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舆论的意识形态属性析论
2017-11-30李晓红
李晓红
摘要:创新新闻舆论工作,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和话语权,基本前提是要正确认识和牢牢把握新闻舆论的意识形态属性。应当明确:新闻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新闻机构属于上层建筑中的一个意识形态部门,新闻和新闻机构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新闻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具有一定特性。
关键词:新闻舆论;意识形态属性;共性;特性
中图分类号:G219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7)11-0046-04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这是因为,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对社会精神生活和人们思想意识有着重大影响。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有效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创新新闻舆论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而要创新新闻舆论工作,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和话语权,基本前提是要正确认识和牢牢把握新闻舆论的意识形态属性。
一、新闻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世界上的万千事物,用唯物论的认识论来看不过是两类:一类是客观存在的自在之物,一类是客观见之于人们主观的东西,即人的头脑对客观存在的自在之物的反映,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意识、思维、思想、看法、观点等等,它们通称为观念形态的东西。新闻属后一类。这从新闻的定义看得很清楚。我们许多人所接受的新闻定义是陆定一1943年9月1日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这篇文章中给出的。他说:“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1]这个定义对什么是新闻这一问题作了唯物主义的回答。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命题,即新闻是“事实的报道”。
新闻是“事实的报道”,无疑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本身也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既然新闻是“事实的报道”,很显然,无论是人们口头说的新闻,还是从报刊、广播、电视、新媒体中获的新闻,都是经过头脑加工、整理并报道出来的事实,它和事实本身不同,它是反映者,是观念形态的东西。新闻是“事实的报道”,这就是说,事实通过新闻传播者的口或手报道出来后才能成为新闻,换言之,新闻是客观事实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在没有经过人们头脑反映前,它只能是事实本身,而不是人们所说的新闻。这也正是事实和新闻的区别,前者是第一性的,后者是派生的,是第二性的,二者既不能等同,也不能颠倒。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闻“不外是移入人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客观事实的存在是新闻的前提和基础。“新闻的来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新闻是从事实中派生出的,事实决定新闻。新闻是“事实的报道”这个命题还告诉我们只有对事实的报道才是新闻。作为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承认了新闻是“事实报道”,也就是肯定了新闻是社会存在(事实)的反映(报道),也就确定了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的原则。可见新闻具有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这一特点。
二、新闻机构属于上层建筑中的一个意识形态部门
[JP2]馬克思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理论认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就必然要形成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并产生与这种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专司报道新闻的新闻机构属于上层建筑的一个意识形态部门,具有上层建筑所具有的基本特性。它既是一定经济基础的产物,又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旧的经济基础归于消灭,旧的新闻事业也随之消亡;当新的经济基础一旦确立,新的、与之相适应的新闻事业也就应运而生,并渐渐发展壮大。世界上从来没有脱离一定经济基础的新闻机构,也没有放弃新闻工具指导的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的变更,使人类新闻传播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下呈现出不同的特色。[JP]
人类社会一开始,由于人类生产劳动的社会性,迫切要求互助交往,互通信息,这就出现了人类早期的不发达的信息传播活动。在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由于奴隶和农民处于人身依附地位,终日被奴隶主、地主驱使着从事牛马般的苦役,所以,他们除了关心自己看得见的周围环境和日常生活外,外界的变动,对他们没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种经济状态和生产方式,只能产生个人、集团之间一般的信息传播方式,而不要求有一种专门为社会提供新闻的事业。严格的新闻事业的出现,是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事。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人们必须随时了解生产、贸易、消费、生活等有关信息,逐渐就产生了新闻业。如欧洲中世纪后期,意大利手工业发达的威尼斯城,就出现了一批人,他们将得到的各种消息包括工商业信息抄在纸上卖给过往的商人。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手抄报纸。