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素质内涵

2017-11-30线平吉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政治素质素质教材

线平吉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化,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培养造就未来高素质的人才,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师素质是教师完成教书育人工作所具备的基本条件。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合格教师的素质。

【关键词】教师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一、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在整个教师素质中居主导地位,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在向学生渗透着自己的思想、立场和观点。因此,这是教师的精神支柱,它支配着教师的其他各项素质。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较高的思想觉悟。教师不仅仅是“教师”,而且应该是“人师”,他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青少年一代成为具有远大理想的“四有”新人。所以,教师就应当是“当代先进思想的自觉拥护者”。应具备优良的政治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的劳动是用心灵塑造心灵,用人格造就人格。要教育好学生,教师首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正人先正己,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所以,教师应具有勤劳勇敢、诚实正直、遵纪守法、关心集体、助人为乐、实事求是等优良道德品质。“德高为范”,只有道德品质高尚的教师,才能塑造出道德品质高尚的学生来。

3.崇高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个人思想、品质、精神和行为规范的综合表现。主要体现在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的工作热情;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工作作风;教书育人、循循善诱的工作方法;勤奋学习、钻研业务的工作态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良好风范;互相学习、团结协作的优秀品格。

二、科学文化素质

1.精深的专业知识。教师要全面、系统、扎实、精深地把握本专业知识,掌握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理论体系及相应技巧。在教学中通贯全局地理解、处理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日益加快的今天,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使自己所教学科常教常新,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2.广博的文化修养。青少年一代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常会向教师提出一些涉及哲学、政治、科学等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教师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了解和掌握所教学科的历史和现状,扩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具有比较广博的文化修养。才能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刻苦钻研,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3.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支配着一定的教育行为。教育实践证明,科学的教育理论,可以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使教师掌握教育的客观规律、基本原则和方法,指导教师科学地进行教育工作以加强工作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减少盲目性,从而取得最优化的教育效果。教育科学理论素质在教师的素质结构中是一种必备的素质。

三、能力素质

1.扎实的教學基本功。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主要包括钻研、分析和处理教材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了解、分析和处理教材的能力等。教材是教学之本,教育工作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达到认识世界、发展能力和培养思想品德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分析教材内容,找出教材的重难点和关键,然后根据学生能力去重新组织,使教材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语言表达能力对教师来说具有特殊意义,因为教师的教学工作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教师的语言应有高度的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应有系统性和逻辑性;应有趣味性和启发性;从而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教育。教师还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课外活动中,从学生的知识、智力、兴趣、爱好、人际关系、个性特征等方面去了解学生情况,透视学生内心世界,捕捉学生真实思想,从而做到因材施教。

2.掌握和运用信息的能力。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各种社会信息数量、从时间到空间,规模空前,而且在不断迅速增长,形成了强大的社会信息流。因此,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和运用日益成为教师必备的重要素质。

3.坚实的教育科研能力。教师要有坚实的教育科研能力,具有较高的教育科研素质,这是促进教育理论发展的需要,是联系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必不可少的中介,更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内在因素。教师具备了教育科研素质,才能正确认识和掌握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更新陈旧的教育观念,从而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

四、心理素质

教师应该具有较好的心理成熟度,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自我调节能力。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一方面,能预防和克服心理挫折,增强教师的应变能力,以保证顺利完成教育任务;另一方面,能通过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把学生培养成为机智勇敢,富于开拓,敢于创新的一代新人。

总之,在教师整个素质结构中,各种构成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挥作用,而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任何一名教师都应“全方位”地发展自己的诸多素质,促进自己素质的全面提高。endprint

猜你喜欢

政治素质素质教材
教材精读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高中生政治素质现状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必备素质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报纸差错问题的结构分析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数学素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