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子旅游体验及其提升对策研究

2017-11-30王芳吴必虎罗瑞雪

关键词:提升对策

王芳 吴必虎 罗瑞雪

摘要:以儿童绘画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以描绘“与爸妈旅游中你最喜欢的一次旅游”作为绘画主题,通过儿童绘画投射测试,分析儿童对亲子旅游过程中的旅游形象感知和旅游体验模式,探索亲子旅游中影响儿童体验的主体、客体和介体因素,提出亲子旅游体验的提升对策:开发多元化亲子旅游产品,满足儿童旅游体验差异与偏好;拓展多样化旅游景观与旅游活动,提升目的地亲子旅游吸引力;发挥现代新媒体平台功能,促进亲子旅游信息通达与互动效率。

关键词:亲子旅游体验;儿童绘画投射;提升对策

作者简介:王芳,华侨大学旅游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景区管理与景观设计(福建 泉州 362021),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访问学者(北京 100871)。吴必虎,通讯作者,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城市与区域旅游规划、目的地管理与营销等(北京 100871);罗瑞雪,华侨大学旅游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家庭旅游(福建 泉州 362021)。

基金项目:泉州社科规划一般项目(2016D09);福建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资助。

中图分类号:F59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398(2017)05-0035-16

一前言

随着大众旅游休闲时代到来,以儿童为中心的亲子旅游越来越盛行,儿童旅游市场也随着亲子产品推出火速升温,特别是大型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热播,更加引发社会各界对于亲子旅游关注,根据驴妈妈旅游网统计数据:2011-2015年期间,亲子游出游人次也迅速上升,在2014、2015年呈现成倍增长。相对于兴盛的亲子旅游市场,学术界对于亲子旅游研究较为滞后,聚焦在亲子旅游方面的研究,多采用成人视角,儿童只是作为被动的个体。儿童不是消极的、接受建构的对象,而是积极的社会行动者,是建构自身现实存在的参与者冯晓虹、李咪咪:《儿童旅游研究综述》,《旅游学刊》2016年第9期,第61—71页。。根据国际《儿童权利公约》,儿童是指年龄在0-17周岁的小孩,0-5岁儿童因为活动能力和认知水平受限,心智不成熟,在旅游活动中处于被动角色,对旅游体验感知并不明确;6-12岁儿童作为独立个体,既有较成熟的心智和判断的能力,同时又能保持纯粹的体验感知;13-17岁儿童最为成熟,但易受外界其他因素干扰,脱离儿童本身对于旅游的体验感知Thornton P Shaw G,Williams ATourist group holiday decision-making and behavior:The influence of childrenTourism Management,1997,(5),pp287—277;本研究选择可以有效地参与到旅游中的6-12岁小学生作为调研对象,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交流途径绘画方式,并结合儿童所描绘

收稿日期:2017-09-26的图画进一步引导其访谈,以求“真实”投射出儿童对旅游的情感、情绪以及看法Maager E,Sunde TWhat makes me happy,and what makes me scared?An analysis of drawings made by Norwegian and Palestinian children.Europea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Research Journal,2016,(20),287—304,这样的研究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回顾