至于大型报业托拉斯的出现,则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新闻现象。和中国近代社会形态相适应,中国近代新闻业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半封建半殖民色彩。一方面报纸大量刊登的是皇室动态、皇帝圣谕、手诏和官员的奏章,一方面是服务于洋人的商贾贸易信息。创刊于清咸丰年间(1861年)的上海新报就刊登启事说:“大凡商贾贸易,贵乎信息流通,……观此新报,即可知某行现有某货,定于某日出售。”[2]当无产阶级在一些国家中夺取政权,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后,立即形成了为巩固这一经济基础服务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和资本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所以不同,甚至是根本对立的,正在于它们根植的经济基础不同。这种不同,当然是两种制度下经济基础差别的结果。新闻机构这一意识形态部门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具有“无所不及、无处不在、无所不达”的特点,是一种高效率的揭示经济基础详细轨迹、有力指导经济基础发展的意识力量。无论任何时代,新闻事业始终是掌握庞大经济活动的“国家精神”,国家用这种力量指导、调节、控制社会经济体制、经济思想(学说)、经营方针与产品销售的一切方面,指导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企业的管理方式。[3]今天,新闻报道通过庞大的现代化传播媒介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给人们提供改造社会的方案、计划,以至指导思想,加速了历史发展进程。新闻及新闻事业的这种反作用,正是它们具有意识形态内在属性的表现,这种反作用在影响经济基础及整个社会的广度和深度上,远远超过其它意识形式。endprint
三、新闻和新闻机构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阶级社会里社会意识具有阶级性。新闻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在阶级存在的社会里当然也具有阶级性。不同的阶级的新闻机构对同一事物作出的报道往往会截然不同。请看新华社和美联社这两个代表不同阶级的新闻发布机构对1949年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北平这同一事件所作的报道,摘录如下:[4]
(新华社华北平1949年2月15日电)……一时十分,……一阵坦克轰隆隆的声音传了过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看得高兴,笑着喘了口气说:“这口气可喘过来了!”另外一位说:“我们老百姓有了这样强大的武装,任何反动派也不许他们再欺负我们了。”……欢迎的人们已经站了整整一天,忘记了寒冷,忘记了饥饿,依恋地舍不得这些英雄。他们与行进的队伍汇合起来,高唱“我永远跟着你们前进”,昂然通过一向为帝国主义禁地的东交民巷。将近下午五时的时候,夕阳照进了广安门,在高大的城门前,无数人群欢送钢铁机械部队,在驶行一整日的战车上、坦克上,飘闪着无数小红旗,战士们手上还捧着人民献给他们的一束束鲜花。这时虽然暮色苍茫,可是整个北平还到处充满愉快的欢声。北平真正沸腾了。
(美联社1949年2月3日电)今日北平给它的共产党征服者一个热闹的欢迎,这只有这个经常被征服的城市才能做到。共产党向拥挤着的成千成万的人,显出一两件东西看看——长达数里的缴获来的美国造的各种车辆。长列的市民在这个热闹的欢迎游行中把嗓子都喊哑了——正如当日本人占领北平他们欢迎日本人,当美国人回来他們欢迎美国人,当中国国民党人回来,他们欢迎国民党,以及数百年前欢迎蒙古人与鞑靼人一样。北平在欢迎他的征服者方面是享有盛名的。
以上两例可见,对同一事件所作的新闻报道,两个不同的阶级的新闻机构,站在不同立场上所发出的声音,是多么的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
毛泽东曾明确指出:“在阶级消灭之前,不管通讯社或报纸的新闻,都有阶级性。”[5]显然,新闻具有社会意识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的这一特点。当然,说新闻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并不是说报道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的新闻都带有阶级性。但总的来说,各个阶级所传播的新闻,都不可避免地、或明或暗地打上阶级的印记,这是毫无疑义的。无产阶级公开承认新闻的阶级性,并始终把它作为打击敌人、鼓舞、教育无产阶级群众,指导全党工作的武器。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办无产阶级的第一张报纸《新莱茵报》的时候,就明确规定了这张报纸的无产阶级性质,并利用报纸与反动的普鲁士政府和科伦当局进行了不懈的斗争。1849年5月19日,《新莱茵报》被迫停刊,在该报用红色油墨出刊的最后一号上仍然明确宣称:“《新莱茵报》的编辑们……无论何时何地,他们的最后一句话终将是:无产阶级的解放!”列宁十分重视报纸的阶级舆论作用,他认为无产阶级报纸应该是个“巨大的鼓风机”,这个鼓风机能鼓动阶级斗争和人民义愤的星星之火,燃成熊熊之焰。因此他把他创办的最早报纸称为《火星报》。中国共产党人也十分重视新闻的阶级舆论作用,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胡锦涛再到习近平历代领导人都将新闻事业作为党的事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都强调新闻事业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都要坚持党性原则,都要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原则和制度不动摇,都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资产阶级新闻学家极力标榜他们新闻的“自由”“民主”“客观”“公正”,鼓吹新闻报道仅仅是真实反映客观事实、新闻游离于意识形态之外、新闻媒体要成为“社会公器”、成为“第四权力”“无冕之王”等超阶级的新闻观点,极力回避、掩盖、否认新闻的阶级性。如美联社就于1900年改组时提出以“报道事实,而不报道意见”为宗旨,这是西方新闻界把新闻客观性作为一种原则第一次正式提出,其后其它西方新闻机构也争相效尤。但事实上,他们新闻的字里行间,无不打上阶级的印记。资产阶级作为一种政治力量一出现,就自觉地把新闻当作政治斗争的工具。如拿破仑就十分重视报纸的作用,在他看来,一张报纸相当于一支三十万人的军队;一支三十万人的军队在安邦定国、对外威慑方面所起的作用还比不上半打受雇的蹩脚记者。到现当代,尽管西方都把新闻机构统称做大众传播媒介,但毋庸否认西方国家的新闻事业,不论是由政党、政府举办,还是由私人举办都有财团或政治集团为背景。新闻从业人员的活动,如果违背了他们所从属的财团或政治集团的意志利益,就会被解雇。2003年3月20日,美国对伊拉克开战后,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驻巴格达特派记者彼得·阿内特为在自己的报道中以示平衡、公正的原则,接受了伊拉克国家电视台的采访,并说出了一些真话。然而3月31日,NBC立即解雇了他。与此同时,美国新闻界许多专家学者纷纷撰文批评阿内特的“不爱国”行为。著名的电视大腕克朗凯特甚至在《纽约时报》上撰文并引用美国法律条款斥责阿内特发表的有关“真相”的言论涉嫌“叛国罪”。可见,新闻的阶级性,是人类社会出现阶级分化以后,新闻本身的一种社会属性。只要世界上还存在着阶级,新闻的这种社会属性就带有不可避免的性质。无论承认与否,“意识形态”属性始终是新闻媒体的第一属性。
