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劳动理论
2017-11-30张婷
张婷
[摘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黑格尔以及费尔巴哈的异化理论,包括赫斯的“金钱异化”理论进行了批判的继承并由此提出“异化劳动”这一概念。劳动本应是人自由自觉的活动,但私有制条件下的劳动却发生了异化。所以,劳动的异化即为人的本质的异化。作为过程存在的异化劳动有其四个方面的规定性:工人同自身劳动产品相异化;工人同自身劳动相异化;人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和人相异化。异化劳动理论虽有不成熟之处,但它作为马克思主义正确世界观的发源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批判资本主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正确认识异化劳动理论,有利于深刻理解和把握人的本质。
[关键词]异化;异化劳动;手稿
一、“异化”概念的源与流
在拉丁文中,“异化”是一个多义词,有着权利或财产的让渡,关系的疏远,精神错乱,精神病等多重含义。作为哲学术语,“异化”一词在17、18世纪的唯物主义和启蒙思想家那里开始出现并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直至马克思为其赋予了新的意义。
18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第一次涉及到了异化的实质。《社会契约论》中,卢梭将异化视为一种有损个人权利的否定活动,即为放弃权利和转让权利,并揭示了人的活动及产品成为异己的东西这一事实。卢梭在使用这一词语时主要强调的是他的否定意义,当他看到社会不平等现象时,便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社会关切感,因而主张公民在财产上一律平等。
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对“异化”的内涵和外延都予以了丰富和扩展。作为哲学概念的“异化”第一次被黑格尔引入到了哲学领域。黑格尔认为,所谓异化,就是指主体的活动和它的产物变成了异己的,反对自己的力量,它反过来支配主体。到了费尔巴哈,他不再用异化来推演哲学体系,而是首次运用“异化概念”来分析宗教。他认为,宗教是人本质的外化,上帝智慧又是人智慧的外化,可上帝却反过来支配和统治人。所谓上帝,不过是人把自身“异化”成了上帝,并对上帝产生了依赖。所以,宗教的本质实质上就是人本质的体现。在费尔巴哈看来,这种“异化”本质上就是“人同自己的本质相分裂”。想要克服这种异化,就必须去把上帝的性质回归给人类自身。
因而,马克思在批判的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在《手稿》中,创造性的提出了“异化劳动”的理论。
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理论的四重规定
马克思指出,所谓异化劳动,简言之,就是劳动产品及劳动对象异于劳动者而存在却又不属于劳动者。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四个方面的规定阐述了异化劳动理论,他从国民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最终又回到了经验世界。其出发点突出了人现实的苦难,结果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对立。这一过程就是从物的异化(异化的第一重规定)向人的异化(后三重规定)逐渐过渡。那么,异化劳动理论作为一个过程,也就有了以下四重规定。
规定一:劳动产品同劳动者相异化。
马克思之所以首先从劳动产品着手进行分析,是因为必须“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才能说明国民经济学的诸多现象。这一事实毋庸置疑,就是“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劳动不仅生产商品,它还生产作为商品的劳动自身和工人”。①
劳动产品作为劳动的结晶,应当是人本质的对象化,劳动产品作为人的创造物本身应当是属于劳动者所有的。可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之中,工人非但不能占有自己生产的劳动产品,反而不断在他所生产的产品中丧失自我,成为“自己对象的奴隶”。在理想的条件下,人必须去借助自然界来实现自身劳动的对象化——生产出劳动产品,占有外部世界,获得生活资料的同时使自身能够获得确认和满足。可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当中,工人通过改造自然,也生产出了他的产品,但是等待他的却是不幸。“工人生产的越多,他能够消费的就越少;他创造的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②
规定二:生产活动和劳动者相异化。
马克思认为,劳动者和劳动之间的异化关系,从劳动的结果看,是工人同劳动产品的异化;从劳动的过程看,是劳动者同他的生产活动相异化。从经验的角度来看,生产活动本身应当是一种幸福的、得到满足的过程。从生产的结果看,劳动产品本应属于自身,是自身的劳动得到了承认;从生产过程来看,因为不存在外在的压迫,所以生产必然是自由自在的,因而也应当是幸福的。可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对工人来说成为了外在的东西,也就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是否定自身而非肯定自身;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主自由而又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相反,却使自己的肉体受到了折磨、精神遭到了摧残”。
此时,劳动就不再是一种自我确证以及自我满足了,与此相反,它在此时成为了人民的负担,是劳动者“自身的丧失”的表现。资本主义所造成的分工加剧,令人们不能从事适合他的兴趣的活动,因而也就失去了在劳动当中的积极创造性,人的积极劳动便被异化劳动所取代,本该是人去支配的机器却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反过来支配人,使人成为了机器的一部分。在异化劳动过程中,人感觉不到自己作为人的特征;在生活中,异化劳动能够满足的,也仅仅是最基本的动物性的欲望。③
规定三:劳动者同他的类本质相异化。
马克思在阐述了劳动者及其劳动产品同劳动本身相异化之后,必定会追问劳动所有者——人的异化这一问题,因而也就需要考察什么是人的本质。在马克思看来,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意识,在于人的类生活。那么什么被稱为人的类生活?马克思指出,人的类生活指的就是自由且有意识的活动。人不仅有生命活动,不仅有意识,甚至也可以把自己的生命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去看待,这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④