(一)亲子旅游体验相关研究

亲子旅游是从家庭旅游和儿童旅游中独立出来,由父母和未成年子女共同参与,集认知、体验、亲情、休闲于一体,更关注家长与孩子关系的一种旅游形式刘妍:《我国亲子旅游开发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科技广场》2013年第11期,第206—210页。。国外关于亲子旅游研究多集中于儿童对家庭亲子旅游的决策影响Wang K C,Hsieh A,Yeh Y CWho is the decision-maker:The parents or the child in group package tours?Tourism Management,2004,(2),pp183-194,亲子旅游对儿童影响Hilbrecht M,Shaw S M,Delamere F MExperiences,perspectives,and meanings of family vacations for childrenLeisure/Loisir,2008(2),pp541-571,亲子旅游中的儿童体验Johns N,Gyimothy SMythologies of a theme park:An icon of modern family life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2002,(4),pp320-331Poria Y Atzaba-Poria N,Barrett MResearch Not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rens geographical knowledge and travel experience:An exploratory studyTourism Geographies,2005,(4),pp389-397等方面。我國亲子旅游源起民间,2002年由中青旅首次推出亲子旅游产品刘妍、赵川、陈嘉睿:《基于“推拉阻”模型的国内亲子旅游决策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年第5期,第115—119页。;2003年国内学界展开对亲子旅游首例研究,以厦门“小白鹭亲子游”为例,从旅行社特色产品营销角度对旅游产品差异优化进行分析欧荔:《从"小白鹭亲子游"谈旅行社特色产品的营销》,《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第51—54页。;2008年研究视角拓展到从亲子教育旅游角度阐述亲子旅游这一市场细分的发展张磊:《浅谈亲子教育旅游的发展》,《今日科苑》2008年第20期,第40—41页。,随后针对亲子旅游市场李菊霞、林翔:《亲子游市场若干问题探讨》,《区域经济评论》2008年第12期,第32—33页。和亲子旅游产品张红:《有关亲子游产品及其开发的几点思考》,《旅游研究》2010年第4期,第51—55页。的研究大量出现。2013年国庆黄金周期间推出大型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作为市场行为引爆点,随后亲子旅游相关研究数量急速增加刘妍、赵川、陈嘉睿:《基于“推拉阻”模型的国内亲子旅游决策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年第5期,第115—119页。。2015年我国学术界对亲子旅游研究的概念内涵、产品开发、客群需求、市场分析、区域产品、市场问题等现状进行了梳理与述评胡潇:《国内亲子旅游研究述评》,《商场现代化》2015年第25期,第244—246页。刘妍、张欣然、程庆:《中国亲子旅游研究综述》,《旅游纵览月刊》2015年第4期,第79—82页。,2015年市场及研究机构发布10多份亲子旅游研究报告,携程网、同程网、途牛网等OTA分别推出亲子旅游专版,这些研究为亲子旅游提供了扎实的理论与实践支持胡潇:《我国亲子旅游特征与开发策略研究》,《时代农机》2017年第4期,第112—113页。。发展至今,我国亲子旅游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亲子旅游消费刘敏、窦群、刘爱利:《城市居民亲子旅游消费特征与趋势研究——基于家庭结构变化的背景》,《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年第11期,第1404—1408页。与亲子旅游决策刘妍、赵川、陈嘉睿:《基于“推拉阻”模型的国内亲子旅游决策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年第5期,第115—119页。等亲子旅游行为,旅游景区余爱军:《旅游景区亲子旅游产品创新开发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2016年硕士论文,第9—51页。与主题公园彭金锋:《长沙世界之窗亲子旅游产品开发研究》,湘潭大学旅游管理学院2015年硕士论文,第9—60页。等专题型亲子旅游产品开发,以及亲子体育旅游胡敏、李延超:《亲子体育旅游的概念界定与范畴结构》,《四川体育科学》2016年第5期,第93—95页。、亲子户外休闲旅游刘为潍、乌恩:《基于儿童年龄的亲子户外休闲及旅游行为差异研究》,《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第37—39页。等相关分支产品。国内外亲子旅游相关研究多是从成人视角分析儿童感知,作为旅游体验主体的儿童反而往往居于被动和被边缘化的地位冯晓虹、李咪咪:《儿童旅游研究综述》,《旅游学刊》2016年第9期,第61—71页。,国外基于地理知识研究儿童旅游体验影响是少数直接从儿童自身采集基础数据的研究案例Poria Y Atzaba-Poria N,Barrett MResearch Not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rens geographical knowledge and travel experience:An exploratory studyTourism Geographies,2005,(4)pp389-397,将儿童放在主体地位探讨旅游体验的研究尚不多见。endprint

(二)儿童绘画投射视角的亲子旅游体验相关研究

儿童绘画研究始于心理学家对儿童内部心理的关注唐斌:《儿童绘画与认知》,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05年博士论文,第3—5页。。1882年,普莱尔(WPreyer)《儿童心理学》出版奠定了儿童绘画研究的科学基础朱智贤:《七十年代西方儿童心理学发展述评》,《教育研究》1979年第1期,第66—70页。。1883年,史丹利·赫尔(GStantley Hall)首次将儿童艺术与原始艺术进行比较,由此切入对儿童绘画的研究Marcia C RichThe Influence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on art education as seen in the work of Howard Gardner and Elliot EisnerDoctoral Disserialion,Iowa Stalc University1997,pp5,这是心理学研究儿童绘画的开端唐斌:《儿童绘画与认知》,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05年博士论文,第3—5页。。在20世紀40年代,研究者发现绘画不但反映内部心理现实,而且表现绘画者的主体经验严文华:《心理画外音》,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3年,第82—96页。,儿童可将自己的情绪、动机、愿望、愉悦、焦虑等深层次的因素投射到绘画中王贞琳、李文馥:《西方儿童绘画与认知发展关系研究的进展》,《心理科学》1998年第5期,第449—451页。。此后,绘画投射测试诞生并在心理学和精神分析领域进行大量运用唐斌:《儿童绘画与认知》,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05年博士论文,第3—5页。。绘画投射测试能够唤醒对象内心世界或人格特征的不同表现形式,投射出对象内心的需要、愿望甚至整个内心世界严文华:《心理画外音》,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3年,第82—96页。,美国心理学家巴克的“房子——树——人”是较为著名的绘画投射测验Buck J NThe H-T-P tesJ Clin Psychol,1948,(2),pp151-159,美国心理学家玛考尔蒂的画人投射测验与她对个体在人物画中内在心理的投射研究较具影响力Cathy AMalchiodi:《儿童绘画与心理治疗——解读儿童画》,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3—20页。。当前研究将绘画方法运用于旅游的不多,主要成果集中于运用绘画法了解儿童对旅游者和旅游的看法Gamradt JJamaican childrens representations of tourism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5,(4),pp735-762,探究儿童对旅游业发展所构建的社会空间环境的感知Buzinde C, Manuel-Navarrete DThe social production of space in tourism enclaves:Mayan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tourism boundaries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3,(43),pp482-505和研究儿童旅游活动Khoo-Lattimore C.Kids on board:methodological challenges,concerns and clarifications when including young childrens voices in tourism research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2015,(9),pp845-858。有学者明确提出采用儿童绘画作为儿童旅游研究方法,借助绘画法收集数据可以了解儿童对旅游目的地的空间感知、形象感知和旅游体验等李咪咪、赵莹、王珂、陈芳芳、黄杏瑜、沈涵、薛楠、李渊、付航:《旅游研究中的新技术和新工具(一), 《旅游导刊》2017年第4期,第89—110页。。绘画是孩子的一种特殊“语言”,具有内在的逻辑和表现形式,线条、色彩、图形、人物、环境、布局,显示着孩子的性格、气质、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当时的情绪特征等,绘画与认知、情感、人格存在关系,受到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美]格罗姆:《儿童绘画心理学——儿童创造的图画世界》,李苏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第1页。。

