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户兼业对土地利用行为及其效率的影响

2017-11-30何旺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21期

何旺

摘要:基于江苏省233户实地调研数据,分组对比分析不同兼业类型农户资金投入、劳动投入、肥料投入、土地经营规模等变量各总体均值间的差异;模型估计农户兼业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发现农户兼业降低了土地利用强度、降低了土地生产率,但对资金和劳动投入产出率影响不大。建议加快推进农村体制改革,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动二兼农户离农,大力发展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经营。

关键词:农户兼业;土地利用行为;土地利用效率

中图分类号:F325.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21-4157-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21.039

Study on Influences of Part-time Farming to Land Utilization Behavior and Efficiency

——Based on a Survey in Suzhou, Nantong and Suqian City

HE Wang

(College of Public Management,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5,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field survey data of 233 farmers in Jiangsu Province,the differences in ensemble average of variables such as capital investment, labor investment and fertilizer utilization and land operation scale of farmers in different part-time types are analyzed with group comparisons and the model estimates the influences of part-time farming to land utilization efficiency,from which we draw conclusions that part-time farming reduces the land utilization intensity and brings down the land productivity but has little effects on the input-output ratio of the capital and labors. To solve the problems,accelerate the reform of rural institutions was proposed,optimize the r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separate the farmers whose non-agricultural income is higher than agricultural income and vigorously develop agricultural scale management and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Key words: part-time farming;land use behavior;land utilization efficiency

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户兼业日益深化和普遍化[1]。农户兼业导致农户家庭内部结构改变,其土地利用行为也随之转变,进而影响土地利用效率。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农村发展,需优化农业生产体系、产业经营模式,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效率,来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因此,近年来关于农村土地利用效率的研究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重点。农户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微观主体,其农业生产行为必定影响农村现代化发展。陈忠明等[2]认为农户从一个理性的经济人角度,不断地对其家庭的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資源进行调整来实现家庭效用的最大化,农户兼业导致了资源配置的改变也必然导致其土地利用行为的转变。有学者明确指出不同兼业水平农户在土地经营规模投入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在农药化肥方面则不存在明显差异[3]。还有学者认为农户兼业类型对其资本、劳动力、肥料和土地经营规模投入均有显著影响[4]。

农业生产行为的改变势必影响土地利用效率。大部分学者认为随着农户兼业的不断深化,农户对农业收入的依赖降低,出现农村土地抛荒,粗放经营,生产资料投入严重不足等现象,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低下[5-8]。生秀东[9]、廖洪乐[10]认为,农户兼业有利于家庭资源合理配置,并且可以与农业专业化并存发展,也有学者认为适度兼业有利于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但超过这个度将会产生相反的效果[11]。

因此,依据江苏省3个市部分地区抽样调查数据,以农户为微观单位,分组对比分析不同类型农户农业生产行为的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类型农户间差异是否显著;建立土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拟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农户兼业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为中国农村转型,产业结构优化,二兼农户离农,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以及土地的规模化、专业化经营提出针对性意见。

1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分析

1.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是2016年对江苏省3市县(苏州市昆山市、南通市海安县、宿迁市沭阳县)9村实地抽样调研所得,共发放270份问卷,有效问卷233份,有效率为86%;问卷主要包括农户的家庭结构、家庭收入状况、土地经营情况以及具体农作物的投入产出(投入包括肥料、农药、种子、农业机械等资金投入和劳动力投入情况)等。endprint

3个样本区的经济特征:昆山市地处太湖平原,近年来,昆山市城镇化发展迅速,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990年的22.6%下降到2014年的1.0%。南通市海安县地处苏中平原,东临黄海,至2014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8.21%,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19.2%。宿迁市沭阳县位于沭水之阳,地处三大经济区交叉地带,至2014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13.59%,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35.93%。由此可见,昆山市经济最发达,海安县次之,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是沭阳县。

1.2 不同类型农户的比例

农户兼业是指农户既进行农业种植又从事非农工作的二元化生产模式[4]。对于兼业农户的划定,美国学术界依据非农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来划定,日本则根据家庭非农劳动力比重来划定[12]。中国兼业农户划定主要基于以上两种划分标准[13],本研究从收入视角划定4个区间:纯农户(小于10%)、一兼农户(10%~50%)、二兼农户(50%~90%)和非农户(大于90%)[14]。样本区纯农户只占10%~20%,兼业农户均达到80%以上(表1)。

1.3 不同兼业类型农户的土地利用行为分析

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观测不同类型农户的资金投入、劳动投入、肥料投入、土地经营规模等变量各总体均值间的差异,判断各样本间差异是否显著。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F检验,结果显示在1%、5%或10%的显著水平下,均通过检验,这说明农户兼业对农户农业生产的行为选择有显著影响。

