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2017-11-30席海霞��
席海霞��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的质量。因此,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为了有效的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采取多种措施和方法。本文从激发学生兴趣,重视算理教学、科学组织练习,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几方面入手,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计算能力;激发兴趣;算理教学;科学练习;计算习惯
计算,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它是小学生的一项必备的数学能力。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所以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也是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那么,如何让每个学生具有扎实的计算能力,减少学生计算时的错误呢?
一、 培养学习的兴趣,是准确计算的基础
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是尤其重要。教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想学”。
1. 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在计算教学中渗入游戏。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针对低年级学生好动,持久性、稳定性较弱的特点,试着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练计算。例如:利用口算卡片、活动小黑板进行视算;每天课前2分钟对口令抢答,开火车等方式进行听算;也有“找朋友”、“邮递员”、“给小动物找家”、“放鞭炮”游戏中计算等方式训练,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由讨厌计算转变为喜爱计算。多样化的练习内容和形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计算能力的提高有了保证。
2. 以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激发兴趣。教学中,适时地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者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计算,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学生从乐中得益,从乐中长智,不知不觉就迷上了数学。
二、 重视算理教学,是准确计算的前提
1. 在操作中揭示算理。
恰当地组织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一摆、想一想、改一改、算一算,从中揭示算理。为了让学生理解笔算“两位数加法”的“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的道理,我在教学“43+ 25”时,先让学生自己先摆43根小棒,再在下面摆25根小棒,通过操作使学生体会到单根和单根对齐,整捆的和整捆的对齐,合在一起,再启发学生根据自己摆的小棒明确算理,突出了“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为学生理解记忆法则建立了清晰的表象,也为学生正确口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在演示中明确算理。
教学中尽可能地通过直观演示等手段化抽象为具体,明确算理,我在教学“39+15”“46-18”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和“个位不够减要向十位退1”的思想,通过同桌讨论,操作演示,在分、画、填、想、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在操作中掌握方法。
3. 在类比中同化算理。
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旧知,通过类比,同化新知,完成知识的正迁移,十分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认知结构的形成。例如,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就可以利用“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口算方法。
三、 科学组织练习,是准确计算的关键
教学大纲指出:“学生掌握知识有一个过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必要的练习来加以理解,逐步掌握。”但练习绝不能搞题海战术,多多益善,我觉得练习的有效与否,更要突出一个“巧”字。
1. 先慢后快。在刚刚教完一个新的计算内容时,我要求学生侧重掌握计算方法。因此,设计练习时,尽量计算量少一些,且不计时间,重在算对,过了一段时间,逐步提高计算要求,重在算快。
2. 重点部分重点练。在教学前先认真分析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和关键,从而组织学生进行针对性练习。例如“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这节课的重点是“个位不够减,怎么办?”为此,在教学时我不急于要学生算出计算结果,而是在练习中特意安排了突破“十位”的变式练习。
3. 经常出错的计算反复练。计算过程中学生发生的错误尽管五花八门,但细细发现还是有规律的。较小数加较大数比较大数加较小数容易错,例13+58、24+67等;相邻两个加数相加,或者减数和差是相邻数的容易错,例47+48,21-5;只是符号,或者某个数发生变化的算式容易错,例34+6与34-6;34+2与34+20。针对这些容易错的算式,我都及时纠正并加强针对性练习。平时批改作业时,我有意识地把学生作业中算错的题进行分析、归类,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 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准确计算的保证
1. 认真审题。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分三步走:一要审清数字和符号;二要审清运算顺序;三要审清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
2. 认真书写。班级中学生的态度存在明显差异,有的学生连书写都不规范,我便让他们去练字,尽可能地使他们的书写令人“看得懂”,做到少抄错题、不抄错题。
3. 积极验算。一些学生以为验算可有可无,其实不然。验算不仅能保证计算正确无误,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对学习一丝不苟的态度。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要经常化。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在时间上要讲求速度,在数量上要有密度,在形式上、内容上要灵活新颖。只要持之以恒,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会见成效。
总之,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提高与发展,依赖于学生计算思路的清晰条理与计算方法的合理灵活;依赖于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的形成;依赖于教师的期望、激励、训练与培养。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在计算教学中,要做到不断思考,不断探索,通过优化教学过程,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从而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计算的积极性,学生的计算能力才能得到有效地提高,教育之花才会开得更加灿烂。
参考文献:
[1]周婷.莫把“机灌”变“人灌”[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0,8.
[2]黄友初.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3,3.
作者简介:
席海霞,甘肅省兰州市,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新城区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