因此,本研究以儿童绘画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主要通过儿童绘画投射测验,探索儿童对亲子旅游体验的旅游形象感知和旅游体验模式,提出亲子旅游体验提升对策,以期满足儿童对亲子旅游的真正需求,开拓亲子旅游市场,提升亲子旅游体验情感,增加家庭亲子沟通与互动的幸福感。

三儿童对亲子旅游体验的形象感知与体验模式

(一)研究设计

儿童画是儿童心灵的世界,儿童绘画有着独特的特点,是儿童表达情绪、情感和对事物的理解的一种方式,它反映着儿童对周围世界的认识程度,是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工具王贞琳、李文馥:《西方儿童绘画与认知发展关系研究的进展》,《心理科学》1998年第5期,第449—451页。。绘画投射测试能引发儿童无意识联想,投射出儿童的情感、经历和心理状态何柳:《绘画的儿童心理学探究》,《大众文艺》2012年第12期,第50—51页。。

本研究选取福建省泉州市3所小学(市重点小学、市非重点小学及县级小学)作为调研地点,计划对一、三、六年级的小学生进行调研,以描绘“与爸妈旅游中你最喜欢的一次旅游”作为绘画主题,请老师随机抽取班级一定数量的学生,安排合适时间和安静场地让其统一绘画,绘画完成后,在老师帮助下,就学生所作的画详细询问:“你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要画这个场景”“当时旅游留下哪些深刻印象”等,并进行记录。但调研过程中,由于一年级儿童年龄确实太小,理解主题绘画能力有限,无法参与此次调研,因而临时把研究对象调整为二年级小学生。此外,在老师帮忙下意外获得部分四年级学生的绘画作品,也纳入研究样本数据中,因而五年级样本数据缺失。此次研究收集绘画作品共158份,有效图片共计135份,其中包括二年级34份、三年级42份、四年级17份、六年级42份(见图1)。考虑到未成年人隐私保护,本文未注明绘画图片来源,但所引用绘画图片均来源于调研对象的绘画作品,所有图表均是根据相关调研得出的数据制作而成。endprint

(二)儿童对亲子旅游形象感知分析

旅游形象是指个体对旅游目的地的认识、情感和印象Seyhmus Baloglu,Ken WMcClearyA Model of Destination Image Formation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9,(4),pp868-897。旅游形象感知包括认知维度(对各种信息描述的旅游地客观特征因素或物理特征的信念和知识结构)、情感维度(旅游者的感觉、情感依附等形成的刺激)、意动维度(经最终的旅游购买行为表现出来的旅游意图和偏好)C M Echtner,J R B RitchieThe meaning and Measurement of Destination ImageThe Journal of Tourism Studies,1991,(2),pp2-12。本研究主要通过儿童绘画所投射的亲子旅游形象认知维度和情感维度,包括旅游同伴、旅游目的地、旅游活动、旅游景观类型、旅游景观色彩、旅游景观情境等方面。

