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和平:收藏这无价的历史
2017-11-30[回族]子清
[回族]子清
喧闹的回坊大街里,“西安回坊博物馆”的贴墙牌子,在众多显赫的金色店铺匾额的海洋里并不起眼,但是显得端庄、典雅,足以令行人顿足停望片刻。
回坊的四季似乎总是喧闹的,形形色色的游人们从四面八方、世界各地络绎不绝地来到这里,以参观历史文化古都的名义品尝琳琅满目的清真美食。和任何城市一样,繁华的现代化景象之中总会暗藏着或多或少安静得能让人屏息回眸传统的领地。处于古都西安腹地的回坊,在一片羊肉泡馍和灌汤包的香气四溢中,也有几处令人神往之地。除了化觉巷、大小皮院、广济街等保存着传统风格的古老清真寺,这座回坊博物馆无疑也是一处珍藏着历史文化遗迹的宝地。
游人们也许都会好奇:如此一栋六层高的小楼,里面究竟珍藏着什么?也鲜有人知,这样一座博物馆,并没有财政经费的支持,竟只是出自一个人之手。他就是回坊博物馆的馆长——在回坊几乎无人不知晓的安和平。
2015年,我所参与的新月文学奖首次设立年度致敬奖。首届的致敬奖得主是陕西的汉族作家郑征先生。在我们几费周折通过西安的朋友打听郑先生的通讯方式时,接到了一个来自西安的陌生电话。“我是安和平,回坊人,郑征大哥身体不适,他委托我帮助他联络外面的事情。郑征大哥的《东望长安》,写出了咱陕西回族人的心声和真实历史,我们这里的人都非常敬重他。但是也因为写这本书,他受了不少苦和委屈,我们得记着人家的情呢……有啥需要我配合的,你们尽管说……”一口浓浓的陕西话。短暂的交流沟通,觉得和自己通话的,是一个做事靠谱的人。
不久,我们提出在西安为郑征先生举办致敬奖专场的想法。安和平先生听了很高兴,满口应承,会场之类的事情全部他来安排。这自然解决了我们的主要困难。
也正是那一次活动,我们第一次走进了他的博物馆。彼时,博物馆还在装修中,里面零零散散摆放着一些物件。又一年之后,第八届新月文学奖承办地在安和平先生的努力和奔波下,在西安落地。此时,他的回坊博物馆已经基本成型,里面井然有序地摆放着各种历史物件,并在每一层以不同的主题进行分类展示。在听说和目睹了安和平的一些故事后,他对于文化的热忱和付出引起了我对他的关注。
文化的使者
1955年,安和平先生出生于陕西一个传统的回族家庭。从小就听家里和周围人口传讲述回族的历史,耳濡目染。1975年参加工作后,当时在工厂的团委任职。1979年前后开始有意识地搜集回族历史方面的资料。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他也跟随潮流下海经商做起了生意,期间做过钢铁材料的出口。由于人缘好,后来经朋友引荐,开始到哈萨克斯坦等国做机械工程方面的生意,一直到2006年以后。
在中亚与当地东干人的交往中,安和平惊讶地发现,这里的人竟然将中国回族传统保持得如此完好。他们说着一口流利、地道的陕西话,且掺杂着很多清代以前的古汉语词汇。
“东干人”为中亚民族,是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众多民族中的一支,他们中的大多数是距今一百三十多年前从中国移居至中亚的回族人后裔,少量为之后陆续移民至中亚的回族人及其后人。他们多能操陕西关中方言和以陕甘方言为基础的新疆伊犁汉族、回族方言。哈萨克斯坦境内还有一个颇有名气的“陕西村”。
2011年,恰逢西安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安和平突发奇想,带头做起了中亚陕西村馆和哈萨克斯坦馆,将两种文化和风情向人们展示,活动反响很大。
东干诗人索阿宏·达乌虽然从来没到过中国,他写的诗大部分却是关于中国的。他的《给母亲》被写在展板上并用陕西话朗诵了出来,“想见母亲,想见中国,黄河长江,在满高头(到处)享富呢,天鹅一样。想请我的弟兄们,团结一心……”它表达着中亚东干人,也就是曾经由于战乱逃难到外的回回人对于中国大地的深深依恋之情。这首诗引起在场所有人的共鸣,人们纷纷询问了解关于东干人的各种问题,他们惊讶于这么多古老的传统中国文化竟然在一个异域被保存了下来,没有被同化。对于东干人而言,这是自己的历史文化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在中国大地被展示,他们很高兴,几十个东干人专程前来观看。