1)资金总投入。农业生产中的资金总投入主要包括肥料、农药、种子、农业机械以及转入土地所需要的资金。由表1可见,3个地区纯农户的土地资金投入均大于一兼、二兼农户,同时也存在细微的差别,昆山市3种农户之间的差异均较大,南通市海安县与宿迁市沭阳县纯农户与一兼农户间的差距较小。该结果可信,对二兼农户来说,农业收入较少,导致其对农业投入不足,在资本约束下,对农业物质投入就会减少。昆山市纯农户与一兼农户之间差异较大的原因是苏州经济较其他两个地区发达,农户兼业程度高,纯农户为实现规模效益、农业增产加大了各项生产资料的资金投入。

2)劳动力投入。劳动投入以家庭农业劳动力总投入(每天8 h来计算)除以年种植面积来计算。一兼农户的时间投入微小于纯农户,二兼农农户也小于纯农户,但相差不大。以调查中的最典型的三劳动力农户家庭为例,纯农户将全部的劳动力都投入农业生产,而对于二兼农户,多数家庭只有一位妇女或老人在家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男工女耕”、“老耕少工”的模式非常普遍。

3)肥料投入。关于肥料的投入3个地区表现出一致的趋势,一兼农户的地均肥料投入费用稍高于纯农户,且二者均明显高于二兼农户。以南通市海安县数据为例,纯农户地均肥料投入为2 800.05元/hm2、一兼农户为2 942.40元/hm2、二兼农户为2 439.00元/hm2。可见,对于农业性的纯农户与一兼农户,更加愿意通过增加化肥的投入来实现增产,兼业化程度高的二兼农户则不愿加大肥料投入。

4)土地经营规模。从土地经营规模来看,3个地区均表现出纯农户的经营规模大于一兼农户,一兼农户明显大于二兼农户。昆山市纯农户平均经营规模为0.58 hm2,一兼农户为0.30 hm2,二者存在明显差异,南通市海安县纯农户平均经营规模为0.51 hm2,一兼农户为0.35 hm2,二者差异较大,宿迁市沭阳县纯农户平均经营规模为0.61 hm2,一兼农户为0.56 hm2,二者差异不大。这一结果是由于3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造成的。由此可见,地区经济越发达农户兼业数量越多,兼业化程度也越高,兼业农户对土地收入的依赖性降低,土地的生存职能也就越低,自2005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施行,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日益建立,土地流转现象更加普遍。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地利用效率指标体系建立及其影响因素界定

2.1.1 因变量的选取 本研究遵循指标选择的区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结合中国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以土地生产率,土地资金投入产出率以及劳动力投入产出率表示土地的邊际产出能力,以耕地复种指数表示土地利用强度来分析农村土地利用效率[15]。

复种指数即年内耕地上农作物总种植面积除以耕地面积。土地生产率指单位面积土地上农作物的产值,反映土地的生产能力。资金投入产出率是指单位资金投入所带来的农作物产值。劳动力投入产出率是指单位劳动工时投入所带来的收益。

2.1.2 自变量的选取 土地细碎化指数(SI)是指土地的分散程度,SI在0~1之间,计算公式如下:

SI=1-αi2/(αi)2 (1)

式中,n指地块的数目,αi是指每一地块的面积。

以非农户为参照组,考察不同兼业类型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差异,理论上讲,农户兼业会导致土地利用强度下降,土地利用效率低下。户主年龄(X5)越大,从事农业生产的经验越丰富,外出打工的可能越小,应该越有利于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但据调查,农村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现象严重,务农人员素质降低,将导致劳动力投入产出率降低。户主文化程度(X6)越高,接受新技能的能力就越强,外出就业的可能性大,农村年轻劳动力、高素质劳动力的流失对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产生不良影响。常年务农劳动力比重(X8)越高,说明家庭劳动力充足,有利于土地利用强度的提高,有利于实现农业精耕细作,提高土地产出率;但劳动力投入产出率可能降低。家庭经营的土地规模(X9)若大到可以实行农业机械化的程度,则劳动生产率将得到提高,土地产出率会下降;反之,家庭经营的土地规模(X9)若不够规模经营,则面积越大,复种指数和土地产出率可能降低,劳动生产率可能提高[16]。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见表2。endprint

农村劳动力的分化,推动了农村土地流转,随着农户兼业程度的提高土地流转现象愈加普遍。大部分兼业农户选择流转一部分,自己耕种一部分,一来是为了满足家庭粮食蔬菜的自给自足,二来农户种地是为了给不确定性的打工风险提供生存保障,依赖于土地的保障功能不愿离农。

2.2 土地利用效率的计量分析

为判断多种因素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采用计量软件EViews 8.0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模型公式如下:

Yi=α+Xj β+ε (2)

其中,Yi為观测向量,土地利用效率的4个指标分别对应模型Ⅰ~Ⅳ。Xj为解释变量向量,α为常数项,β为回归参数向量,ε为残差项。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模型Ⅰ~Ⅳ进行估算,得到4个模型的解释变量系数、标准误、F值及其伴随概率P。模型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

由模型估计结果可见,4个模型的F检验结果均显示在1%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说明4个模型的回归方程显著,即土地细碎化、纯农户、户主年龄等10个解释变量联合起来确实对因变量土地利用强度、土地边际产出率等指标都有显著影响。另外,通过考察t检验的显著性来判断,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单个解释变量对因变量土地利用效率是否有显著影响。