圖1儿童绘画份数1儿童对旅游同伴的偏好分析

旅游同伴是指与旅游者一起旅游的人,旅游者结伴而行的情况非常普遍,与家人和朋友同行尤为常见,旅游体验过程离不开与他人交往,旅游体验质量受旅游同伴影响黄潇婷、刘春:《旅游同伴角色对旅游者行为的制约影响——以香港海洋公园为例》,《人文地理》2016年第2期,第128—135页。。儿童的旅游同伴一般包括家人、朋友、同学、旅友、旅游团等,儿童对旅游同伴偏好主要体现在年龄、性别、人数等方面,考虑到儿童绘画能力有限,很难判读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故忽视性别和年龄上的差异偏好,主要对绘画中所描述旅游同伴数量偏好进行解读,旅游同伴人数(包括儿童本人)则等于绘画作品中的人数。

儿童绘画中不同年级的同伴数量比例基本上持平,但低年级儿童明显倾向于热闹的团体式社交旅游方式(≥2人)(见图2),随着年级增加和年龄增长,儿童理性思维逐渐成长,高年级的儿童更倾向于个人活动或更关注旅游客体本身(见图3、图4),或者说高年级儿童更倾向单独活动和独立思考。

图2团体活动图3个体活动图4关注旅游客体

2儿童对旅游目的地的偏好分析

旅游目的地是旅游者在旅游途中作停留、游玩的地方,是旅游资源、旅游基础设施等有机条件相结合的产物,目的地旅游资源一般分为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和社会资源三大类型郑文俊:《基于旅游视角的乡村景观吸引力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2009年博士论文,第14—184页。。根据旅游目的地资源类型划分与调查对象特征,本研究将儿童旅游目的地划分为自然山水型、繁华都市型、古城宗教型、科技文化型、休闲娱乐型5个类型(见图5-9),探讨儿童对于不同类型旅游目的地的偏好程度。

上述数据显示(见表2),儿童对自然山水型旅游目的地偏好在5个旅游目的地类型中占绝对比重,高达6889%,这一方面表明在亲子旅游中父母更愿意带儿童重返自然,远离城市喧嚣;另一方面参与绘画调研的儿童多来自城市,对与自己生活环境的差异性追求也有一定关联。根据数据,随着年级增加,儿童对自然山水型旅游目的地偏好倾向呈下降趋势,偏好逐渐转向于繁华都市、古城宗教、科技文化、休闲娱乐等等多类型旅游目的地,六年级儿童对五类旅游目的地偏好则趋于持平,可能原因在于随着年龄增长,儿童认知水平提高,对旅游需求不再仅局限于自然山水观光带来的浅层视觉满足,开始进行更深层次的认知和理性思考,逐渐探索多类型旅游目的地。研究中高年级儿童作品中展现出对文化型旅游景观的偏好,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儿童寻求多类型旅游体验和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3儿童对旅游景观的偏好分析

旅游景观是旅游吸引物,儿童对于旅游景观的偏好是儿童对旅游景观最直观的感知。通过统计儿童绘画作品,发现作品中描绘的旅游景观要素大致可分为人物、风光、植物、动物、建筑、玩具和美食共7个类型。

数据显示(见表3),儿童对旅游景观中风光、人物和植物的关注度最高,这是儿童在旅游过程中最常接触到的景观类型,也与前面旅游目的地类型中自然山水型旅游目的地偏好占比最大相呼应。但预期中儿童关注度较高的玩具和美食,特别是美食,在儿童绘画作品中体现较少,这可能与旅游目的地食物美味程度、游乐玩具娱乐程度以及有其他更具有吸引力的旅游景观有关。

4儿童对旅游活动的偏好分析

在旅游过程中,儿童最原始最单纯的目的就是玩乐,这与旅游过程中是否提供丰富的旅游活动息息相关,直接影响儿童的旅游体验感知。儿童绘画作品中展示了多种多样的旅游活动(见表4),如放风筝、做游戏、游乐园、观景、文化活动、游泳、划船、钓鱼、摘果等等(见图10-15)。

根据上述数据统计:儿童主要旅游活动集中在做游戏、放风筝、观景、文化活动和游乐园等,但低年级儿童明显倾向喜欢做游戏、放风筝、观风景、游乐园等简单快乐的活动,这些活动也能很好地满足低年龄儿童的娱乐和社交互动需求。随着年龄逐渐增长,认知水平与思维方式转变,基于儿童自身认知和理性思维培养的文化活动对儿童吸引力逐渐增强,高年级儿童逐渐转向参与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包括唱歌跳舞、欣赏建筑、村落体验、宗教活动、参观古玩、体验高科技等等。同时随着年级增长和知识增加,儿童观景也由简单的观山玩水转向自然界的动植物观察等。

5儿童对旅游色彩的偏好分析

图画的色彩与情绪、情感的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陈翀:《儿童画,独特的心灵之旅——儿童绘画心理浅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227—228页。。色彩因其强烈视觉冲击往往给儿童留下深刻印象,儿童对于绘画色彩的处理也反映他们对不同颜色偏好以及不同的心理特征王贞琳、李文馥:《西方儿童绘画与认知发展关系研究的进展》,《心理科学》1998年第5期,第449—451页。。分析比较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色彩偏好以及同年龄阶段对于不同色彩的偏好程度差异,有利于了解儿童对旅游色彩的感知偏好(见表5)。endprint