在这件事情的触动下,安和平和回坊的几位族胞计划将这两个馆移到小皮院清真寺内进行充实,以保护一些珍贵的文物,但由于场地局限等缘故,没能实现。于是,建一所以“回坊”命名的博物馆,来展示回族先民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贡献、回族的形成历史以及回族人对于中国文化贡献的想法油然而生。而东干人虽是外国人,保留的却是中国文化,这是回族将中国文化在海外进行传承和传播的重要见证,自然也就纳入到他的考虑之列。
最后,他毅然决定将自己在回坊的一栋房子腾出来专门做博物馆。
这样一栋位于繁华区的六层楼商业房,价值少说上千万,如果出租的话,每年光租金都几十万。和很多人一样,我问他这样做值得吗?
“钱财有数,历史无价。”他说,“这就是我的使命。”
苏联解体后,中亚东干人才逐步开始了与中国陕西老家往来,安和平也在来往中亚的过程中与东干人有了密切联系。
哈萨克斯坦国家民族委员会委员、哈萨克斯坦东干协会会长、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州陕西集体农庄主席,也是“陕西村”第六任村委会主任的安胡塞,与安和平是本家亲戚,同为第八代人,自1994年第一次回到陕西后,就开始寻找自己祖籍的确切位置。这些年安和平是与他接触最多,给他帮助最多的人。
安和平热情地接待每一位从中亚远道而来的客人,在古都西安的大街小巷、远乡近村里,带着他们寻找先人的根,拍一拍西安城的西大门。还积极对接,让中亚的东干学生来这里学习中国文化。如今,他是中亚东干协会在中国的首席代表,感觉到自己身上的担子日益加重,他希望以自己的努力,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之际,增加中亚东干人与中国的交流互动,促进文化上的认同和发展,尤其是东干的青少年们,应该成为中亚与陕西民相亲、民相通、民相连的桥梁。
去国万里情不改,离乡百年魂尚存。经过努力,他也帮助好些东干人找到了老家的乡庄或者亲人。十几年来,经常会有人问安和平,“你为啥要对中亚东干人那么好?”他总是笑笑回答,“因为他们是我骨肉相连的亲戚,所有的回族人都会这样,曾经的血缘情感是难以割舍的。而对于东干人,他们对于中国,对于陕西大地也是充滿着念想,我们这里的人到中亚去的时候,东干人都很高兴,说是老舅家的人来了,一定要当最尊贵的客人招待呢。”endprint
在安和平的积极联络下,2017年的郑和论坛于8月在中亚的阿拉木图举办。而他自己为了和各国的友人及时沟通,每天都要等到半夜跟各方代表通话后才能休息。小时候热爱读书,加之后来经常熬夜,他的视力有些下降,但因为不能佩戴眼镜,所以连看手机都变得有些吃力。
已故著名作家陈忠实生前一直关心回族群众的文化生活,对东干人的历史比较关注,与安和平的私人关系也甚好,以“原下陈忠实”的署名为安和平题写了“东干人展览馆——中亚陕西村”的匾额。陈忠实先生去世后,安和平代表中亚东干人协会和西安回坊博物馆为先生赠上了“文坛巨匠心系域外东干人,时代骄子魂归千古白鹿原”的敬联。陈忠实先生在他的《白墙无字》一书中记录他2011年6月20日与安胡塞见面的故事:“我这会能和安胡塞握手,就是安和平牵线搭桥。现在,安胡塞坐在我右首的贵宾位上,安和平坐在我左首位上。圆桌上还坐着几位西安的回族朋友,说当年的往事,叙今天的生活,在我是一种少有的别一番感受。”
回坊博物馆目前又名“丝绸之路—中亚东干人博物馆”,在陕西省民委等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已经注册。
