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有效提问培养语文思维能力
2017-11-30祝茂银��
祝茂银��
摘要:课堂提问是阅读教学的一种方式,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大大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关注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应成为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从语文课堂提问入手,探索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设计策略,有层次性,有梯度、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关键词:课堂;有效提问;思维能力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课堂不断前进的过程则是基于学生对一个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把握好“源于文本”的发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艺术的体现,更是学生学习过程有效、高效的体现。特别是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常常采用提问的形式进行教学。有效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了克服提问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有必要进行探索,使“提问”成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 巧設情景,激发求知欲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帕斯卡尔也说:“人只不过是一棵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棵能思考的芦苇。”课堂上进行有效提问,就是要引导学生大胆思考,学生思考角度不同,就会形成不同思路,进而产生创新的火花。在课堂教学中,要准确适度地把握好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著名教育家于漪教授,她上《孔乙己》一课时的提问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遇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孔乙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鲁迅先生是怎样运用鬼斧神工之笔来精心塑造这个形象的?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人的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看到悲剧使人泪下。《孔乙己》这篇小说写了孔乙己悲剧的一生,可是我们读了以后,眼泪不会夺眶而出,而是感觉内心一阵痛楚,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孔乙己的悲剧是在笑声中进行的,那么孔乙己的悲剧到底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呢?”老师的提问为学生创设了一种“促情”“激趣”的情境,学生在老师创设的这种问题情境中,对学习《孔乙己》充满了期待,形成了一种“急盼”“渴求”的心理状态,于是就会迫不及待地随老师走进文本,寻找导致孔乙己悲剧的根源。这样,一个情境,一个问题,就把学生带进了探索知识的海洋,刺激了学生参与的欲望,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地解决问题,愉快地学习。
二、 循序提问,培养举一反三能力
“先学走,再学跑”。这是公认的道理。提问也一样,一开始所提问题太难,超越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同时,要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设计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入、提高。例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是怎样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由‘盼到‘怕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现实的?”这个问题实际上就统领了诸如“怎样的描写?”“对于勒由‘希望到‘恐怖是什么在起作用?”“他们中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什么在主宰他们关系的变化?”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串联起来就回答了整体性的问题,可谓总揽全局,事半功倍。
在语文教学中,用渐进的提问来构建学生的课堂活动,用渐进的问题来制约课堂上无序的、零碎的、频繁的问答,有效地克服语文阅读教学中肢解课文、一讲到底、零敲碎打等种种弊端,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三、 突出主体,发掘思维潜能
曾经有位外国教授这样来评价我们的留学生:中国学生回答问题的水平很令人佩服,但遗憾的是没有几个敢于或会提出问题。这一现象与我国长期以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有着必然的联系。教师享有提问的权利,学生只能被动地、消极地听与回答。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这种现象正在逐步地改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多提出问题,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往上语文复习课,整理知识这一块,基本上是由我带领全班同学一起罗列出单元所学的知识点,也是由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来回答,学生处在被动的状态,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新课程开始实施,我学习了“新课程标准”“教学参考书”,针对这种情况,我变换了形式上的整理与复习,放手让学生自主整理,小组交流。在全班交流后,学生整理的形式很丰富,呈现出很多好的作品,学生积极性高涨。继而,我趁热打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语文问题,由其他同学来抢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了高潮,我发现学生的潜力很大,提出了大量的问题,而其他同学的回答也是十分精彩。鼓励学生提问,不仅能启发学生不停地去挖掘和回忆知识,而且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问是深入的阶梯,是前进的桥梁,是触发的引信,是觉悟的契机。”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有了方向,有了动力,有了创新。
因此,要打造高效语文课堂,做好课堂提问这一环节至关重要。我们只有掌握了高超的提问艺术,才能把智慧大门的金钥匙交给学生,“问”中长知识,“问”中出成果,“问”出语文课堂的精彩,“问”出“投石冲破水中天”的境界。有效提问是我们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激活主体思维,使学生的思维被点燃绽放。
参考文献:
[1]沈俏芳.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9年第5期,第24页.
[2]丁丹群.有效提问才能构建高效课堂[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1期,第65页.
[3]马智君.阅读教学中的提问与启发[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7年第2期,第35页.
作者简介:
祝茂银,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修远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