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礼仪教育的对策措施
2017-11-30代友良余凌云刘慧王黎三陈泽强黄清霞��
代友良++余凌云++刘慧++王黎三++陈泽强++黄清霞��
文章系信阳市中小学校应用性教育科研课题《农村小学生礼仪教育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16-XJYY-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中国有着“礼仪之邦”的美誉,抓好启蒙教育,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把小学生培养成为一个个讲文明、懂礼貌、守规矩的好少年乃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职责。本文结合礼仪教育实践经验,重点探讨了小学生礼仪教育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礼仪教育;小学生;文明;对策
一、 前言
自古以来,中国有着“礼仪之邦”的美誉,孔融让梨、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礼仪故事佳话广为流传。自古以来我们就推崇“百行以德为首”,讲文明、重礼貌、和善待人,已成为我们中华儿女世代弘扬的传统美德。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相对较为滞后,特别是少数独生子女,自私又任性,不懂得尊重、关爱他人与严于律己,出现了一大批不文明的现象:在旅游景点刻字、等公交车拥挤抢座,不给老弱病残让座,甚至在公共场做出乱丢垃圾等不雅之举,这一切归根到底,是礼仪教育的缺失。小学期间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为此应抓好启蒙教育工作,适时对小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二、 发挥学校正面教育与引导作用
小学生是未成年人,他们的思想还没有成熟,对于各种行为还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偶然出现某些不文明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并不等于我们可以对其放任自流,使之为所欲为。作为校方,应注重礼仪教育工作,倡导文明,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和文明言行举止,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既要理论教育,又要重视体验,突出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达到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性。在礼仪教育中,一开始不必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只要坚持做下去,他们就会慢慢感悟出其中的道理。为达到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校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第一,教育内容要统筹安排。学校礼仪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理应从小抓起,贯穿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全过程。必须对各级学校、各个阶段礼仪教育的内容进行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形成一个完整的礼仪教育的系统。否则,就难免相互脱节,甚至出现教育内容交叉、重复或缺失、疏漏等情况。当前,礼仪教育正在大踏步地走进小学、中学的校门,应该说对礼仪教育的内容进行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已经刻不容缓。第二,教育方式要多元选择。在教育过程中,不应只采取单一的课堂讲授的方式,还应该把课堂讲授与模拟训练和日常养成等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课堂讲授重在传输礼仪知识,那么模拟训练则重在体现礼仪教育操作性的特点,而日常养成则重在体现礼仪教育实践性的要求。第三,教育重点要分段把握。礼仪教育虽然具有十分鲜明的操作性特点,但这绝不意味着礼仪教育只需要学习具体的礼仪规范。在小学礼仪教育中,由于小学生文化水平不是太高,对理论把握能力不是太强,因此应重在操作方面,以礼仪规范的讲授和训练为主,抓日常的规范管理,以此培养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
三、 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家庭是人生的初始港湾,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小学生礼仪教育要重视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家长平时的言谈举止以及对子女的要求等,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直接在孩子身上发生作用。家长良好的礼仪形象、家庭的文明礼仪气氛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家长引导孩子懂得在家孝敬父母,学会自理,对人有礼,不给别人添麻烦,懂得感恩,做事情想到与别人合作,学会做客礼仪与待客礼仪等。在家庭礼仪教育中,家长要明确礼仪教育的目的、要求、家庭礼仪规范。同时家长要以身作则,发扬榜样的示范作用,用在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为孩子树立一面旗帜,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从家庭教育的视角来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性。
四、 加强学校同家长之间的联系,形成合力
小学生的礼仪教育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来提高他们的礼仪修养是远远不够的,在实施礼仪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调动学生家长的力量,增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让小学生家长也认识到开展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了解礼仪教育的宗旨和内容及方法,学校做好家长的基础礼仪教育指导工作,提高小学生家长的素养和品德,进而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榜样氛围。家庭是小学生接受礼仪教育的第二大场所,只有家长具备较高的礼仪修养,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件事中都应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指导小学生示范符合礼仪规范,在家长积极的引导下,为小学生的礼仪学习构建良好的家庭气氛,形成家庭礼仪文化,逐步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五、 小学生自我规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自我教育。”在小学生的礼仪教育中,教师要发挥他们的引导作用,让小学生亲自对自己的礼仪水平,以及礼仪教育做出一些最基本的评判和规划。小学生在自我理解、自我规划、自我尝试、自我肯定、自我调整、自我总结的过程中,能够对礼仪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小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与提高。教师应该引导小学生从自身出发,实现礼仪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为增加小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让小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间互相评价,然后教师再进行综合性评价,让小学生思考自身在礼仪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思考今后的改进方向。通过这些举措,小学生就能够认识到自身的真正水平,并且愿意自己去努力提高。
六、 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古话说明社会生活环境对人品格的养成具有重大影响作用。要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家庭、学校、社会要协同努力。首先校方要创设文明、和谐的学校环境,在校内走廊、橱窗内宣传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此外,教师热爱关心学生,学生尊敬爱戴老师,共同创设良好的班集体,使学生从集体中得到温暖,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其次,家长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表率作用。培养小学生在家要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再次,社会各阶层要落实十九大会议精神,弘扬社会正气、传播社会正能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环境的影响是深远的”,让小学生在所置身的环境中,在模仿与训练中形成良好礼仪行为习惯,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汉生.当代社会青少年礼仪教育的缺失及重构[J].教育与职业,2008,(3):120-121.
[2]牛晓琴.青少年礼仪教育之我见[J].山西煤炭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7,(1):72-73.
[3]陈雅琴.小学生礼仪教育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16):78.
作者簡介:
代友良,余凌云,刘慧,王黎三,陈泽强,黄清霞,河南省信阳市,信阳市平桥区洋河镇中心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