陕西大地曾是回族人生活的大本营,他们的先民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奋斗,世代繁衍。以长安为起点的丝绸之路上也有着回族先民吃苦耐劳、往返奔波的身影。如今,以丝绸之路为基点的“一带一路”倡议,再次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饱含和平之道的神圣概念构筑起来。新时代的人们站在历史的肩膀上,驰骋前行。
无私的付出
二十多年来,安和平的行动得到了中亚东干人的认可,对他十分地信任与喜爱,纷纷力所能及地支持这位中国娘舅家人。而正是这份信任,也更加提升了他对自己所做事业的信心。
“这根棍子是有来历的。”他拿起立在博物馆二楼墙角的一根木棍说,“这是清朝一个叫马春风的管带,带兵时用的棍,两米长,当时拄着它翻越天山,他对后人说,‘我给你们什么也没留下,这根棍,是咱老家南山的树,以后你们看着这根棍,就会想起咱们的老家了。这根棍一直传到了第八代,他的后人将这根棍子转送给了我。”
安和平的事业也得到回坊很多人的支持和认可,人们纷纷将收藏的物品拿出来赠予他。但同时很多的挫折和质疑也随之而来,曾有人猜测他是不是想借博物馆的名义买卖古董,有人说你一天到晚忙着接待这些东干人,图个什么呢,又没有报酬;也有人猜想他是不是从中获取什么利益呢。事实是,建博物馆对他而言已是一份使命和责任,不仅无私利可图,反而要花大量的钱财,都得他想办法解决。
“这个事情必须得有人来做,我们这个民族近代以来在很多问题上落后,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认识自己。我想要通过这样的一个平台展示让人们来看清我们的历史,也激发凝聚力、向心力和前进的动力。”安和平斩钉截铁地说。在我问到是什么样的信念让他坚持下来时,他说:“一个人,你不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想得到别人的尊重,是不可能的。”我相信这便是他成立这座博物馆之初心的最好诠释。
慢慢地,随着他把博物馆做得越来越充实,原来的一些人都打消了之前的疑虑,知道他是做实事的,是在为这个民族操心劳累的。
他努力地搜集抢救文物,将它们变废为宝。他花了大笔资金请文物专家对一堆有经文图案的破旧木板进行修复,后经专家考证,这是元代的文物。他将这些木板专门用博物馆一层的空间保护起来。但即便这样,还有大量剩余的已经无法修复。而这些文物,原来是搁置在清真寺里,被当作废弃物准备扔掉的。如果没有慧眼和极大的热情,这样的文物在普通人眼中确实难以被发现和认识,而一旦被当作垃圾扔掉和烧毁,这些先人留下的历史珍品就再也无法找回。
安和平觉得自己是个理想主义者,对于民族的情感和责任心,对于自己民族的热爱成为他一切事业的基础。
“将来有什么规划吗?”我问。
“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历史文化古都,也是回族文化的繁荣之地,存有千年的古典清真寺,也有过赛典赤这样的历史人物。同时西安还是各种文化共存的地方,如何将这些有内在联系的独特优势线索一条条串接起来,从这里经西北一直到中亚,甚至更远,是我们要努力的。通过对这条丝绸之路的完整呈现,让人们看到一个包容多元的文化存在。我还希望将来能在这里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研究丝绸之路上的各种文化间的内在联系,让人们更好地记住和认知历史。”
历史的记载和呈现也不仅仅是那被记录在案或口口相传的故事,还有一件件真实可触及的历史遗物,见证着那曾经发生的一幕幕,或将人们带入那历史的场景中去,给人以无限的思考回味。
“这些文物不是我个人的,而是整个回族的,将来即便我做不下去,都是要全部交给国家的。任何私人都不能占有它。这些都是证明我们民族历史的东西,一旦毁了,就再也无法找回了,我们不去做,不去保护它,那就是对自己民族和历史的不负责任。”他指着那一整排修复起来的刻有古兰经经文的元代木板说。