年级总份数暖色系红橙黄冷色系绿蓝紫中间色黑白二年级342418143025131534三年级422522222629111742四年级171713131716101117六年级423540384142313235合计13510193871141126575128注:绘画作品有进行累加统计。

根据数据统计:儿童普遍喜欢明亮的、视觉冲击力强的颜色,如绘画中暖色调的红、橙、黄占比较大;相比之下绘画中冷色调的紫色运用较少,可能儿童更倾向于用暖色调的浅紫红色代替冷色系的深紫色。但同为冷色系的绿色和蓝色却受大多数儿童青睐,主要原因在于儿童描绘的是户外旅游画面,在处理背景的山林草地和蓝天大海颜色时,自然而然地习惯性选择了绿色和蓝色。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对旅游景观色彩偏好也存在差异。低年级儿童偏爱色彩鲜艳的暖色调(见图16),随着年龄增加,认知思维加强,高年级对绘画中冷色系使用频率有所增加,暖色系稍微有所下降,但暖色系仍然占主导地位。除此之外,高年级儿童对于色彩的混合应用更为多样化,表达的情感也更丰富(见图17)。

6儿童对旅游情境的偏好分析

儿童通过多种绘画表现形式勾勒记忆中旅游情景,根据绘画形式与内容将儿童画分为想象画、幻想画、故事画、记忆画和写生画五种类型黄雯婷:《儿童画内容解读之研究》,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2年硕士毕业论文,第9—66页。。本研究将儿童绘画限定在其曾经历过的旅游过程中,特将儿童旅游绘画分为写实性、故事性和想象性这三类,从而对儿童绘画作品中表达的旅游情境进行感知分析。

(1)写实性旅游情境

写实性绘画是直接以实物为对象进行描绘。儿童写实性作品一般能反映出旅游景观对儿童的吸引力以及儿童对旅游景观的观察力。低年级儿童绘画基本上采用写实性的描述,中高年级儿童也不排斥,例如一名儿童描绘他随父母到大海边游玩时的大海、沙滩,椰子树、海鸥、以及水中游泳等情境(见图18);另一名儿童描绘的是他到峨嵋山游玩的山水,在他眼中,峨嵋山风景非常迷人(见图19)。

图18写实性绘画图片图19写实性绘画图片

(2)故事性旅游情境

故事性繪画是画出自己印象深的故事情节。6-12岁儿童具有一定逻辑思考能力,通过对旅游过程的回顾,思考故事情节发展的前因后果,从而展现在画纸上,通过图片访谈可以得知整个旅行故事,中高年级儿童描述故事性旅游情境的绘画数量增加,例如一名儿童描绘第一次海上旅行情境,候船、登船过程都十分激动(见图20);另一名儿童描绘与家人在天路上自驾旅行,一路上风景无限美好,旅途中发生许多有趣的事(见图21)。

图20海上旅行的故事性绘画图21天路自驾旅行的故事性绘画

(3)想象性旅游情境

想象性绘画是将幻想的内容表现于作品。儿童是富有创造力的群体,通过思维启发,运用绘画方式表达他们旅游过程中对现有景观加以创造性想象,尤其是高年级儿童,思维发散,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例如一名儿童描绘他与小朋友们一起坐小火车的旅行快乐,但他加上自己的想象,火车在彩虹上行驶,火车轮子是时钟所制,天上飘扬着星星、月亮和各种瓜果,体现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的喜悦(见图22);另一名儿童描绘旅游过程中观看的鲨鱼展览,他回想起电影中捕鱼人正在捕杀一只流血快死的鲨鱼一幕,觉得人与动物是平等的,不应该任意肆杀(见图23)。

(三)亲子旅游中的儿童体验模式分析

1儿童旅游体验类型

儿童在旅游体验上有不同表现特征,比如活泼好动的儿童青睐旅游活动类项目,而喜静的儿童则更倾向于自然文化观光类体验Poria Y Atzaba-Poria N,Barrett MResearch Not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rens geographical knowledge and travel experience:An exploratory studyTourism Geographies,2005,(4),pp389-397。冯晓红与李咪咪学者在梳理文献基础上,根据儿童旅游体验感知特征,将儿童旅游体验分为享受开心的感观式体验、基于认知的判断式体验和追求互动的社交式体验3类冯晓虹、李咪咪:《儿童旅游研究综述》,《旅游学刊》2016年第9期,第61—71页。,本研究中儿童对亲子旅游体验的类型划分沿用这三类。

