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大钊家族史浅考

2017-11-30刘桂梅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李大钊

刘桂梅

[摘要]通过存于李大钊故居大黑坨村的三块石碑即《大黑坨李氏族谱引》、李大钊新茔碑、《华严寺前置买香火地基碑》,对李大钊家族史进行探究,更深入了解李大钊五代家族谱系、成员基本情况和一代伟人李大钊的少年成长历程,为研究李大钊早期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乃至现代家庭教育都是很有益處的。

[关键词]三块石碑;李大钊;立志报国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一生致力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中国革命的成功立下了丰功伟绩。追思这位伟大的革命者的同时,许多人希望更多的了解他的出身及家庭背景,那么,李大钊有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呢?位于河北省乐亭县的大黑坨村——李大钊故居及现存的三块石碑,为考察李大钊的家族史提供了详实可靠的史料。

大黑坨村历史悠久

大黑坨村是李大钊的诞生地和少年时期生活的地方。距离乐亭县城东南约15公里,始建年代应在明代。据《乐亭县志》记载:“京东州县,则有社有屯,土著曰社,迁发曰屯。盖因明永乐初、靖难起兵,郡邑残破,因召南方殷实之户与土人相错而居,遂以明焉其制”。是指明初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县域辽东兵在永平、昌黎、滦州、乐亭一带交战,使当地百姓走死逃亡,人少户稀。四年后,朱棣打到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作了皇帝,迁都北京,下诏从江淮一带向这里移民,“始以土民编社,迁民编屯,社一十有八,屯九云”。大黑坨村是当时外来移民所建九屯之一。李大钊祖茔的碑文亦记有“始祖以明永乐二年奉诏移此,卜筑此乡”。明永乐二年是公元1404年,可见,大黑坨村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大黑坨李氏族谱引》碑

李大钊的故居位于大黑坨村的东部路北,坐北朝南,南北长55.5米,东西宽18.2米,占地面积为1010.1平方米,共有房屋21间,是一座具有明清以来乐亭县民房建筑风格的一宅两院的典型穿堂套院,系李大钊祖父李如珍于1881年设计监造。在李大钊故居前院左侧有一处碾棚,里面除了一盘石碾之外,还保存着一大一小两块石碑。较大的石碑是《华严寺前置买香火地基碑》,较小的一块石碑,是李大钊家的祖茔碑,正面额部镌刻着“千古不朽”四字,碑文题字清晰可见《大黑坨李氏族谱引》字样,碑的背面刻有李家三代世系族谱。虽然整个碑身残缺不全,但幸存的碑身上尚留有局部文字,为考察李大钊的家世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史料。

《大黑坨李氏族谱引》说:……始祖以明永乐二年奉诏移此,卜筑此乡,即卜建此营。彼时以草昧初开……赖有祭扫食馂合集一族、未失行辈。乃又嘉庆十六年岁甚凶荒,坟树……涣散,如使永为涣散,合集无时,将虽系一族,虽属同祖,亦不知谁之为……诸祖之灵。赖有族弟为模者,以青年而笃宗宜,顾兹荒冢实觉神伤,乃……植后以稍条之资,再兴茔祭,年新日盛,又以其余添置祭田。今树已……老……钱,又创益看茔房屋三间。又栽植果品诸树,此树若好,后人之利……。碑的背面,刻有李家三代世系族谱,碑文落款时间为“大清同治二年清和月”即公元1863年农历四月立得此碑。这段碑文,虽碑残文段,不够详尽,但能看出,李家祖先是在永明乐二年(公元1404年)迁移到大黑坨村,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据李大钊的长子李葆华回忆,大黑坨的居民相传是明朝永乐年间自山西移民而来。①据此碑文也可看出,提议序列族谱之人是李为模(李大钊的曾祖父),他热心宗族事务,经营有术,倡导在祖茔地植树,并以此项所获取的经济收益置买田产、房屋,是在大黑坨李氏家族中颇具影响力的人。现在大黑坨村老辈人还能依据上辈人的口头相传描绘出李家老坟当时的兴旺景象:在大黑坨村的东北方向,有一个长300米,宽100多米,高出地面10来米的沙丘,埋着数百个坟冢,这就是李大钊的祖茔——李家老坟。据村中老年人回忆,从前沙丘上,古树参天,灌木丛生,浓荫盖地,坟的北部植有一片桃、梨等果品树木。每逢春夏,鸟语花香,虫叫蝉鸣,野趣横生。登临其上,在风和日丽的朝夕,可以清晰的瞭望北方插入云端的昌黎碣石山。居高临下,往东可以俯视蜿蜒似银蛇的滦河水。李家老坟中间有看茔房屋三间,石砌水井一口。在李家祖先李文翠(现存于李大钊故居的祖先龛亦有明确记载)的墓前,有石供桌一个,碑亭两座,亭内伫立着两通石碑。李家老坟气势庄严肃穆。但几经沧桑,如今李家老坟过去的景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碑亭被毁,石碑被打碎,仅留的这块石碑也遭受严重砸毁,致使文字残缺,有的地方意义也不甚连贯。然而正是依据这块残碑,可以排出李氏家族五世的直系谱系,即:李文翠——李为模——李如珍——李任荣——李大钊。