可是,由于异化劳动的存在,人被降低成了一种动物性的存在,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对人来说却成了一种奢侈。“异化劳动把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是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肉体生存的手段”。⑤endprint
当人的类本质同人自身相异化的时候,人的创造性也就不复存在了。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当中所体现出的主动性、对规律的能动性把握及运用,都证明了人是类存在物。但是异化劳动不仅剥夺了人对自己身体的控制,而且同时剥夺了人的主动性,剥夺了人在改造自然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能动性。所以说,异化劳动使人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实质上也就导致了一种全面异化的出现。
规定四:人和人之间相异化。
通过对上述三个异化的规定,马克思推出了人同人之间相异化这个结论。因为劳动产品不是属于工人,而是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因此,这种产品只能是属于工人之外的人。工人的活动带给工人的是痛苦,但是却给他人带来物质上的享乐和满足。通过异化以及外化劳动,工人生产出的是一个站在劳动之外的人同劳动的关系。也就是说,工人同劳动的关系,生产出的是资本家同这种劳动的关系。
三、关于异化劳动理论的评价及其局限性
第一,异化劳动理论把生产劳动作为社会历史的基础,一定程度上为唯物史观找到了科学理论前提。此前历史观的根本缺陷之一,就是不能正确理解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当中的作用,因而不能很好的理解人类历史是一个自然史的过程,所以就不能发现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与此相反,异化劳动理论却开始把对社会历史问题的研究转向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就是生产劳动的研究,找到了理解人类发展当中的决定作用,并且从本质上揭示了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马克思用这种观点说明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发现了人类历史之所以会发展到私有制社会,是劳动自身的性质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二,异化劳动理论通过对生产劳动的剖析,已经开始接近唯物史观的核心——也就是生产关系思想。事实上,关于异化劳动的规定已经触及了生产过程中人和人、阶级和阶级之间的关系问题。由于人们的社会关系是在劳动当中体现的,从主体方面来看,生产关系就是指主体发挥生产能力时的内部结构。由此可见,私有财产的关系、工人和资本家阶级之间的对立无外乎是异化劳动的概括表现。所以说,异化劳动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和阶级对抗关系的一种初步概括。
第三,由于马克思当时所处的理论背景十分复杂,而且此时对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处在刚刚起步阶段,所以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了这一理论的不成熟性、过渡性以及人本色彩。
第四,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述的异化劳动理论主要是站在工人阶级立场上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难能可贵的是,马克思并非仅仅停留在从理论上去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自觉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同哲学研究二者结合起来,探索并初步回答众多涉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问题,这也为他后来创立唯物史观及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奠定了基础。
但是,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虽然有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但它还没有达到辩证唯物主义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因而还并不能算作是研究资本主义的科学理论。
异化劳动理论蕴含着许多有价值,并且值得今天去认真学习汲取的宝贵思想。它看到了劳动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揭示了劳动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它包括“异化了的劳动”和扬弃“劳动的异化”两大理论。它以人性的复归、全面占有人的本质为尺度,揭示了扬弃“异化”的目标及途径。这不仅具有政治经济学方面的意义,也具有哲学的意义,有利于深刻理解和把握人同劳动的关系、人同自然的关系、人同社会的关系以及人同自身的关系。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2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3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马克思.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1844年經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4]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编译.西方学者论《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5]陈先达,张康之,黄行.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总览.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