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
2017-11-30朱兴华��
朱兴华��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文本细读法,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并提升学生主体的个人认知。但是在进行文本细读时,也应注意始终立足文本,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并尊重学生的多元解读。本文将从文本细读的特征出发,提出进行文本细读的策略,为广大师生提供帮助。
关键词:语文阅读;文本细读;策略
文本细读通俗来讲,即对文本本身进行一种语义学的解读方法。它是实证性的、具体的解读方法,所以它要求从文本中找根据,其他的诸如外部环境(当时的环境和现在的环境)、读者的感受、作者自己的解读以及其他的批评都只是作为参考。它要求的是将文本本身视作为一个独立的符号结构,重视从语义本身和语境来考察作品,它和语言学的关系密切。
一、 文本细读的基本特征
(一) 以文本为中心
文本细读强调文本本身就是一个自足独立的存在,布鲁克斯主张,文学批评就是对作品本身的描述和评价。至于作者的真实意图,我们只能以作品为依据。只有在作品中实现的意图才是作者的真正意图。至于作者事前对作品的设想和事后对作品的回忆,都不足为据。文本细读强调文本语言和思想的关系,认为文本语言的功能和意义可以体现为意思、感情、语气和意向等四个方面,如果能够准确把握语言的这些因素,我们就能够解读作品的意义。
(二) 重视语境对语义分析的影响
文本细读认为语境对于理解文本词汇的深层意义是十分重要的。瑞恰兹反复强调,文本中,是某个词、句或段与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正是这种联系确定了特定词、句或段的具体意义,甚至一本书也存在着语境问题。
(三) 强调文本的内部组织结构
文本细读还将文本解读重点聚焦到文本内部的组织结构上。韦勒克认为,对文学背景、环境和外因的研究决不可能解决对作品这一对象的描述、分析和评价等问题。他强调作品就是一个隐含着并需要意义和价值的符号结构,主张解读就应该以具有这样的符号结构的作品为主要对象。
二、 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阅读文本狭窄,学生阅读兴趣低。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接触的最多的阅读文本就是课本。学生对课本的阅读方式就是听老师一遍又一遍地讲解、分析和练习。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来接触课本的时候,也逐渐失去了对课本阅读的兴趣。也因此,很多经典名著在狭隘的阅读文本中与学生失之交臂。而且,在当今的多元文化下,很多学生都热衷于电视和网络。他们很多都热衷于这些快餐文化,变得越来越浮躁,很难静心阅读一些静态的书本,对文学的迷恋程度越来越低。也由此,阅读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其次是学生阅读的时间较少。学业的越来越繁重,时间的越来越紧张,考试的压力越来越大,使得很多想去读书的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阅读这些相对来说无关紧要的书,对阅读产生了敬而远之的想法。还有部分学生由于家庭条件原因,没有能力去阅读课外的书籍。也有很多学生由于认知水平有限,而老师没有在旁边进行辅助,使得自己的阅读处于表层,没有深入地去了解阅读内容。
三、 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
(一)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在阅读过程中,要学会并养成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阅读的习惯,使我们在阅读时善于发现重点、新问题、新观点和新材料。在读书的过程中或读完一本书的时候,要学着做点读书笔记,记录一下书本的脉络主旨、主要人物、事迹、以及阅读感悟等,一些优美词句也可以摘抄一下。比如,段落:掌握段意最方便的办法是抓“主句”,也就是抓住说明全段主要意思的句子。其次,抓住文章的脉络主旨:有的文章,标题就说明了中心思想,有的在文章开头和结尾点明中心思想,有的则通过主要事件来表达中心思想,只要根据主要事件,就能很快确定中心思想。其三,对于文章、书籍中的主要人物、事迹、观点、中心思想等一些重点,要有意识地进行记忆,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促成更好的理解。
(二)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首先,老师要培养学生自我阅读的能力。学生才是阅读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去进行阅读,从阅读方法、技巧和内容上加以指导,让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最终还是需要学生自己去感知和掌握。因此,老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更多的阅读。其次,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能力。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读书的时候,认真地思考,敢于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老师不仅应该让学生明白文章的内容,更要留给学生自己的空间,去思考然后发问,从而能使学生真正地理解一篇文章。最后,要注重个性化的阅读。老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这些小学教材的时候,要把握文章所要表达的内涵与情感,领悟学生感悟文章背后的故事,理解作者的生平,同时可以多次阅读文章的高潮段落,体悟作者的情感。
(三) 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精读
在对每一篇文章进行阅读的时候,不能把文章和作者的生平隔離开来,作者和自己所写的文章是互为沟通、互相联系的。学生只有通过教师对自己的指引,结合学生自身,来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更加体会到文章的精华,享受到精读的思想碰撞的火花。同时,精读一篇文章,它更重要的意义就是能够带给学生思想感悟,从文章中体会到人生百态。通过精读文章,摘取其中的精华部分,仔细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引发学生的共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触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世界,最终影响学生的价值观。精读文章不同于以前的机械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文章。学生可以在书本中学习到很多的做人的道理,体会到更多的人生感悟。
总之,阅读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最基本的能力,它不仅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同时也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因此,搞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它是关系到小学语文教学及各科教学,乃至整个小学阶段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既要遵循学生目前的接受能力,同时也要考虑到语文阅读教学的规律,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设计。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实施合理的教学,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贺梦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蒙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方法研究[J].小作家选刊,2017,(12).
作者简介:
朱兴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螺髻山镇黄草坪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