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经验改造的过程
2017-11-30唐燕飞
唐燕飞
[摘 要]教师对学生的生活经验、感知体验、知识储备是否掌握到位,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以苏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分一分”为例,通过两个不同的教学方案,说明只有聚焦学生的已有经验,拿捏好教学进度与学生认知经验的对应关系,才能帮助学生完成已有认知经验的改造,顺利开展新知识的学习。
[关键词]分一分; 学生经验; 改造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2-0037-01
一、 教学方案对比
【案例】苏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分一分”
师:皮皮设同学宴,他要买苹果、橘子、香蕉、梨等水果款待大家,可他不清楚每种水果应该采购多少。大家帮皮皮出主意,每位同学选择一种自己最钟爱的水果贴在同一张纸上,让皮皮一眼就能看出喜欢不同水果的人数。(分组活动)
教学方案A:
师:通过上述实践活动,你认为如何贴图能让皮皮以最快的速度统计出喜欢不同水果的人数?
(学生完全没有思路,教师开始提示)
师:你觉得咱们应该随意乱贴,还是分门别类来贴?
……
教学方案B:
师(巡视后选取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图1贴了9个水果,为什么数目是9呢?
生1:因为这个组的人数是9,因此水果数也是9。
生2:9人,一人一个水果,刚好就是9个水果。
师:这充分表明该组执行了每人一个,不多不少、不重不漏的挑拣标准,这个标准是统计的一般准则。
师(展示学生作品):比较图2与图3这两种不同的贴法,它们有什么异同?
生3:图2是把相同的水果贴在一起,不同的水果隔开一定距离。
生4:图3是按品种划分水果。
师:把相同品种的水果放在一起,也就是说统计时先分类。
师:对比图3和图4,你有什么看法?
生5:图4比图3整齐有规律,观察与清点起来比较方便。
师:由此看来,光是分类还远远不够,还应该排列得整整齊齐,这样容易清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分一分”,你认为分一分时应该怎么做?
二、原始构架,自我修缮
一年级上册的“分一分”,是小学生首次触及“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对比以上两种教学方案,不难发现,方案B是教师在巡查中初步认识学生已有经验后发生的,他通过对学生已有认知经验的展示,拓展了学生的个体经验,在交流沟通中,学生探寻到已有经验与新知识间的连接点,在比较、交流、反馈中达成已有经验与新知识的融通对接。
变造经验首先需将学生的已有经验充分展露出来,学生已有经验的存储是客体,教师在研读教材的同时,更应参透学生。故教师在施教中的首要任务是制造机会,创设条件让学生暴露隐性经验。以教学方案B为例,由于教师设置了开放性的小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先根据已有经验完成课前作业,教师巡察指导,从而初步了解学生已有的经验。如果教师不敢松手,或者没有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就会丧失掌握学生已有经验的契机。
三、经验改造的基础和切入点
学生头脑中的思维导图,是由其生活经验、感知体验和知识储备共同构筑的。但整体经验与个体经验是有所区别的,如教学方案A,只能唤起个体经验中的局部内容;相对而言,教学方案B的设计,则大大扩充了学生更多的生活经验,以此为基础,让学生表述统计意义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为了提高新知识的掌握吸收效率,教师需要甄别、筛选学生的已有经验,防止无关经验的干扰和负面作用,找准学生接受新知识的一个突破口。教学方案B中教师利用“为什数目是9呢?”“比较图2与图3这两种不同的贴法,它们有什么异同?”等问题,有效地引导学生回想和反思,从而促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和所学新知之间探寻到最佳学习点。
综上所述,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和思维发展过程,摸透学生开始进入学习紧张状态时的已有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巧妙地帮助学生完成已有认知经验的改造,以顺利开展新知识的学习。
(责编 童 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