(1)感观式体验

儿童旅游动机向来比较单纯简单,好看、好玩、好吃、好听的感官体验活动往往赢得儿童青睐,例如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放风筝、游乐园等,都是儿童以自我直接感受为主的感观式体验,是开心、愉快的情绪表达和旅游行为,在儿童绘画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例如一小女孩描绘与家人一起海洋世界游玩的场景,有旋转木马、海燕、蓝天、太阳等,最直接表达的就是一种开心愉悦感受(见图24);另一小朋友则描绘了与小朋友在大自然中无忧无虑放风筝的快乐心情(见图25)。

图24海洋世界游玩的感观式体验图25大自然中放风筝的感观式体验

(2)判断式体验

基于儿童认知判断的旅游体验,通常需要儿童有一定认知基础。儿童通过家人、老师、朋友、书本或媒体信息宣传,对旅游目的地有一定认识和了解,因此对目的地的旅游行为带有特定的目的性和效果预期性。例如一名儿童描绘欧洲各国典型的建筑物,包括英国大本钟、法国埃菲尔铁塔等,并标注文字“线路之一欧洲”,整体表达出他旅游前对欧洲的旅游计划性和目的性(见图26);另一名儿童描述文明旅游,访谈中他说外出旅游时看到的风景很美,但也看到乱扔纸屑、拥挤不排队等不文明现象,则激发了他呼吁文明旅游的倡议(见图27)。

(3)社交式体验

儿童在旅游过程中获得成长、自信和交往,儿童在与社会中介体(父母、同伴、学校、媒体)的旅游互动过程中获得技能和知识冯晓虹、李咪咪:《儿童旅游研究综述》,《旅游学刊》2016年第9期,第61—71页。。儿童渴望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结伴游玩,并因此常常会加深儿童旅游的体验感和参与感,给儿童留下深刻的记忆。前面关于旅游同伴的数量统计侧面也反映了儿童对社会交往和交流活动的需要,并且社会交往也一直伴随儿童成长,例如一名儿童描绘小朋友俩俩交往、一起玩耍的快乐场面(见图28);另一名儿童刻画了一个热闹活动场景,许多人交谈游憩,表现群体社交的热闹和乐趣(见图29)。endprint

2儿童旅游体验模式特征分析

由于儿童对亲子旅游的体验类型并无明确数据做判别,故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对旅游者体验所进行定性分析作为参考,分别对儿童亲子旅游体验的三种类型从关联词汇和相关活动进行界定,以此作为分类标准(见表6)。

动参与活动人数不限不限≥2是否做出动作不限不限是是否共同参与动作否不限是是否有目的性或地标不限是不限根据儿童旅游者体验的关联词汇和相关活动界定儿童体验模式类型,提炼出研究对象绘画中表达的含义,并将绘画进行系统分类。由于人的情感是复杂的,这3个类型旅游体验必定有部分交叉。本研究所选取的最直观、最主要的一种体验类型为绘画所体现的儿童体验模式类型。通过对135份有效数据的归纳分析,整理研究数据如下(见表7):

通过横向比较,对比不同年级儿童旅游体验模式的类型比重,可得知儿童感观式体验随着儿童年龄增加,比重有所下降;反之,儿童判断式体验随着儿童年龄增加,比重呈上升趋势。这一现象反映出,随着年龄增加和思维认知各方面的成熟,儿童对于旅游体验更倾向于自我意识提升,而不仅仅是游玩的外在情感和社交需求,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儿童心智的成熟程度和旅游需求变化的内在关系(见图30)。

图30各年级儿童旅游体验类型统计

纵向比较,对比儿童各个年龄阶段的旅游体验模式,发现儿童感观式体验占较大比重,说明儿童对亲子旅游体验主要来源于儿童自身直观情绪的表达;而儿童判断式体验比重虽随年龄增长有所增加,但总体占比不大,这也与儿童有限的认知判断水平和心智的不成熟相关(见图31-34)。

四亲子旅游体验的影响因素分析

透过儿童绘画投射的儿童对旅游形象感知和旅游体验模式分析可知,影响亲子旅游中儿童体验感知因素包含主体、客体和介体三部分,其中主体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儿童年龄差异、性别差异与认知教育;客体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类型、旅游景观质量与旅游体验活动等;介体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传统媒体和现代新媒体。

(一)主体因素影响

1年龄差异

通过前面数据比较,可得知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展现的旅游偏好不同,同一年齡阶段不同儿童展现的旅游偏好也各有差异。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对于事物的心智成熟度不同、认知不同、喜好不同,故年龄不仅影响着儿童的心智成熟程度和认知判断水平,也影响着儿童对于旅游决策、旅游出行等各方面选择,还影响着儿童对于亲子旅游的真实体验感知。