研究中亚东干文化的著名学者胡振华教授曾专门用毛笔为他写了一封信说:我感谢您这十几年来为保护东干文化作出的不懈努力。
做这项事业花费了大笔的资金,这些年来他全部的心思也都用在了这上面,但是家里人依然很支持他。压力很大,而他总是很乐观,他说自己没有别的什么爱好,唯一在看到这些历史物件时,心里就觉得踏实。刚开始的路总是艰难的,但坚持下去,会顺利的。
安和平先生对于文化的保护意识和实践,以及他的个人品行,也得到了陕西省和西安市政府一些领导的认可和支持。一位汉族干部对他说:“你在行善,我能力所能及给予你支持的话,那我就是在积德。”此外,越来越多的各族学者也前来参观和了解他所收集的文物资料。
2017年,安和平被聘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顾问,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讨会,会上有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佛家、道家以及专家学者,他向与会者展示自己收藏的马云亭等回族书法家的作品,深感保护中国回族文化任重而道远。西安莲湖区档案局要进行方言语音建档工作,首先找到了安和平和《西安回族方言》的作者丁旭,了解西安回民方言发展历史,他积极配合,帮助沟通協调。
热情好客,乐观开朗,似乎是他留给所有人的印象。每次和他说话,不论好事忧事,他总是哈哈大笑,一笑释怀。正是这样积极的人生心态,使得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
2017年中国回族学年会在西安举办,会议期间,中亚东干著名学者伊玛佐夫当着很多人的面说:交朋友,就要交和平这样的人呢。
安和平在中亚“陕西村”见到由一百多人绣的“思乡图”,里面有城墙、钟楼、鼓楼、石榴树等标志,代表人们对遥远故土深深的思念。如今,这幅图已被他悬挂在了博物馆的墙面,图的下面是盘着的一个土炕,炕上摆着一个古朴的小木桌。参观的客人来了,他就让坐到炕上,留一张影,感受一下先人们的生活。
“人到了这个年龄,金钱之类的很多事情就看得淡了,我只想竭尽全力为我们的民族做点实事,把真实的历史保存下来,留给后人。”安和平平静地说道。2013年,在他的协调沟通下,中亚东干协会三十余人的自行车队,历经四十多天,从古都西安到中亚,途经平凉、临夏、兰州、西宁、威武、哈密、乌鲁木齐……沿着悠悠古丝绸之路,寻觅东干人的历史足印。他还希望有机会,可以组织一次重走东干人迁徙路线的文化考察活动,广泛挖掘收集一些历史资料。
几十年的积累,如今逐渐成为整个群体的公共文化财富,立足民间,支持学术。“丝绸之路—中亚东干人博物馆”的匾额已经悬挂起来,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丝绸之路上的汤瓶壶,丝路驼队用过的铜水壶,中亚出产的丝绸之路地图,还可以看到具有陕西元素的关于中亚东干人的起居、饮食、住行等方面的物件。整个博物馆一楼是回族先民来华场景的复原图,用泥塑做成的丝绸之路场景再现图,有驮着商品的驼队、易货的商旅、舞蹈的胡姬等,这些用泥塑塑造的大场景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古丝绸之路上的繁华景象。二楼是东干人的生活场景以及各种物件展示,三楼是元代文物,四楼是回坊的民俗展。作为一个内含多个方面文物展示的回坊博物馆,正在向人们开启。
如果说,大部分的公益人都是在通过物质的帮扶来解决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那么,安和平做一座博物馆,则是在文化公益的层面,为民族和国家的历史行着一份大善,惠及的不仅是当代人,而是子孙万代。这片喧闹的美食海洋的回坊,也因为这样一座博物馆的诞生,多了一份厚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