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课堂小结更新颖
2017-11-30黄进
黄进
[摘 要]課堂小结没有固定的模式,应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恰当的形式和方法进行教学,力求新颖有创意,充满情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进行课堂小结时,通过引导质疑、首尾呼应、设疑延伸、营造氛围等方式,可让数学课堂小结变得更加新颖。
[关键词]课堂小结;新颖;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2-0051-02
说到课堂小结,许多教师会认为无非就是在课堂即将结束时拿出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回顾和小结。大多数教师都会这样进行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面对这千篇一律的提问,面对学生那波澜不惊的回答,我们似乎不再有新的期待:或许,课堂小结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其实,课堂小结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构建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因文因人制宜,选用恰当的形式和方法。我认为,成功的课堂小结,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要新颖有创意,充满情趣,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学生的思维,收到“课虽尽,趣无穷”的效果。那么,如何让课堂小结更新颖呢?
一、引导质疑
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目前的课堂小结中,许多教师还是串讲串问,牵着学生走,没有留给学生质疑的空间。新课标下的课堂小结,要将质疑引入课堂小结。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教师应营造质疑氛围,使学生因趣生疑、因疑生奇、因奇生智。
例如,在学完“利息”后,有学生会提出疑问:“信用卡和国库券是怎么一回事呢?”教师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银行做调查,并要求学生结合调查结果出一份数学报。学生带着疑问走进银行和储蓄所,了解了信用卡的用途、种类,以及有关国债的一些知识。学生从这次的调查实践活动中增长了知识,又在办报中感受了数形结合的数学美。还有学生质疑:5000元存两年,先存一年,把本金和利息全部取出,然后再存一年,这样比定期两年是否更划算?因为这样第二年存进银行的钱更多,自然而然,利息就更多。”学生这一质疑,引起了全班的争议,有赞成,也有反对,还有的默默地动笔算一算,看看哪种更划算。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浓、积极性高,对学生来说这是极具吸引力的学习。
二、首尾呼应
“首尾呼应”是指小结应该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导入遥相呼应。教师导入新课时,先提出问题,再设下悬念,以引出下文,在授课结尾,顺理成章地照应开头,点破迷津,解决悬念。这样一来,首尾呼应,水到渠成,这个教学过程自然和谐,使学生豁然开朗。这种前呼后应式的小结,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课的主要知识。
例如,在上“圆”这节课时,我首先利用“小动物骑自行车比赛”这一动画进行导入,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车轮分别做成圆形、正方形和椭圆形时骑车者的感受及产生这些感受的原因。最后,在课的结尾,让学生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个现象。这样小结,学生在巩固本节课重点知识的同时,自然也感受到了本节课的价值所在。
三、设疑延伸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一节课即将结束之时,教师可以巧妙设疑,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新问题,激发学生的这种需要,促使学生去发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主动建构新知识。这样,让学生不断探索,必定会把学生的思维推向新的高潮。
例如,在教学“找规律”(选配)时,对于问题“若已知2件上衣、2件裙子和3条裤子,共有多少种选配方法?”,其解决方法有:①2×2+2×3;②2×(2+3)。对此,我进行小结:“同一道题目,却有两种不同的算法,那么这两个算式之间可以通过什么符号连接起来呢?(学生答:“等号。”)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下一单元主要学习的内容——乘法的分配律。”这样的课堂小结作为联系课堂内外的纽带,收到了言尽意远的效果。
四、营造氛围
随着下课的临近,学生的注意力由高度集中变为逐渐分散,为此教师必须想方设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取多种方式活跃课堂,激励学生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是十分重要的。“营造快乐氛围,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并学会去享受每一堂课。”这便是我的教育追求。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好说、好动的特点,引入数学游戏,以此活跃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小结倍数和因数的内容时,我融入游戏元素:“凡是学号符合以下要求的,请站起来,看看谁的反应快。”
(1)学号是5的倍数;
(2)学号是24的因数;
(3)学号是30的因数;
(4)学号是1的倍数。
通过游戏进行课堂总结,学生人人主动参与,学习效果奇佳。
五、解决问题
华罗庚先生曾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受长期的教学观和学习观的影响,学生一般认为:数学就是解题(而且是比较纯粹的题),学数学就是通过解题求得一个结果。”其实数学发展到今天,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应用性越来越强。学生应该知道数学的价值,树立应用意识,能够形成解决日常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这一应用过程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社会,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基于此,我在课堂小结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例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时,我打破常规,这样小结:“学校要购买一批图书。你觉得应该怎样做?”学生回答:(1)必须调查学生喜欢哪些书;(2)了解这些书大致的比例关系;(3)了解学校要购买多少书;(4)按比例对购买的图书种类进行分配。这样小结,不仅巩固了新知,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利用本节课的内容解决生活问题,感受到数学的美和数学的价值所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endprint
六、画龙点睛
“今天这节课大家学得非常好,如果还有什么问题想和老师课后进行交流,请拨打下面的电话,老师随时为你服务。老师的电话号码是8位数,每一个数字都有对应的密码,依次是:(1)5和15的最大公约数;(2)一位数中最大的质数;(3)最小的质数;(4)比最小的合数大1;(5)两个相邻偶数之差;(6)最小奇数和最小质数的和;(7)2和3的最小公倍数;(8)既是质数又是偶数。你能破译这些密码,并顺利与老师通话吗?”该课堂小结既快捷简练,又省时高效。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力求简约性和高效性的同时,这一课堂小结还体现了数学教育的人文性。该小结一改过去学生机械应答、被动回忆的状况,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充分唤醒。课堂上,学生充分表达着既富有数学内涵,又颇具个性色彩的学习成果,在优化和梳理认知结构的同时,思维的拓展性、开放性,以及浓浓的人文情怀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七、推波助瀾
课堂小结的语言应该发人深省,使学生感到“言已尽而意无穷”,跨越课堂教学和课后休闲的时空界限,课后学生还会自觉“回味咀嚼”,获得更多收益。此外,课堂小结还应重视拓展学生的思维,把学生引入新的境界,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这节课的结尾处,我编了这样一个歌诀:
小数点真奇妙,没有腿也能跑;
往右奔,数变大;往左跑,数就小;
右奔一位,扩大10倍;左跑一位,缩小10倍;
右奔二位,扩大100倍;左跑二位,缩小100倍;
右奔三位,扩大1000倍;左跑三位,缩小1000倍;
……
“省略号表示什么?谁能把它补充完整?”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个个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甚至课后还在念着歌诀。整节课张弛有度,曲折有致,寓教于乐,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八、反馈评价
通过作业的形式进行课堂小结,能使学生了解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便于课后查缺补漏。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期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教师应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的作品,肯定学生的创造性劳动,让学生多一点成就感,增强他们好好学习的愿望,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
例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后,可通过以下作业进行课堂小结。
1.建筑工人用2份水泥、3份沙子和5份石子配制一种混凝土,配制6000千克这种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和石子各多少千克?
2.小明、小强、小刚同住在一个单元里。9月份,这三家住户一共要付电费120元,请你根据下面的情况帮助他们算一算,每户应付多少元?
■
这样小结,能帮助学生有效巩固所学知识,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小结不是幌子,是反思;小结不是炒冷饭,是再提升;小结不是师生对话,而是心脑整合。成功的课堂小结,既可以理顺知识,营造氛围,又可以承上启下,为新课做铺垫,从而使课堂教学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责编 黄春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