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7-11-30林敏
摘要:自主,合作,多层次,高品质,低碳性,和谐性,是生态课堂所具有的六种特性。小学数学的生态课堂,就是要把数学的生态理念和数学的学和本质有机、和谐地融合到一起。小学数学的生态课堂能够明确数学的教学方式,促进数学的教学思维,让师生在数学课堂的实践中共同进步。课堂不仅是知识传递的地方,更是人类对于学术表达的场所。而小学生生态课堂的教学模式,需要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自主学习,知识聚焦,学习探究,解决问题,知识运用,能力拓展等要求。无论是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运作还是学习习惯,小学数学生态式教学对小学生学习数学都具有非常积极重要的作用。
關键词: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教学实践
生态教学的理念和数学学科本质特性能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机地融合到一起,是小学生态课堂实现教育生态学的重要目标。以教授推动学习,以学习反补教育也恰恰符合了中国古圣先贤教育中的教学相长。教学模式中应当依据理论从现实出发,学科理论经得起实践考验。在教学实践之中不断优化教学经验,帮助生态课堂臻至圆满。本文通过近些年来的课堂实践与研究,树立了一些典型案例,并根据小学生态课堂的六种特性,构建小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的模范操作。
一、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的价值追寻
(一) 优化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改变,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也已经悄然展开“对话式教学”。生态课堂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在课程实践上,我们将每一位生态课堂上的学生,都按照前低后高的座位来安排,从视野上使全班同学都可以看到黑板或者屏幕上的课件,使得课堂学习效率增加。在课堂上,对话式教学改变了以往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死板模式,将话题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感,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同时教师会通过课堂对话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材施教。对话式教学,不仅仅是通过语言交流完成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的对话内容。更是通过课堂上所需要的教具,例如多媒体音响,多媒体电视屏幕,投影仪,或者其他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教师与学生通过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纠正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们从多角度看待问题,从多方面寻求答案,帮助学生们构建灵活的思维模式。同时,教师在倾听学生们的表达时,成为了学生们学习的伙伴。对话式教学,让授课从被动变成主动,让学生们从情感上热爱生态课堂。
(二) 明晰师生的思维
构建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通过同化和顺应的途径来认识知识结构的变化。同化认知是一个知识累积的过程,而顺应认知则是思维框架的改变。如果说同化认知是量变,那么顺应认知就是质变。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着重培养的不仅是学生的知识点的死记硬背,简单的学习就是从知识的收集,大脑的筛选、接受的过程。但小学数学生态课堂要求师生达到就是将累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模式将所理解的信息反馈给教师,让教师和学生在学习意见上形成一种对话模式。这种对话式教学增加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进行“对话式教学”,可以变课堂中的线性交流为网络模块式交流,使课堂中每一个生态因子都保持畅通的交流信息渠道,明晰了师生的思维。
二、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的具体操作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刘贵华教授曾指出:生态课堂即用生态学的原理去审视课堂,以生态的眼光、态度和方法去思考、分析和解释复杂的课堂教学问题,并以生态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基于生态课堂的小学数学“对话式教学”的操作范式为:自主学习,聚焦问题;尝试探究,解决问题;练习运用,拓展问题;自我反思,生成新问题;课后调研,再设计思考。
(一) 自主学习,聚焦问题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不仅关注所有学生的整体特性,还重视学生的多元差异。这个环节主要是教师立足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经验基础,通过设计导学案、活动单或调查表,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内容包括与本节课相关的已有知识的复习、预习文本内容的要求和提示等。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学教材,自觉与文本对话,与自我的经验世界对话,并主动提出问题,实现旧知与新知的有效对接。在此基础上,教师批阅预习作业,学生进行交流,共享问题、聚焦问题,师生一起筛选出本节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或重点问题。
(二) 尝试探究,解决问题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因为问题而丰富多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数学课堂也更有价值和意义。这个环节主要是教师结合新课的学习,创设生动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同伴学习),并分享经验、比较与优化、亲历与体验的过程,使学生尝试探究新知,主动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将伴随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和生本之间的对话交流,引导学生明确探究的内容,掌握问题解决的路径和方法,并敢于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和思考。这些经历和体验都围绕着预习活动中提出的主要问题进行。
参考文献:
[1]刘贵华,杨清.从标签式趋同到内涵式多样[J].教育研究,2011,(12).
[2]李冲锋.走向对话教学——对话教学基本问题探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6,(6).
[3]靳玉乐.对话教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4]黄大龙.关于生态课再思考[J].人民教育,2010,(18-19).
[5]黄大龙.生态课堂:教育的另一种追求[J].人民教育,2008,(6).
[6]杜亚丽.生态课堂的基本要素及特征[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09,(1).
作者简介:
林敏,重庆市,重庆市璧山区实验小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