”的感觉。

可以看出从人体的运动整体分析出“形、神、劲、律”各自的特点,然后又产生并达到“形、神、劲、律”的统一,这正是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 结语

身韵——作为当代中国古典舞美学品格的具体呈现与表达,其“以和为美”的动作形态、“程式严谨”的形象以及“典雅温润”的艺术范式等体现了对古典美学的追求,从更科学的层次来看,身韵不仅是表现的外在姿态,更注重文化内涵和美学意义,强调内外关系、形态、精神、力量和韵律的整体要求,它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特征,成为当代中国古典舞蹈本身的审美意识形态。

参考文献:

[1]庞丹,赵晶晶.“身韵美学”的构建与中国古典舞的学科建设[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1).

[2]周宏.论中国古典舞的审美文化内涵[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5).

[3]陈浩.试沦中国古典舞身韵的特征[J].商情,2009,(24).

[4]张纯承.浅析中国古典舞身韵特征魅力中国[J].2011,(6).

[5]刘青弋.中国古典舞的范畴与概念[J].北京舞蹈学院学報,2006:11.

[6]于平.风姿流韵:舞蹈文化与舞蹈审关[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20.

作者简介:

杨梓涵,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师范大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国古典舞创新发展
区域发展篇
中国古典舞创作中的情感表达探析
芭蕾基训对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形成的影响
中国古典舞教学课程模式探究
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中如何体现禅境意韵研究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