四、新闻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所具有的特性
一般说来,在由经济基础制约决定的上层建筑诸环节中,政治法律等属于制度结构的部分,其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是较快的、较明显的。而作为构成上层建筑环节的属于意识形态的部分,如哲学、艺术、道德、宗教等,其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是比较慢的、较隐蔽的,它们往往要以政治、法律制度为中介。而新闻在上层建筑这根链条中,介于这二者之间。一方面,它与政治、法律相似,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反映社会生活与社会意识较快、较明显,并通过社会舆论对哲学、道德,文艺、宗教等其它意识形态产生广泛的影响。这是由作为机构、工具的新闻,和作为社会舆论的新闻的二重性决定的。在意识形态这根长长的链条中,新闻实际上是一分为二的。在阶级社会中作为机构和工具的新闻,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政党的助手和国家机器的一部分,扮演了政治上层建筑的角色,成为政治上层建筑中的重要部门,即国家机器中的宣传机器。列宁就曾经说过:对于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来说,“《真理报》的话就是法律,它的沉默会使工人迷失方向,它的暧昧会引起困惑。”[6]由于新闻机构的这种与政治的密切性和影响政治的天性与禀赋,新闻就成为与政治社会制度最邻近的意识形态。而作为社会舆论的新闻,是一种反映社会某个阶级和群体意见的社会意识。这种社会意识和哲学、道德、宗教、文学艺术一样,与作为机构、工具的新闻相比,离经济基础要远些。从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看,新闻与其它意识形态也存在明显差别。社会意识诸如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学、哲学、艺术、宗教都是以社会存在的某一个特定方面作为自己的反映对象,但新闻舆论却没有自己特有的反映对象,它总是也只能是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法律、道德、宗教、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作出自己的报道、评价。所以,新闻虽然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但它却不是一种完全独立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同每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都保持着紧密的有机的联系,而且各种意识形态也都不同程度地渗透到新闻舆论中去,并在其中得到表现,但新闻毕竟又不属于其它任何一种意识形态。具体地讲,新闻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的根本特性主要有这样几点:一是受经济基础、社会制度结构的影响及其反作用、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反映比其它意识形态来得迅速;二是它有着更鲜明、更强烈的政治倾向性;三是具有广泛的现实社会影响力;四是在反映社会生活方式上是以报道、述评新近发生的事实以影响舆[JP2]论为手段。新闻和历史一样都要求忠于事实,但历史记载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而新闻报道的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新闻报道与文学艺术创作一样,都是以文字、声音、图像表达人们的社会活动与思维意识的手段,但文学艺术主要是通过虚构等手法塑造典型形象,而新闻则通过忠实报道事实的手段来反映生活。又如新闻与教育,都具有启迪智慧、培养道德情操的功能,但新闻主要是通过报道事实来影响接受者,它不能强制人们接受什么,而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则主要通过学校按照一定的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对被教育者施加影响。新闻不能强为人师,它只能充当顾问和向导。[7][JP]
总之,分析新闻舆论的意识形态属性,其核心要义在于说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党性原则和人民性原则相统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理直气壮,没有任何输理的地方。我国一切新闻舆论工作者,只有正确认识和牢牢把握新闻舆论的意识形态这一属性和特性,才能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新的时代条件下,更好地承担起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8]这个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才能坚定自觉地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参考文献:
[1]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编.新闻工作文献选编[G].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226
[2]王孝春.论上海新报[J].前沿,2000,(12).
[3]刘建明.宏观新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29、30.
[4]商福海.新闻是一种意识形态[J].河北广播,2004,(5).
[5]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191.
[6]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63.
[7]胡桂林.作为意识形态的新闻[EB/OL].www.cddc.het,2005-8-1.
[8]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G].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4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