2性别差异

在调研过程及数据统计中发现,性别对亲子旅游感知体验存在明显差异。女孩更喜欢与同伴一起旅游,比较关注人;女孩热衷于参与旅游活动本身并获得简单快乐,如喜欢散步、放风筝、唱歌跳舞等;女孩喜欢关注旅游细节,蓝天、白云、花、草等刻画更加细腻;画面整体色调呈现女孩子多偏爱的粉色。而男孩则更多关注旅游对象本身,绘画中较多描绘景色,甚至忽视人的存在;男孩更愿意从旅游过程中进一步探索和思考,比如考虑鲨鱼保护、文明旅游等。

3认知教育

儿童对旅游的体验感知与自身认知能力密切相关,儿童的认知能力和心智成熟与儿童受教育程度相关。无论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自我学习,还是社会熏陶,均对儿童的旅游认知能力产生较大影响,导致儿童对亲子旅游的感知体验差异也较大,比如研究样本中高年级儿童比低年级儿童的学校教育多,部分高年级儿童已经能够通过旅游现象思考背后的社会原因,而低年级儿童更关注旅游活动本身;而跟随家庭经常外出旅游的儿童明显对旅游体验要求更高一些;提前了解关注过旅游目的地信息的儿童比未了解的先行体验也更多一些等等。

此外,本研究选择样本对象均是城市小学生,原因在于调研过程中乡村小学生外出旅游机会较少,这也体现了城乡地域差异是影响亲子旅游中儿童体验的影响因素之一,而不同区域的是否存在地域差异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二)客体因素影响

1旅游资源类型

旅游目的地资源类型多样,不同旅游资源类型的目的地影响儿童对旅游的不同体验感知,自然山水蓝天白云愉悦儿童情感,放飞儿童心情;繁荣都市、快节奏拓宽丰富儿童视野,也给儿童紧张快感;带有浓郁地域文化色彩的古城古镇及宗教圣地,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给儿童心灵震撼;科技文化场馆迎合儿童对新知识新领域的追求,扩大知识视野;而休闲娱乐类旅游目的地带给儿童欢乐,释放儿童天性。不同资源类型的旅游目的地提供给儿童的旅游体验信息、旅游体验程度和旅游体验效果明显存在差异。

2旅游景观质量

景观通过空间尺度、实体、边界、色彩、线条、形体等形成景观空间视觉吸引要素,吸引人的视觉关注,影响人的直观审美和体验感知刘滨谊、范榕:《景观空间视觉吸引要素量化分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4期,第149—152页。,儿童对旅游景观的体验感知也类似。前文中儿童对自然风光、青山绿水、植物花卉等旅游景观的偏好,以及儿童用“好看”“漂亮”“美丽”“喜欢”等词语直白描述和评价旅游景观质量,也说明旅游景观及其质量作为旅游核心吸引物更能引起儿童的关注和喜爱,对儿童的旅游体验感知影响较大。

3旅游体验活动

儿童对于旅游向来怀着最单纯简单的目的,即从游玩活动中获得乐趣,而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满足儿童的玩乐需求,给予其快乐情感感知,从而影响着儿童旅游的体验感知,尤其是旅游娱乐活动。在感观式旅游感知行为和社交式旅游感知行为类型中,旅游娱乐活动被提及次数最多,包括前面旅游活动偏好中的其他活动类型(见图35-40),反映出儿童对于旅游娱乐活动的青睐。不同类型旅游活动影响儿童不同的旅游意体验感知,迪士尼乐园之所以经久不衰,其契合儿童心理需求的主题娱乐活动功不可没。

(三)介体因素影响

传统媒体对儿童亲子旅游体验有一定影响,包括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宣传单等,例如电视持续热播的《爸爸去哪儿》大型亲子旅游节目,增强儿童对亲子旅游的体验期盼。但新媒体运用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媒体搭建现代化旅游信息交流平台,更直接面向儿童采用双向互动方式,传递更多相关亲子旅游信息,让儿童参与旅游决策和选择,譬如儿童在旅游前通过旅游宣传片、旅游广告或旅游网站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地标(见图41-44),很容易在儿童脑海里形成旅游的先行体验,这与未提前接触旅游地标信息的儿童在实际旅游的体验感知中存在一定的差异。endprint

我国亲子旅游市场虽然兴盛,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亲子旅游产品开发层次性和主题性不够鲜明,缺乏完善的亲子游管理体系和服务设施等刘妍、张欣然、程庆:《中国亲子旅游研究综述》,《旅游纵览月刊》2015年第4期,第79—82页。,并且亲子旅游市场也多是成人替儿童考虑,而非儿童的真正旅游体验需求。当前旅游业应针对儿童对旅游形象感知和旅游体验需求,综合考虑亲子旅游体验的主体、客体和介体等多种影响因素对亲子旅游市场进行定位和细分,真正满足儿童对旅游的需求。

