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谈在美术教学中创设自由空间

2017-11-30任琤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自由空间教学方法

任琤

[摘 要]美术教师应该兼收并蓄,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用“本质论”的方法来传授美术知识和技能,且不能忽略学生这个主体和中心。围绕创设自由的教学空间,教师应该创设自由的课堂氛围、自由的教学内容、自由的创作空间、自由的评价空间,收放自如,给学生更多发挥的机会。

[关键词]自由空间;教学方法;本质论;工具论

[中图分类号] G633.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0-0033-02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通常以艾斯纳等美术教育家提出的“本质论”教育思想为基础,把美术当作一门科目,注重艺术感受、审美能力与技能技法的传授。艾斯纳提出“美术学习不是随儿童成长成熟的自然结果,美术学习可以通过教育指导得到促进。”在这种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了系统严格的课程设计,它更为重视学生审美技能的培养,重视“教与学”这个过程及其结果。这种教育观点与教学方式的优势是系统的,能够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但忽略了对自发性表现的启示,对美感经验及创造性发展的强调亦显不足。

尤其我国的美术教学受时代的影响,大多数美术教师更强调素描、结构等技能的教学,忽视了学生这个主体。由于长期的简单操作使许多教师在对本质论教育思想的实践运用过程中,过于严格导致僵化和枯燥。很多美术教师教美术就如同数学教师教数学公式一样,把方法技能作为概念公式传授。教师画一步学生跟一步,以画得和教师或范图相像为优秀,对作品的评价也用百分制,过于强调甄别优劣、比赛选拔、确定等级,这样的教学方法抑制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往往中学三年学完后,学生临摹没有问题,但请他们设计或创作一幅作品却大伤脑筋。

那么美术课堂除了传授技能技法,还可以做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别的论点。

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杜威看来,无论是正式教育还是非正式教育,实际上都在进行经验的改造,而经验改造必须与生活紧密结合,且能促进个人生长。这就是“工具论”的教育思想基础。工具论者认为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自然发展;美术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本性,教师不应有过多的参与或指导,在美术课堂上,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美术活动。

同时,卡尔文·泰勒(C. W. Taylor,1964)认为,创造力实际上存在于所有年龄、所有文化背景中,以及在各种程度上所有为人类工作和努力的领域中。也就是说,泰勒认为人人都具有创造力。

由此可见,美术课除了传授技能技法,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组织引导学生发挥自身潜在的创造力。基于这样的观点,我在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

一、自由的课堂氛围

我在课堂上不要求学生正襟危坐,坐着也可以发表意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座位排列也在发生变化,有前后四人围坐、分小组围坐、和好友一起坐,等等。例如,教学《漫画人像》一课时,我让学生四人围坐,互相做一些有趣的面部表情,然后再进行创作,激发学生的兴趣。事实证明,围坐等自由的形式确实改变了以往教学中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它更重趣味、重感受,课堂丰富起来了,学生的热情高起来了,自主实践也能更好地实施了。

二、自由的教学内容

在美术学中,美术与生活、情感、文化、科学紧密结合,知识层面涉及文学、历史、地理、数学等。所以,教学要为学生提供基础性的、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美术视野。我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力求体现自由与丰富多彩。例如,在上“从心底接触自然”一课时,我把课安排在四月初,充分利用季节转换带给人的心理感受来开展教学。设计本课时我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去感悟和领略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生活、对身边事物的观察能力上。用“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三个环节来连接全课,看春天的美景、说春天的特点、分小组比谁知道的春天诗词多,了解春天开放的花卉多,表现春天的音乐多,再从文学作品中对春天的色彩描述引入描绘春天的绘画作品。

另一课《有趣的墙》我则从国外的罐头食品广告导入再到化学的分子结构图、生物的细胞排列等来引导学生,完成本课的教学内容。學生对这种自由的教学方式非常喜欢,觉得很有趣很容易,课堂气氛热烈活跃。从作业反馈的情况看达到了教学目的,尤其是学生的想像力和表现能力超乎我的预期,每个班都有大批优秀作业涌现。

三、自由的创作空间

“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达到。”(罗恩菲德语)现行的新课程标准更多地倾向于“工具论”代表人物罗恩菲德的这一观点,它由单纯的集体性教学转向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个人选择、个人参与和个人创造。由单纯的学校艺术教学转向充分利用社会文化资源。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不断成长的过程,只有让学生自主地选择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感受,才能体现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给予学生较大的自由来表现自己个性。如:色彩、素描、中国画等课程都可以让学生自由地选择工具和表现方法。前面介绍的《春天的畅想》一课,学生采用了儿童画、水墨画、铅笔淡彩、水粉画、剪贴画等各种形式;内容上有静物、风景、人物活动等。自由的创作空间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千篇一律的作品少了。

四、自由的评价空间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的评价标准转向促进每个学生艺术能力的提高,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与程度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感。我尝试在教学中不以分数这个统一的尺码简单评价学生,我的具体评价方式如下。

(1)教师给学生评价。我主张采用5分制,把学生的作品大致分类,而不用百分制。

(2)学生自己给自己评价。请学生自我分析,有利于提高。

(3)学生交换写评语。这种评价目的在于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

(4)小组展示。鼓励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进行小组竞赛。曾经有个班级全班的学生对学习美术的积极性非常高,于是我专门为这个班在学校举行了班级画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还及时把学生的优秀作品、好的创意、甚至画面好的局部拍摄下来进行展示、评析与鼓励表扬,学生很有成就感,为他们后续学习美术提供了助力。同时,教师给学生充分自由的评价认知空间,可以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所在。

自由的空间在美术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教学活动需要教师整体精心设计,必须重趣味、重活动、重过程。在“放”与“收”之间,要把握一个“度”。

[ 参 考 文 献 ]

[1] 赫伯·里德.通过艺术的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2] 维克多·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3] J.R.布尔内特.杜威和美国教育[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60(6).

[4] 陶金鸿.西方现代美术教育理论中的工具论和本质论[J].艺苑,1998(1).

[5] 卓以玉.以科学为基础的美术教育实践[J].中国美术教育,1994(3).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由空间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自由空间
自由空间
自由空间
自由空间
自由空间