1)农户兼业对土地利用强度的影响。与非农户相比,纯农户的复种指数高32.91个百分点,一兼农户高33.40个百分点,二兼农户高22.83个百分点,均显著;可见,农户兼业降低了耕地复种指数。农户兼业不断深化使得农业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明显减小,农户对农业的投资意愿降低,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土地撂荒无人耕种的现象,对非农户与二兼农户来说,耕种土地主要用来满足家庭对粮食和各种蔬菜的需要,而不是为了盈利,对土地的投资意愿不高,大多只种植一季,对土地利用强度的提高产生不利影响。

2)农户兼业对土地生产率的影响。从模型估计结果来看,纯农户、一兼农户、二兼农户3个解释变量估计系数均为正,且统计检验均为显著,且纯农户与一兼农户的土地生产率明显高于二兼农户。这说明,兼业程度越高的农户土地生产率越低,主要是因为务工人员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是风险的规避者,为不确定性的打工风险提供生存保障,不愿将承包地全部流转出去,有的选择流转一部分,自己耕种一部分;有的则选择全部自己耕种。由于他们的收入不再依赖农业,种地只是为了规避风险、养老、保障生活,他们在耕种土地上很少用心,自然状态下的土地产出率低下。

3)农户兼业对资金投入产出率的影响。从模型估计结果来看,农户兼业类型3个变量系数为正,且系数统计检验显著。与非农业户比较,纯农户的资金投入产出率高31.38%,一兼农户高20.5%,二兼农户高13.64%。这是由于非农户农业种植大多为自给自足,农业投资有限,生产量低下。虽然3个变量与非农户的资金投入产出率较大,但3个变量之间差异不大,不能说明农户兼业对资金投入产出率影响显著。

4)农户兼业对劳动投入产出率的影响。从模型估计结果来看,农户兼业对劳动投入产出率的影响均不显著。所以从统计意义上讲农户兼业类型对劳动投入产出率无明显影响。

3 结论与建议

综上可以得出3点结论:①江苏省农户兼业十分普遍,兼业农户所占比重高达85%以上。对比区域地理环境、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同的3个地区可以发现,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户兼业不断深化。②农户的兼业化程度决定了农户的土地利用行为与方式的选择,二兼农户农业投资意愿明显不足,存在土地抛荒现象,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③农户兼业虽降低了土地利用强度、降低了土地生产率,但对资金和劳动投入产出率影响不大。

针对促进二兼农户离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目标提出以下建议:①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要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乡镇第二、三产业,促进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②加快体制改革,推动二兼农户离农。二兼农户对土地的投资意愿严重不足,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对农业发展无正效益。应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农户进城的政策性歧视;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弱化土地养老、生存保障职能,促进二兼农户真正离农。③改革创新农村发展模式,兼顾规模化农业大户、公司和小规模纯农户的发展。发展创新,接收工商资本下乡,大学生回乡创业,吸引市场资金与人才技术,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经营。政府也应积极响应,加大“三农”扶持力度,除粮食直补外,加大对种子、化肥、农药、机械等生产要素的优惠政策;其次,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小规模农户资金投入。

参考文献:

[1] 尚 欣,郭庆海.基于理性经济人视角下我国兼业农户行为分析[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0(5):597-602.

[2] 陈忠明,徐 彦,张保花.不同收入结构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差异分析——基于安徽省的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11):22-23,106.

[3] 李明艳,陈利根,马贤磊.不同兼业水平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09(10):185-188,191.

[4] 梁流涛,曲福田,诸培新,等.不同兼业类型农户的土地利用行为和效率分析——基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实证研究[J].资源科学,2008(10):1525-1532.

[5] 黄大学.农户兼业对农地利用效率与农地流转的影响——以湖北省荆门市为例分析[J].当代经济,2006(4):62-63.

[6] 陈晓红.苏州农户兼业行为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0.

[7] 罗 芳.农户兼业水平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3):2801-2806.

[8] 林本喜,邓衡山.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浙江省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J].中国农村经济,2012(4):15-25,46.

[9] 生秀东.家庭农场与兼业农户:专业化和兼业化的冲突[J].区域经济评论,2013(6):109-112.

[10] 廖洪乐.农户兼业及其对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影响[J].管理世界,2012(5):62-70,87.

[11] 梁流涛,许立民.生计资本与农户的土地利用效率[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3):63-69.

[12] 李小建,乔家君.欠发达地区农户的兼业演变及农户经济发展研究——基于河南省1 000农户的调查分析[J].中州学刊,2003(5):58-61.

[13] 王兆林,杨庆媛.农户兼业行为对其耕地流转方式影响分析——基于重庆市1096户农户的调查[J].中国土地科学,2013(8):67-74.

[14] 陈晓红.经济发达地区农户兼业及其因素分析——来自苏州农村的实证调查[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0):90-94.

[15] 方先知.土地利用效率测度的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J].系统工程,2004(12):22-26.

[16] 夏庆利,罗 芳.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北的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12(5):15-21,1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