(一)开发多元化亲子旅游产品,满足儿童旅游体验差异与偏好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具有不同心理特征,对于不同旅游需求和体验的偏好也不尽相同。要使儿童拥有美好的亲子旅游体验,必须根据儿童旅游形象感知和旅游体验偏好,有针对性因人而异的制定多元化产品。由于儿童对旅游中的人物、植物和风光等有所偏爱,可在旅游目的地营造繁花茂林的环境和友好交往的氛围,而对儿童较少关注的旅游景观类型则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弱化或去除。由于儿童随着年龄增长对于旅游色彩偏好由具有对比强烈的鲜艳色彩逐渐转向颜色调和的协调色彩,旅游游乐园可设置由红、黄、橙等颜色搭配的旋转木马提供年龄较小儿童玩耍,设置用蓝、黑、灰等冷色调颜色搭配的卡丁车,满足年龄稍大儿童想要的一种紧张、严肃的竞技氛围。通过开发不同主题的多元化亲子旅游产品,以满足儿童旅游体验的差异与偏好。

(二) 拓展多样化旅游景观与旅游活动,提升目的地亲子旅游吸引力

不同旅游目的地的核心竞争力不同,可根据儿童旅游形象感知和旅游体验偏好,增加旅游景观类型、优化旅游景观质量、丰富旅游娱乐活动,提升旅游目的地亲子吸引力。首先,在原有景观基础上,采用主景与配景、协调与对比,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尺度等艺术造景技巧与方法,优化景观空间尺度、色彩和布局组合,提升旅游景观的审美效果;其次,开发主题式亲子旅游产品,例如名人故居亲子游、地质地貌游亲子游等喜闻乐见的旅游活动项目,或结合当下儿童喜爱的影视作品或书籍游戏等设计旅游活动,就像根据《哈利波特》推出霍格沃兹学院城堡系列旅游产品,根据《安徒生童话》推出童话主题的旅游产品等,进一步丰富儿童旅游娱乐活动。同时,可考虑开发集观光、娱乐、学习和科技于一体的亲子旅游综合体目的地,满足儿童的感观式体验、判断式体验和社交式體验等多种旅游体验模式,从而提升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吸引力,使得亲子旅游市场更具有竞争力。

(三)发挥现代新媒体平台功能,促进亲子旅游信息通达与互动效率

根据儿童这一受众群体的特殊性和喜好性,现代新媒体应在传统媒体基础上,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多种宣传营销方式进行广告、公关推广、营业推广和人员推广等,及时有效的传达与互动亲子旅游信息。例如旅游宣传片、旅游广告或旅游网站采用儿童喜欢的“卡通”形象传播旅游目的地的地标标识或核心吸引物,或利用儿童参与亲子旅游竞赛活动关注公众号投票形式进行宣传营销,或利用旅游虚拟仿真技术让儿童直接进行旅游目的地的先行体验等等,使新媒体宣传营销贴近儿童旅游需求,促进旅游信息传达的通达性和有效率,让普通大众家庭了解亲子旅游对孩子的真正意义。

六结语

本研究以儿童绘画心理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儿童绘画投射测试,分析儿童对亲子旅游的体验感知,提出亲子旅游体验提升对策,增强家庭亲子互动,提升家庭幸福感。受主体能力和客观条件限制,本研究存在诸多不足:研究对儿童绘画能力有一定要求,这对部分儿童存在一定难度,导致数据获取难度较大;受儿童语言与认知等方面影响,让儿童描述绘画作品的访谈仍处于浅知阶段,分析不够全面透彻;由于数据本身不够全面,进而导致影响因素分析局限于个人认知层面。未来对亲子旅游体验感知深入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扩大研究对象的数量和类型,使研究数据更加全面可靠;同时可考虑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尽可能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探讨儿童视角的旅游体验感知。

The Study on Improving Strategy of Parent-child Tourism

Experience based on Painting Projection of Children

WANG Fang,WU Bi-hu,LUO Rui-xue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children painting psychology,this paper,taking “One of Your Most Favorite Travel with Parents” as painting theme to guide children to draw their experience,analyzes the tourism perception imagines and tourism experience models of the children during the parents-child tourism process through painting projection tests,and deeply explores the subjective,objective and medium factors affecting children experience in parent-child tourism,and proposes the improving strategies of parent-child tourism such as developing diverse parent-child tourism products to satisfy the differentiation and preferences of children tourism experience,expanding diverse tourism landscapes and tourism activities to promote the destinations attractiveness of the parent-child tourism and exerting the platform function of modern new media to accelerate the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efficiency of parent-child tourism

Key words:experience of parent-child tourism;painting projection of children;improving strategy

【责任编辑吴应望】endprint

猜你喜欢

提升对策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低年级美术色彩画教学实施要点刍谈
大学生学习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
体育舞蹈教师再教育对策研究
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及提升对策研究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提升对策研究
幼儿园提升数学区域活动有效性的对策
提高现代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宏观对策浅谈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
服务业员工英语水平现状及提升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