李大钊家新茔碑

李大钊家新坟距离老坟北不远处。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农历四月,李如珠(李任荣的生身父亲)病故。因老茔狭隘,难以埋葬,由其长兄李如珍主办,在老茔北相距数十丈建立新茔。另立其埋在老茔的父亲李为模为祖,因坟墓不便迁移,遂立虚祖(写名讳埋在墓中,俗称招魂)。墓前立石碑一通,该墓碑呈长方形,其额半圆,碑高132厘米,宽50厘米,青石,碑文为楷书。其文为:先君生珍兄弟三人,珍居长,三弟如壁于光绪十五年七月病故,埋葬老茔先君墓下。今正,二弟如珠又寿终。因老茔狭隘难以埋葬,遂立新茔于此,距老茔不过十数武。又因先君坟墓不便拔迁,遂立虚祖奉祀焉。本拟兄弟三人同归此茔,而胞侄任魁母于酌议谓:三弟已埋葬老茔既不便迁徙,珍与二弟同归新茔,三弟一支独在老茔亦不觉隘,且不忍先君墓下无一子采祧,因不欲同归此处。珍以其言合理,亦不便相强,第恐后人不认水源木本,支派迁移之故,用镌数语,昭示来兹之尔,是为证。可以看出,此新坟茔的建立是由李大钊的大祖父李如珍经手建起的,自此以后,李大钊的祖父母、父母都相继埋葬在这个坟里。后来人们都称此坟是李大钊家的坟,亦叫李家新坟。故乡人民深知李大钊一生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壮烈牺牲,都对先烈满怀崇敬之情,在“十年浩劫”期间,都对李家新坟进行积极保护,不仅坟冢未平,立茔石碑仍挺立在李为模的墓前。这块完整的石碑,对考证李大钊的家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史料。endprint

通过这两块碑文与李大钊故居内现存有祖先牌位查证,李家的祖先有文字可考的从李文翠开始立祖。李文翠是李为模的父亲。李为模兄弟三人,两个哥哥,叫李为梁、李为枢,都是农民。李为模生有三子,即:李如珍、李如珠、李如璧。李如珍生于清道光七年(公元1872年),卒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享年81岁。李如珍无子,只有二女,就过继二弟李如珠的次子李任荣为子,李任荣就是李大钊的生身父亲。

华严寺前置买香火地基碑

现存于李大钊故居碾棚的较大一块石碑是《华严寺前置买香火地基碑》。碑的主要内容是叙述在大黑坨村华严寺前为酬神演戏剧置买香火地基,上布施的情由。石碑立于光绪十三年(文革时被砸碎,先放在大黑坨村小学校门外西侧,后运到李大钊故居保存),碑上镌刻《华严寺前置买香火地基碑文》,碑文落款为:

督办人从九品:李如珍

昌黎县增广生:赵辉斗撰文

童生:李任荣书丹

可见,碑文当时是由尚未考取秀才的“童生”李任榮书写的。李任荣写碑文时年仅21岁。据说由于他当时患病体弱,是跪在铺着毯子的石碑上写成的,整个碑文均用楷书,笔画均匀,苍劲挺拔。碑文的落款,进一步提供了研究李大钊三代的文字资料,尤其是见证了李大钊的祖父李如珍及其父亲李任荣的为人。李如珍一生好学,青年时代到关东学做买卖,曾在长春、万宝山等地经营杂货铺,是一个买卖人。从这块碑文可以看出,李如珍不仅会做买卖,还是一个读书人,有从九品的官衔,虽然官职不高,但表明确是个读书的人。李葆华曾这样回忆:“太祖父李如珍在东北经商多年,攒了一些钱,盖了故居现在这个宅院。他在盖房上很舍得花钱,房子盖得比邻居高,既结实又整齐,门口还立了一个拴马桩。他有些文化,平时喜欢看《三国演义》啥的。他为人正直,待人处事很严厉。他还爱管孩子,常常坐在门洞里,见哪个孩子调皮,就说几句,这使一些小孩总绕着他走”②。李如珍特别重视培养后代求学,无论是李任荣的知书达理,还是李大钊的刻苦求学,都与李如珍对子孙的辛勤培育分不开。

李任荣,字华亭,生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农历四月二十六日,自幼发奋读书,知文达理,至今村里还流传着他书读得好、写得一手好字,是大黑坨村附近屈指可数的人才的故事,而这块碑文,也正见证了这一点。光绪十四年(1888年)农历五月四日,乐亭一带发生大地震,李任荣由于惊吓和劳累过度,在光绪十五年三月,不满22周岁时,丢下刚刚怀有身孕的妻子周氏离开了人世。周氏悲痛欲绝,生下李大钊后,由于长期过度悲伤,也被病魔缠身,在李大钊出生后不到16个月的时候,猝然离世,使得李大钊“在襁褓中即幼失怙恃,既无兄弟,又鲜姊妹,惟一垂老之大祖父教养成人”

李任荣的死,对李大钊的祖父李如珍是个很大的打击,他把唯一的盼头放在了唯一的孙子李大钊身上,把后半生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到了对李大钊的培养上,一心想把李大钊培养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李如珍对李大钊就像培育万亩田中的一棵独苗,万分疼爱但又绝不溺爱,三岁教他识字,四五岁就可以熟读《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启蒙书籍,六岁送他进入私塾学习。除了读书认字之外,李如珍还经常对李大钊进行品德教育。他常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但是有才还得有德,只有德才兼备才能成人”③。所以,平时对李大钊要求要坐有坐相,立有立相,走有走相,时时处处都要讲礼节和规矩,不准打架斗殴,不准与不务正业的人来往,不做损人利己的事。

李如珍老人的一生正处于清朝末年,他经历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英法联军之役”、“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等侵略与反抗、压迫与反压迫斗争的时代,也饱尝了洋人的暴行和清王朝的腐败与残酷统治的内忧外患的苦头,并经常把清王朝丧权辱国的历史及人民的英勇反抗故事讲给后人听,这对李大钊从少年时代就树立爱国爱民的思想,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启蒙作用。正如李大钊在《狱中自述》中所回忆的:“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

李大钊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又遭遇了幼年失去父母双亲的不幸,但正是由于自小受到了大祖父严格的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得李大钊少年时期就萌发了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立志要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李大钊一生“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奉献出了自己的一生乃至宝贵的生命。

[注释]

①李葆华.我的回忆——回忆父亲李大钊.乐亭文史资料第八辑,冀出内准字(1999)第AT009,P15.

②李葆华.我的回忆——李大钊与故乡.中央文献出版社,P223.

③刘荆山,宫振兴,任万平.李大钊的出生和童年生活,李大钊与故乡.P19.endprint

猜你喜欢

李大钊
李大钊《青春》
论李大钊的建党精神
“李大钊与中共党史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李大钊与毛泽东的三重关系
2020年“李大钊与中共党史研究”栏目发文统计
李大钊
李大钊:播火者的铁肩道义
真正的老师:青年毛泽东与李大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